俗语“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到底是啥意思?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田园生活已经渐行渐远,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去城市里打工,只有一些干不动活的老人,才会在家里守着一亩三分地,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但是从某一种方面来说,这样惬意的田园生活,不正是我们毕生追求的吗?不过农村现在也不复曾经,很多农村发展的越来越快,已经和城市没有多大的区别,这让我感到欣喜的同时也有了一些担心,那就是有着农村特征都文化,会因此逐渐消失吗?

俗语“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到底是啥意思?

要说最具有农村特征的文化,那一定非农村俗语莫属,不管是目不识丁的孩童,还是饱经风霜的老人,他们都能说出几句俗语,这种感觉美好的让人难以割舍。但是我却发现很多人,对于俗语已经有点遗忘了,比如这句“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很多人已经不知道这句俗语的意思,更加不知道这句俗语所表达的情感,下面我就给大家好好地讲一下。

俗语“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到底是啥意思?

我们先来说“开江鱼”,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寒冷冬天结冰的河水,也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化开,渔民们在春天第一次捕的鱼,就将其称之为“开江鱼”。开江鱼因为经过整个冬天的成长,鱼肉要远比其他季节的更厚实,吃起来的口感也要更好一些。比如说秋季捕的鱼,因为渔民在秋季打捞的频繁,所以秋季的鱼生长周期很短,完全没有办法和开江鱼相比。

俗语“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到底是啥意思?

开江鱼除了口感好之外,它还有着非常美好的寓意,开江鱼在古代是有钱人宴请客人的,一般的老百姓是很难吃到这种鱼的,所以开江鱼被认为是美好生活的象征,如果在别人家做客的时候,主人用开江鱼来宴请你的话,那说明主人对你非常的尊重。

俗语“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到底是啥意思?


下蛋鸡,顾名思义,就是能下蛋的母鸡。我们都知道母鸡营养丰厚,鸡汤的滋养功效也很强,而且在下蛋鸡的肚子里面,还有许多没有生出的鸡蛋,这些蛋的味道是非常嫩的。一般来说,只有那些豪门贵族里的人,才会用下蛋鸡肚子里的蛋,来招待客人或者自己吃,老百姓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因为下蛋鸡下的蛋,除了可以给孩子补充营养之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贴家用。所以说不是很重要的人,人们是不会杀下蛋鸡的。

俗语“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到底是啥意思?

接下来我们看看“回笼觉”,如果从养生的角度来说,回笼觉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能睡“回笼觉”的人绝对很幸福。现在在社会上打拼的年轻人,每天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去公司,而是从自己的床上爬起来,最幸福的时候莫过于在休息天,能够一个人睡觉睡到饱,所以说回笼觉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却是最能让人感觉到幸福感的。就连朱元璋都抱怨睡眠不够,每天起得早睡得晚,还需要关心各种事情,所以说能睡回笼觉的人,一把都是衣食无忧且比较安逸的,这样的生活很令人羡慕。

俗语“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到底是啥意思?

最后一个“二房妻”指的就是小妾,古代因为女性社会地位很卑微,所以三妻四妾的事情很常见,尤其是一些有钱的人家。所以对于古人来说,能娶小妾的都是有本事的人,所以古代的很多男人,在自己发达之后,必然是要娶小妾的,因为这不仅仅是开枝散叶,更是一种人生成就。不过这句俗语颇有局限性,现在社会提倡一夫一妻制,这句俗语说的含义也就不存在了,不过它仍然能够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俗语“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到底是啥意思?

从古至今,人们总是在追求更好的生活,这样的做法也无可厚非,但是城市里的快节奏就一定幸福吗?我倒是觉得农村就很好,吃的都是自己亲手种的,闲暇时候去河里钓个鱼,甚至可以带着狗去地里走一走。不管怎么说,农村俗语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希望大家在追求幸福的时候,可以多关注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