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啥意思?古人为何这样说

俗语“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啥意思?古人为何这样说。本文为《民间俗语》之第58期,如果您喜欢看不妨给个关注。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现代人不管富人还是平头百姓,对于一日三餐来讲,皆不像古代人那般的困难。

这偶尔吃一顿山珍海味,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也是消费得起。

不过,在古代来说,大多数的穷人可以说为了一日三餐而百般发愁,吃的也大多是粗茶淡饭。对于一些食材,即便家里有,也舍不得自己享用。就像今天我们要讲的这四句俗语一样,“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在过去的古代,这四样东西可以说奢侈品,一般家庭可享受不到。


俗语“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啥意思?古人为何这样说

那么,古人的这四句俗语到底是啥意思呢?为何古人会这样说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四句俗语背后的真正含义吧!

开江鱼

所谓开江鱼,指的是春天来临后,渔民打上来的第一波鱼。我们知道,鱼到了冬季,活动量就会减少,只吃不运动,这样一来,这些鱼的脂肪含量更高,肉质更加的肥嫩。

在古代来说,渔民都会趁此时机,打到第一波开江鱼,再拿到集市上卖给那些富贵人家。

所以说,这“开江鱼”是一种昂贵的食材,寻常百姓可享用不起,这也是地位的一种代表。


俗语“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啥意思?古人为何这样说

下蛋鸡

如今我们一般吃到的鸡肉,皆是肉鸡。大伙都知道,肉鸡虽肥,但却不香,过多的脂肪对于人的身体来说也没啥好处。而古代可没有这样的鸡,寻常百姓家养些母鸡,经过精心饲养,母鸡才会下蛋。而这些蛋除了自己吃,还要拿到集市上卖换些银钱,贴补家用。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普通百姓可舍不得杀下蛋鸡来招待客人或者自己享用。


所以说,下蛋鸡也是一种奢侈的昂贵食材,同样也只是达官贵人、富贵人家才享用得起。


回笼觉

回笼觉指的是睡醒后还能再继续睡一会儿。这种习惯在如今看来,并不是一种奢望。不过,在古代来说,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就是一种奢求了。因为古代的劳动人民不是干农活,就是给大户人家做佃户或者佣人。

这些劳动人民迫于种种原因,他们不想、也不敢睡懒觉,“周扒皮”的故事大家都有听过,不管这则故事是否真实存在,在古代来说,地主压榨、欺负佃户的事可是确实存在的。

所以说,古代劳动者想要睡个回笼觉那是难上加难,可以说只有富贵人家才能够享受这种生活方式,毕竟,这些人不用起早贪黑的做工。

所以说,回笼觉是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在古代来说,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这也是一种奢求。


俗语“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啥意思?古人为何这样说

二房妻

二房妻,指的是小妾。在古代,多数的达官贵人、富贵人家,还有文人墨客,皆有小妾。而纳妾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那是天方夜谭了。微少的收入,高强度的劳作,能解决妻子的温饱就已经不错了,哪来的精力和钱财再养二房妻呢?

这些也只能是那些富人和文人才享受的权利和生活了,普通百姓可享受不起啊!

所以说,这二房妻对于古代普通人家来说,同样是一种奢求。


俗语“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啥意思?古人为何这样说

古人的这些俗语经历了千百年的锤炼,流传到我们的耳朵里。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中有些俗语确实与现今社会格格不入,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但不管俗语落后与否,通过这些俗语可以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到古人当时生活的状态和价值观,所以说,古人留下来的这些俗语对于研究历史来说,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