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松涛 宋科┃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概况与前瞻

2014年初,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得到国家批复,成为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也意味着财富管理真正成为国家金融改革发展的前沿重点。五年来,无论是在全球范围还是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从全球范围来看,不同国家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分化。以中国大陆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近年来财富规模快速集聚,行业在短期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各地财富管理发展的现状、成果及前景,并且加以横向对比总结经验,应编制一套能够综合反映世界各地区以及我国财富管理发展状况的指数体系,进一步为财富管理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财富管理研究中心相关团队于2019年编制了《中国财富管理发展指数》报告,从全球财富 管理宏观发展状况、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状况、中国财富管理区域发展状况以及中国财富管理前瞻四个角度对当前全球以及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状况进行量化评价。主要有如下结论:

第一,关于全球财富管理行业发展情况,我们从财富管理行业的总规模、离岸财富管理的规模、高净值客户的财富份额三个维度构造出了全球财富管理规模指数;从财富管理规模增速和高净值人群财富增速两个维度构造了全球财富管理发展指数;利用全球清廉指数构造了全球财富管理发展环境指数。整体上看,2018年北美和亚太区域财富管理整体发展领跑全球。其中,北美、亚太、西欧、东欧、拉美、中东与非洲区域的综合指数得分分别为 62.00、58.23、52.82、44.25、41.77、36.4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2018年全球财富管理行业继续保持向上发展态势,各大区域财富管理规模稳中有增,其中,特朗普执政下的美国在财富管理行业表现强势,而亚太地区在中国等经济体的带动下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然而,从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绝对水平和制度环境角度看,北美和西欧依然处于领先地位。

第二,关于中国财富管理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我们选取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和基金业等五个子行业进行研究,并从财富管理行业规模、产品发行、机构集中度、机构声誉以及人才队伍发展五个维度构造了相应的测度指标。从规模上看,2013年至2018年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规模整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从产品发行的角度而言,该分项指数从2013 年基期的100增长到2016年326.40,四年间增长了两倍多,但2017年大幅下降至189.46,而2018年又回升至202.84,增幅为7.06%。从机构集中度指标看,该指数从2013年基期的100发展至今,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18年我国财富管 理机构发展指数为90.16,同比下降1.46%。这表明在过去的几年间中国财富管理机构的集中度逐步降低,行业竞争逐渐增大。对于机构声誉,我们一方面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法从主观角度进行了度量,另一方面采取文本分析的方法从中国主流财经媒体的新闻报道数据库当中,测度了国内67家金融机构财富管理业务在媒体当中的声誉状况。从整体上看,两类方法得到的结论基本是一致的。具体而言,近年来社会整体对于财富管理的认知度,对财富管理的美誉度都是在不断改善的,整体看法趋于正面,机构声誉情况持续性提升。从分类别金融机构声誉度来看,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国人寿、中信证券、华夏基金、中信信托、恒天财富、赤子之心资本分别在国有商业银行类、股份制商业银行类、保险类、券商类、证券类、公募基金类、信托类、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类以及私募基金类机构中声誉排名第一。最后,我们用国际金融理财师(CFP)、金融理财师(AFP)包括金融理财管理师(E F P)的人数规模对财富管理行业人才队伍发展状况进行了度量。国内财富管理人才队伍的规模整体是上升的,但是幅度较小。与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整体规模相比,行业内高级财富管理人才或者理财师整体还是匮乏的。

第三,关于中国不同区域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状况,我们将目标主要锁定在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然后从区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区域的金融发展政策支持状况等六个维度对不同城市的财富管理发展状况进行度量,并最终形成不同城市和区域财富管理发展指数。从最终评分来看,上海、北京、广州、青岛、深圳、杭州在财富管理行业发展方面排名靠前,具体数值分别为10.00、9.79、9.49、9.19、9.02 和 9.00。

从各分项指标看,(1)从政府与市场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发育程度、金融业市场化程度、 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五个方面构造了不同区域经济市场化程度指标。从得分上看,南京、杭州、宁波、深圳等城市政府分配经济资源的比重相对较小,经济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2)用各地方金融办(金融工作局或金融服务办公室)等部门印发的金融类规章制度数、地方人民政府所印发标题关于金融业的法规数、地方政府机构印发标题含有“财富管理”关键词的法规数综合度量了不同区域在财富管理发展政策支持力度的差异。结果表明,上海、青岛、杭州等地在这一维度上的排名靠前。(3)选择各地金融“十三五”规划中“金融机构”“金融人才”和“财富管理”三个关键词词频数量作为地区金融规划重视程度的代理指标。结果显示,广州、重庆、深圳、青岛、北京等城市在地区金融规划重视程度上相对更高。(4)从财富管理市场和当地居民对财富管理认知水平两个角度度量了地区财富管理需求状况。结果显示,上海和北京的财富管理市场指标远远超过其他城市;而青岛市在财富管理认知指标上得分位居各大城市首位。(5)从地区财富管理规模角度看,上海、深圳、北京均位居前三甲。整体上看,这三个城市的财富管理规模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市。(6)从地区理财师规模角度看,北京远远超过其他城市,跟随其后的是上海、深圳和广州。因此,整体看,北京和上海目前还占据整个财富管理机构的中心、政策的中心和全国金融市场中心的位置,但是青岛在财富管理政策制定、财富管理宣传和居民认知等角度有较高的得分。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对中国金融业的整体繁荣发展,仍然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和比较高的战略意义。

第四,关于财富管理前瞻性分析而言,我们主要基于2017年、2018年的数据,对未来的财富管理行业、机构和区域的发展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预测。根据相关数值我们可以看到,从规模角度而言,最近几年中国财富管理的发展,前瞻性指数呈现逐年往下走的趋势。这意味着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更规范、更健康了。在未来,随着制度的建设,规定的出台,各类财富管理主体机构无序发展的局面可能要慢慢结束了,财富管理行业整体规模增速可能会有一些波动,但是行业一定会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行业发展的前瞻性指数看,银行业在连续保持了四年平稳增长之后,在2018年出现了大幅的负增长,信托业整个指数在持续增长,证券业的指数在2017年有了下降,2018年有了比较大的回升,基金和保险也都是类似的情况。区域的情况,主要结论基本没有大幅变化,北京、上海、广州、 深圳、青岛、杭州,这六个城市依然处于财富管理行业第一梯队,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果。从规模和增长的情况分析,我们做了一点动态的预测。但是,由于每年经济环境总是会有一些预期外的事件冲击,2018年整个财富管理指数就遭受了比较大幅度的下降。我们认为,随着各种不确定性的逐渐消除,2019年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势头可能会有所恢复,增速会有一定回升。

(谭松涛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宋科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