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笔记本电脑的发展速度是否过于缓慢呢?你们怎么看?

戏梦蝴蝶


其实现在笔记本的发展已经很快了

微软就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首次推出平板电脑二合一,着实是电脑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机智][机智][机智][机智]

打破了传统笔记本风格,让大众知道原来电脑不是又重又厚的,也可以像平板一样,轻巧便携,还可以触摸。[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只微软开始发布surface以来,其他品牌也开始了一些列的改变更新创意[耶][耶][耶]

由大变小,由宽边框边窄,由由低分辨率变2k 3k 4k 5k高分辨率,由厚变薄。

甚至开始做可以拆分,可以翻转的屏幕 还有尺寸越来越小 还可以插手机卡

十年期间笔记本电脑一直在创新[赞][赞]

我相信日后也会给我们别样的惊喜[玫瑰][玫瑰]

这不微软马上就要出可以折叠的电脑了吗[可爱][可爱][可爱]








陈欢欢123


笔记本和手机是社会中定位不同

笔记本负责生产,手机负责消费。大致可以这么定位。手机APP都是由笔记本面前的码农一个一个码出来的,APP则负责与客户的交互。

笔记本发展并不慢

其实时间回到五年前,你能想到现在的游戏本性能和台式差不多么?

现在6000多块轻薄窄边框简洁大气的戴尔xps13,五年前没窄边框还要一万出头,无人问津五年前连8000块的高端娱乐本都是1366*768分辨率的泛白垃圾屏幕,现在6000块你能买个屏幕色彩艳丽观感上乘的笔记本电脑业余修图关键是终端硬件市场的消费群体观念发生了变化,愿意花大钱买手机的人井喷式增长,而愿意认真买个电脑的人迅速减少。

市场本身不景气,消费级的产品除了游戏本和超极本以外都在萎缩。

移动互联网大潮尚未到来的时候,电脑作为信息化娱乐活动工具秒手机一条街,能看韩剧能打魔兽,就算你用的是一代机皇N97,看个新闻都得忍受Edge网络的龟速和UC浏览器压缩过的AV画质氪金图现在?

一个小小的智能手机就能取代你用于娱乐的pc的地位,地铁上随手掏出来刷个微博,上班没事干看个直播,回家蹲坑时还能干一盘王者荣耀。直接导致了笔记本电脑作为普通娱乐工具的地位大减。很多人愿意花7000块买个iphone7plus,却只愿意花三四千买个凑合用的笔记本电脑。

这种环境下,你能指望厂商真正去为这群抱着“凑合”态度的消费者努力么?花三四千买个笔记本电脑以为买到了宝,殊不知买到的是同代吊车尾的低端货,内存硬盘和5年前一样还是4G+500G,用三鹿灵把系统弄得千疮百孔之后无计可施,上京东贴吧大骂一波怎么现在的电脑这么垃圾,上网都卡云云。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很多人已经不关注笔记本电脑了

笔记本电脑仍在继续发展,只是头部产品的售价和定位离普通使用者较远。

目前手游平台的游戏水平上限仍然是为首的动作游戏,绝地求生为首的射击游戏,以及飚车8、方舟等单机游戏。且崩坏3诞生于16年,刺激战场诞生于18年,这两款游戏仍是目前测试手机是否能流畅运行的标准。手游公司制作的目的就是让大部分手机用户能够流畅游玩进行付费,所以最高画质高帧率的上限是市场上手机厂商的旗舰手机能够60帧流畅运行,其他稍低配置的手机用户可以通过调低游戏画质来使手机流畅。

PC厂商们做一台笔记本远比我们想的要简单

你只要拿钱,什么方案都能给你做出来,并且代工生产贴牌一条龙服务。说白了,做笔电的门槛比较低。由于 Wintel 架构的限制,同质化其实比手机更严重,从技术上看准入门槛比做手机还要低。

华为、小米进入笔记本行业

笔记本市场这么多年来一潭死水,大家都在比谁的下限更低,小米、华为这些个手机厂商也不是做慈善的,冲进来推良心产品当然也是为了赚钱。

但这种搅浑水的态度,至少给笔记本这个“伪夕阳行业”带来激起一点涟漪。手机厂商们跨界用自己的套路,冲击传统 PC 巨头,既是骚扰,也是探路。但不管怎样,肯定是个好的开始,荣耀 Magicbook 卖了 100 多万台,小米笔记本出货超 200 万台,都是动摇传统 PC 巨头根基的好开始。

目前笔记本发展趋势

  • 四面窄边框成为主流
  • 16:10、3:2比例屏幕越来越多的出现
  • 创意设计、轻薄性能本兴起
  • 折叠屏笔记本上市
  • 5G成为轻薄本配置选项

总结

试想下,如果没有当年雷军将小米手机定价 1999 的勇气,现在我们用的说不定还是那些高价低配,明晃晃把消费者当傻子的 8848 型产品呢。以后能不能在笔记本市场上轻松看到买到良心产品,就看你们了!


通过以上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觉得有收获希望点赞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关注一格说科技,带来更精彩的内容。


一格说科技


发展缓慢不缓慢,看看微软就知道了

众所周知,笔记本发展最前沿的几家厂商无非就是 微软、苹果、联想、戴尔

而我自己就是微软笔记本的使用者,所以我们来谈谈苹果

开玩笑的,让我们来看看微软

可能微软自家的笔记本并没有10年的历史,最早的超极本可以追溯到2013年的surface pro 1代 (不算Surface RT) 当时这个笔记本,长这样而回到我们现在所在的2020年,微软推出了surface的第八代产品

Surface pro 7

而现在这个笔记本,长这样

从外观来看,好像...变化不大?

那就来让我们细品一下配置的变化


先来说说 surface pro 1代的配置

  • Intel 酷睿i5(Ivy Bridge)双核四线程处理器
  • 4GB运行内存
  • 128GB固态硬盘
  • 10.6英寸屏幕 1080p Full HD 分辨率
  • 电容式触摸屏,多点式触摸屏、点触笔
  • ClearType HD 支持10点触摸屏
  • Mini DisplayPort接口
  • 集成摄像头
  • 903g的机身重量

再来说说surface pro 7的配置

  • i7-1065G7四核八线程处理器
  • 16G运行内存
  • 512G固态硬盘
  • 12.3英寸屏幕 2736x1824分辨率 PixelSense显示屏
  • 电容式触摸屏,多点式触摸屏、点触笔
  • 267ppi,支持十点触控
  • USB-C接口
  • 双摄像头
  • 775g机身重量


稍微对比一下就可以知道,7年的时间 虽然电脑配置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但是强如微软,在工业设计与内部构造上,也没有什么重大突破

手机的更新迭代很快,基本上每过一年就会有新鲜外形的手机面试

而笔记本呢? 相较于10年前的笔记本外观,除了更薄了更轻了之外

在外壳方面,几乎没什么革命性的变化 毕竟10年前微软就推出了二合一的电脑了

而直到现在拥有微软技术结晶的Surface X 也没有脱离出这个外壳


所以我觉得,这十年间笔记本产品的发展真的是缓慢的,就和相机一样,没有什么真正革命性的进步,只能期待之后科技的发展会不会带来革命


如果对微软笔记本有着各种问题,或者对于我的观点有其他意见的小伙伴可以在评论区给我提问,我都会给你们答复的。





白夜雏菊


确实很慢

以我们熟悉的windows系统电脑来说,近十年的变化并不是很大,

外观。近十年的电脑的外观变化不大,主要是朝着小型化,轻薄化发展。只有个别品牌会另辟蹊径,上二合一,360°翻转,双屏等

性能。以英特尔处理器为例,十年里的芯片升级被网友戏称“挤牙膏”,也只是在第八代升级幅度很大,AMD也是在ZEN架构出来后才是,“AMD真香”

用途。电脑的用途变化不大,只是更普及了

体验。由于多年来,系统由微软提供;处理器由英特尔,AMD提供;几乎所有品牌电脑都是“组装机”,本身无法决定发展方向。只是近几年开始,发生了较大变化,多了像华为这样的搅局者,从手机和电脑协同入手,体验得到较大提升,但本身也不是多大的变化!

且,以我为例!无论是从10年前我第一次接触电脑,还是5年前开始频繁接触经验至今来看,使用逻辑没变,操作方法没变,功能用途没变

所以,我想说:近十年电脑发展的很慢。

当然,这些只是基于我个人的接触范围来看。所以,如有错误,欢迎指出[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城南顾里


普通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进步速度」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一个是固定硬件的更迭换代。

比如:CPU、内存、硬盘这些必定会有的硬件;另一个是引入的创新功能,比如iPhone X的Face ID、S8的虹膜识别这一类的新鲜玩意。

那么怀着这两个疑问,我们来看看电脑行业今年的具体情况。

首先是硬件的更迭换代。在电脑行业中CPU这一块几乎被英特尔公司完全垄断,虽然竞争对手AMD靠着RYZEN拿掉了自己在制程和架构的全面落后的帽子,但在市场占上想翻身还很难,而英特尔这边「挤牙膏」的技术那可是出了名的厉害,除了推出新的i9系列CPU争抢一下所谓的高端市场,普通民用级的i3、i5、i7系全部都在不换不忙挤着牙膏,未来该用什么制程和什么架构英特尔早就定好了,根本就不急着用什么「大突破」。

反观手机行业,高通的骁龙845和苹果A11 Bionic打得有来有回,动辄50%、60%、70%的数据提升几乎年年都有,剩下的三星猎户座、华为麒麟等等厂商也毫不含糊,这个进步速度跟英特尔常年的5%-20%相比自然要快得多了。

至于其他的电脑硬件像显卡、内存这些其实也都是缓步升级的路子,唯一跨度比较大是固态硬盘在这两年的突然普及,却也因为原材料涨价、产量降低等问题进展比预期缓慢了很多。另一个我们看看有没有创新点的加入,请想想电脑行业有多少年没有加入新功能了?

以网上购物为例,我们使用电脑购物的历史远远早于手机,但是手机却先用上了像指纹支付这一类即方便又高安全性的支付手段,直到去年,苹果才第一次在自家的笔记本电脑中加入了Touch ID,而大部分的电脑依然需要繁琐的验证手段才能完成网上购物。那能证明厂商们不愿意在电脑上尝试新技术吗?其实也不是,IBM与Vaio很早就在笔记本电脑上尝试加入指纹验证了,但用户却很少去使用它们。事实上,不少现在利用在智能手机上的技术都曾经在笔记本上有过试水,但使用率效果都不理想,这里也包括苹果电脑上新的Touch Bar。

所以总结来说,人们对于电脑的使用习惯其实是相对固定僵化的,我们对于电脑能做什么已经有了很深刻很明确的概念,除非有什么破局者能打破这个现状,否则未来几年电脑行业依然会是现在的情况。所以,电脑厂商们不是没有能力给电脑加入这样那样的创新点,英特尔更不是没有能力去完成一次「不挤牙膏」的芯片换代,但是他们普遍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电脑行业无论消费者还是制造商都不愿意去做太激进的改变,那么进步缓慢滞后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凉噫科技


情况确实如此。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芯片产业来看,顶级芯片工艺的发展,已经由PC产业交棒给了移动互联网产业。这主要是因为:在功能上,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有取代PC的趋势,而在功耗上,要求又极低。因此对芯片的制程提升,手机类芯片就有了迫切需求。反观PC和笔记本电脑,反而从286,386,486,奔腾等时代的按照摩尔定律领跑,变成了追随。

从产品的使用场景和用户体验角度看,台式电脑和桌面电脑在近二十年间,使用场景没有重大变化,用户使用习惯和用途没有重大突破。因此就意味着在技术层面,缺乏创新所需要的“驱动”。反观手机类终端,从单纯的语音功能,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的变化,又经历了体积,功耗的改善,又经历了2G-5G的信息交互容量的提升,还经历了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重大使用习惯的变革……以上种种,都表现出了重大的突破和革新。相比之下,笔记本电脑反而变成了“成熟产业”。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还可以预测,笔记本电脑的优势在于轻便和大屏之间的融合,在于强大种类繁多的X86系列软件的支撑。而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在便携和功耗方面显然要求更好。而在软件和应用场景方面,一直在挤压笔记本电脑的市场。一旦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移动互联网和笔记本电脑在某种意义上的融合将不可避免。

在此大前提下,PC产业更多的会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去衡量技术路线,而不需要去选择激进的创新和冒险路线。创新就留给移动互联网去做吧。

因此,笔记本电脑和PC产业硬件的更迭换代,特别是CPU、内存、硬盘等的更新迭代速度慢,就是可以理解的。创新功能的更新速度慢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投入产出比太低了……




老虎180


笔记本发展相比于手机来说的确很慢,十年前的性能机现在来说的话,一般办公要求依然能满足,我觉得一个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一定是因为市场需求,如果将来办公软件迎来了大变革,需要运算的命令大幅增加,或者是某开发者开发了一款pc端的必备软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那么笔记本肯定要迎合这一市场,进步飞速,近几年游戏本火热就是因为游戏越来越吃配置,并且大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多,所以游戏本市场火热。通过市场看产品,你就会觉得笔记本就该这样发展,不快也不慢。


大学生阿布的Vlog


没有,还是按照摩尔定律在一直发展着,从最初的提升CPU,到提升内存和硬盘容量,再到提升硬盘速度(发展SSD),整体性能一直是按照摩尔定律在发展的,只不过现在人们对笔记本的关注从原来的提升性能转为现在对用户体验方面的关注,比如待机时间。现在笔记本CPU的性能一般能够满足多数人的应用要求,如果在性能不变或小幅提升的前提下,待机时间延长,不也是一种发展吗。

物联网小白老师


其实局限于CPU制程的纳米化,采用的纳米工艺越来越小,使得很多宏观规律不适用,导致计算机性能不能快速提升。如果忽略这些的话,有一个计算机性能的一个规律,具体叫什么忘了,大致就是说没两年CPU性能翻一翻。其实进十年笔记本的发展还是很快的,只是这些外观没变,内在其实已经变了很多。只是最近两年局限CPU的发展,笔记本的发展才满了下来,像苹果的Macbook Por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直接单管压i9。


果蔬烘干机


intel 挤牙膏

内存 ddr3到4

电池 无大变化

屏幕1080p主流

windows 还有很多人在用win7甚至想装xp。。。

家庭娱乐手机移动化,导致笔记本使用率在下降。偏偏电池技术进步不大,主要靠intel限制功耗,你说发展能快到哪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