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筆記本電腦的發展速度是否過於緩慢呢?你們怎麼看?

戲夢蝴蝶


其實現在筆記本的發展已經很快了

微軟就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

首次推出平板電腦二合一,著實是電腦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機智][機智][機智][機智]

打破了傳統筆記本風格,讓大眾知道原來電腦不是又重又厚的,也可以像平板一樣,輕巧便攜,還可以觸摸。[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只微軟開始發佈surface以來,其他品牌也開始了一些列的改變更新創意[耶][耶][耶]

由大變小,由寬邊框邊窄,由由低分辨率變2k 3k 4k 5k高分辨率,由厚變薄。

甚至開始做可以拆分,可以翻轉的屏幕 還有尺寸越來越小 還可以插手機卡

十年期間筆記本電腦一直在創新[贊][贊]

我相信日後也會給我們別樣的驚喜[玫瑰][玫瑰]

這不微軟馬上就要出可以摺疊的電腦了嗎[可愛][可愛][可愛]








陳歡歡123


筆記本和手機是社會中定位不同

筆記本負責生產,手機負責消費。大致可以這麼定位。手機APP都是由筆記本面前的碼農一個一個碼出來的,APP則負責與客戶的交互。

筆記本發展並不慢

其實時間回到五年前,你能想到現在的遊戲本性能和臺式差不多麼?

現在6000多塊輕薄窄邊框簡潔大氣的戴爾xps13,五年前沒窄邊框還要一萬出頭,無人問津五年前連8000塊的高端娛樂本都是1366*768分辨率的泛白垃圾屏幕,現在6000塊你能買個屏幕色彩豔麗觀感上乘的筆記本電腦業餘修圖關鍵是終端硬件市場的消費群體觀念發生了變化,願意花大錢買手機的人井噴式增長,而願意認真買個電腦的人迅速減少。

市場本身不景氣,消費級的產品除了遊戲本和超極本以外都在萎縮。

移動互聯網大潮尚未到來的時候,電腦作為信息化娛樂活動工具秒手機一條街,能看韓劇能打魔獸,就算你用的是一代機皇N97,看個新聞都得忍受Edge網絡的龜速和UC瀏覽器壓縮過的AV畫質氪金圖現在?

一個小小的智能手機就能取代你用於娛樂的pc的地位,地鐵上隨手掏出來刷個微博,上班沒事幹看個直播,回家蹲坑時還能幹一盤王者榮耀。直接導致了筆記本電腦作為普通娛樂工具的地位大減。很多人願意花7000塊買個iphone7plus,卻只願意花三四千買個湊合用的筆記本電腦。

這種環境下,你能指望廠商真正去為這群抱著“湊合”態度的消費者努力麼?花三四千買個筆記本電腦以為買到了寶,殊不知買到的是同代吊車尾的低端貨,內存硬盤和5年前一樣還是4G+500G,用三鹿靈把系統弄得千瘡百孔之後無計可施,上京東貼吧大罵一波怎麼現在的電腦這麼垃圾,上網都卡云云。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很多人已經不關注筆記本電腦了

筆記本電腦仍在繼續發展,只是頭部產品的售價和定位離普通使用者較遠。

目前手遊平臺的遊戲水平上限仍然是為首的動作遊戲,絕地求生為首的射擊遊戲,以及飈車8、方舟等單機遊戲。且崩壞3誕生於16年,刺激戰場誕生於18年,這兩款遊戲仍是目前測試手機是否能流暢運行的標準。手遊公司製作的目的就是讓大部分手機用戶能夠流暢遊玩進行付費,所以最高畫質高幀率的上限是市場上手機廠商的旗艦手機能夠60幀流暢運行,其他稍低配置的手機用戶可以通過調低遊戲畫質來使手機流暢。

PC廠商們做一臺筆記本遠比我們想的要簡單

你只要拿錢,什麼方案都能給你做出來,並且代工生產貼牌一條龍服務。說白了,做筆電的門檻比較低。由於 Wintel 架構的限制,同質化其實比手機更嚴重,從技術上看準入門檻比做手機還要低。

華為、小米進入筆記本行業

筆記本市場這麼多年來一潭死水,大家都在比誰的下限更低,小米、華為這些個手機廠商也不是做慈善的,衝進來推良心產品當然也是為了賺錢。

但這種攪渾水的態度,至少給筆記本這個“偽夕陽行業”帶來激起一點漣漪。手機廠商們跨界用自己的套路,衝擊傳統 PC 巨頭,既是騷擾,也是探路。但不管怎樣,肯定是個好的開始,榮耀 Magicbook 賣了 100 多萬臺,小米筆記本出貨超 200 萬臺,都是動搖傳統 PC 巨頭根基的好開始。

目前筆記本發展趨勢

  • 四面窄邊框成為主流
  • 16:10、3:2比例屏幕越來越多的出現
  • 創意設計、輕薄性能本興起
  • 摺疊屏筆記本上市
  • 5G成為輕薄本配置選項

總結

試想下,如果沒有當年雷軍將小米手機定價 1999 的勇氣,現在我們用的說不定還是那些高價低配,明晃晃把消費者當傻子的 8848 型產品呢。以後能不能在筆記本市場上輕鬆看到買到良心產品,就看你們了!


通過以上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覺得有收穫希望點贊轉發讓更多的人看到,關注一格說科技,帶來更精彩的內容。


一格說科技


發展緩慢不緩慢,看看微軟就知道了

眾所周知,筆記本發展最前沿的幾家廠商無非就是 微軟、蘋果、聯想、戴爾

而我自己就是微軟筆記本的使用者,所以我們來談談蘋果

開玩笑的,讓我們來看看微軟

可能微軟自家的筆記本並沒有10年的歷史,最早的超極本可以追溯到2013年的surface pro 1代 (不算Surface RT) 當時這個筆記本,長這樣而回到我們現在所在的2020年,微軟推出了surface的第八代產品

Surface pro 7

而現在這個筆記本,長這樣

從外觀來看,好像...變化不大?

那就來讓我們細品一下配置的變化


先來說說 surface pro 1代的配置

  • Intel 酷睿i5(Ivy Bridge)雙核四線程處理器
  • 4GB運行內存
  • 128GB固態硬盤
  • 10.6英寸屏幕 1080p Full HD 分辨率
  • 電容式觸摸屏,多點式觸摸屏、點觸筆
  • ClearType HD 支持10點觸摸屏
  • Mini DisplayPort接口
  • 集成攝像頭
  • 903g的機身重量

再來說說surface pro 7的配置

  • i7-1065G7四核八線程處理器
  • 16G運行內存
  • 512G固態硬盤
  • 12.3英寸屏幕 2736x1824分辨率 PixelSense顯示屏
  • 電容式觸摸屏,多點式觸摸屏、點觸筆
  • 267ppi,支持十點觸控
  • USB-C接口
  • 雙攝像頭
  • 775g機身重量


稍微對比一下就可以知道,7年的時間 雖然電腦配置上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

但是強如微軟,在工業設計與內部構造上,也沒有什麼重大突破

手機的更新迭代很快,基本上每過一年就會有新鮮外形的手機面試

而筆記本呢? 相較於10年前的筆記本外觀,除了更薄了更輕了之外

在外殼方面,幾乎沒什麼革命性的變化 畢竟10年前微軟就推出了二合一的電腦了

而直到現在擁有微軟技術結晶的Surface X 也沒有脫離出這個外殼


所以我覺得,這十年間筆記本產品的發展真的是緩慢的,就和相機一樣,沒有什麼真正革命性的進步,只能期待之後科技的發展會不會帶來革命


如果對微軟筆記本有著各種問題,或者對於我的觀點有其他意見的小夥伴可以在評論區給我提問,我都會給你們答覆的。





白夜雛菊


確實很慢

以我們熟悉的windows系統電腦來說,近十年的變化並不是很大,

外觀。近十年的電腦的外觀變化不大,主要是朝著小型化,輕薄化發展。只有個別品牌會另闢蹊徑,上二合一,360°翻轉,雙屏等

性能。以英特爾處理器為例,十年裡的芯片升級被網友戲稱“擠牙膏”,也只是在第八代升級幅度很大,AMD也是在ZEN架構出來後才是,“AMD真香”

用途。電腦的用途變化不大,只是更普及了

體驗。由於多年來,系統由微軟提供;處理器由英特爾,AMD提供;幾乎所有品牌電腦都是“組裝機”,本身無法決定發展方向。只是近幾年開始,發生了較大變化,多了像華為這樣的攪局者,從手機和電腦協同入手,體驗得到較大提升,但本身也不是多大的變化!

且,以我為例!無論是從10年前我第一次接觸電腦,還是5年前開始頻繁接觸經驗至今來看,使用邏輯沒變,操作方法沒變,功能用途沒變

所以,我想說:近十年電腦發展的很慢。

當然,這些只是基於我個人的接觸範圍來看。所以,如有錯誤,歡迎指出[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城南顧裡


普通消費類電子產品的「進步速度」一般可以從兩個方面體現,一個是固定硬件的更迭換代。

比如:CPU、內存、硬盤這些必定會有的硬件;另一個是引入的創新功能,比如iPhone X的Face ID、S8的虹膜識別這一類的新鮮玩意。

那麼懷著這兩個疑問,我們來看看電腦行業今年的具體情況。

首先是硬件的更迭換代。在電腦行業中CPU這一塊幾乎被英特爾公司完全壟斷,雖然競爭對手AMD靠著RYZEN拿掉了自己在製程和架構的全面落後的帽子,但在市場占上想翻身還很難,而英特爾這邊「擠牙膏」的技術那可是出了名的厲害,除了推出新的i9系列CPU爭搶一下所謂的高端市場,普通民用級的i3、i5、i7系全部都在不換不忙擠著牙膏,未來該用什麼製程和什麼架構英特爾早就定好了,根本就不急著用什麼「大突破」。

反觀手機行業,高通的驍龍845和蘋果A11 Bionic打得有來有回,動輒50%、60%、70%的數據提升幾乎年年都有,剩下的三星獵戶座、華為麒麟等等廠商也毫不含糊,這個進步速度跟英特爾常年的5%-20%相比自然要快得多了。

至於其他的電腦硬件像顯卡、內存這些其實也都是緩步升級的路子,唯一跨度比較大是固態硬盤在這兩年的突然普及,卻也因為原材料漲價、產量降低等問題進展比預期緩慢了很多。另一個我們看看有沒有創新點的加入,請想想電腦行業有多少年沒有加入新功能了?

以網上購物為例,我們使用電腦購物的歷史遠遠早於手機,但是手機卻先用上了像指紋支付這一類即方便又高安全性的支付手段,直到去年,蘋果才第一次在自家的筆記本電腦中加入了Touch ID,而大部分的電腦依然需要繁瑣的驗證手段才能完成網上購物。那能證明廠商們不願意在電腦上嘗試新技術嗎?其實也不是,IBM與Vaio很早就在筆記本電腦上嘗試加入指紋驗證了,但用戶卻很少去使用它們。事實上,不少現在利用在智能手機上的技術都曾經在筆記本上有過試水,但使用率效果都不理想,這裡也包括蘋果電腦上新的Touch Bar。

所以總結來說,人們對於電腦的使用習慣其實是相對固定僵化的,我們對於電腦能做什麼已經有了很深刻很明確的概念,除非有什麼破局者能打破這個現狀,否則未來幾年電腦行業依然會是現在的情況。所以,電腦廠商們不是沒有能力給電腦加入這樣那樣的創新點,英特爾更不是沒有能力去完成一次「不擠牙膏」的芯片換代,但是他們普遍認為這是沒有必要的,電腦行業無論消費者還是製造商都不願意去做太激進的改變,那麼進步緩慢滯後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涼噫科技


情況確實如此。之所以出現這個情況,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從芯片產業來看,頂級芯片工藝的發展,已經由PC產業交棒給了移動互聯網產業。這主要是因為:在功能上,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有取代PC的趨勢,而在功耗上,要求又極低。因此對芯片的製程提升,手機類芯片就有了迫切需求。反觀PC和筆記本電腦,反而從286,386,486,奔騰等時代的按照摩爾定律領跑,變成了追隨。

從產品的使用場景和用戶體驗角度看,臺式電腦和桌面電腦在近二十年間,使用場景沒有重大變化,用戶使用習慣和用途沒有重大突破。因此就意味著在技術層面,缺乏創新所需要的“驅動”。反觀手機類終端,從單純的語音功能,經歷了從模擬到數字的變化,又經歷了體積,功耗的改善,又經歷了2G-5G的信息交互容量的提升,還經歷了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重大使用習慣的變革……以上種種,都表現出了重大的突破和革新。相比之下,筆記本電腦反而變成了“成熟產業”。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還可以預測,筆記本電腦的優勢在於輕便和大屏之間的融合,在於強大種類繁多的X86系列軟件的支撐。而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在便攜和功耗方面顯然要求更好。而在軟件和應用場景方面,一直在擠壓筆記本電腦的市場。一旦技術上有了重大突破,移動互聯網和筆記本電腦在某種意義上的融合將不可避免。

在此大前提下,PC產業更多的會從經濟利益的角度去衡量技術路線,而不需要去選擇激進的創新和冒險路線。創新就留給移動互聯網去做吧。

因此,筆記本電腦和PC產業硬件的更迭換代,特別是CPU、內存、硬盤等的更新迭代速度慢,就是可以理解的。創新功能的更新速度慢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投入產出比太低了……




老虎180


筆記本發展相比於手機來說的確很慢,十年前的性能機現在來說的話,一般辦公要求依然能滿足,我覺得一個產品的開發和銷售一定是因為市場需求,如果將來辦公軟件迎來了大變革,需要運算的命令大幅增加,或者是某開發者開發了一款pc端的必備軟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那麼筆記本肯定要迎合這一市場,進步飛速,近幾年遊戲本火熱就是因為遊戲越來越吃配置,並且大學生課餘時間比較多,所以遊戲本市場火熱。通過市場看產品,你就會覺得筆記本就該這樣發展,不快也不慢。


大學生阿布的Vlog


沒有,還是按照摩爾定律在一直髮展著,從最初的提升CPU,到提升內存和硬盤容量,再到提升硬盤速度(發展SSD),整體性能一直是按照摩爾定律在發展的,只不過現在人們對筆記本的關注從原來的提升性能轉為現在對用戶體驗方面的關注,比如待機時間。現在筆記本CPU的性能一般能夠滿足多數人的應用要求,如果在性能不變或小幅提升的前提下,待機時間延長,不也是一種發展嗎。

物聯網小白老師


其實侷限於CPU製程的納米化,採用的納米工藝越來越小,使得很多宏觀規律不適用,導致計算機性能不能快速提升。如果忽略這些的話,有一個計算機性能的一個規律,具體叫什麼忘了,大致就是說沒兩年CPU性能翻一翻。其實進十年筆記本的發展還是很快的,只是這些外觀沒變,內在其實已經變了很多。只是最近兩年侷限CPU的發展,筆記本的發展才滿了下來,像蘋果的Macbook Por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直接單管壓i9。


果蔬烘乾機


intel 擠牙膏

內存 ddr3到4

電池 無大變化

屏幕1080p主流

windows 還有很多人在用win7甚至想裝xp。。。

家庭娛樂手機移動化,導致筆記本使用率在下降。偏偏電池技術進步不大,主要靠intel限制功耗,你說發展能快到哪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