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的故事】饒平縣浮山鎮東洋村:東洋——紅色蘇區村

東洋——紅色蘇區村

——浮山鎮東洋村

東洋村共有八個自然村,村域總面積11.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271人。東洋村新厝歷史上曾是東洋堡舊址,管轄三十八個村,因為有物資儲存,甚至兵馬駐守,也叫東洋屯。主村東洋位於浮山鎮北部,距離鎮政府1.5公里。

鄉關何方


東洋村始建於明朝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臨近的透龍洋田螺地,因常受水澇,先祖兄弟分村遷移至此地創村。何厝村始建於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先民由福建詔安千畝坑遷來而形成,因是何姓創村,故名何厝。嘉慶年間,何厝村出了一位歲貢生,至今在宜鶴樓前有旗杆石,刻有:嘉慶二十三年戍寅,七世孫,歲貢生澄清豎。透龍村始建於明朝建文三年(1401年),張姓祖先從樟溪鎮烏石村遷移至此地創村。因村處於觀音坐蓮山麓(龍)所趨向(透)之原野上(洋),建村時定名“透龍洋”,後改名透龍村。馬頭山村明朝天順四年(1460年),由東官村王氏十三世移居此地開基創村。因村東面有一座山像馬頭,所以取名馬頭山村。嶺尾村於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王姓始祖忠良公由新塘東山村遷入而形成村落,因位於大嶺婆山之末端,建村時取山名尾嶺,後改名嶺尾村。坪林村始建於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由打石埔(太石)余姓分遷建村。相傳該村有一處山坡地(坪),有一圓形岩石堆,近看像豬槽,遠眺似竹籃,故而得名坪籃,1957年改為坪林。太石村於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東山長教鄉七世祖餘端友(11歲)隨其父採臣在長教鄉毗鄰山地狩獵、採石,初以草寮棲息,後定居碣石,因匠藝超群,遠近聞名。後來,人們便把碣石稱為打石埔(1957年更名為太石)。安田村始建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由臨近的打石埔(太石)餘氏遷徙到此創村,因創村時此地乃荒蕪之地,故名“荒田”,先祖辛勤耕耘,把不毛之地變成膏腴之田,而取名安田村。每個村都有圍樓和自己的宗祠,

東洋村是一個蘇區村,村內現存的東洋古廟,何厝庵,打石埔地下交通站遺址是當年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活動的見證。


浮山農運摯旗幟


張修省15歲時進入浮濱啟新學校讀書,這是一所有著進步思想的學校,在這裡,他開始接受並熱愛民主革命思想,他得知海豐農民運動如火如荼地開展,在1925年5月,秘密往海豐參加彭湃領導的農民運動,以其學習先進經驗回來鬧革命。在這一年的11月隨東征軍回饒,與何存真等組織“浮山青年社”和開辦平民學校,傳播海豐經驗,點燃浮山農運之火。

1926年6月,張修省加入共產黨。任浮山黨小組長(後任支部書記),發展黨團員,成為浮山工農運動的核心。1927年4月下旬,他參加中共饒平縣黨組織在新豐丁坑召開的黨團聯席會,會後發動浮山荔林東官何厝東洋等周邊村的農會參加饒平縣第一次工農武裝暴動。

張修省是1925年至1927年浮山農運主要領導人,中共浮山黨支部書記。他的主要秘密活動地點在東洋古廟。這是一座約七十平方米的普通瓦房,因裡面供奉著關羽等神像而成為當地村民拜神祈求心理慰藉的廟宇,已有相當長的歷史。除了傳統節日,平時很少有人到此,到了夜晚,更是人絕跡的地方,於是成了張修省開展革命活動的理想之地,張修省經常召集骨幹在這裡開會討論問題,而且這裡在村外,廟外便是茂盛的刺鉤竹,稍遠便可上山,萬一有什麼意外要突圍也容易。

1927年,“4•12”蔣介石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員和工農革命群眾,為反擊國民黨右派的進攻。時年5月5日,張修省帶領浮山農軍二百多人,配合中共饒平縣委組織的上饒農軍攻打三饒縣城,9月下旬南昌起義軍入潮汕,張修省組織農軍攻打浮山區署(現浮山派出所所在地),趕走官員政警,攻佔了營盤(現饒平五中內),把農會遷到“營盤”。10月2日,國民黨軍進行突然襲擊,派一百多名軍警圍剿浮山村。張修省正在“營盤”召開黨團骨幹及區鄉幹部會議,部署擴大農軍繼續開展減租減息,聞訊即果斷指揮幹部安全退入山區隱蔽。為了減少損失,張修省沉著銷燬文件後才離開駐地,但退路已被敵人封鎖。張修省又機智佯裝農民,蹲到田裡拔草,因臉部出“天花”致臉上留下雀斑和右眼失明特徵暴露身份,不幸被捕。二天後(1927年10月4日),敵人不經審問便秘密將張修省殺害於三饒獄中。張修省犧牲時年僅20歲。


打石埔村交通站


打石埔(現名太石)村座落於丘陵地帶,村內山巒綿延,村民依山而居。村民基礎好,適應於隱蔽鬥爭,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是中共饒平(後成為饒和埔詔)縣委交通站。該村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是長教鄉轄下的一個自然村,1951年劃歸浮山鎮東洋村。1926年春,長教鄉建立農民協會,打石埔村餘剪先、餘名火、餘名魯等30多人參加,農會長餘定梓,會址設在井腳丘“義利”厝。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饒平農軍在中共饒平縣委領導下舉行第一次武裝暴動,浮山組織農軍參加攻打饒城的戰鬥,9月下旬,為策應南昌起義軍下潮汕,浮山區組織農軍攻打浮山區署,餘剪先、餘名火等參與攻打區署的戰鬥。

1928年初,國民黨軍進剿上饒紅色區域,九村一帶遭嚴重破壞。革命骨幹餘光照、許庭標帶幾名赤衛隊員到打石埔隱蔽,並在樟厝坷辦瓷窯作掩護,建立秘密據點。8月,中共饒平縣委委員劉瑞光、邱月波等到打石埔與餘光照等會合。9月在樟厝坷成立中共浮山區委員會,劉瑞光兼任書記。1929年夏,樟厝坷遭敵破壞,中共浮山區委轉移至湖嶺村。留武裝人員餘長流在打石埔餘剪先家設交通站,後來設為中共饒和埔詔縣委交通站。1930夏初,長教鄉蘇維埃政府在鬥厝書齋成立,主席餘定梓,餘剪先被選為委員。

1933年春,饒和埔詔縣委書記劉錫三因肺病復發,縣委考慮打石埔村群眾基礎好,遂安排他在黨員餘剪先家中療養。後因消息洩露,駐浮山敵警於9月17日出動一個連兵力包圍打石埔。劉錫三聞警後與餘剪先突圍,不幸腹部中彈,鮮血直流,昏迷不醒,後被敵軍抬回浮山時犧牲。


特色產業


製作磚瓦是東洋村最具特色的產業。早在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就開始燒瓦。燒製磚瓦,從原料到成品,須經選料、制胚、入窯、燒火、制水、出窯、入倉的生產過程,是一項技術性、綜合性的工藝。清末至民國初年,藉助本地水運方便的有利條件,於東山溪沿岸建起磚瓦廠有五家,擁有簡易工場及臨時倉庫20個,佔地近百畝,亦工亦農工人200左右人,每年生產的磚瓦有40窯。解放後,陸運交通條件大為改善,將早年建在東山溪沿岸的磚瓦廠遷移到公路兩旁的山坡地上,並且擴大了生產規模,一共有8條窯生產。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每年可年生產60窯,產值150萬元,產品產量質量產值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後來,周邊各地都建起磚瓦廠,很多師傅都出自東洋或派人到東洋學習。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建築用才有新的替代品,磚瓦失去了應用市場,現時,還有一間磚瓦廠,共有三個窖,也是饒平縣唯一的一間磚瓦廠。

東洋有八個自然村,村落分散,交通不便。得益於新時期新農村建設,全體村民凝心聚力,致力於交通建設,現村村通水泥公路,與縣道079線、省道222線相連,交通方便;村道全面硬底化,低矮的平房正被一棟棟的小洋樓代替,村風村貌煥然一新,彰顯出新農村的新氣象。


來源:饒平縣“村裡的故事”編撰辦公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