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雄豪之逸气,韫文武之奇才”的桓温三次北伐最终无果的原因何在?

wangsagi


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以下情况:

如中考成绩,距离目标高中分数线,仅差几分,却就是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或复读,或与好学校失之交臂;

如高考成绩、考研成绩、考博成绩,距离想上的大学分数线,也仅差几分,导致自己或只能复读,或与梦寐以求的好大学说拜拜,终成为一生的遗憾;

如公司业绩,距离评优评奖金评职称,仅差小小的一步,就导致自己与评优评奖金评职称无缘,导致自己在职场中原地踏步毫无长进。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或许,研究下桓温前胜后败的北伐前秦,我们能从中获取优化人生的实用启发。

那么,就让我们怀着期待的目光,去观看那个英雄辈出、群雄争霸的五胡十六国时代吧。

公元347年,东晋重臣桓温,率领荆州军攻灭占据蜀地的汉国,权倾东晋的西部,成为东晋国内最强的地方藩镇势力。

攻灭蜀汉、位高权重的桓温

公元349年,后赵国皇帝石虎驾崩,桓温一见有机可乘,便多次上书东晋朝廷,请求北伐赵国。

可惜,东晋朝廷鉴于之前的王敦叛乱(一场武将从荆州起兵攻占都城建康的叛乱),遂对同样占据荆州的桓温采取压制且不支持的态度。

同时,由于桓温虽然名义上是都督荆州、司隶、雍州、益州、梁州、宁州诸军事,兼荆州刺史,但实质上,只有荆州一地在桓温的切实管理下。

其余各州,益州刚刚平定,百姓休养生息地还不能供给军资,其余四州都是侨置州,所以桓温的综合实力不强,后勤供应难以用来支持长久作战,所以桓温难以独自北伐。

不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线战场上,重臣褚裒(póu)、殷浩的北伐请求,则先后被东晋朝廷大力支持、并付诸实行。

扶持并联合东线将帅,压制西线将帅以求得国家政治平衡的意图,东晋朝廷展示得极为明显。

于是,桓温的北伐请求屡屡被搁置。

公元354年2月,在褚裒、殷浩北伐皆惨败而归后,桓温弹劾殷浩丧军辱国理应罢黜。东晋朝廷不得已,只好将殷浩罢免为平民。

桓温北伐前形势图

次月,趁着春天的大好时机,蓄势待发已久的桓温,不再请示东晋朝廷,他直接率领麾下的四万余荆州军,向关中的前秦发动进攻。

为什么桓温这次北伐,在没有能够长期供应军资的额外粮食基地时,就敢不再依靠东晋朝廷的支持而一意孤行呢?

因为他有自己的保障后勤手段。

此次北伐,桓温共出动了三路兵马,其中:

桓温北伐前秦作战形势图

一路水军由襄阳开始乘船,沿汉水逆流北上,一路陆军步兵从江陵出发,和水军一起经南乡郡北进,经武关向关中进攻,第三路步军由汉中的梁州刺史司马勋率领,从汉中出发,经子午谷向长安进军。

不久,桓温军经武关进入前秦国内,在出敌不意地击败秦军后,先后攻下上洛和青泥,战胜并俘虏了前秦荆州刺史郭敬。

前秦开国皇帝苻健

看到大敌来犯,前秦皇帝苻健,派太子苻苌(cháng)、丞相苻雄、平昌王苻菁(jīng)、淮南王苻生、北平王苻硕率领五万秦军,屯驻峣(yáo)柳以防御桓温。

当年四月,桓温军与前秦军会战于蓝田,猛将苻生单枪匹马冲击晋军行伍,晋军尽皆披靡,桓温见状,亲自督率大部队共攻秦军,苻生独木难支,前秦军大败。

作战勇猛、统治残暴的前秦第二位皇帝苻生

随后,桓温的弟弟桓冲率一支偏师追击至白鹿原,击败了前秦丞相苻雄的军队。

紧接着,苻苌、苻生等将便率领秦军沿灞水、浐(chǎn)水一线布防,来抵御桓温。

同时,前秦皇帝苻健用六千老弱残兵防守长安内城,命大司马雷弱儿统率三万余精兵与苻苌军会合后,共同防御桓温。

公元354年六月,桓温率军进攻至灞上,此时他距离目标长安仅剩四十里。

这时,司马勋军已出子午谷,出现在秦军南部。

败给桓冲的苻雄,见桓温军精锐,司马勋军较弱,便率领七千骑兵突击至司马勋军阵前,司马勋不敌苻雄军,遂西撤至陈仓,与前凉的王擢合兵共攻陈仓,并很快攻下。

当时,关中百姓还有不少西晋遗民,他们听说桓温所率晋军已到附近,便动员男女老幼夹道欢迎晋军,并争先恐后地带着牛和酒来慰劳桓温军。同时,有些老人甚至痛哭流涕地怀念道:“真没想到,今天我们这些汉人还能再见到本族官军啊。”

不久,有位衣着褴褛的隐士也慕名前来探访桓温,出于收买人心的需要,桓温接待了他,不过与其他百姓慰劳晋军不同,这位自称王猛的寒士一见到桓温,却向桓温问询天下大势及人生志向,桓温起初很惊异,便向他请教对时局的看法。

后来成为前秦名相的贤臣王猛

只见王猛一边在身上捉着虱子,一边畅快淋漓地将天下大势分析了个透彻明白,桓温见王猛如此从容淡定地讲解天下大势,又如此独特另类地捉虱子,便对王猛更加惊奇。

他满怀不解地向王猛称赞并询问道:“你很有个性,整个江东都难遇到像你这样出色的人才。如今我奉天子之诏命,率领十万精锐军队,宣称为关中汉民扫除胡族暴虐统治的大义,为关中百姓扬眉吐气、不受外族奴役压迫而英勇奋战秦寇,可三秦之地的汉民豪杰为什么却无一人前来迎接官军呢?”

王猛听到桓温的疑问,思索片刻后,不客气地回道:“明公不远千里,率领官军深入秦国境内孤军奋战,可是如今却在距离长安仅有咫尺之遥的灞上停留,不渡过灞水直接进攻长安,所以秦地的豪杰不知将军的实际心思,若起兵响应将军,将军败军而退后,他们会被秦军清算剿灭的。所以他们不敢轻易来响应将军。”

桓温听后,沉默着无法回应。

原因无他,当时的桓温虽然进军神速战绩辉煌,但是荆州军已远离后方的粮食基地,从后方向前线运输粮食非常困难,所以桓温军很快就军粮稀少难以为继了。

此外,桓温全军仅有四万多人,除去战死战伤的非战斗人员,只会更少。而前秦的八万大军虽然作战失败损失较多,但仍比桓温具有人数上的优势。

所以两相对比,桓温人少还缺粮,难以在长期对战中稳妥求胜。

随后,桓温任命王猛为军咨祭酒,王猛在了解清楚桓温军的虚实后,对桓温的不坦诚、实力难继,对东晋内部的政治斗争均大失所望。

不过,桓温还有保障后勤的手段,那就是因粮于敌地收割关中地区的小麦来补充军粮。

然而,前秦军为了彻底击败桓温,竟将灞水附近还未成熟的麦苗全部割掉,如此一来,桓温保障后勤的手段彻底失效。

如此,桓温只能谨慎地准备撤军事宜。

不久,苻雄率军进攻桓温军于白鹿原,军粮不济的桓温军体力不支,作战乏力,遂迅速战败,竟战死一万余人;

随后,桓温迁徙关中三千多户百姓向南撤退,撤退途中,桓温想加封王猛为都护,想让王猛与自己一起南还,早有去意的王猛当然不愿意,遂重回隐居地伺机而起。

同时,秦国境内的呼延毒也率领一万多人的部众,跟随桓温返回荆州。

桓温退兵后,苻雄率军进击至陈仓,王擢败走,司马勋军撤回汉中。

九月,桓温撤还襄阳,北伐结束。

此次北伐,总体上看,是桓温对诸葛亮隆中对夹击中原战略和魏延子午谷偷袭关中战术的勇敢尝试,不过画虎不成反类犬。

从战略上来看,从政治战略来说,桓温趁前秦皇室在关中立足未稳之时迅猛进击,趁西晋遗民怀念故国迎奉官军时突袭而至,确实给予了前秦军重创:前秦皇帝苻健于次年死去;前秦丞相苻雄战死;太子苻苌中箭后不久病死。

可惜,桓温北伐的政治战略目的,不是如祖逖那样为天下万民驱逐胡虏、恢复中原和平的公心壮举,桓温的政治战略,是在尽量少地消耗己军实力的基础上,重创敌军建功立业,然后挟战胜之威和灭国之功,行王莽、曹操那样取东晋而代之的废旧立新之举。

在这种政治私心的驱使下,桓温北伐,在进军灞上后,就逡巡不前贻误战机,导致前秦皇帝苻健得以从容调度各路军马依托灞水、浐水妥善防御,在形成僵持之势后,看到关中遗民对桓温军的微薄周济,苻健立刻猛醒,将周围的麦苗尽数收割,坚壁清野。

同时,这种谋朝篡位的政治战略,这种成功则流芳百世、失败就遗臭万年的政治战略,也令桓温很难笼络到爱惜名声的绝世大才,王猛就因看出桓温心存异志而与桓温分道扬镳,后来的名臣谢安、智谋之士郗超,也因看出桓温的野心,而与桓温貌合神离。

可以说,桓温过早暴露的政治野心,导致桓温北伐时自身为保存实力遂束手束脚,导致后方世家大族对他明里暗里百般反对,导致前线、后方的贤才都对他敬而远之,真是多面不讨好。

从军事战略来说,此次北伐,桓温以荆州四万余军队为主攻,以司马勋军、王擢军为辅攻,实施东西钳攻前秦的战略,若运用得好,确实能令前秦军顾此失彼左支右绌地灭亡。

可惜,由于道险路远、信息交流不畅,所以桓温与司马勋、王擢难以迅捷高效地互相沟通、相互协作,所以三支军队只能各自为战地被秦军各个击破。

从民心战略来说,桓温北伐前秦,以恢复汉族天下为号召,此举确实得到了关中汉族老百姓箪食壶浆式的相迎,不过,桓温没有得到关中汉族及其他民族豪杰们的起兵响应支持,这就有些美中不足,毕竟,真正能跟前秦军直接对抗的,不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而是潜居于关中的众多豪杰,他们若支持桓温,那前秦皇帝就危险了;他们若支持前秦皇帝,那桓温就危险了。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王猛的高明论断,桓温在灞上的停滞不前,让关中豪杰们看到了桓温的朝气锐、昼气堕、暮气归,让关中豪杰们看到了前秦军的朝堕夕锐,于是,善于权衡利弊的豪杰们便舍弃桓温,支持前秦皇族,如此此消彼长的形势逆转下,桓温自然节节败退无奈撤还。

从后勤供应战略来说,前秦军后勤基地就在近在咫尺的关中,后勤保障无问题,而桓温军却是千里远征,后勤供应需要千里远输,途中消耗巨大,最终所得甚少,且转运到达十分困难;同时,桓温想因粮于敌地抢割关中小麦,却被苻健收割麦苗坚壁清野地对待,可以说桓温此次北伐既后勤供应难以为继,又不能夺粮于敌。

终于,这种后勤战略失败的窘况,直接导致桓温军粮尽惨败无奈撤回。

从揽才战略来说,桓温北伐,不是出于公心,而是出于谋朝篡位的私心,这导致他不能取得江东世家大族的支持,甚至还遭到世家大族们明里暗里(如培植褚裒、殷浩、司马昱抗衡桓温)的反对,导致他对外北伐缺乏人才、颇受掣肘,也难以招揽到王猛、慕容垂(都投奔前秦)等敌国人才,对内也很难得到谢安、郗超等人才的全力支持,这些揽才战略的失败,也间接导致桓温难以搜罗到天下贤才,难以人尽其才地全力北伐,遂至失败。

从战术上来看,桓温军比前秦军精锐,所以能够在前期训练有素地击败前秦迅速集结的训练不足之军,可是由于桓温军步兵占绝大多数,机动性差,所以进军缓慢,再加上桓温灭蜀汉,曾侥幸取胜,所以桓温以后作战均吸取教训、不敢冒险。

以上举措,导致桓温没能夺取前秦的产马地,无法组建大规模骑兵部队,没能夺取前秦的产粮地,无法因粮于敌地减轻后勤供应压力,这些是桓温的失策失当之处。

而前秦皇帝苻健,虽然前期防备不足,被桓温占尽胜机,但他能够及时调整策略,趁桓温驻军灞上逡巡不前的良机,自率六千老弱死守长安,派雷弱儿及时补充前期前秦军的作战损失,令补充后的苻苌军严密防守灞水、浐水沿线,令苻雄得以腾出手来从容对付司马勋和王擢,同时还果断将桓温军想要收割的麦子提前收割掉。

如此安排,既迫使桓温无法渡过灞水、浐水进占长安,又无军资粮草供应全军,还无法与司马勋、王擢协调着共攻前秦。

随后,桓温缺粮,士兵乏力,所以战败撤退。

可以说,正是苻健及时调整后确定实施的严防死守、游击破敌、坚壁清野战术,终将桓温军、司马勋军、王擢军各个击破。

那么桓温北伐前秦的先胜后败,对想避免功败垂成、优化人生、不断追求成功的我们有何实用启发呢?

其一,父母妻儿等家庭成员的全力支持,是干成一切事业的基础。无论是学校毕业考试,还是公司业绩评比,有一个稳定、团结的大后方,是考试成绩优异、成功上理想院校,业绩考评优秀、成功升职加薪的坚实基础。

家和万事兴,家不和万事衰,这是实实在在的真理,并非空话。

桓温北伐失败,就在于后方朝廷的不支持和明里暗里反对,这种相斗于内的不理内部环境,必会造成桓温力弱于外的北伐不利局势。

总结桓温,反思自己,我们平时,是否做到和善对待家人、缓解各种矛盾,进而营造出和谐友好的家庭氛围,确保自己在外学习、工作时,较少受到家庭消极事务的干扰阻挠呢?

若没做到,我们需以桓温为鉴,去阅读和谐家庭的相关书籍,去向家庭和睦的榜样去学习,尽快去缓和家庭矛盾、处理家庭消极事务(吵架、打架、生病住院等)、集中家庭力量去学习、工作;

若做到,那我们只需继续发扬阖家欢乐之道,去和谐精进地终身学习、全身心工作,方是成功王道。

其二,积极揽才,然后与人才共同协作,一起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地提升成绩、拓展业绩,这是干成各种事业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结交各学科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结交各领域业绩优秀的员工,平时多请他们吃饭,多与他们一起游玩,多频次地去与他们交流沟通、加深感情,继而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多多请教他们高效学习、取得好成绩的学习诀窍和应考技巧,多多请教他们高明工作、取得优秀业绩的精进法门和评优策略,师人长技以自强,师人长技以求富,师人长技以求成功。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分崩万事愁,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之道,并非欺世大言。

桓温此次北伐,真正能依靠的竟只有自己的弟弟桓冲,至于其他人才,袁乔英年早逝,王猛得而复失,谢安避世隐居,郗超作壁上观,如此一来,外部人才,桓温竟无一人可倾心托付、可与之共同奋斗。

正所谓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因为桓温没有得到足够多智谋百出、武勇绝伦之人的帮助,所以他才会在北伐中用人捉襟见肘,用兵战略构想虽很好但实施不当,用兵战术麻木呆板毫无新意。

所以桓温才会先胜后败。

所以,我们在平时,就要注意倾心结交各学科优异人才,就要真诚地结交各领域优秀人才,之后,在获得他们肯定回应和广泛认可的基础上,我们可制定攻坚克难的战略战术:

第一,闪击战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学习各学科知识如此,提升工作技能亦然。研究德国的坦克装甲战术,用闪击战术灭国耗时最少、收益最大,所以这非常适合我们在这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时代秉承着,去快速学习大量知识,迅速精进自己的多项技能,去创造非凡业绩。

具体做法,就是高度集中学习注意力,去认真踏实地迅速学习各学科知识,去认真专注地快速处理各项工作业务,若遇到不会的知识、不知如何处理的业务,先跳过,先挑选容易理解、容易掌握的知识学习着,做题练习着,扎实掌握着;先挑选容易处理、容易掌握的工作业务处理着、实战练习着、稳妥掌握着。

期间若累了,我们注意劳逸结合地及时修养身体,等到身体状态恢复良好后,再继续以如此套路学通一门学科的整体知识、学通一系列工作事务的整体流程。

等到仅剩重难点知识、仅剩繁难业务,凭个人之力实在难以掌握、处理时,我们再采用下个战术;

第二,狼群战术,任何一个学科的知识,总会有些重点难点不容易学成,想用其来创造财富,也会更难;任何一项繁难工作,总会让我们头疼不已束手无策,可偏偏做好它们,才能够创造巨大财富。

这就需要我们团结各学科优秀人才、各领域优质人才,去有针对性地攻坚克难,如一道题、一个知识点,一个人学会很慢;一群人学,总会有既快又好学通它的人,到时大家向他取经,也就会有一群人都能既快又好地学好此知识。

工作也是如此,同类型的工作,一个人做可能会很慢;一群人做,总会有脑袋灵光、能既快又好处理它的天才,到时大家向他请教经验,学习技巧,便会有一群人跟着学会高效处理工作的技法。

最重要的是,了解各种学科优秀同学的迥异特点及他们学习特定知识的优劣短长后,了解各领域优异朋友们的不同处事特征和他们处理特定工作的快慢高下后,若遇到繁难庞杂的知识点,若遇到巨大难解的工作事务,我们可以根据各人的特点及知识的特性、根据个人的能力及工作的特征,将繁杂知识点拆分成几个小的易处理知识点,并交给合适(学起来又快又好)的人去学习掌握它;将难解巨大事务拆分成几个小的易处理事务,并交给合适(处理起来又快又高明)的朋友去处理它。

等到每个朋友都有针对性、各展所长地处理好各自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事务时,再将他们妥善协调起来,那就是我们攻克学习重难点、战胜繁难事务的成功时刻。

这就是学习和工作的知人用人之道。

第三,我们还需要采用复盘反思战术来精进自己。

因为若只顾闷头带着众人向前冲,不知及时停下来反思总结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和工作业绩,这就好比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还要乱蹦乱跑、乱跳乱闹,此举极为危险。

所以,及时与好友们复盘着总结反思学习、工作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友善讨论学习策略,和谐交流工作技巧,必要时可以互相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改善各自的学习方法,不断改进各自的工作技巧,趋利避害、趋吉避凶地警醒自己、精进自己,这些,均极为重要。

其三,互联网多平台高效学习、多种学习方式互相协作的成长模式,更能激励我们在如今这个时代,紧跟时代的步伐和发展的潮流,去持续创造学业成功和工作胜利。

桓温此次北伐,作战战略制定得很高明,即利用前凉与前秦的矛盾,联合前凉的王擢军一起夹击前秦,同时桓温亲率主力军进攻关中东部,还派司马勋率军出子午谷夹击前秦军。

如此作战安排,既有诸葛亮钳击关中的高明战略,又有魏延潜出子午谷、出敌不意、攻敌不备的奇谋战术,可以说,桓温的作战策划确实用心良苦。

可惜,道路的隔绝、信息交流的不通畅,阻碍了桓温军、司马勋军、王擢军的团结合作、左右夹攻,终导致此次北伐各军,被前秦军各个击破。

试想,若桓温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与各路军密切配合、精诚团结地互相支援、共同进退,那灭掉左支右绌四面楚歌的前秦,则极有可能。

不能妥善协调各方资源,去团结奋进地创造成功,也是桓温北伐的败因。

如今,教师集聚的学校、社会各种技能培训机构垄断人类学习成长资源的时代早已过去,

以前,我们在学校与某学科老师产生矛盾,就很容易恨屋及乌地讨厌该学科,并极有可能把本学科学糟糕,即使请了家教,也会耗资巨大得不偿失;而在公司与某部们领导产生矛盾,也很容易针锋相对地讨厌与该部门有关的业务,并极有可能把整体工作业绩办糟糕,即使后来有幸有前辈指导转危为安,也会极为侥幸,且白白消耗的时间难以回还。

这就是学习知识和学习工作技能的平台,垄断在学校和公司的坏处。

学习资源唾手可得的互联网时代

如今,互联网战国时代已到来,学校老师所教若合心意最好,那我们仍可通过互联网教学内容补全学校所教不足之处;若学校所教不合心意,那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上各种免费、廉价、合自己心意的网络课程,去弥补着学习各学科知识、高效学习方法及科学应试技巧,同时在线下与学习好友们勤交流、多沟通,集思广益地活学活用学习战略战术,进而切实提高学习成绩,打赢各次毕业精进考试,考进理想院校;

公司某部门领导若合自己心意最好,若不合自己心意,我们可通过互联网上各种形式多样、风格多彩的网络资源,去学习各种实用技能以增长自身能力、和谐同事关系、提升工作业绩,必要时也可合则留、不合则去地贤臣择主而事,同时在线下多与工作好友们交流沟通,群策群力地灵活运用精进技能之道。毕竟技多不压身,只要我们通过互联网切实学到能够创造丰厚价值的实用技能,那到哪里不是爷?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所谓最好,是只要你心存积极进取的勃勃雄心,只要你心存开放乐观博采众长的强大心智,只要你心怀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的强韧心志,你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上各种学习精进的资源,去专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去刻意练习利用感兴趣知识创造财富的技能和战略战术,进而不断参加关键考试取得成功,不断干出丰厚业绩,持续优秀地走上人生巅峰,成为利用互联网成功发家致富、建功立业的时代新人。

所谓最坏,是只要你仍旧怀抱以前时代的封闭顽固式学习精进思想,还在不思进取地自甘堕落,还在坐井观天地骄傲自大,还在固步自封地只局限于所读学校和所从事公司的学习知识和技能培训,那你只能被更彻底地被时代新人远远甩在身后,且还不自知。当两者差距的量变大到足以产生天渊之别的质变时,时代新人掌控时代旧人的一切,都是有可能的,想到这些,那对时代旧人来说,如今确实是最坏的时代。

愿我们开放思想、动员全身感官,去踊跃担当协调身边的线上线下各种资源精进自己、奋进着创造各种财富的时代新人。

愿我们打破思想禁锢、解放手脚镣铐,去竭力避免成为不能妥善协调身边各种资源精进自己、只能固步自封自取灭亡的时代旧人。

加油,不愿功败垂成,想科学提升自己、持续创造成功的兄弟姐妹们!


崔浩畅谈历史


东晋时期的桓温家族出身疑点重重,他的身份也比较复杂。桓温的父亲是桓彝,曾经帮助晋明帝挫败王敦(琅琊王氏)的叛乱,桓温娶了晋明帝的南康长公主,是晋明帝的驸马。桓温祖上是东汉大儒桓荣,三国时期曹魏大司农桓范(曹爽智囊团之一)也是祖先之一,桓范因为忠于曹魏而被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后诛杀灭门,桓温这一支可能是侥幸遗留下来的一支。

由此看来,桓温和西晋皇室的关系真是错综复杂啊!

346年,桓温镇守荆州,出精兵一万讨伐蜀地的成汉政权,没等到朝廷的批复就已经动身讨伐了,朝廷大都认为此次讨伐必定失败。347年3月,桓温率领的东晋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拿下了成都,成汉政权灭亡,国主李势投降。(桓温形象图)

桓温平定了成汉政权,战力太猛,得到的却是朝廷内部的猜忌。本来东晋朝廷打算封桓温为豫章郡公,最后却改封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临贺郡公。此时的桓温可以自己选拔官员为自己服务,权利比较大,为何不封豫章郡公呐?因为豫章郡在北方,不是东晋的领土,朝廷害怕桓温借故恢复故土,出兵北伐,收复河洛地区(豫章郡),修复被毁坏的晋朝皇帝祖陵,这样桓温的军事势力和名望将会达到顶点,威胁晋朝皇室的安危,王敦就是前车之鉴。

桓温的一生共进行了三次北伐,战果几乎都没有保住,几乎都是先胜后败,原因也各不相同。

桓温北伐前秦——第一次北伐(354年2月-6月)

349年后赵石虎去世,后赵政权分崩离析,内斗不止;350年冉闵称帝,建立冉魏;351年苻健自称东晋的征西大将军,雍州刺史,到达长安后就自立为帝。

桓温这一次北伐的主要政治目标是前秦政权,战略目标是拿下长安城。354年2月,桓温率领四万人马进军关中地区,经过一番血战,桓温到达灞上,距离长安城已经非常近了。此时桓温军队的粮草补给出现问题,当地正在收割小麦,桓温军队于是紧急收买粮食,以备长期作战。前秦皇帝苻健知道消息后立马命令手下部队坚壁清野,桓温的军队没有收到多少粮食,只好后撤,撤退时迁走了关中的三千多户百姓。撤退时被前秦的军队追击遭遇了惨重的损失。(苻坚形象图,苻健的侄子)

此次失败主要原因是后勤补给跟不上,同时迁走了不少百姓,影响了战争的胜负。同时东晋朝廷方面也不支持桓温的此次北伐,害怕他再立新的战功。桓温此次属于单独行动,缺乏必要的战略支持,不得不退兵。(王猛图,前秦苻坚的宰相、大将军)

桓温讨伐姚襄——第二次北伐(356年7月)

356年,羌族首领姚襄占据许昌,围攻洛阳。桓温请求东晋朝廷北伐,东晋朝廷开始不同意,一个月后又同意桓温进行北伐。356年8月,桓温的军队抵达伊水,现在洛阳城城南,双方军队在此展开决战,桓温身先士卒,军队接阵前进,打败了姚襄的军队,占领洛阳。

桓温占领洛阳后,修缮晋朝皇室陵寝,并进行拜谒,上书晋穆帝还都洛阳,但是几乎所有朝廷重臣都反对迁都。桓温只得率军班师,并迁走了3000多家归顺的百姓,不久桓温此次北伐的成果就被前燕慕容氏的军队占领,洛阳也在其中。

桓温此次打下了洛阳等大片领土,威望很高,晋穆帝担心真正迁都的话,他个人可能被桓温操控;此外,朝中大臣的主要利益在南方,一旦迁都利益大损,他们也不愿意迁都,最终晋穆帝和大臣形成合力,抵制桓温迁都的提议;再者,桓温的主要基地在荆州,他也不想丢掉现有的肥肉,与北方少数民族死磕会让他势力大损,很可能就被东晋的其他人收拾了。

桓温北伐前燕——第三次北伐(369年)

369年,桓温通过手段取得京口北府军的军权,执掌了徐州、兖州二州,军事实力大涨,他这次北伐有其自己的政治抱负,一旦攻灭前燕,个人威望将会达到顶点,他就会顺势取代晋朝皇帝,自立为帝。

桓温的这次北伐开局相当顺利,前燕节节败退,也许是因为年老的原因,桓温固执不听从其他人的劝谏,急于攻下前燕的都城。危机时刻,前秦的苻坚愿意援助前燕,并且出兵,前燕的名将慕容垂也展露头角,抵御住了桓温军队的进攻。

369年9月,桓温处境不利,军队前进不得,苻坚的援军也要赶来,自己的粮草供应也出现了大问题。随即烧掉战船,丢弃物资,全军撤退,被慕容垂的军队追击损失了3万余人,大败而归。(慕容垂图,后燕的建立者)

此次北伐,桓温碰上了后起之秀的三个著名人物,第一个是慕容垂,他是鲜卑人,后燕的开国皇帝;第二第三个人更加牛,他们是前秦苻坚和王猛。尤其是王猛,在桓温第二次北伐时王猛曾经跑到桓温驻扎地与桓温畅谈,桓温给他高官厚禄。王猛为此事回去问自己的老师,这位神秘的老师说:

卿与桓温岂并世哉!在此自可富贵,何为远乎

意思是指王猛的成就可以比肩桓温,在这里就可以得到富贵,跑那么远干什么!后王猛成为前秦苻坚的宰相,帮助苻坚统一了北方。此次苻坚出兵帮助前燕就是王猛的计策,目的是帮助弱者前燕打败桓温,然后在趁乱攻取前燕,一石两鸟。此计果然奏效,打败了桓温,名将慕容垂因被皇室妒忌投奔了前秦,370年,前秦顺势把内乱的前燕灭掉。

桓温的这三次北伐都不是以占据北方领土为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权利,桓温因开府仪同三司,自己选拔官员,军队也独立效忠于他,实际上桓温在东晋时期已经处于半独立状态。皇帝的命令可以不听,甚至能左右东晋朝廷的政治走向,假如第三次北伐以完胜回归,桓温就会自立为帝了。

桓温有自己的政治谋划,北方大片国土因为战争地广人稀,产出很少,地以人为本,没有大量民众土地也开发不了,这些土地几乎等于无用,譬如:桓温第一次和第二次北伐都迁走了大批北方的民众。

桓温北伐大都处于政治目的,政治目的一旦达成(或者未达成),这些北伐取得的成果也就无关紧要了,若果桓温称帝了,那就时另外一回事。


穿越再现彼岸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逮捕并屠杀中国共产党员和国民党 左派。4月18日,蒋在南京另立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对峙, 宁汉分裂。[13]北伐军攻克上海、南京后, 孙传芳不甘心失败,与 张宗昌组成 直鲁联军,反攻南京。奉系军阀 张作霖也派兵进入河南,威胁武汉。“四一二”事变后处于分裂状态中的宁汉两方,各自为战。武汉方面以 唐生智为总指挥,组成三个纵队进军河南,在 漯河、 临颍击败 奉军主力,6月1日与冯玉祥部会师郑州。南京方面亦组成三路军,北伐 陇海路,5月下旬克 蚌埠,6月初占徐州,后与直鲁军相持于鲁南。7月下旬,直鲁军反攻,占领 徐州,蒋中正组织反攻未果,遂于8月12日辞职。嗣后,直鲁军进迫南京,在龙潭战役中为南京军所败,丧其主力,双方复相持于津浦路。同年冬, 何应钦指挥第一路军反攻,十二月再克徐州。 国民革命军联军总司令冯玉祥于5月1日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职,率部东出 潼关加入北伐行列,与武汉军会师郑州,开封,随后进入豫东与直鲁军作战,曾取得两次兰封战役的胜利,并肃清豫境 吴佩孚残余势力。山西阎锡山亦于6月宣布就任国民革命军北方军总司令职,派部进入 直隶,占领张家口、石家庄,后因奉军反攻,阎军除傅作义部坚守涿州外,余均退回晋境。[3]

7月15日, 武汉国民政府领袖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公布《统一本党政策案》,正式与中国共产党决裂。8月1日, 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发动 南昌起义,自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8月14日, 蒋介石下野。8月19日,武汉政府宣布迁都南京。9月初,汪精卫亲抵南京,宁汉合流。[14]不久汪精卫又鼓励 唐生智与张发奎分别于10月爆发宁汉战争、11月爆发广州张黄事变,但 南京国民政府皆获得战争之胜利,迫使唐生智、张发奎等出国 流亡。


残月阁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一作符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镇)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长子。桓温第一次北伐的目标是关中。桓温军一开始所向披靡,数次大败前秦军,很快就兵屯长安郊外的灞上。此时前秦皇帝苻健已经做出了最坏的准备,只留6000老弱士兵留守长安,而自己把剩下的3万能用之兵拉出来准备打游击。可是桓温却做出了让人大跌眼镜的举动——按兵灞上不动!这次北伐最终由于桓温军在灞上逡巡不进,丧失战机,被前秦军队切断了补给,导致转胜为败。两年后桓温再次出兵北伐,他成功收复了西晋故都洛阳和大片国土。可是这次北伐的结局却比上一次更诡异,在要求朝廷迁都到自己控制的洛阳未果之后,桓温竟干脆从洛阳撤军了,“温还军之后,司、豫、青、兖复陷于贼”,北伐成果毁于一旦!太和四年(369年),桓温再次以执政的身份提出北伐,要求郗愔等部一同出兵,并趁此机会夺下了郗愔的徐、兖二州刺史职务和军权。于是,桓温终于心满意足了,率领5万大军北伐。然而,经过20年的时间流逝,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已经远不是永和年间那样混乱与脆弱了。鲜卑名将慕容垂先阻击桓温军于枋头,接着切断晋军粮道,最后再趁桓温退军之机以精骑猛击,在襄邑和谯国大败桓温。然而桓温却似乎丝毫不以为意,也不再谋求北伐,而是开始一门心思谋权篡位。从太和六年(371年)开始,在短短不到3年内,桓温废了一个皇帝(海西公),差点废了第二个皇帝(简文帝),而这仅仅是因为第二个皇帝死得太快,没来得及被废。桓温真正要的,不是北伐,而是权力,北伐不过是他为了攫取权力而打的一面堂而皇之的大旗而已。正是因为如此,尽管桓温第三次北伐失败的损失并不比第一次北伐的损失大多少,而他所掌握的资源则远远超过了当年,他却再也没有任何出兵北伐的举动,而是专心致志地在行“废立”之事和打击异己大臣。北伐虽然失败了,但他的真正目的——权力,却已经拿到了手。





天高云淡任心遨游


桓温三次北伐不成功的原因在于违背了兵法“兵贵神速”的要旨。

永和十年,桓温率军初次北伐。军心大振,士气轩昂,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三辅地界多郡县归降,当地老百姓夹道犒师,十分欢迎桓温大军。顺阳太守见机有利,力劝桓温打铁趁热,顺势直取长安。但桓温以为深入敌地,有粮草不继之虞,只屯兵灞上,计划待当地麦子熟后收割来充作军粮再作或攻或守的打算。不料人算不若天算,敌将前秦丞相苻雄出奇兵袭击斩杀桓温守麦田之晋兵万余,并抢割麦子扬长而去。桓温粮草不继只好退兵,但被秦军驱杀,败亡万余军兵而归。

永和十二年,桓温率师二次北伐。这次并没有拖拖拉拉,而是一鼓作气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把洛阳给拿下了。但调兵遣将守城计划不周到,桓温班师回朝后那抢占来的青州、豫州、兖州便被前燕夺去,几年后洛阳也相继沦陷。所以二次北伐虽胜犹败,损兵损粮而徒劳。

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桓温第三次北伐。这次的桓温,准备北伐胜利后班师回朝便直接逼晋帝禅让龙位给他。不料这次“无时鬼遇到灯笼笃”“辣蓼遇到辣蓼虫”--遇到克星了。前燕司徒申胤分释能力非常强悍,他通过对桓温性格以及对晋兵战术的研究,认为桓温“骄而恃众,怯于应变。大众深入,值可乘之会,反更逍遥中流,不出赴利,欲望持久,坐取全胜。若粮廪愆悬,情见势屈,必不战自败,此自然之数也。”(《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四。晋海西公太和四年》)。也就是说,申胤认为来个持久战,拖拖时间,桓温必然粮草不继,不战自败。果然,晋军只好丢下几万士兵尸体而退兵了。

三军未动而粮草先行,挥师远征兵贵神速,但桓温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后勤部粮草供应不上,前军又慢慢吞吞。所以,桓温若不败,《孙子兵法》岂不是成了纸上谈兵了么。


江湖人称陈半仙


桓温本人

桓温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权臣。和许许多多的著名历史人物一样,桓温也是少有大志,这也是许多优秀的人的特征吧

公元345年,桓温任当时的荆州刺史,没错,就是关羽丢失的荆州,荆州蜀汉作为重要的战略重地,意义当然非同凡响,果然,当时的成汉政权不稳,桓温当下果断决定,出兵蜀地,一举平定蜀地。


公元349年,也就是永和5年,永和年大家都非常熟悉,因为我们都知道一句话,那就是: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没错,王羲之就生活在这个年代,也就是东晋年间。这一年,后赵的皇帝石虎死了,北方再次陷入混乱之中,于是,桓温瞅准机会,想劝朝廷北伐。但是人家没有理睬。直到第二年,东晋朝廷才意识到这是个北伐的机会,于是东晋派出殷浩带领北伐大军,结果殷浩大败而归,于是在这一年,桓温执掌了大权!


首次北伐

永和十年,也就是354年,桓温第一次北伐。桓温亲自带领四万士兵,一直向西北推进,打的前秦政府毫无还手之力。

当时的群众也对桓温抱有很大的信心,都是,箪食壶浆以迎将军。《晋书》记载:

不图今日复见官军

但是桓温对双方的形式估计错误,桓温认为自己的势力已经非常之大了,北伐进程中几乎没有阻力,而且民心所向,皆在我方。于是桓温没有乘胜追击,而是等待前秦政府自己奔溃。

结果当然是证明了桓温的错误,前秦军抢先收割了粮草,使得桓温没有足够的粮草,没有办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桓温不得已,只好撤军,就这样,桓温的第一次北伐流产了。

第二次北伐

永和十二年,桓温第二次北伐,占领了洛阳,桓温想巩固自己的作战成果,稳扎稳打,就建议政府迁都洛阳,但是遭到了当时的达官贵人的激烈反对。

前燕政府一看,你们窝里斗,于是带兵,乘机又占领了洛阳,就这样,桓温的第二次北伐又失败了。

第三次北伐

公元369年,桓温决定第三次北伐以增加自己在朝廷的威望,于是率领5万人进攻前燕,本来势如破竹,但是打到河南汲县的时候,桓温又犯了第一次的错误。

又一次地止步不前,于是又一次地,粮草被消耗完了,于是,没有办法的桓温又一次选择退兵,但是在返回途中,又遭到了前燕的埋伏,损失了3万多人。

第三次北伐又失败了。

性格缺陷

桓温的三次北伐,都是为了自己的权利二进行的战斗,桓温素有不臣之心,有句话足以说明他的内心所想:

“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覆遗臭万载耶?”

但是第一次和第三次北伐,都是前期猛如虎,后期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第一次,因为犹豫不决,导致粮草被断,失败

第二次,因为东晋内部矛盾重重,使得前燕有机可乘。失败

第三次,桓温遇到慕容垂,在邺城犹豫不前,使得粮草不济,失败。

桓温是非常有军事才能的,前期的桓温对东晋政府很有功劳,但是东晋政府对桓温却很猜忌。而桓温本身也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立志统一天下。


桓温以北伐为政治手段,想要夺的实权,于是,北伐的成功并不是桓温的最终目的,于是他的结果就显而易见了。

不过当时的北方正是各民族势力此起彼伏的时候,一个接一个的政权接二连三地崛起,桓温的北伐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当时的战乱和冲突限制在了北方。可谓以攻为守吧。


参见赫本大人


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的桓温,用三次北伐改变了中国历史 | 今日读史

原创: 宋家泰 思想食堂订阅号 2018-08-24

“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1700年前,桓温用这样一句话道出了他“留名青史”的野心。他最后是否实现了这个人生理想呢?

今天,我们就聊聊他的故事。

01烈士之子,手刃仇人

桓温的爸爸叫桓彝,官居宣城内史,职位相当于郡长,328年在苏峻之乱中被叛将韩晃所杀。那年桓温15岁。

329年苏峻之乱被平定,韩晃兵败被杀,但帮凶泾县县令江播却被赦免,逍遥法外。桓温于是枕戈泣血,苦练武功,志在复仇。

331年江播去世,江播的三个儿子举办丧礼,把刀剑藏手杖里,就是担心桓温来复仇。18岁的桓温果然来了,冒充吊客进了江家,他的武功真是高啊,居然在仇人做了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把江播的三个儿子全杀了。

桓温一战成名。

后来晋成帝司马绍接见桓温,见他姿貌甚伟,又是忠烈之后,便封他做了琅琊太守,还将南康公主许配给他。

按理,桓温的英雄之才终于有了发挥的空间。可从司马绍起的几个皇帝都死得太快,没来得及重用桓温。

直到344年,司马绍的孙子、2岁的司马聃继位,他的伯祖父,也就是司马绍的弟弟司马昱成了实际的话事人,为了平衡老臣庾家的势力,34岁的桓温被派往镇守荆楚要地。

于是桓温当上了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安西将军+南蛮校尉,相当于掌握了东晋一大半的军权。这是桓温职场的一次飞跃,从城市总变为区域总,进了领导班子。

02干翻成汉帝国

东晋当时最大的对手是后赵帝国,主要势力范围在江淮以北,另一个对手是占据四川的成汉帝国,这个政权成立于304年,是氐族人李雄趁八王之乱时建立的。

桓温想干掉成汉帝国,但手下都觉得不可能,因为四川地势太险要,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但是桓温的智囊袁乔认为,现在成汉帝国领导人昏庸,又自恃地势险要疏于防备,我们如果选精兵1万来个闪电战,还是有很大成功概率的。

347年,桓温开始伐蜀——既然你袁乔支持我,那你就带着2000人当先锋吧。

当时东晋朝野都对这次伐蜀不看好,只有建康(今南京)市长刘惔相信桓温肯定能成功,因为他知道桓温是个高超的赌徒,没有必胜的把握绝不会下注,只是担心克蜀之后,桓温就更嘚瑟、更难管了。

桓温的远征军打得不错,三战三捷,很快兵临成都城下。

成汉帝国皇帝李势调集所有部队发动猛烈反击,桓温前锋失利,不少将领战死。

桓温想撤退,下令敲锣(鸣金收兵)。可传令官由于惊慌,敲锣变成了敲鼓,变成进攻的信号,袁乔拔剑督士卒力战,居然大破成汉帝国的反扑,桓温乘胜攻陷成都,皇帝李势投降——成汉帝国立国44年,347年被东晋所灭。

03三次北伐,影响巨大

第一次北伐,虎头蛇尾

354年,大权独揽的桓温开始第一次北伐,他统兵4万攻伐前秦,攻入关中,给前秦造成很大压力。

4月22日,桓温远征军在蓝田大败前秦淮南王苻生大军,在白鹿原击败前秦丞相苻雄大军,太子苻苌等退守长安城南,皇帝苻健带着老弱残兵几千人坚守长安小城,大长安区域的郡县都投降了桓温。

但此时的桓温已经是强弩之末,虽然此前对前秦数次大战都取得胜利,但东晋军自身伤亡也有上万人,后方补给线又太长,桓温本来想收割关中的小麦补充军粮,但被前秦军队抢先一步。

6月1日,桓温撤退,前秦太子苻苌率军追击,东晋军屡战屡败,等退到潼关,逃亡和战死的数以万计。

桓温的第一次北伐,虎头蛇尾,前赢后输,暴露出他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敢孤注一掷。他应该向长安发起最后的冲击,而不是留给前秦喘息时间。之前平蜀,最后关头桓温也是想放弃,是因此敲错了鼓,最后才赢的。

第二次北伐,收复洛阳

356年,桓温开始第二次北伐,这次的目标是收复洛阳,讨伐对象是姚襄。

8月6日,两军在伊水北岸会战,桓温身披重甲,亲自督战,大败姚襄,杀其部众数千人。姚襄带着数千人逃到洛阳北山。

桓温夺回洛阳后,建议东晋把首都迁回洛阳,永嘉之乱以后流亡在江南的难民也一律迁回北方。但是这些难民已经离开中原40多年,在江南繁衍两代,安居乐业,而中原却赤地千里,遍野萧条。

东晋朝廷觉得不靠谱,却没人敢提反对意见,皇帝司马丕也不想接这烫手山芋,又把这事扔回给桓温。

本来桓温此举也是为了虚张声势吓唬一下朝廷,想给那些他瞧不上的政治对手们出些难题,并不想真的这么干,于是最后不了了之。

第三次北伐,被慕容垂虐

365年,洛阳被前燕帝国太宰慕容恪、吴王慕容垂联手攻克,洛阳在东晋手上9年后,又落入胡族手中。

369年4月1日,桓温率领5万大军开始第三次北伐,这次他的对手是前燕帝国。

桓温的谋士郗超建议直扑前燕的首都邺城(河北临漳),一战就能把前燕打回辽东老家。因为东晋大军的粮秣主要靠船运,夏天北方河流水多,还可以挖掘运河来运粮,冬天水位降低,行船就会发生困难,东晋宜速战速决,而前燕却可用空间换时间。

但桓温仍把主战场放在了河南。

7月,桓温抵达枋头(河南浚县东南),这地方离邺城很近,小皇帝慕容暐大为恐惧,想逃回辽东——吴王慕容垂主动请缨,说我们打不赢再走不迟,慕容暐只好任慕容垂重掌兵权,全权负责对付桓温。

慕容暐还派代表到前秦求援,承诺割让虎牢关以西土地,作为酬劳。前秦派大将邓羌带着二万援军去前燕。

天救自救者,慕容垂率军和桓温死磕,晋军伤亡惨重。晋军因为粮食不够,再加上前秦援军即将到来,于是向南撤退。

前燕将士都说要追击,慕容垂说不可,因为桓温刚撤离战场,一定会把最精锐的军队殿后,我们追击,未必能胜利。我们先按兵不动,等过几天桓温一定庆幸我们没有追击,为了尽快回到东晋,他一定会日夜不停地强行军南下,等他们的士卒力气消耗完,我们再攻击。

慕容垂让慕容德带着精锐骑兵4000人在襄邑(河南睢县)埋伏,他带着骑兵8000人遥遥尾随着东晋军。

果然,恒温在他认为安全之后,下令加快撤退速度。几天后慕容垂说“温可击矣”,乃急追之。在襄邑东涧中,慕容垂和慕容德夹击东晋军,斩首3万。

前秦的援军在樵郡(安徽亳州)拦腰截击,再破东晋军,又杀了上万人。桓温的北伐军几乎全军覆没。

桓温的三次北伐,都影响了中国历史:

第一次北伐:前秦太子苻苌战死,后来苻生才能做前秦皇帝,之后因为太残暴被推翻,苻坚上位,这才有了和王猛的君臣相得,以及后来的淝水之战。

第二次北伐:桓温大败姚襄,姚襄率部被迫往关中发展。姚苌投降了前秦,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淝水之战后姚苌建立后秦,苻坚死在他手里;

第三次北伐:间接造成了慕容垂功高震主,被迫逃离前燕投降了前秦;另外前燕赖账,不愿意割让此前许诺的虎牢关以西土地,导致前燕和前秦大战,前燕被灭国。

04被拖黄的皇帝梦

桓温一直觉得自己的才智和威望,天下无人能及,阴蓄不臣之志,曾经摸着枕头说,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桓温本来想灭了前燕,自己得胜回朝后加九锡,接下来当皇帝,但是第三次北伐失败,让其威信大受影响。

371年,桓温把皇帝司马奕废为东海王——这几年东晋皇帝又换了好几茬。

废了司马奕,谁来做皇帝呢?桓温让司马昱当皇帝。司马昱相当于司马奕的爷爷,344年他就有机会当皇帝,这么多年一直作为宗室的代表,周旋在各种权臣之间,现在也被桓温拉下水了。

接着桓温一不做二不休,又找了一些罪名,诛灭了殷、庾两大豪族,朝野震撼。

372年,司马昱去世,死前司马昱本来立了遗嘱要让桓温辅政,但是侍中王坦之见了诏书,当着司马昱的面给撕了。

王坦之说,这天下,是宣帝司马懿的天下、是元帝司马睿的天下,不是您的天下,您不能让谁想拿就拿走。于是司马昱改了诏书,让桓温仿照诸葛亮的先例。

原本希望司马昱能够禅位给自己的桓温大为失望。

373年2月,桓温进京晋见信任皇帝司马昌明,京中谣言纷纷,说桓温这次来就是为了篡权,还会搂草打兔子,顺手杀了谢安和王坦之,因为桓温觉得自己百尺竿头没进一步完全是这俩小子作梗。

文武百官们都去晋见桓温,王坦之冷汗直流,谢安从容就席,说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谢安的意思是,您想逞威风去找前秦啊,在墙后面埋伏刀斧手干啥?桓温笑说,我不得不这样,命令大家撤出,和谢安谈笑风生很久。

3月,桓温患病,暗示朝廷应该给他加九锡,屡次派人催促,王坦之拖来拖去,谢安诏书改来改去,删了又改,改了又删,推来敲去,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就是不给办。他们知道,桓温时间不多了。

桓温的老弟桓冲问老哥怎么处置谢安和王坦之,桓温说:“渠等不为汝所处分。” 意思是,自己活着,谢安和王坦之就不敢乱说乱动;自己死了,两人肯定不会听桓冲的。但是如果把王谢二人杀了,对接班的桓冲也没啥好处——桓温就是这种性格,当年刘惔说他没有必胜把握绝不下注,没有孤注一掷的胆量,好事不做到底,坏事没做到绝




水墨鄂州


唐代名臣房玄龄称桓温“挺雄豪之逸气,韫文武之奇才”。 桓温原籍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县境),父彝曾任宣城太守,死于苏峻之乱。温年十八,击杀仇人之三子,“时人称焉”,由是知名于世,被选为驸马,累迁至徐州刺史。桓温与继庾亮为长江上游都督之庾翼(亮之弟)友好,翼向明帝推介桓温“有雄略”,宜委以重任。翼死后,朝廷即以桓温都督四州军事、荆州刺史、假节,桓温便成为东晋拥有最大军政权力的人。这位野心勃勃的方镇,欲先立功以资显赫,乃用兵灭西晋末年即据蜀地建立政权的成汉(304—347)。桓温用兵神速,连战皆捷,俘成汉皇帝李势,一时间勋业煊赫,不可一世。时石虎死后,中原大乱,桓温“欲率众北征”,朝廷欲任用殷浩北征,盖不欲桓温坐大。及殷浩败黜,“内外大权一归温”后,桓温乃率步骑四万自江陵发兵(354),经襄阳而入关中,进逼长安。苻健以“五千人深沟自固”,盖知晋军远征,粮糈不济。桓温亦欲待麦熟,“取以为军资”。苻健则将麦苗割去,实行坚壁清野政策。温以军粮不济,“收三千余口而还”。这是桓温第一次北伐。

两年后(356),桓温击败攻击洛阳的羌族姚襄,主张还都洛阳,将“自永嘉之乱,播流江表者,请一切北徙,以实河南”,然后重振河山。南渡的世族以中原残破、农田水利均已失修、“生理茫茫,永无依归”、无人愿意“舍安乐之国,适习乱之乡;出必安之地,就累卵之危”等理由强烈反对。皇帝却不能用这种理由来推托,遂委桓温都督并、司、冀三州,命他先经营“河洛丘墟”,俟有成效,再议还都洛阳之事。规复的大计划遂无形作罢。十年后,洛阳为鲜卑慕容氏攻陷(365),南渡的世族从此心安理得地住在“安乐之国”了。

此时桓温的威望之高已凌驾于一切之上,桓温欲代晋为帝。他图立功中原,造成有利形势。369年,桓温率步骑五万北伐,以鲜卑慕容(前燕)为主要敌人,初战胜,俘其前敌主帅。时天亢旱,水道不通,桓温乃“凿钜野三百余里以通舟运”,与前燕主力八万战于林渚,再胜。桓温进兵枋头,因天旱,运粮河道缺水不能行舟,军粮不济。桓温乃命大将袁真凿开石门,引河水入运河。袁真“不能开石门,军粮竭尽”,桓温只有退兵。退兵途中,桓温军连饮水亦缺乏,“行七百余里”,慕容垂以八千骑兵追之,战于襄邑(今河南睢县境),桓温军败绩,死者三万余人。

桓温共北伐三次,均无结果,其主要原因有三:

一、南渡豪门世族在江南晏安已五六十年,田园家宅均已蔚然树立,根本无北伐之意愿;

二、朝中权贵因利害关系,均不愿见桓温因立功而权势膨胀,所以多方设法阻挠拖延,直到阻挠拖延无效之后,才勉强允其出兵,并未全力支援;

三、桓温个人确有规复国土、拯斯民于水火的真情与抱负,但他个人的英雄主义与政治野心锋芒太露,使人嫉妒其行动,怀疑其动机,时加猜防,所谓内外不一心是也。


华章同人


桓温北伐失败的原因

  桓温北伐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影响的因素,其主要表现在将领的素质、政治、军事和目的等,是历史的必然性。    

   桓温在当时可以被称为是当时最杰出的将领,不仅在东晋,同时在北方和中原亦是如此。但是当时正值乱世。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南北两晋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因此,除了桓温这个“最杰出”的将领之外,同时北方还有类似于苻健、慕容恪、慕容垂等“比较杰出”的将领。这些人虽然不足以达到和桓温那样的军事水平,但作为进攻一方的桓温,在军事上处于下风是必然的。而且桓温自己也承认,有慕容兄弟在,他的北伐大计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在政治上,东晋当时虽然内部比较稳定,但纵观整个东晋历史,都是处于一个极其矛盾的状态。首先,北方的外族入侵,东晋得以苟安,是和北方达成了某种默契。同时,东晋的王族手中并无实权,真正掌权的却是朝中的士族大夫。如果桓温北伐成功,或许将破坏了东晋王族和士族,甚至和北方外族的利益平衡,因此实际上,东晋对这次北伐是极其不支持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由南向北的统一战争,是少之又少的。这不仅表现在地理位置上,还表现在兵员的素质上。北方人一向民风彪悍,而南方人,则喜好渔歌唱晚。不同的民风,导致南方士兵整体战斗素质偏弱。

  在目的上,桓温北伐主要是为了赢得自己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他本人对于北伐大计,也并不报以成功的打算。

  总结来看,桓温北伐失败的原因,和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失败比较类似,从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曲折的军事斗争中,可以看出其失败的必然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