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刺破房地產泡沫後,沉迷其中的炒房客,後來都怎麼樣了?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經濟蒸蒸日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行業當屬房地產,而房地產的快速膨脹離不開炒房客的操作。在炒房客的眼中,房子只是他們獲取暴利的商品,而不是用來休養生息的居所。

如今的中國的房地產發展,和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的日本房地產何其相似,只不過是現在政府加強了對房地產市場的監管,促使其有效安穩的發展。

日本刺破房地產泡沫後,沉迷其中的炒房客,後來都怎麼樣了?

從1970年代後期開始,日本的銀行煩惱於向優良製造業企業的融資案件,於是開始傾向於向不動產、零售業、個人住宅等融資。並且在1980年代後,全球性的通貨緊縮形成了股票市場的上升通道。在此等背景下,1985年9月22日,世界五大經濟強國(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在紐約廣場飯店達成“廣場協議”。當時美元匯率過高而造成大量貿易赤字,為此陷入困境的美國與其他四國發表共同聲明,宣佈介入匯率市場。此後,日元迅速升值。當時的匯率從1美元兌24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後的1美元兌120日元。由於匯率的劇烈變動,由美國國債組成的資產發生賬面虧損,因此大量資金為了躲避匯率風險而進入日本國內市場。當時日本政府為了補貼因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擊的出口產業,開始實行金融緩和政策,於是產生了過剩的流通資金。

而過剩的資金就流向了不會貶值的“土地”上,日本國內以轉賣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價開始上升。據說當時東京23個區的地價總和甚至達到了可以購買美國全部國土的水平,而銀行則以不斷升值的土地作為擔保,向債務人大量貸款。

日本刺破房地產泡沫後,沉迷其中的炒房客,後來都怎麼樣了?

1985年到 1986年期間,隨著日元急速升值,日本的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雖有所下降,但是國內的投機氣氛依然熱烈。1987年,投機活動波及所有產業。在當時,日本國內的許多大不動產公司會利用黑社會力量用不正當手段奪取土地,從而導致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1989年,日本泡沫經濟迎來了最高峰。當時日本各項經濟指標達到了空前的高水平,但是由於資產價格上升無法得到實業的支撐,所謂泡沫經濟開始走下坡路。

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發佈《關於控制土地相關融資的規定》,對土地金融進行總量控制,這一人為的急剎車導致了本已走向自然衰退的泡沫經濟加速下落,並導致支撐日本經濟核心的長期信用體系陷入崩潰。此後,日本銀行也採取金融緊縮的政策,進一步導致了泡沫的破裂。

1989年12月29日,日經平均股價達到最高38915.87點,此後開始下跌,土地價格也在1991年左右開始下跌,泡沫經濟開始正式破裂,大量帳面資產在短短的一兩年間化為烏有。

日本刺破房地產泡沫後,沉迷其中的炒房客,後來都怎麼樣了?

日本房地產泡沫破了以後,那些炒房客的生活變得怎麼樣?一夜之間許多日本人淪為千萬負翁,不堪重負之下,無數人跳樓自殺,到了1992年,東京地價跌到了泡沫時期的七分之一,日本一夜之間回到解放前。當時日本企業大量破產,銀行、房地產公司幾乎全部湮滅,許多男人找不到工作,於是婦女們出馬了,日本色情產業因此崛起,因為這是在當時一條來錢快的行業。如今我們一提到女優,往往會跟日本聯繫起來,很大程度上跟上世紀90年代日本房產泡沫破裂有關。

在那之後,日本人明白了,只有發展實業才能救國,實業才是立國之本,搞虛的終究不行。而我們也不得不佩服當時日本的勇氣,選擇在頂峰的時候捅破這個泡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