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郭嘉的大智慧?

玉铉


01

公元207年。这一年刚好郭嘉随曹操征伐乌丸后病逝,这一年刚好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把他请出山。

也不管两件事发生在年头年尾、谁先谁后,反正就有了如今大肆流传的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知乎上时不时有人拿这句话出来问,这俩牛人是不是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问得很多大拿都无言以对。

只有那些非正经的史学爱好者才能回答好这个问题。

▲关于郭嘉的讨论几乎成为月经帖。

比如,有人这样答:突然发现刘禅出生在207年,郭嘉死在207年,也许我们可以说“郭嘉不死,刘禅不生”。

有人这样答:张绣作为曹操手下当时封户最多的将领,可以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人物,只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而刚好张绣去世的那一年,卧龙诸葛亮刚好追随刘备出山。一个南阳宛城区主公,一个南阳卧龙区诸葛庐的主人,他们之间会不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和联系?

还有人逆向思维这样答:诸葛村夫要出山的消息传到了郭奉孝这里,奉孝敛容道:为之奈何!忧虑而死。

总之,这根本就是一个偶然事件,非要扯什么意义是没有意义的。

02

其实,郭嘉生命中遇到的偶然事件还真不少。除了“卧龙不出”这档事儿,挺出名的一件是预言了孙策的死。

曹操与袁绍相持官渡之时,传来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江东豪杰孙策,准备发兵北渡偷袭曹操的根据地许都。与袁绍相持中已经处于劣势的曹操,根本不可能再抽出兵力保卫许都。一旦许都失守,曹操阵营将立刻分崩离析。

这是曹营中人心最为动乱的时期。在此紧急关头,郭嘉掐指一算说:“孙策这个人轻率不善防备,也不设俩保镖,虽然拥有百万之众,却和一个人独来独往没什么两样。况且,他刚诛杀了江东那么多英雄豪杰,跟多少人结下梁子,如果有刺客伏击,那绝对是一个死。依我看来,孙策必定要死于刺客之手。”

孙策到了江边,尚未渡江,果然被仇敌的门客刺杀。

于是,郭嘉成了史上最著名的乌鸦嘴,比贝利成名早了一千多年。

不过,史学大咖裴松之特意提醒乌鸦粉们,此事纯属偶合,不要神化郭嘉。他还略带戏谑地评论说,郭嘉要能预测孙策具体死于何时,那才叫牛叉好吧!

03

但是历史小白不管,就认定郭嘉神机妙算,就咬定诸葛亮就是怕郭嘉躲山里不敢出来,你有本事跟他们讲道理?

等你真跟他们讲道理了,他们跟你讲长相。

除开历史因素,郭嘉近年来的走红离不开各类三国游戏。当曹操的其他重要谋士都以中年大叔的形象出现的时候,英年早逝的郭嘉总是一副此间美少年的模样,怎不叫外貌协会心疼!

就连曹老板也心疼啊。

曹老板南征北战,自然是拍板的那个人,但是,举凡重要决定,在拍板前总要问一句:“奉孝,你怎么看?”郭嘉总会说:“我是这么看这么看。”他看的角度总是异于常人,就好比别人跑到桥上看风景,他就躲在楼上看人。

曹老板很欣赏,几乎每次听完都说:“就依你说的办。”结果,事儿都成了。

偶有不听郭嘉的时候,事儿都搞砸了。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为吕布所破,依附于曹操。谋士程昱向曹老板建议杀死刘备,以绝后患。曹老板便问:“奉孝,你怎么看?”郭嘉说,不能杀,杀了曹老板您就要背负杀害贤士的骂名,透支信用划不来。但是,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为患。”宜早为之所,比如把他软禁起来。

曹老板说,我不听,这次我偏不听。

后来,刘备主动请求去截击袁术,曹老板同意了。待郭嘉与程昱得知此事,一起劝曹老板:“放走刘备,会生变数啊!”但此时刘备已溜之大吉,并夺取下邳,举兵跟曹操对着干了。

曹老板后悔得肠子都绿了,恨不听郭嘉之言。

04

所以,在曹老板心中,郭嘉这颗定心丸,不吃不行啊。他有一次说,郭嘉就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两人的关系急剧升温,到了“行同骑乘,坐共幄席”的地步,就差“寝则同床”了。

郭嘉一病,曹老板急得跟个小姑娘似的,亲自端汤喂药,一天问好几次:“好点了没?好点了没?”

郭嘉一死,更是成了曹老板心中永远的白玫瑰,而其他活着的谋士就像是衣服上的饭粘子。

曹老板每逢遭遇挫折,就会越发怀念与郭嘉在一起的日子,然后向众人感慨一番:“奉孝要是还活着,我就不会走这一步臭棋。”(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听得手下一堆谋士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他给郭嘉送葬的时候,甚至对着荀攸等人公开说,我本来是准备自己百年之后把后事托付给郭嘉的,没想到他先我而去。说得好像曹丕、曹植不是他亲生的。

可见,郭嘉的早逝对曹老板绝对是一大打击,无论是情感上,还是功绩上。

▲关于郭嘉的一个问答,让最爱君笑了半天。

05

曹老板对郭嘉的爱与欣赏都是真的。最爱君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爱与欣赏是天子般的爱与欣赏,雨露均沾,他对所有网罗到门下的贤人都曾表现出这种爱与欣赏。

比如曹老板对荀攸,那也是爱得不要不要的。打张绣、征吕布、离间袁氏兄弟等计谋,基本都是荀攸出的,也都被曹老板采纳了,效果不是一般的好。所以曹老板自己也说:“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

这评价跟郭嘉比怎样?彼此彼此,承让承让吧。

只是恰好郭嘉死得早,回忆让曹老板更加美化了两人相处的时光。

所以,说郭嘉牛,他确实牛,三国时期主公以下的一流人物,他算一个,但还不至于牛到独步天下。至少曹操军中就有好几个郭嘉式的大拿。

至于拿郭嘉跟诸葛亮对比,鼓吹“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除了有关公战秦琼的错乱感,还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06

怎么说呢,郭嘉跟诸葛亮根本就是两种人。他们没法比。

诸葛亮跟着刘备,早期的职能有两个:一是当说客,说服东吴联手刘备,两个弱鸡合力抗衡强悍的曹老板,这个角色相当于外交部长;二是刘备出去干架的时候,他负责稳定后方,确保足食足兵,这个角色相当于后勤部长。在曹操的阵营里,荀彧才是干这个活儿的人,他跟诸葛亮一样,是不跟主公出门的。

诸葛亮的后期就更不要说了,基本上就是蜀汉的当家人,大权独揽11年。

郭嘉显然不是这种角色。前面说了,郭嘉是帮助曹老板最后拍板的那个人,主要负责曹老板发问后的决断。

就跟诸葛亮很清楚自己是相才不是将才一样,郭嘉也很清楚自己的强项在哪里,所以他早年投靠袁绍发现其“好谋无决”,立马就走人。跟着优柔的主公,郭嘉的长处是发挥不了了,但诸葛亮可以。

直到遇到了曹老板,郭嘉才算有了用武之地。

07

郭嘉在曹营中的位置恰得其所。有点类似于唐太宗的智囊“房谋杜断”,曹老板手下的荀攸、贾诩等人主要负责“谋”,郭嘉主要负责“断”。

他的厉害之处就是善于读懂人心。

郭嘉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学大师。打个不算恰当的比喻,其角色类似于《非诚勿扰》中的乐嘉,当女嘉宾纠结留不留灯、男嘉宾纠结牵不牵手的时候,他就啪啪啪性格分析一通,然后说“你们自己决定吧”。而曹操就是纠结的男嘉宾。

他读懂袁绍,知道袁绍优柔寡断,所以鼓励曹老板直接东征先灭在徐州立足未稳的刘备,不用担心袁绍乘机出兵攻打许都。

他读懂袁绍的两个儿子,知道袁绍死后,他们必生内讧,所以进奇策,建议曹老板退兵,等他们兄弟打得内伤了,再去摘果子。

他读懂了刘表,知道刘表是一个只尚空谈、妒忌贤能的政客,所以怂恿曹老板尽管放空城去远征乌丸,不用担心刘备乘机添乱,因为刘表自会阻止刘备干牛逼的事业。

他其实也读懂了孙策,所以才能纯属偶合地预言了孙策的被刺。

08

曹老板的敌人,内心怎么想,一个个都被郭嘉读懂了。这个技能倒很像《三国演义》中被神化了的诸葛亮,一出空城计无非就是读懂了司马懿的生性多疑。

这种高超的读心术其实很烧脑,风险也极大,一旦对方知道你在想什么,疑中生疑,反其道而行,那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

本质上,郭大师就是一个疯狂的赌徒。他赌自己对当时天下一流人物的了解胜过于这些人物对自己的了解。

幸运的是,郭嘉一辈子还没遇上“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也知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也知道你也知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的同级别对手,所以他的奇招、险招才能屡试不爽。

于是,他就从一个赌徒晋升为一代赌王。

当然,最重要的是,郭嘉读懂了曹老板,深知他也是一个勇于冒险的主儿,一个与他臭味相投的赌徒。

要是他遇上袁绍、司马懿或者诸葛亮(这三人都以小心谨慎著称)这样的老板,那么,他要么闭嘴走人,要么读懂越多,死得越快。


最爱历史


先见之明,投奔曹操

郭嘉原本是在为袁绍服务,当时袁绍是最大军阀势力,占据冀、青、幽、并四州,天下九州已占四州,拥有几十万军队,实力强悍。但是郭嘉认为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于是投奔曹操了。在中国能够跟对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很多人实现人生命运改变,就是跟对了人。比如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等。而郭嘉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时代,秉持一颗冷静客观的心,不在乎眼前利益,筹划未来,选择曹操。

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於是遂去之。 ——《三国志·郭嘉传》

官渡前夕,十胜十败论

在我们没有经历过具体历史事件时,往往对历史事件有深刻的认识。官渡之战前夕,曹操面对是远胜于他的袁绍,情势危机,连曹操自己都有退却的念头,对于乐天派的曹操,几乎抱着必死的决心前进。而此时郭嘉认为曹操必胜,并写下了十胜十败论,来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势,并提出我方必胜的结果,大大鼓舞了士气。十胜十败论同时提供给曹操一个类似“隆中对'的战略宏图,使得曹操能够一统北方,成为三国之中最强的国家。


嘉又曰:”绍方北击公孙瓒,可因其远征,东取吕布.若绍为寇,布为之援,此深害也.” ——《傅子》

生擒吕布

公元198年9月,曹操征伐吕布,吕布败退到下邳,避而不战。曹操多次攻打,久攻不下,有退意。此时郭嘉和荀彧同时献策说,吕布有勇无谋,陈宫计策太迟缓了,我们应该急功,突袭就能拿下。于是曹操,于是挖开沂水、泗水,水淹下邳,生擒吕布。

《三国志·荀攸传》:攸与郭嘉说曰“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夫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布可拔也”乃引沂、泗灌城,城溃,生禽布。

可惜郭嘉一代鬼才,英年早逝,在曹操北征乌丸之时死去,曹操痛哭,本意托后事于郭嘉,没想到先人一步走了。


新知识的探索者


郭嘉的大智慧?我们今天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说一个关键词--智商。

郭嘉的智商很高,郭嘉的强项在于战略方面,对形势的分析以及对局势的掌控都十分到位。郭嘉战略眼光长远、屡献奇计,他总是力排众议、见解独到。他能看到别人所不能看到的。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征讨乌丸。征讨乌丸是非常难的一件事,称得上是艰难、凶险,而且在众人眼里看来也是一件收益不大的事。但在郭嘉看来不同,征讨乌丸确实很困难,劳命伤财的,但绝对是一劳永逸。因为此举彻底解决的曹魏后防线问题,为日后南下解决后顾之忧。曹魏也可以把更多精锐全部调到南方前线而不至于分散兵力】

所以郭嘉智商、战略意识很高,眼光很长远,思想很明确。



但是智慧下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定义词,那就是情商。郭嘉的情商,说实话就不怎么样!

郭嘉为人不拘礼节、我行我素。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钢铁直男,说好听点就是豪迈、直爽。但是在那个年代,不拘礼节的郭嘉,恐怕也只有唯才是举的曹操才能容得下他。

郭嘉的性格是很伤人,很得罪同僚的。当然他也因品性不端被同僚举报过。


所以情商这个东西是郭嘉的硬伤。

智商高而情商低,所以,郭嘉算不上是有大智慧之人。


左将军


也没什么说的,作为一个军事家都必须具备其中一个心理学的特点,另外思维逻辑,这些都是活的。理论知识建立在兵法知识上这些是死的。所以不是所有懂兵法的人就能成为军事家!孙子兵法里面有句话,别人都知道我是根据战场情况的变化去取得胜利,但是别人却不知道我是怎样根据战场变化而取得胜利的。这是战术上的变化!郭嘉也好,诸葛亮也好,庞统也好他们孰强孰弱完全取决于他们的性格,是否是一个心思缜密,稳重,智慧之人。人都有优点和弱点,缺点不可怕比如懒,生活懒散,不洗脸不刷牙。但是弱点就能致命,往往一个人的优点恰恰就是他的弱点,不被人利用就是优点,被人利用就是弱点,谁更棋高一着就在于谁更了解自己的对手。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通过间细(不是奸细)了解敌情,分析敌人的军情,将领的性格。如果得不到情报那么只有一半的胜利把握,如果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弱点,那么就一分把握都没有。你只有知道自己的弱点才能虚虚实实利用自己的弱点和对方的弱点来布局!所以洞悉对方的心理是至关重要的。岳飞因为忠被金人所害,秦桧因为奸,贪,利被金人所用!郭嘉就属于一个不拘小节,生活懒散之人这些是缺点不会被利用。什么鬼谋,奇谋都是一个形容词,都是一个意思。只要是军事家都会用奇,否则就不是军事家!奇不能理解为是赌,奇实指稳操胜券的战术,任何奇都不能脱离知己知彼的概念,否则就是赌!赌是兵家大忌是一个不合格的君王或将帅。


鹰啸云间飞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近几年在网上流传甚广,但是郭嘉真的很牛掰吗?老陈认为未必如此,郭嘉肯定不简单,但是未必有大智慧,因为其死的太早,而且在死前也未留下什么惊为天人的大事!

鬼才郭嘉的一生,比较能说的上的无非就是三件事,我们先来看第一件:当时刘备只有关张二位兄弟,就是此时郭嘉就看出刘备此人不简单,建议曹操将其软禁起来,但是曹操当时并没有采纳郭嘉的建议,导致刘备后来成立蜀国与魏国对抗!

第二件事当初曹操攻杀吕布,但是久攻不下此时士兵心生疲惫,没有再战之心,此时郭嘉建议必杀吕布,,并且建议曹操用水攻城,最后成功攻下下邳城,杀了吕布,这是郭嘉做成的第二件大事!

第三件事则是官渡之战的时候,跟曹操说的十胜十败之论,而且还说了孙策必亡的言论,此也是郭嘉最具战略眼光的代表,而且在郭嘉死后,曹操说出如果郭嘉郭奉孝还在,我焉能有此一败,这也是让后世吹嘘郭嘉的最重要原因,但是从其全局出发,郭嘉并不算上有大智慧,因为按照当时的环境郭嘉就算不说出这些话,曹操依然会依照自己的想法而行,所以老陈认为郭嘉并不具备大智慧,但是也不能否认郭嘉的能力!


老陈通史


你好,针对您提出的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

郭嘉,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对于曹操来说,郭嘉在谋略上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三国有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十分有谋略,所以他活着的时候,诸葛亮不出山。世人如此高的评价是为什么呢,我们就一起来整理一下三国里郭嘉的事迹吧:一:择明主而事,料定袁绍不能成事。   

郭嘉从小胸怀大志,在二十岁时就已经敏锐的感觉到天下即将大乱,于是隐居以待时日,另一方面偷偷的和有才识之人保持交往。郭嘉是依附当时势力最强大的袁绍。袁绍对郭嘉等人极为敬重,更是厚礼待之。但是没过多久,郭嘉看出袁绍优柔寡断,用人不善,成不了大事,就只有毅然而去。恰逢曹操招贤纳士之时,曹操招见郭嘉,问计袁绍。郭嘉说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鼓励曹操,并提议先灭吕布再与袁绍决战嘉又曰:“绍方北击公孙瓚,可因其远征,东取吕布。不先取布,若绍为寇,布为之援,此深害也。”太祖曰:“然。”这能使曹军扩大实力,又可以避免以后袁曹决战时,吕布从侧翼威胁曹军。曹操听完感叹道:“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对曹操的才能抱负更是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 曹操征徐州无果,想回师,郭嘉与荀攸一起谏阻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

三. 官渡之战后袁绍病死,曹操攻其二子,连战连捷。将领无不主张趁势彻底扫荡二袁。而郭嘉却力排众议,独建奇策。闻太祖与袁绍相持於官渡,将渡江北袭许。(建议曹操回军装做南向攻击刘表之势,“以待其变”。果然二袁为争夺地盘而大打出手。曹操乘机回军北攻各个击破。二袁一死一逃)

四. 官渡战前,支持曹操先伐刘备太祖欲速征刘备,议者惧军出,袁绍击其后,进不得战而退失所据。太祖疑,以问嘉。嘉劝太祖曰:“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此存亡之机,不可失也。”太祖曰:“善。”遂东征备。备败奔绍,绍果不出。

五.曹操听取郭嘉的意见,突袭乌丸,打下之后,袁熙、袁尚逃向辽东太守公孙康。曹操回军后,郭嘉已死数日,留下书信一封交于曹操,曹操看后点头微笑。第二日,诸将请求进攻辽东,曹操不同意。同时,二袁决定杀了公孙康,夺下他的地盘;公孙康也想杀了他们俩,献给曹操,但又怕曹操攻打他,于是就探听曹操方的消息,闻曹操没有动静,他很高兴,就设下“鸿门宴”,把二袁杀死,将人头送给曹操。那时,诸将仍旧请求攻打辽东,曹操说二袁的人头送来再说,大家都在暗地里笑他,结果人头真的到了,大家很惊讶,这时,曹操说:“果然不出奉孝所料。”大家问原因,曹操这才拿出郭嘉的遗书,大致是让曹操不要进攻辽东,让他们争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大家都夸郭嘉的计策妙。

由这些事迹来看,郭嘉被尊称鬼才是有原因。

通常,这样的鬼才应该被世人熟知,但为什么那么多人对郭嘉并不了解呢?

根据《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中记载:“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这话翻译起来就是:“一开始,陈群抓到郭嘉行为不检,曾多次在朝堂上控诉郭嘉的过错,但郭嘉却不以为意,而曹操反而因此跟器重郭嘉,但对陈群秉公执法的态度,也是感到很满意。郭嘉,行为不检点,酗酒好色,强占民女。这样一个人品不佳的人又怎会被世人推崇呢?

郭嘉虽然是曹操帐下水平最高的谋士之一,但是英年早逝,再加上陈寿很看重个人的道德水平,而郭嘉的确有才,但是在历史上人品的确是比不上荀彧、荀攸、贾诩等人,这也也许就是为什么郭嘉不被世人熟知的原因吧。

这是我个人的一些理解,欢迎大家评论,你们的点赞评论是我创作的动力。


慧谈天下


郭嘉的智慧闪光。

《三国志》:“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21岁时,郭嘉北行去投靠袁绍,通过与袁绍交流,了解了袁绍的为人。就决定不跟袁绍混,走的时候,跟合得来的袁绍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想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建称王称霸的大业,实在很难啊!”说完就回家去了。

21岁的郭嘉有识人之明,识进退,做事果决,一看情况不对,立马抽身远走。已经知道自己的理想志向,就是辅助明主,称霸天下,以便青史留名,还行动起来了。试问现在有多少人能在21岁前确立自己的理想?而且是远大的理想。并为理想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行动?有多少人能从别人的谈话和做事方式,分析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和将来事业的成就?估计很少。

曹操因为手下谋士戏志才去世,问荀彧还有谁能代替戏志才,荀彧以前和郭嘉在一起做过事,了解郭嘉,就向曹操推荐。曹操召见郭嘉,与郭嘉讨论天下大事,郭嘉说得条条是道。最后曹操感叹:能让我成就天下霸业的就是郭嘉了。郭嘉也感叹:这就是我一直要找的人了。

郭嘉通过聊天,就知道曹操是个雄心壮志的人,决定辅助他。

曹操去攻击吕布,用三战打败吕布,吕布死守,曹操久攻不下,将士都没心情打仗了,曹操决定退兵。郭嘉赶紧劝阻说:吕布已经穷途末路,正是消灭他的大好时机,只要加紧进攻,吕布必死无疑。曹操于是没有撤兵,然后吕布被杀。

刘备投靠曹操,荀彧和程昱都说刘备是将来与曹操争夺天下的人,建议杀了他,曹操问郭嘉,郭嘉分析说:刘备是民间义士的代表,现在走投无路来投靠你,你把他杀了,将来那些有才能的人谁还敢来投靠你?曹操说和我想法一样,没有杀刘备。可见郭嘉凡事都往长远的大局观着想。

孙策南征北战,统一了江东。听到曹操与袁绍在对垒,决定趁此机会进攻曹操的老窝许都。曹操和他的部下个个惊恐,这些人的家眷可都在那里,要是被孙策捣了还得了。

郭嘉赶紧分析说:孙策统一江东,杀的都是英雄豪杰,这些人的手下,忠心耿耿的多得很,想为主公报仇的大有人在。然而孙策因为自己武功高强,不怎么防备自身安全,虽然有千军万马,还不是等于一个人跑到中原来,只要有刺客,一个人就可以将他杀死了。以我看,他肯定是要死在刺客手上。

孙策带兵到江边,还没有过江,就被他杀死的许贡的手下刺杀了。

袁绍兵强马壮,曹操和手下没有人有信心和袁绍对抗。想着要不要投降袁绍。郭嘉分析道:公有十胜,而袁绍有十败。


第一是“道胜”:袁绍作为世族军阀,礼仪繁多而杂乱,为其形式所羁;曹操“体任自然”,因时因事而制宜,“道”高一筹。

第二是“义胜”:曹操“奉顺以率天下”,顺应历史潮流,合乎道义。

第三是“治胜”:郭嘉以深刻的眼光分析历史和现实,认为汉末大乱是统治者“政失于宽”,而袁绍以宽济宽,所以无以御下;曹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宽猛相济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时要的。

第四是“度胜”: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多猜忌,任人唯亲戚子弟;曹操则“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在气度胸襟上胜过袁绍。

第五是“谋胜”:袁绍临事无策,优柔寡断;曹操机警果敢,“应变无穷”。

第六是“德胜”:袁绍沽名钓誉,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曹操以诚待士;“不为虚美”,讲究实用,刑赏必诺,“与有功者无所吝”,那些忠正而有远见的并且务实的士人“皆愿为用”。

第七是“仁胜”:袁绍怀妇人之仁,见人饥饿,恤念之情形之于表,而对于自己见不到的,则“虑所不及”。这不是政治家的胸怀。曹操对于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对于天下大事则“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恩德施乎四海。

第八是“明胜”:袁绍惑于谗言,而曹操则明辨是非,“御下以道,浸润不行”。

第九是“文胜”:袁绍是非不分,曹操对于正确的“进之以礼”,不正确的则“正之以法”。

第十是“武胜”:袁绍用兵“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操则用兵如神,士卒有所恃,敌人闻而畏。

郭嘉所指出的这十个方面,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组织路线及各人的思想修养、心胸气量、性格、文韬武略等多种因素,这都是关涉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

曹操和部下听了这十胜十败的分析后,个个信心大增。


袁绍被曹操杀了后,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也接连被打败,曹操的部将都建议追胜追击,想一举消灭袁谭和袁尚。郭嘉阻止道:袁绍最爱这两个儿子,没有确定谁是接班人,袁谭有谋臣郭图,袁尚有谋臣逢纪,他们为了争夺主导权,必然会自相残杀。我们如果现在进攻他们,他们面对压力,就会团结起来抵抗。我们先别管他,让他们内斗。我们先去打刘表,等他们拼得差不多了,再回头收渔人之利。

曹操说:妙。发兵打刘表,走到半路。袁谭和袁尚打了起来,袁谭被打败,想投靠曹操,曹操回军将袁尚打败,夺了定邺。曹操再顺手将袁谭灭了。

郭嘉被封侯。

曹操准备追击袁尚,部下很多人怕刘表派刘备带兵偷袭老窝许都。郭嘉分析道:胡人乌桓自恃偏远,现在必然没有防备,突然发动攻击,一定能够将他们消灭。袁绍对胡人有恩,如果袁尚还活着,他们一定帮忙,迟早是隐患。现在袁家的影响还很大,这个时候先打袁尚,如果胡人有行动,我们的后方就不安稳了。而刘表只是个庸才,他自知能力驾驭不了刘备,所以必然会防备刘备,不会让他带重兵。我们空着许都都没关系,一劳永逸剿灭乌桓,就再也没有后患了。

曹操就带兵进攻乌桓,路上军队带的东西过多,行军缓慢。郭嘉提议:千里偷袭,兵贵神速。可以留下辎重,轻兵抄小道袭击乌桓王庭,免得对方发现,调兵防备。

曹操于是将没有防备的乌桓的单于和王侯一锅端了。袁尚看到后方乌桓被曹操破了,怕被围困,弃城逃跑到辽东。
曹操从乌桓搬师,路上38岁的郭嘉病死。曹操为郭嘉的死痛哭流涕,伤心不已。

曹操一生只为两个部下哭过,一个是郭嘉,另一个是典韦。


皓皓天心


郭嘉,字奉孝,是三国谋士人物中的佼佼者,这个无论后世还是在三国时期都被认可,毛主席就比较推崇郭嘉,并向大家推荐看郭嘉传,在三国时期,奉孝是唯一一个让曹操专人设岗的人物——军师祭酒,并让曹操念念不忘的人,赤壁之战之后,便留下了“若奉孝在此,孤不至于有此败乎!”。

郭嘉和荀彧两人的智慧相比,荀彧是战略智慧,像毛主席,都是根据地建设、国家战略建设和国家局势建设,这种大战略!而郭嘉呢都是战术智慧,像我们开国元勋的十大元帅,在战场上谋略智虑过人,攻城拔寨,所向披靡。两人辅佐曹氏集团期间,是曹氏发展最快的时代。

具体的事件是:

一是预言孙坚死亡。孙坚攻陷洛阳,获得传国玉玺这件事,郭嘉认为这件事是孙坚败亡的开始,袁绍和袁术兄弟二人,一定会为了传国玉玺,用下三滥的手段,让孙坚即使得到传国玉玺,也不那么容易,用流氓经常说的一句话“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事件发展果然如郭奉孝所言,袁术放出消息给刘表,策划在孙返回途中,猎杀孙坚,结局是孙坚战死。

二是预言孙策的死亡。有小霸王之称的孙策,武艺超群,自从和江东才子周瑜双剑合璧之后,江东实力迅速崛起,成为让江湖英雄不可小觑的力量,尤其是战斗力强劲和兵马众多,直接威胁到兖州地区,让曹氏众人担忧不已的时候,郭嘉又一次神一般的预言了孙策死于土匪之手。

两次预言,准确到让人惊讶的地步,确立了郭嘉在曹魏集团中“神一般存在”的地位。

三是在征张鲁这件事上,郭嘉的人心彻查能力,跃然纸上,料定刘表“只为名声,没有战略思维,因此推断刘表不敢也不会出兵”,实践检验检验证明刘表确实没有出兵。

四是战斗阶段性选择上,也比较睿智。

著名战役官渡之战后,曹操阵营中,出现了两种思潮,是打徐州,还是打袁绍的残余势力出现了分歧,曹操也更倾向于打徐州,但是郭奉孝力排众议,坚持打袁绍残余势力,认为“袁绍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留下就会后患无穷。”果不其然,后续事件发展,郭嘉的先见之明,给曹操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北方。

最经典的智慧出现在:官渡一战,十败十胜论上,这是郭嘉智慧的集大成者,不仅豪情满怀,而且分析鞭辟入里,既是荀彧战略补充,又是细节把控,让一团乱麻的战争局势,变得清晰可行,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同时扭转了颓势,提振了士气,让曹操集团立即占据了舆论优势,同时有了操作纲领。

鬼才郭嘉,堪称三国中的一股清流,总能独辟蹊径,深入分析,洞察人心,在乱局中找到破局的办法,打造以一点开花,全面收割的战术谋划,千古第一人。


少华聊史


郭嘉最大的智慧是才华横溢时,奇谋频出,助主公百战百胜。“江郎才尽”时,及时以病亡退,让主公再三兵败,陷入无得力谋士可用的尴尬境地,屡屡思念奇才不可多得矣!

爱信不信。


导演青宁


天下大乱,刚好二十的郭嘉就隐退在了山林之间,但从中却秘密接好英雄豪杰。第二年他出上去面见袁绍,打算帮助袁绍,袁绍只是想礼贤下士,并没有打算重用他的意思,于是郭嘉的才能并没有得到更好的展现,直至荒废了六年之久。建安元年,听说曹操的一位谋臣因为去死,悲痛万分,于是荀彧为此将自己的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后来郭嘉就在曹操的手底下帮里各种事物,并将自己的才能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为曹操出谋献策。曹操也将军中的祭酒位置给了郭嘉。

郭嘉这个人拥有极强的分析能力,当时刘备由于败给了吕布,投奔到了曹操的手下,有一个手下建议将刘备给杀了,于是曹操就拿这件事去问郭嘉,郭嘉说到“你起兵是为了除暴安良,平底战乱,而这个刘备因为走脱无路过投奔你,你要是把他杀害了你会受到天下人的指着和唾弃”。曹操听了后打消了杀死刘备的念头,但是郭嘉也建议曹操将刘备软禁起来,不要让他出去发展势力,不然后果无穷,可是曹操却不听,反而在有一段时间里和刘备走的很近,再一次刘备借说想要借兵攻打袁术的时候,一去不回。并且占据了下邳,举兵反抗曹操,这是曹操才后悔当初没有听从郭嘉的意见。

郭嘉的智慧不仅仅是在日常事务能体现出来,在战场上也是大放光芒,就在官渡之战上他也有着不一样的表现,在官渡战争结束之后,曹操在袁绍军营里收刮出来了许多东西,但其中有不少的竹简,在谈论事务当中提到了江东的孙策,孙策有着很强的武力,但是他为了统一江东,杀的都是一些豪杰,他平时做的防备也很少做防御,必定他将死在刺客的手里,没有过多久,孙策死在了在仇敌的门客手里。郭嘉和曹操一起攻打曹操的时候,郭嘉建议曹操带兵开往柳城,但是进军的速度尤为的缓慢,于是便出言说军队行进在与速度,我们这是远征,不能和别人打长久的战争,不然就要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