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郭嘉的大智慧?

玉鉉


01

公元207年。這一年剛好郭嘉隨曹操征伐烏丸後病逝,這一年剛好劉備三顧茅廬見到了諸葛亮把他請出山。

也不管兩件事發生在年頭年尾、誰先誰後,反正就有了如今大肆流傳的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知乎上時不時有人拿這句話出來問,這倆牛人是不是有某種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問得很多大拿都無言以對。

只有那些非正經的史學愛好者才能回答好這個問題。

▲關於郭嘉的討論幾乎成為月經帖。

比如,有人這樣答:突然發現劉禪出生在207年,郭嘉死在207年,也許我們可以說“郭嘉不死,劉禪不生”。

有人這樣答:張繡作為曹操手下當時封戶最多的將領,可以說是當時數一數二的人物,只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而剛好張繡去世的那一年,臥龍諸葛亮剛好追隨劉備出山。一個南陽宛城區主公,一個南陽臥龍區諸葛廬的主人,他們之間會不會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和聯繫?

還有人逆向思維這樣答:諸葛村夫要出山的消息傳到了郭奉孝這裡,奉孝斂容道:為之奈何!憂慮而死。

總之,這根本就是一個偶然事件,非要扯什麼意義是沒有意義的。

02

其實,郭嘉生命中遇到的偶然事件還真不少。除了“臥龍不出”這檔事兒,挺出名的一件是預言了孫策的死。

曹操與袁紹相持官渡之時,傳來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江東豪傑孫策,準備發兵北渡偷襲曹操的根據地許都。與袁紹相持中已經處於劣勢的曹操,根本不可能再抽出兵力保衛許都。一旦許都失守,曹操陣營將立刻分崩離析。

這是曹營中人心最為動亂的時期。在此緊急關頭,郭嘉掐指一算說:“孫策這個人輕率不善防備,也不設倆保鏢,雖然擁有百萬之眾,卻和一個人獨來獨往沒什麼兩樣。況且,他剛誅殺了江東那麼多英雄豪傑,跟多少人結下樑子,如果有刺客伏擊,那絕對是一個死。依我看來,孫策必定要死於刺客之手。”

孫策到了江邊,尚未渡江,果然被仇敵的門客刺殺。

於是,郭嘉成了史上最著名的烏鴉嘴,比貝利成名早了一千多年。

不過,史學大咖裴松之特意提醒烏鴉粉們,此事純屬偶合,不要神化郭嘉。他還略帶戲謔地評論說,郭嘉要能預測孫策具體死於何時,那才叫牛叉好吧!

03

但是歷史小白不管,就認定郭嘉神機妙算,就咬定諸葛亮就是怕郭嘉躲山裡不敢出來,你有本事跟他們講道理?

等你真跟他們講道理了,他們跟你講長相。

除開歷史因素,郭嘉近年來的走紅離不開各類三國遊戲。當曹操的其他重要謀士都以中年大叔的形象出現的時候,英年早逝的郭嘉總是一副此間美少年的模樣,怎不叫外貌協會心疼!

就連曹老闆也心疼啊。

曹老闆南征北戰,自然是拍板的那個人,但是,舉凡重要決定,在拍板前總要問一句:“奉孝,你怎麼看?”郭嘉總會說:“我是這麼看這麼看。”他看的角度總是異於常人,就好比別人跑到橋上看風景,他就躲在樓上看人。

曹老闆很欣賞,幾乎每次聽完都說:“就依你說的辦。”結果,事兒都成了。

偶有不聽郭嘉的時候,事兒都搞砸了。建安三年(198年),劉備為呂布所破,依附於曹操。謀士程昱向曹老闆建議殺死劉備,以絕後患。曹老闆便問:“奉孝,你怎麼看?”郭嘉說,不能殺,殺了曹老闆您就要揹負殺害賢士的罵名,透支信用划不來。但是,古人有言:“一日縱敵,數世為患。”宜早為之所,比如把他軟禁起來。

曹老闆說,我不聽,這次我偏不聽。

後來,劉備主動請求去截擊袁術,曹老闆同意了。待郭嘉與程昱得知此事,一起勸曹老闆:“放走劉備,會生變數啊!”但此時劉備已溜之大吉,並奪取下邳,舉兵跟曹操對著幹了。

曹老闆後悔得腸子都綠了,恨不聽郭嘉之言。

04

所以,在曹老闆心中,郭嘉這顆定心丸,不吃不行啊。他有一次說,郭嘉就是我肚子裡的蛔蟲(唯奉孝為能知孤意)。

兩人的關係急劇升溫,到了“行同騎乘,坐共幄席”的地步,就差“寢則同床”了。

郭嘉一病,曹老闆急得跟個小姑娘似的,親自端湯喂藥,一天問好幾次:“好點了沒?好點了沒?”

郭嘉一死,更是成了曹老闆心中永遠的白玫瑰,而其他活著的謀士就像是衣服上的飯粘子。

曹老闆每逢遭遇挫折,就會越發懷念與郭嘉在一起的日子,然後向眾人感慨一番:“奉孝要是還活著,我就不會走這一步臭棋。”(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聽得手下一堆謀士臉上紅一陣白一陣。

他給郭嘉送葬的時候,甚至對著荀攸等人公開說,我本來是準備自己百年之後把後事託付給郭嘉的,沒想到他先我而去。說得好像曹丕、曹植不是他親生的。

可見,郭嘉的早逝對曹老闆絕對是一大打擊,無論是情感上,還是功績上。

▲關於郭嘉的一個問答,讓最愛君笑了半天。

05

曹老闆對郭嘉的愛與欣賞都是真的。最愛君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愛與欣賞是天子般的愛與欣賞,雨露均霑,他對所有網羅到門下的賢人都曾表現出這種愛與欣賞。

比如曹老闆對荀攸,那也是愛得不要不要的。打張繡、徵呂布、離間袁氏兄弟等計謀,基本都是荀攸出的,也都被曹老闆採納了,效果不是一般的好。所以曹老闆自己也說:“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徵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

這評價跟郭嘉比怎樣?彼此彼此,承讓承讓吧。

只是恰好郭嘉死得早,回憶讓曹老闆更加美化了兩人相處的時光。

所以,說郭嘉牛,他確實牛,三國時期主公以下的一流人物,他算一個,但還不至於牛到獨步天下。至少曹操軍中就有好幾個郭嘉式的大拿。

至於拿郭嘉跟諸葛亮對比,鼓吹“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除了有關公戰秦瓊的錯亂感,還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06

怎麼說呢,郭嘉跟諸葛亮根本就是兩種人。他們沒法比。

諸葛亮跟著劉備,早期的職能有兩個:一是當說客,說服東吳聯手劉備,兩個弱雞合力抗衡強悍的曹老闆,這個角色相當於外交部長;二是劉備出去幹架的時候,他負責穩定後方,確保足食足兵,這個角色相當於後勤部長。在曹操的陣營裡,荀彧才是幹這個活兒的人,他跟諸葛亮一樣,是不跟主公出門的。

諸葛亮的後期就更不要說了,基本上就是蜀漢的當家人,大權獨攬11年。

郭嘉顯然不是這種角色。前面說了,郭嘉是幫助曹老闆最後拍板的那個人,主要負責曹老闆發問後的決斷。

就跟諸葛亮很清楚自己是相才不是將才一樣,郭嘉也很清楚自己的強項在哪裡,所以他早年投靠袁紹發現其“好謀無決”,立馬就走人。跟著優柔的主公,郭嘉的長處是發揮不了了,但諸葛亮可以。

直到遇到了曹老闆,郭嘉才算有了用武之地。

07

郭嘉在曹營中的位置恰得其所。有點類似於唐太宗的智囊“房謀杜斷”,曹老闆手下的荀攸、賈詡等人主要負責“謀”,郭嘉主要負責“斷”。

他的厲害之處就是善於讀懂人心。

郭嘉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學大師。打個不算恰當的比喻,其角色類似於《非誠勿擾》中的樂嘉,當女嘉賓糾結留不留燈、男嘉賓糾結牽不牽手的時候,他就啪啪啪性格分析一通,然後說“你們自己決定吧”。而曹操就是糾結的男嘉賓。

他讀懂袁紹,知道袁紹優柔寡斷,所以鼓勵曹老闆直接東征先滅在徐州立足未穩的劉備,不用擔心袁紹乘機出兵攻打許都。

他讀懂袁紹的兩個兒子,知道袁紹死後,他們必生內訌,所以進奇策,建議曹老闆退兵,等他們兄弟打得內傷了,再去摘果子。

他讀懂了劉表,知道劉表是一個只尚空談、妒忌賢能的政客,所以慫恿曹老闆儘管放空城去遠征烏丸,不用擔心劉備乘機添亂,因為劉表自會阻止劉備幹牛逼的事業。

他其實也讀懂了孫策,所以才能純屬偶合地預言了孫策的被刺。

08

曹老闆的敵人,內心怎麼想,一個個都被郭嘉讀懂了。這個技能倒很像《三國演義》中被神化了的諸葛亮,一出空城計無非就是讀懂了司馬懿的生性多疑。

這種高超的讀心術其實很燒腦,風險也極大,一旦對方知道你在想什麼,疑中生疑,反其道而行,那絕對是毀滅性的打擊。

本質上,郭大師就是一個瘋狂的賭徒。他賭自己對當時天下一流人物的瞭解勝過於這些人物對自己的瞭解。

幸運的是,郭嘉一輩子還沒遇上“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你也知道我知道你在想什麼,我也知道你也知道我知道你在想什麼”的同級別對手,所以他的奇招、險招才能屢試不爽。

於是,他就從一個賭徒晉升為一代賭王。

當然,最重要的是,郭嘉讀懂了曹老闆,深知他也是一個勇於冒險的主兒,一個與他臭味相投的賭徒。

要是他遇上袁紹、司馬懿或者諸葛亮(這三人都以小心謹慎著稱)這樣的老闆,那麼,他要麼閉嘴走人,要麼讀懂越多,死得越快。


最愛歷史


先見之明,投奔曹操

郭嘉原本是在為袁紹服務,當時袁紹是最大軍閥勢力,佔據冀、青、幽、並四州,天下九州已佔四州,擁有幾十萬軍隊,實力強悍。但是郭嘉認為袁紹“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於是投奔曹操了。在中國能夠跟對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很多人實現人生命運改變,就是跟對了人。比如阿里巴巴的“十八羅漢”等。而郭嘉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時代,秉持一顆冷靜客觀的心,不在乎眼前利益,籌劃未來,選擇曹操。

初,北見袁紹,謂紹謀臣辛評、郭圖曰“夫智者審於量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於是遂去之。 ——《三國志·郭嘉傳》

官渡前夕,十勝十敗論

在我們沒有經歷過具體歷史事件時,往往對歷史事件有深刻的認識。官渡之戰前夕,曹操面對是遠勝於他的袁紹,情勢危機,連曹操自己都有退卻的念頭,對於樂天派的曹操,幾乎抱著必死的決心前進。而此時郭嘉認為曹操必勝,並寫下了十勝十敗論,來分析敵我雙方的情勢,並提出我方必勝的結果,大大鼓舞了士氣。十勝十敗論同時提供給曹操一個類似“隆中對'的戰略宏圖,使得曹操能夠一統北方,成為三國之中最強的國家。


嘉又曰:”紹方北擊公孫瓚,可因其遠征,東取呂布.若紹為寇,布為之援,此深害也.” ——《傅子》

生擒呂布

公元198年9月,曹操征伐呂布,呂布敗退到下邳,避而不戰。曹操多次攻打,久攻不下,有退意。此時郭嘉和荀彧同時獻策說,呂布有勇無謀,陳宮計策太遲緩了,我們應該急功,突襲就能拿下。於是曹操,於是挖開沂水、泗水,水淹下邳,生擒呂布。

《三國志·荀攸傳》:攸與郭嘉說曰“呂布勇而無謀,今三戰皆北,其銳氣衰矣。三軍以將為主,主衰則軍無奮意。夫陳宮有智而遲,今及布氣之未復,宮謀之未定,進急攻之,布可拔也”乃引沂、泗灌城,城潰,生禽布。

可惜郭嘉一代鬼才,英年早逝,在曹操北征烏丸之時死去,曹操痛哭,本意託後事於郭嘉,沒想到先人一步走了。


新知識的探索者


郭嘉的大智慧?我們今天一起來探討一下



首先我們說一個關鍵詞--智商。

郭嘉的智商很高,郭嘉的強項在於戰略方面,對形勢的分析以及對局勢的掌控都十分到位。郭嘉戰略眼光長遠、屢獻奇計,他總是力排眾議、見解獨到。他能看到別人所不能看到的。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征討烏丸。征討烏丸是非常難的一件事,稱得上是艱難、兇險,而且在眾人眼裡看來也是一件收益不大的事。但在郭嘉看來不同,征討烏丸確實很困難,勞命傷財的,但絕對是一勞永逸。因為此舉徹底解決的曹魏後防線問題,為日後南下解決後顧之憂。曹魏也可以把更多精銳全部調到南方前線而不至於分散兵力】

所以郭嘉智商、戰略意識很高,眼光很長遠,思想很明確。



但是智慧下轄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定義詞,那就是情商。郭嘉的情商,說實話就不怎麼樣!

郭嘉為人不拘禮節、我行我素。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鋼鐵直男,說好聽點就是豪邁、直爽。但是在那個年代,不拘禮節的郭嘉,恐怕也只有唯才是舉的曹操才能容得下他。

郭嘉的性格是很傷人,很得罪同僚的。當然他也因品性不端被同僚舉報過。


所以情商這個東西是郭嘉的硬傷。

智商高而情商低,所以,郭嘉算不上是有大智慧之人。


左將軍


也沒什麼說的,作為一個軍事家都必須具備其中一個心理學的特點,另外思維邏輯,這些都是活的。理論知識建立在兵法知識上這些是死的。所以不是所有懂兵法的人就能成為軍事家!孫子兵法裡面有句話,別人都知道我是根據戰場情況的變化去取得勝利,但是別人卻不知道我是怎樣根據戰場變化而取得勝利的。這是戰術上的變化!郭嘉也好,諸葛亮也好,龐統也好他們孰強孰弱完全取決於他們的性格,是否是一個心思縝密,穩重,智慧之人。人都有優點和弱點,缺點不可怕比如懶,生活懶散,不洗臉不刷牙。但是弱點就能致命,往往一個人的優點恰恰就是他的弱點,不被人利用就是優點,被人利用就是弱點,誰更棋高一著就在於誰更瞭解自己的對手。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通過間細(不是奸細)瞭解敵情,分析敵人的軍情,將領的性格。如果得不到情報那麼只有一半的勝利把握,如果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弱點,那麼就一分把握都沒有。你只有知道自己的弱點才能虛虛實實利用自己的弱點和對方的弱點來佈局!所以洞悉對方的心理是至關重要的。岳飛因為忠被金人所害,秦檜因為奸,貪,利被金人所用!郭嘉就屬於一個不拘小節,生活懶散之人這些是缺點不會被利用。什麼鬼謀,奇謀都是一個形容詞,都是一個意思。只要是軍事家都會用奇,否則就不是軍事家!奇不能理解為是賭,奇實指穩操勝券的戰術,任何奇都不能脫離知己知彼的概念,否則就是賭!賭是兵家大忌是一個不合格的君王或將帥。


鷹嘯雲間飛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句話近幾年在網上流傳甚廣,但是郭嘉真的很牛掰嗎?老陳認為未必如此,郭嘉肯定不簡單,但是未必有大智慧,因為其死的太早,而且在死前也未留下什麼驚為天人的大事!

鬼才郭嘉的一生,比較能說的上的無非就是三件事,我們先來看第一件:當時劉備只有關張二位兄弟,就是此時郭嘉就看出劉備此人不簡單,建議曹操將其軟禁起來,但是曹操當時並沒有採納郭嘉的建議,導致劉備後來成立蜀國與魏國對抗!

第二件事當初曹操攻殺呂布,但是久攻不下此時士兵心生疲憊,沒有再戰之心,此時郭嘉建議必殺呂布,,並且建議曹操用水攻城,最後成功攻下下邳城,殺了呂布,這是郭嘉做成的第二件大事!

第三件事則是官渡之戰的時候,跟曹操說的十勝十敗之論,而且還說了孫策必亡的言論,此也是郭嘉最具戰略眼光的代表,而且在郭嘉死後,曹操說出如果郭嘉郭奉孝還在,我焉能有此一敗,這也是讓後世吹噓郭嘉的最重要原因,但是從其全局出發,郭嘉並不算上有大智慧,因為按照當時的環境郭嘉就算不說出這些話,曹操依然會依照自己的想法而行,所以老陳認為郭嘉並不具備大智慧,但是也不能否認郭嘉的能力!


老陳通史


你好,針對您提出的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

郭嘉,東漢末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對於曹操來說,郭嘉在謀略上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三國有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十分有謀略,所以他活著的時候,諸葛亮不出山。世人如此高的評價是為什麼呢,我們就一起來整理一下三國裡郭嘉的事蹟吧:一:擇明主而事,料定袁紹不能成事。   

郭嘉從小胸懷大志,在二十歲時就已經敏銳的感覺到天下即將大亂,於是隱居以待時日,另一方面偷偷的和有才識之人保持交往。郭嘉是依附當時勢力最強大的袁紹。袁紹對郭嘉等人極為敬重,更是厚禮待之。但是沒過多久,郭嘉看出袁紹優柔寡斷,用人不善,成不了大事,就只有毅然而去。恰逢曹操招賢納士之時,曹操招見郭嘉,問計袁紹。郭嘉說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鼓勵曹操,並提議先滅呂布再與袁紹決戰嘉又曰:“紹方北擊公孫瓚,可因其遠征,東取呂布。不先取布,若紹為寇,布為之援,此深害也。”太祖曰:“然。”這能使曹軍擴大實力,又可以避免以後袁曹決戰時,呂布從側翼威脅曹軍。曹操聽完感嘆道:“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對曹操的才能抱負更是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 曹操徵徐州無果,想回師,郭嘉與荀攸一起諫阻徵呂布,三戰破之,布退固守。時士卒疲倦,太祖欲引軍還,嘉說太祖急攻之,遂禽布。

三. 官渡之戰後袁紹病死,曹操攻其二子,連戰連捷。將領無不主張趁勢徹底掃蕩二袁。而郭嘉卻力排眾議,獨建奇策。聞太祖與袁紹相持於官渡,將渡江北襲許。(建議曹操回軍裝做南向攻擊劉表之勢,“以待其變”。果然二袁為爭奪地盤而大打出手。曹操乘機回軍北攻各個擊破。二袁一死一逃)

四. 官渡戰前,支持曹操先伐劉備太祖欲速徵劉備,議者懼軍出,袁紹擊其後,進不得戰而退失所據。太祖疑,以問嘉。嘉勸太祖曰:“紹性遲而多疑,來必不速。備新起,眾心未附,急擊之必敗。此存亡之機,不可失也。”太祖曰:“善。”遂東征備。備敗奔紹,紹果不出。

五.曹操聽取郭嘉的意見,突襲烏丸,打下之後,袁熙、袁尚逃向遼東太守公孫康。曹操回軍後,郭嘉已死數日,留下書信一封交於曹操,曹操看後點頭微笑。第二日,諸將請求進攻遼東,曹操不同意。同時,二袁決定殺了公孫康,奪下他的地盤;公孫康也想殺了他們倆,獻給曹操,但又怕曹操攻打他,於是就探聽曹操方的消息,聞曹操沒有動靜,他很高興,就設下“鴻門宴”,把二袁殺死,將人頭送給曹操。那時,諸將仍舊請求攻打遼東,曹操說二袁的人頭送來再說,大家都在暗地裡笑他,結果人頭真的到了,大家很驚訝,這時,曹操說:“果然不出奉孝所料。”大家問原因,曹操這才拿出郭嘉的遺書,大致是讓曹操不要進攻遼東,讓他們爭鬥,自己坐收漁翁之利。大家都誇郭嘉的計策妙。

由這些事蹟來看,郭嘉被尊稱鬼才是有原因。

通常,這樣的鬼才應該被世人熟知,但為什麼那麼多人對郭嘉並不瞭解呢?

根據《三國志·魏書·郭嘉傳》中記載:“初,陳群非嘉不治行檢,數廷訴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悅焉。”這話翻譯起來就是:“一開始,陳群抓到郭嘉行為不檢,曾多次在朝堂上控訴郭嘉的過錯,但郭嘉卻不以為意,而曹操反而因此跟器重郭嘉,但對陳群秉公執法的態度,也是感到很滿意。郭嘉,行為不檢點,酗酒好色,強佔民女。這樣一個人品不佳的人又怎會被世人推崇呢?

郭嘉雖然是曹操帳下水平最高的謀士之一,但是英年早逝,再加上陳壽很看重個人的道德水平,而郭嘉的確有才,但是在歷史上人品的確是比不上荀彧、荀攸、賈詡等人,這也也許就是為什麼郭嘉不被世人熟知的原因吧。

這是我個人的一些理解,歡迎大家評論,你們的點贊評論是我創作的動力。


慧談天下


郭嘉的智慧閃光。

《三國志》:“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雖清治德業,殊於荀攸,而籌畫所料,是其倫也。”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


21歲時,郭嘉北行去投靠袁紹,通過與袁紹交流,瞭解了袁紹的為人。就決定不跟袁紹混,走的時候,跟合得來的袁紹謀臣辛評、郭圖說:“明智的人能審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舉措都很周全,從而可以立功揚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禮賢下士,卻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慮多端而缺乏要領,喜歡謀劃而沒有決斷,想和他共同拯救國家危難,建稱王稱霸的大業,實在很難啊!”說完就回家去了。

21歲的郭嘉有識人之明,識進退,做事果決,一看情況不對,立馬抽身遠走。已經知道自己的理想志向,就是輔助明主,稱霸天下,以便青史留名,還行動起來了。試問現在有多少人能在21歲前確立自己的理想?而且是遠大的理想。併為理想的實現做出應有的行動?有多少人能從別人的談話和做事方式,分析判斷一個人的性格和將來事業的成就?估計很少。

曹操因為手下謀士戲志才去世,問荀彧還有誰能代替戲志才,荀彧以前和郭嘉在一起做過事,瞭解郭嘉,就向曹操推薦。曹操召見郭嘉,與郭嘉討論天下大事,郭嘉說得條條是道。最後曹操感嘆:能讓我成就天下霸業的就是郭嘉了。郭嘉也感嘆:這就是我一直要找的人了。

郭嘉通過聊天,就知道曹操是個雄心壯志的人,決定輔助他。

曹操去攻擊呂布,用三戰打敗呂布,呂布死守,曹操久攻不下,將士都沒心情打仗了,曹操決定退兵。郭嘉趕緊勸阻說:呂布已經窮途末路,正是消滅他的大好時機,只要加緊進攻,呂布必死無疑。曹操於是沒有撤兵,然後呂布被殺。

劉備投靠曹操,荀彧和程昱都說劉備是將來與曹操爭奪天下的人,建議殺了他,曹操問郭嘉,郭嘉分析說:劉備是民間義士的代表,現在走投無路來投靠你,你把他殺了,將來那些有才能的人誰還敢來投靠你?曹操說和我想法一樣,沒有殺劉備。可見郭嘉凡事都往長遠的大局觀著想。

孫策南征北戰,統一了江東。聽到曹操與袁紹在對壘,決定趁此機會進攻曹操的老窩許都。曹操和他的部下個個驚恐,這些人的家眷可都在那裡,要是被孫策搗了還得了。

郭嘉趕緊分析說:孫策統一江東,殺的都是英雄豪傑,這些人的手下,忠心耿耿的多得很,想為主公報仇的大有人在。然而孫策因為自己武功高強,不怎麼防備自身安全,雖然有千軍萬馬,還不是等於一個人跑到中原來,只要有刺客,一個人就可以將他殺死了。以我看,他肯定是要死在刺客手上。

孫策帶兵到江邊,還沒有過江,就被他殺死的許貢的手下刺殺了。

袁紹兵強馬壯,曹操和手下沒有人有信心和袁紹對抗。想著要不要投降袁紹。郭嘉分析道:公有十勝,而袁紹有十敗。


第一是“道勝”:袁紹作為世族軍閥,禮儀繁多而雜亂,為其形式所羈;曹操“體任自然”,因時因事而制宜,“道”高一籌。

第二是“義勝”:曹操“奉順以率天下”,順應歷史潮流,合乎道義。

第三是“治勝”:郭嘉以深刻的眼光分析歷史和現實,認為漢末大亂是統治者“政失於寬”,而袁紹以寬濟寬,所以無以御下;曹操“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寬猛相濟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時要的。

第四是“度勝”:袁紹外表寬厚而內心多猜忌,任人唯親戚子弟;曹操則“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問遠近”,在氣度胸襟上勝過袁紹。

第五是“謀勝”:袁紹臨事無策,優柔寡斷;曹操機警果敢,“應變無窮”。

第六是“德勝”:袁紹沽名釣譽,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曹操以誠待士;“不為虛美”,講究實用,刑賞必諾,“與有功者無所吝”,那些忠正而有遠見的並且務實的士人“皆願為用”。

第七是“仁勝”:袁紹懷婦人之仁,見人飢餓,恤念之情形之於表,而對於自己見不到的,則“慮所不及”。這不是政治家的胸懷。曹操對於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對於天下大事則“慮之所周,無不濟也”,恩德施乎四海。

第八是“明勝”:袁紹惑於讒言,而曹操則明辨是非,“御下以道,浸潤不行”。

第九是“文勝”:袁紹是非不分,曹操對於正確的“進之以禮”,不正確的則“正之以法”。

第十是“武勝”:袁紹用兵“好為虛勢,不知兵要”,曹操則用兵如神,士卒有所恃,敵人聞而畏。

郭嘉所指出的這十個方面,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組織路線及各人的思想修養、心胸氣量、性格、文韜武略等多種因素,這都是關涉事業成敗興衰的關鍵。

曹操和部下聽了這十勝十敗的分析後,個個信心大增。


袁紹被曹操殺了後,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和袁尚也接連被打敗,曹操的部將都建議追勝追擊,想一舉消滅袁譚和袁尚。郭嘉阻止道:袁紹最愛這兩個兒子,沒有確定誰是接班人,袁譚有謀臣郭圖,袁尚有謀臣逢紀,他們為了爭奪主導權,必然會自相殘殺。我們如果現在進攻他們,他們面對壓力,就會團結起來抵抗。我們先別管他,讓他們內鬥。我們先去打劉表,等他們拼得差不多了,再回頭收漁人之利。

曹操說:妙。發兵打劉表,走到半路。袁譚和袁尚打了起來,袁譚被打敗,想投靠曹操,曹操回軍將袁尚打敗,奪了定鄴。曹操再順手將袁譚滅了。

郭嘉被封侯。

曹操準備追擊袁尚,部下很多人怕劉表派劉備帶兵偷襲老窩許都。郭嘉分析道:胡人烏桓自恃偏遠,現在必然沒有防備,突然發動攻擊,一定能夠將他們消滅。袁紹對胡人有恩,如果袁尚還活著,他們一定幫忙,遲早是隱患。現在袁家的影響還很大,這個時候先打袁尚,如果胡人有行動,我們的後方就不安穩了。而劉表只是個庸才,他自知能力駕馭不了劉備,所以必然會防備劉備,不會讓他帶重兵。我們空著許都都沒關係,一勞永逸剿滅烏桓,就再也沒有後患了。

曹操就帶兵進攻烏桓,路上軍隊帶的東西過多,行軍緩慢。郭嘉提議:千里偷襲,兵貴神速。可以留下輜重,輕兵抄小道襲擊烏桓王庭,免得對方發現,調兵防備。

曹操於是將沒有防備的烏桓的單于和王侯一鍋端了。袁尚看到後方烏桓被曹操破了,怕被圍困,棄城逃跑到遼東。
曹操從烏桓搬師,路上38歲的郭嘉病死。曹操為郭嘉的死痛哭流涕,傷心不已。

曹操一生只為兩個部下哭過,一個是郭嘉,另一個是典韋。


皓皓天心


郭嘉,字奉孝,是三國謀士人物中的佼佼者,這個無論後世還是在三國時期都被認可,毛主席就比較推崇郭嘉,並向大家推薦看郭嘉傳,在三國時期,奉孝是唯一一個讓曹操專人設崗的人物——軍師祭酒,並讓曹操念念不忘的人,赤壁之戰之後,便留下了“若奉孝在此,孤不至於有此敗乎!”。

郭嘉和荀彧兩人的智慧相比,荀彧是戰略智慧,像毛主席,都是根據地建設、國家戰略建設和國家局勢建設,這種大戰略!而郭嘉呢都是戰術智慧,像我們開國元勳的十大元帥,在戰場上謀略智慮過人,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兩人輔佐曹氏集團期間,是曹氏發展最快的時代。

具體的事件是:

一是預言孫堅死亡。孫堅攻陷洛陽,獲得傳國玉璽這件事,郭嘉認為這件事是孫堅敗亡的開始,袁紹和袁術兄弟二人,一定會為了傳國玉璽,用下三濫的手段,讓孫堅即使得到傳國玉璽,也不那麼容易,用流氓經常說的一句話“我得不到,你也別想得到!”,事件發展果然如郭奉孝所言,袁術放出消息給劉表,策劃在孫返回途中,獵殺孫堅,結局是孫堅戰死。

二是預言孫策的死亡。有小霸王之稱的孫策,武藝超群,自從和江東才子周瑜雙劍合璧之後,江東實力迅速崛起,成為讓江湖英雄不可小覷的力量,尤其是戰鬥力強勁和兵馬眾多,直接威脅到兗州地區,讓曹氏眾人擔憂不已的時候,郭嘉又一次神一般的預言了孫策死於土匪之手。

兩次預言,準確到讓人驚訝的地步,確立了郭嘉在曹魏集團中“神一般存在”的地位。

三是在徵張魯這件事上,郭嘉的人心徹查能力,躍然紙上,料定劉表“只為名聲,沒有戰略思維,因此推斷劉表不敢也不會出兵”,實踐檢驗檢驗證明劉表確實沒有出兵。

四是戰鬥階段性選擇上,也比較睿智。

著名戰役官渡之戰後,曹操陣營中,出現了兩種思潮,是打徐州,還是打袁紹的殘餘勢力出現了分歧,曹操也更傾向於打徐州,但是郭奉孝力排眾議,堅持打袁紹殘餘勢力,認為“袁紹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留下就會後患無窮。”果不其然,後續事件發展,郭嘉的先見之明,給曹操建立了一個穩定的北方。

最經典的智慧出現在:官渡一戰,十敗十勝論上,這是郭嘉智慧的集大成者,不僅豪情滿懷,而且分析鞭辟入裡,既是荀彧戰略補充,又是細節把控,讓一團亂麻的戰爭局勢,變得清晰可行,讓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同時扭轉了頹勢,提振了士氣,讓曹操集團立即佔據了輿論優勢,同時有了操作綱領。

鬼才郭嘉,堪稱三國中的一股清流,總能獨闢蹊徑,深入分析,洞察人心,在亂局中找到破局的辦法,打造以一點開花,全面收割的戰術謀劃,千古第一人。


少華聊史


郭嘉最大的智慧是才華橫溢時,奇謀頻出,助主公百戰百勝。“江郎才盡”時,及時以病亡退,讓主公再三兵敗,陷入無得力謀士可用的尷尬境地,屢屢思念奇才不可多得矣!

愛信不信。


導演青寧


天下大亂,剛好二十的郭嘉就隱退在了山林之間,但從中卻秘密接好英雄豪傑。第二年他出上去面見袁紹,打算幫助袁紹,袁紹只是想禮賢下士,並沒有打算重用他的意思,於是郭嘉的才能並沒有得到更好的展現,直至荒廢了六年之久。建安元年,聽說曹操的一位謀臣因為去死,悲痛萬分,於是荀彧為此將自己的好友郭嘉推薦給了曹操,後來郭嘉就在曹操的手底下幫裡各種事物,並將自己的才能毫無保留的展現出來,為曹操出謀獻策。曹操也將軍中的祭酒位置給了郭嘉。

郭嘉這個人擁有極強的分析能力,當時劉備由於敗給了呂布,投奔到了曹操的手下,有一個手下建議將劉備給殺了,於是曹操就拿這件事去問郭嘉,郭嘉說到“你起兵是為了除暴安良,平底戰亂,而這個劉備因為走脫無路過投奔你,你要是把他殺害了你會受到天下人的指著和唾棄”。曹操聽了後打消了殺死劉備的念頭,但是郭嘉也建議曹操將劉備軟禁起來,不要讓他出去發展勢力,不然後果無窮,可是曹操卻不聽,反而在有一段時間裡和劉備走的很近,再一次劉備借說想要借兵攻打袁術的時候,一去不回。並且佔據了下邳,舉兵反抗曹操,這是曹操才後悔當初沒有聽從郭嘉的意見。

郭嘉的智慧不僅僅是在日常事務能體現出來,在戰場上也是大放光芒,就在官渡之戰上他也有著不一樣的表現,在官渡戰爭結束之後,曹操在袁紹軍營裡收刮出來了許多東西,但其中有不少的竹簡,在談論事務當中提到了江東的孫策,孫策有著很強的武力,但是他為了統一江東,殺的都是一些豪傑,他平時做的防備也很少做防禦,必定他將死在刺客的手裡,沒有過多久,孫策死在了在仇敵的門客手裡。郭嘉和曹操一起攻打曹操的時候,郭嘉建議曹操帶兵開往柳城,但是進軍的速度尤為的緩慢,於是便出言說軍隊行進在與速度,我們這是遠征,不能和別人打長久的戰爭,不然就要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