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在家完成一场深度的自我提升

长时间待在家里,本来工作、学习忙到996、007的人们,本来觉得能永远躺在床上玩手机才是自己毕生所求的人们,从最开始的“是国家让我睡懒觉的”逐渐到“我不想睡觉,我一心想的只有学习和工作”,再加上疫情的影响,长时间待在家的大多数人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得偿所愿的幸福,而是逐渐出现了恐惧、烦躁、无聊,尤其是焦虑的情绪更是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

【时间管理】在家完成一场深度的自我提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疫情触发的人类内心深处对于死亡的恐惧,我们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要被迫直面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我们要逼着自己去和未知共处,这是在疫情大面积爆发时每个人都会产生的恐惧。

第二个就是无价值感、无意义感,“当我们面对一些冲突或挫折时,为了摆脱烦恼、减轻心理不安、减少内心痛苦,我们自觉或者不自觉采用的一些方式和方法。”而这些方式和方法说简单点就是做事情,通过让自己忙一点,而让自己不再有时间去“胡思乱想”;而无所事事会让我们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失效,而如何在家重筑这种心理机制是接下来要聊的~

第三个就是孤独,没有了美食美酒、歌厅舞厅的共同作用,愿意和你认真聊聊天的人是不是发现其实没几个,是不是突然就想到了那句“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时间管理】在家完成一场深度的自我提升

所以今天作为一个静若顽石、动如疯兔的莫小迪,跟各位聊聊这两个月莫小迪的日常,希望对你制定日后待家的计划有所帮助。

首先,莫小迪制定每日打卡计划的习惯从第一次考雅思就开始了,因为很多时候我发现寄希望于自律是不太(很不)靠谱的,我们都有过那种前一天晚上躺床上把第二天从早到晚安排得明明白白,结果第二天一睁眼发现半天过去了…于是昨晚的计划自是不必再提,挫败感、无意义感,以及对自己的指责与不满就开始了,无益于生活质量的改进,还容易让人陷入自暴自弃的死循环;

所以出于对自己的不信任要在平日里就开始养成制定计划以及遵守纪律的习惯,而第一个要写在计划上的就是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的时间,不要写的太不切实际,那样跟没计划也没啥区别,比如你平时是个晚睡晚起的人(假如就凌晨三点睡,上午十点起吧),那么最适合你的计划可能是凌晨两点前睡,早上九点左右起,等适应了这种作息以后,就可以再微调一下,改成凌晨一点半和早上八点半;

反正不要妄想在一夜间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习惯,不论好坏,它的养成本来就是经年累月的,那么真正摆脱或改变它的时间也一定不会短到哪儿去,不管做什么都不要相信什么速成、捷径、立刻见效、就像减肥,短时间内快快地瘦下来,一定会短时间内快快地胖回去;

就像我平时放假是零点睡,早上九点起,现在我的计划就是十一点睡,七点半起,而这个计划在那年我考雅思的时候就变成早上六点半起,因为舍友那时都在睡觉方便我听听力,所以制定计划,也可以让你意识到什么事对你来说是宁愿牺牲睡眠时间也必须要做的重要的事,像我,一天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吃顿早饭,我很享受吃早餐的过程,甚至在高三为了每天早上从容地好好吃饼干看电视我都是五点半起,那时候因为考了两年第一,有人以为我是早起学习,然而并没有...

生活作为一个整体不止学习这一件事,每个方面都需要照顾到,既然学习的事在学校已经做完了,那么回家后我要学的不是如何学习,而是培养我在不学习的时候还有别的事可做的能力,不至于陷入休息时反而不知所措的境地,其实这本身就是个围城,忙的时候总想休息,休息了又不知道该干啥,身体是闲了,但心还是累,没感觉休息有多享受,于是又想忙起来,但一忙又觉得委屈,觉得自己没休息好,又想休息...所以高三那年,我看完了《老友记》、《明朝那些事儿》,学了好几首英文歌,心得随笔写了两个本儿,摘抄也写了不少(还有别的书、电影和剧,我记不清了…);

【时间管理】在家完成一场深度的自我提升

那些真正活得充实又有趣的人都是会安排空闲时间的人(或者按很多家长的话来说,是会玩儿的人)而那些只会学习的人确实能在某个人生阶段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但在之后这种人也一定会随着学生时代的结束陷入混乱与迷茫,就像很多好学生在上大学以后开始所谓的“堕落生活”,其实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这一下多出来的那么多的不上课、不写作业的时间,所以就瞎搞。

除了成绩,莫小迪从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高二翘掉晚自习和朋友去参加歌唱比赛,没成想进了复赛,名单贴在教学楼门口,结果被班主任叫办公室说了一顿(但我们老班还是心软得很,最后还是让我去了,我没进决赛他还笑话我,害...果然在我身边的人也都不咋走寻常路…

而在高三甚至更早以前莫小迪做的看似没用甚至是不务正业的那些事塑造了我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让我在大学专业课的学习外还参加了各种比赛,拿到了英语和语文两张教师资格证,雅思自学考到7.5,当过美国教授的翻译并和教授成为忘年交,当过志愿者,在校杂志社当过副主编,拿过国家奖学金,四年间还去了日本、韩国,以及数个中国旅游城市,四年后拿到“优秀毕业论文”,以综合成绩专业第一的成绩保研华中科技大学;(欢迎来到莫·一天不把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翻出来吹吹牛就浑身难受·小迪的世界...)

我那时看的书、做的摘抄、写的随笔,为我这四年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让我在转战头条半年后就拿到了五篇“青云计划”的文章、五篇阅读量10w+的微头条,以及一篇90w+的短评,其实只要你不想,没有时间会真正被“浪费”。

那么我们要如何制定计划呢?前面我们说了中午起床后一天计划都泡汤了的例子,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每次制定计划时常常是需要一个完整的时间去完成,只要自己起晚了,或者这一天突然出现了什么意外情况,那么计划也就夭折了。

【时间管理】在家完成一场深度的自我提升

所以我们在制定计划时要保证灵活性;

第一点就是要分主次

拿我自己来举个例子,我的计划中有一天听写一篇VOA(听加改大概要四十分钟),有听TED演讲(听三次的时间也在四十分钟),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两件事我都会做,如果有特殊情况(比如今天突然想和大家聊聊计划制定于是就开始码字)就只听VOA,不听TED,因为前者又锻炼了听力又能检查单词拼写的正确率,而后者单纯训练听力,所以当时间不够的时候,我就会选择训练更多技能的听写。

第二点是把时间模块化

不要把一天看成两个半天,而是要它分成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的可以自由组合的小单元,这体现在计划制定中就是把每个小计划规定时间,你自己心里要清楚每个计划所要花费的时长,就比如上面我听VOA和TED各要四十分钟左右,我计划中的读书要最少一个小时,练字最少半个小时,运动最少半个小时,这样做有个好处,就是利用起碎片化的时间,比如你起床发现已经十点半了,那么在吃午餐前就可以听会儿英语,或者晨练一下,不至于因为时间太短不够干什么所以刷手机度过。

第三点就是留白

相信我说完这些就会有人问,有必要把每一秒都活出意义来吗?我就不能漫无目的地玩儿会手机吗?当然可以!甚至作为一个多次看一天视频看到头晕眼花的人,我十分支持各位放纵自己,有序和纪律是会让人产生被束缚的感觉,想要随心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完全OK,只要你开心,但你真做了就会发现,第一天很开心,第二天比较开心,第三天就开始出现身体和心理的不适,你会愧疚,因为你知道自己在浪费时间,这时无序对你来说反而又成了另一种枷锁,这时想要主动追求意义的你就不妨试试制定计划,而你制定计划的时候也就会考虑到给自己留些自由安排的时间;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凡事不留一点余地都不长久,从早上起床一直满满当当安排到晚上睡觉当然也可以,但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很难贯彻下去,计划制定出来就是要执行的,不执行的计划...嗯…定出来干嘛...

莫小迪每天必打卡的计划加起来可能也就四、五个小时,剩下的时间没事儿追追剧、发发呆、练练琴、听听书、玩玩手机、看看电影、和姐妹聊聊天、制定一下疫情结束后的外出计划...完全随心安排。

最后打卡的形式,我比较建议的是写“正”字,不建议按天打勾,因为计划制定后没按时完成的我们很自然会产生愧疚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会让人逃避,打勾是一种比较明显的提醒,而“正”字就比较温和,一段时间后你可以看到哪个自己打卡比较多,哪个比较少,要不要做些调整等等。

第四点就是要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莫小迪因为还在上学,所以基本是每个学期根据当前最重要的事来重新制定一次计划,比如要考证,那么复习打卡就是最重要的,比如准备雅思,就是把英语按听说读写分模块打卡,比如要写论文,那么看文献的打卡就排第一位,考完以后再根据情况调整计划;

此外,当然也会有意料之外的无法规定时间,无法去谈论主次的事,就像莫小迪写文,有时候突然有了灵感,就会马上放下手头的事,开始码字,时间也不一定,有时候半天,有时候一天,有时候要坐在那两天才能写完,有时候要断断续续一周,遇见这种情况也非常正常,大家随心选择就很好,计划是人定的,所以当制定者觉得有更重要的事要去调整甚至放弃计划时,也还请不要有太多心理负担,制定计划本身是为了在本来不可控的生活中人为地制造些可控因素,既是为人制,那人也就尽量避免为计划所制,那样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时间管理】在家完成一场深度的自我提升

而且制定计划的好处其实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女性一直追求的真正的独立,其实也就藏在对时间的安排里,当你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一个男人的身上,那独立也就无从谈起了嘛,因为独立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对于自己人生的控制感和安全感,而这些只有你自己才能给自己,你花时间敷的每一张面膜,跑的每一次马拉松,看的每一本书,学的每一项技能,吃的每一餐饭,都将最终融入你的骨血,体现在你身上,让你成为一个有故事可讲的有趣的人;而你花时间在男人身上,鬼知道他明天还会不会在你身边,更别说这些时间会回馈给你什么,而那种粘人到让人生厌的,那种天天想找人聊天(骚)的,说到底,就是太闲了,人一闲,是非就多

当你终于愿意把时间慷慨赠予自我的成长与蜕变,你才能拥抱真正的爱与自由,就像弗洛姆说的那样,幼稚的爱是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而成熟的爱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当你完成内部世界的整合,可以享受一个人的时光,却仍想拿出来一些与另一个人分享时,你就会知道你遇见了爱情,当然一切对男性来说同样适用。

——end——


【时间管理】在家完成一场深度的自我提升

往期精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