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生产有啥利好政策?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多项措施保供稳价

3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畜禽产品保供稳价工作情况。

相关部委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将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财政支持以及促进恢复生产的措施,提高畜禽生产能力,稳定畜禽产品特别是猪肉的价格,把疫情的影响减少到最低,促进我国畜禽产业健康发展。


01


给政策:支持畜禽同增多管齐下稳价格


生猪生产有啥利好政策?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多项措施保供稳价

图/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副司长 邱天朝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副司长 邱天朝:


国家发改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在研究整个生猪生产政策的同时,结合职能积极支持生猪产业的恢复。主要是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支持扩大生猪生产。


对2020年底前,新建、改扩建种猪场、规模养猪场(户)和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户)异地重建等给予适当补助,这方面去年已经下达了中央预算内投资3亿元,今年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投资计划将于近期下达。


第二,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在此前支持畜牧大县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把生猪存栏量10万头以上的县区陆续纳入支持范围,降低企业的养殖成本。


第三,积极支持发展猪肉替代品生产。


2019年我国禽肉产量2239万吨,比上年增长了245万吨,增长幅度12.3%,禽肉产量的增加,对保障肉类市场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期,国家发改委对禽肉和水产品生产问题进行了研究,将很快会同农业农村部专门下发《促进禽肉水产品扩大生产保障供应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相关的支持政策和措施。


第四,加强现代种业和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强化生猪、禽类等核心育种场建设,提升种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对非洲猪瘟、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能力。


生猪生产有啥利好政策?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多项措施保供稳价

图/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 彭绍宗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 彭绍宗:


猪肉是我国大多数居民最主要的肉食品,其价格上涨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很大。

为此,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多管齐下稳价格以保障群众生活,主要是“增供”和“兜底”两个方面:


一是增供,主要是增加猪肉和其他畜禽产品的供应。


今年春节假期过后已连续6周投放中央冻猪肉储备,本周还将继续投放。对于重点地区如武汉及湖北其他地市,安排了2万吨的应急储备,已先期将2000吨调运在武汉的中央储备仓库。


许多地方政府也密集进行了联动投放,并加大产销衔接与货源组织的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市场供应。同时,还鼓励增加禽肉等替代品的生产供应,增加肉类进口,多样化地满足群众肉食消费需求。


二是兜底,就是民生保障。


按照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2019年以来,各地认真执行联动机制,累计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60多亿元。


这是在向困难群众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金的基础上每月额外发放的又一项补贴,以缓解猪肉等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


今年春节期间,一些地方增发了一次性补贴,疫情期间部分有条件的地方还适当提高了补贴的标准。


02


增投入: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生猪生产有啥利好政策?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多项措施保供稳价

图/财政部农业农村司副司长 姜大峪


财政部农业农村司副司长 姜大峪:


针对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对生猪生产造成的叠加影响,中央财政进一步积极采取了相关应对措施:


一是继续抓好已出台政策措施的落实。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生猪良种补贴、临时贷款贴息等政策。安排生猪调出大县奖励30亿元,支持调出大县生猪生产流通。


在保持生猪保险支持政策常态化运行的基础上,研究创新养殖保险模式和财政支持方式,提高生猪生产规模化水平和疫病防控能力。


进一步加大动物防疫经费投入力度,突出支持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


积极支持冻猪肉储备和投放,加大用于应急保供比例。


二是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减免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担保费用,国家农担公司2020年对全国省级农担公司再担保业务减半收取再担保费,各地结合实际参照出台担保费减免政策。


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专项再贷款和贴息政策,对与疫情防控重点物资保障相关的饲料、种畜禽、屠宰等骨干生产企业给予支持。


三是切实加大对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统筹支持。


在安排农业生产发展等转移支付资金时,拟向疫情防控重点地区适当倾斜。加大地方财政资金统筹力度,结合实际支持生猪生产企业改善安全防护措施。


03


稳生产:

家禽业基本恢复正常

生猪持续恢复向好


生猪生产有啥利好政策?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多项措施保供稳价

图/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魏宏阳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 魏宏阳


新冠肺炎对畜牧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家禽业受到的影响最大,损失最大。


目前,饲料和屠宰环节复产复工率都已经在80%以上,同时有序推动开放活禽交易市场后,也帮助部分地区解决了产品卖难问题,帮助企业解决了资金困难的问题。


目前,家禽业产销秩序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其中南方黄羽肉鸡主产省活禽交易市场正在逐步开放,活禽压栏、产品压库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明显缓解,种禽企业的种蛋入孵量和雏鸡的市场投放量都已经趋于正常,活鸡价格也在稳步回升。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对生猪产业的影响已经明显趋缓,政策加上市场的拉动,生猪生产持续保持恢复向好的势头。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监测,今年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加了1.7%,这已经是连续第5个月增加。今年2月份,全国500头以上规模猪场出栏的新生仔猪环比增加了3.4%,这是去年9月份以来的首次环比增长。


还有一个好的迹象,根据往年规律,春节后的一个月,生猪存栏通常都是下降的,但今年2月份生猪存栏出现了反季节性增加,环比增幅达到了2.8%。


同时,从各地区的情况来看,整个生猪生产恢复的面越来越广,全国有27个省份的能繁母猪保持了增长。南方主产区前期产能下降的比较多,今年2月份,这些省份能繁母猪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综合这几个月的走势,也坚定了农业农村部如期完成今年年度生猪恢复目标任务的信心。农业农村部将认真履行好牵头职责,和各部门一道采取综合性措施,用好月度跟踪、季度考核、实地督查等工作机制,推动责任进一步压紧压实,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地落细,新增和改扩建项目尽快达产。


相信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以后,现在新增的产能就将陆续转化为上市的猪肉供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