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生產有啥利好政策?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多項措施保供穩價

3月1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畜禽產品保供穩價工作情況。

相關部委負責人在會上表示,將通過一系列的政策、財政支持以及促進恢復生產的措施,提高畜禽生產能力,穩定畜禽產品特別是豬肉的價格,把疫情的影響減少到最低,促進我國畜禽產業健康發展。


01


給政策:支持畜禽同增多管齊下穩價格


生豬生產有啥利好政策?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多項措施保供穩價

圖/國家發展改革委農經司副司長 邱天朝


國家發展改革委農經司副司長 邱天朝:


國家發改委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在研究整個生豬生產政策的同時,結合職能積極支持生豬產業的恢復。主要是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支持擴大生豬生產。


對2020年底前,新建、改擴建種豬場、規模養豬場(戶)和禁養區內規模養殖場(戶)異地重建等給予適當補助,這方面去年已經下達了中央預算內投資3億元,今年將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投資計劃將於近期下達。


第二,持續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


在此前支持畜牧大縣開展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的基礎上,從今年開始,把生豬存欄量10萬頭以上的縣區陸續納入支持範圍,降低企業的養殖成本。


第三,積極支持發展豬肉替代品生產。


2019年我國禽肉產量2239萬噸,比上年增長了245萬噸,增長幅度12.3%,禽肉產量的增加,對保障肉類市場供應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期,國家發改委對禽肉和水產品生產問題進行了研究,將很快會同農業農村部專門下發《促進禽肉水產品擴大生產保障供應的通知》,進一步明確相關的支持政策和措施。


第四,加強現代種業和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


強化生豬、禽類等核心育種場建設,提升種業現代化水平,提高對非洲豬瘟、禽流感等動物疫病的監測預警、預防控制、應急處置等方面的能力。


生豬生產有啥利好政策?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多項措施保供穩價

圖/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副司長 彭紹宗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副司長 彭紹宗:


豬肉是我國大多數居民最主要的肉食品,其價格上漲對群眾生活的影響很大。

為此,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多管齊下穩價格以保障群眾生活,主要是“增供”和“兜底”兩個方面:


一是增供,主要是增加豬肉和其他畜禽產品的供應。


今年春節假期過後已連續6周投放中央凍豬肉儲備,本週還將繼續投放。對於重點地區如武漢及湖北其他地市,安排了2萬噸的應急儲備,已先期將2000噸調運在武漢的中央儲備倉庫。


許多地方政府也密集進行了聯動投放,並加大產銷銜接與貨源組織的力度,千方百計增加市場供應。同時,還鼓勵增加禽肉等替代品的生產供應,增加肉類進口,多樣化地滿足群眾肉食消費需求。


二是兜底,就是民生保障。


按照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建立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2019年以來,各地認真執行聯動機制,累計向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160多億元。


這是在向困難群眾發放最低生活保障、失業保險金的基礎上每月額外發放的又一項補貼,以緩解豬肉等物價上漲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影響。


今年春節期間,一些地方增發了一次性補貼,疫情期間部分有條件的地方還適當提高了補貼的標準。


02


增投入: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生豬生產有啥利好政策?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多項措施保供穩價

圖/財政部農業農村司副司長 姜大峪


財政部農業農村司副司長 姜大峪:


針對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對生豬生產造成的疊加影響,中央財政進一步積極採取了相關應對措施:


一是繼續抓好已出臺政策措施的落實。


進一步落實和完善生豬良種補貼、臨時貸款貼息等政策。安排生豬調出大縣獎勵30億元,支持調出大縣生豬生產流通。


在保持生豬保險支持政策常態化運行的基礎上,研究創新養殖保險模式和財政支持方式,提高生豬生產規模化水平和疫病防控能力。


進一步加大動物防疫經費投入力度,突出支持病死生豬無害化處理。


積極支持凍豬肉儲備和投放,加大用於應急保供比例。


二是進一步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減免農業信貸擔保公司擔保費用,國家農擔公司2020年對全國省級農擔公司再擔保業務減半收取再擔保費,各地結合實際參照出臺擔保費減免政策。


配合有關部門,落實好專項再貸款和貼息政策,對與疫情防控重點物資保障相關的飼料、種畜禽、屠宰等骨幹生產企業給予支持。


三是切實加大對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統籌支持。


在安排農業生產發展等轉移支付資金時,擬向疫情防控重點地區適當傾斜。加大地方財政資金統籌力度,結合實際支持生豬生產企業改善安全防護措施。


03


穩生產:

家禽業基本恢復正常

生豬持續恢復向好


生豬生產有啥利好政策?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多項措施保供穩價

圖/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魏宏陽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 魏宏陽


新冠肺炎對畜牧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其中家禽業受到的影響最大,損失最大。


目前,飼料和屠宰環節復產復工率都已經在80%以上,同時有序推動開放活禽交易市場後,也幫助部分地區解決了產品賣難問題,幫助企業解決了資金困難的問題。


目前,家禽業產銷秩序已經基本恢復正常,其中南方黃羽肉雞主產省活禽交易市場正在逐步開放,活禽壓欄、產品壓庫的問題已經得到了明顯緩解,種禽企業的種蛋入孵量和雛雞的市場投放量都已經趨於正常,活雞價格也在穩步回升。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對生豬產業的影響已經明顯趨緩,政策加上市場的拉動,生豬生產持續保持恢復向好的勢頭。根據農業農村部的監測,今年2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加了1.7%,這已經是連續第5個月增加。今年2月份,全國500頭以上規模豬場出欄的新生仔豬環比增加了3.4%,這是去年9月份以來的首次環比增長。


還有一個好的跡象,根據往年規律,春節後的一個月,生豬存欄通常都是下降的,但今年2月份生豬存欄出現了反季節性增加,環比增幅達到了2.8%。


同時,從各地區的情況來看,整個生豬生產恢復的面越來越廣,全國有27個省份的能繁母豬保持了增長。南方主產區前期產能下降的比較多,今年2月份,這些省份能繁母豬的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綜合這幾個月的走勢,也堅定了農業農村部如期完成今年年度生豬恢復目標任務的信心。農業農村部將認真履行好牽頭職責,和各部門一道採取綜合性措施,用好月度跟蹤、季度考核、實地督查等工作機制,推動責任進一步壓緊壓實,政策措施進一步落地落細,新增和改擴建項目儘快達產。


相信經過幾個月的時間以後,現在新增的產能就將陸續轉化為上市的豬肉供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