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县“五+”服务护航农民工就业最后一公里

詹茂森 人力资源报记者 刘继英

筠连县始终将“稳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采用“网格+专班”“政府+企业”“线上+线下”“返岗+上岗”“站点+支部”的“五+”服务模式,打通就业渠道、拓宽就业路子,千方百计破解疫情防控期间农民工就业难题,促进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

一、“网格+专班”同行动清家底

成立农民工外出务工服务工作专班,构建部门、企业、站点、农民工联动机制,全覆盖精准摸底、收集需求,分析研判农民工就业意愿,开展“一类一策”就业服务。

(一)精准摸底。联动全县12个乡镇,发动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人员等力量,充分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拉网式开展农民工排查和就业需求收集,建立农民工基础信息管理台账,实全方位掌握农民工信息。共摸排农民工110096人。

(二)分析研判。成立农民工外出务工服务工作专班,对农民工就业意愿、技能水平、返岗需求等进行分析研判,将全县农民工分为就地就业、外出返岗、推荐就业三个需求类别,“一类一策”开展针对性就业服务。截至目前,汇总分析就业信息216832条。

筠连县“五+”服务护航农民工就业最后一公里

召开全县城乡劳动力调查会

二、“政府+企业”共联动稳就业

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企业用工服务模式,实施“就地就业”“劳务对接”“转移输出”三个计划,破解企业复工复产用工难题,有效保障农民工稳定就业。

(一)就地就业计划。针对性开展岗位采集和精准推送,成立重点企业复工用工工作专班,全覆盖走访摸排全县重点企业用工难题,实行“一企一策”“一对一”专项用工服务,通过筠连创业、筠连发布、微信群等平台发布招工信息,利用村村通广播、流动宣传车、流动喇叭等每日开展就业创业宣传,引导农民工就地就业创业。目前,摸排全县重点企业268户,发布用工信息5000余条,发放宣传手册4300份,解决县内重点企业用工1000余人。

筠连县“五+”服务护航农民工就业最后一公里

发布相关企业招工信息

(二)劳务对接计划。成立保障临港企业用工领导小组,建立县领导包保联系乡镇机制,分配用工招聘培训目标任务,组织相关部门、农民工代表现场走访考察康佳、京龙等企业情况;定点联系临港康佳、京龙、本码、裕同四家企业,编录本地方言版招工“顺口溜”,通过小喇叭、微信群、张贴公告等方式宣传用工信息。截至目前,提供临港企业就业岗位2500余个,组织1400余名农民工应聘临港智能终端企业。

筠连县“五+”服务护航农民工就业最后一公里

市政府副市长、筠连县委书记王萍赴临港对企业实地考察

(二)转移输出计划。充分发挥驻外筠连商会、驻外农民工服务站作用,积极对接江浙等省市人社就业部门,详细了解达成用工协议的企业信息,收集用工人数、人员名单、集中返岗出行时间和用工企业联系方式等信息,通过微信群、QQ群向外出农民工提供相关信息;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招聘由线下搬到线上,通过“四川e就业 ”“三江人才网”等平台开展互联网招聘活动,精准推送各类岗位信息。目前,共发布网上招聘信息750余条,参加招聘企业70余家,提供岗位3950余个,点击浏览12000余人次。

筠连县“五+”服务护航农民工就业最后一公里

发布省外企业招工信息

三、“线上+线下”齐配合保出行

实行村组干部、乡村医生包村包组,通过通告、横幅、二维码在卫生院、场镇、路口等区域宣传免费健康服务政策,通过线上、线下健康服务,保障农民工安全出行。

(一)线上快速申请。组建280余个健康体检服务小分队,通过微信群、乡村广播、宣传栏等广泛宣传外出务工免费健康服务政策,引导农民工分批次预约,依托“四川外出务工人员健康证明网上服务平台”,通过手机、电脑等端口登录平台输入个人信息进行申报,根据统计数据制定排班计划,严格分批次、分时段健康检测,避免人群交叉感染和聚集。目前,登记74480人网上免费健康服务申报。

(二)线下规范办理。整合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工作力量,制订免费健康服务检测流程,畅通外出务工人员健康服务通道,建立外出务工人员申请表,迅速对符合条件的申报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体温测量等,第一时间甄别健康状况后,现场出具书面健康证明。截至目前,免费健康体检外出务工人员67454人,出具网络健康证明66522份、书面健康证明932人。

筠连县“五+”服务护航农民工就业最后一公里

外出人员免费健康服务

四、“返岗+上岗”包接送强输出

建立输出地输入地“点对点”联络协调机制,根据企业复工用工和农民工出行需求,开通“春风”返岗、上岗绿色通道,安全有序将农民工疏运至岗位,帮助农民工精准就业。

(一)“两地”输送。

依托驻外农民工服务站、商会,加强出发地、输入地交通运输对接,收集农民工出行时间和企业复工信息,推行免费专车、专列、专机定制客运服务,细化疫情防控、运行线路、驾驶员配备等措施;以市为单位,编班编组,每班确定一名班长,2名乘客分别作为车长、副车长,利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全程对车辆进行动态监管,确保安全运输。截至目前,发动38班次,专列运送农民工1200余人,专车运送19名农民工到五粮液机场乘专机抵达浙江、广东等地。

筠连县“五+”服务护航农民工就业最后一公里

欢送赴浙江返岗务工人员

(二)“两点”接驳。建立劳务协作对接机制,加强与输入地的协调对接,强化农民工输出地劳务合作,采取“专车接驳、包邮接人”方式,精准对接务工当地人社、企业等部门,同批次办理外出务工健康证明,由务工当地人社部门携带健康证明、来筠介绍信等资料,现场办理劳务输出交接后,实行“出门进车门、下车进厂门”的闭环直达运送。截至目前,专车接驳筠连籍农民工200余人。

筠连县“五+”服务护航农民工就业最后一公里

浙江海宁市人大副主任许建明与筠连县人社局对接协调

(三)“两线”运送。开通农民工直送临港专线,对到临港务工农民工实行“点对点、一站式”免费直达运输服务,务工人员凭乡镇出具的临港务工证明免费乘坐,每半月接送务工人员返回筠连探亲,确保农民工安全、有序、快速到岗。截至目前,共发动21班次,定向输出农民工417人到临港京龙光电、本码智谷两家企业就业。

筠连县“五+”服务护航农民工就业最后一公里

欢送赴临港务工人员

五、“站点+支部”重保障安民心

充分发挥政治、组织、服务优势,架好农民工服务桥梁纽带,推动农民工工作重心下移、窗口前移、服务位移,全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农民工安心就业。

(一)注重政策激励。出台《筠连县激励务工人员到临港企业务工六条措施》,到对口的临港经济开发区企业工作就业1个月以上的,每人每月发放补贴100元,连续补贴12个月;组织筠连籍人员到对口的临港开发区企业工作1个月以上的,按照50元/人标准对该村(社区)进行一次性奖励;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强化优秀代表宣传激励。

(二)注重权益维护。建立筠连县驻临港联络服务站,成立临港务工服务工作专班,抽调2名科级干部开展服务保障工作;强化党建引领,成立驻临港智能终端联络站流动党支部,协助解决筠连籍务工人员劳资纠纷、法律维权、困难救助;发挥驻外农民工服务站作用,健全农民工疫情防控、转移推介、技能培训等多项服务,确保农民工转移出、收益稳、权益好。

筠连县“五+”服务护航农民工就业最后一公里

筠连县驻临港流动党支部、联络服务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