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連縣“五+”服務護航農民工就業最後一公里

詹茂森 人力資源報記者 劉繼英

筠連縣始終將“穩就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來抓,採用“網格+專班”“政府+企業”“線上+線下”“返崗+上崗”“站點+支部”的“五+”服務模式,打通就業渠道、拓寬就業路子,千方百計破解疫情防控期間農民工就業難題,促進經濟社會平穩有序發展。

一、“網格+專班”同行動清家底

成立農民工外出務工服務工作專班,構建部門、企業、站點、農民工聯動機制,全覆蓋精準摸底、收集需求,分析研判農民工就業意願,開展“一類一策”就業服務。

(一)精準摸底。聯動全縣12個鄉鎮,發動村支兩委、駐村工作隊、基層公共就業服務人員等力量,充分依託網格化管理體系,拉網式開展農民工排查和就業需求收集,建立農民工基礎信息管理臺賬,實全方位掌握農民工信息。共摸排農民工110096人。

(二)分析研判。成立農民工外出務工服務工作專班,對農民工就業意願、技能水平、返崗需求等進行分析研判,將全縣農民工分為就地就業、外出返崗、推薦就業三個需求類別,“一類一策”開展針對性就業服務。截至目前,彙總分析就業信息216832條。

筠連縣“五+”服務護航農民工就業最後一公里

召開全縣城鄉勞動力調查會

二、“政府+企業”共聯動穩就業

通過政府牽線搭橋、企業用工服務模式,實施“就地就業”“勞務對接”“轉移輸出”三個計劃,破解企業復工復產用工難題,有效保障農民工穩定就業。

(一)就地就業計劃。針對性開展崗位採集和精準推送,成立重點企業復工用工工作專班,全覆蓋走訪摸排全縣重點企業用工難題,實行“一企一策”“一對一”專項用工服務,通過筠連創業、筠連發布、微信群等平臺發佈招工信息,利用村村通廣播、流動宣傳車、流動喇叭等每日開展就業創業宣傳,引導農民工就地就業創業。目前,摸排全縣重點企業268戶,發佈用工信息5000餘條,發放宣傳手冊4300份,解決縣內重點企業用工1000餘人。

筠連縣“五+”服務護航農民工就業最後一公里

發佈相關企業招工信息

(二)勞務對接計劃。成立保障臨港企業用工領導小組,建立縣領導包保聯繫鄉鎮機制,分配用工招聘培訓目標任務,組織相關部門、農民工代表現場走訪考察康佳、京龍等企業情況;定點聯繫臨港康佳、京龍、本碼、裕同四家企業,編錄本地方言版招工“順口溜”,通過小喇叭、微信群、張貼公告等方式宣傳用工信息。截至目前,提供臨港企業就業崗位2500餘個,組織1400餘名農民工應聘臨港智能終端企業。

筠連縣“五+”服務護航農民工就業最後一公里

市政府副市長、筠連縣委書記王萍赴臨港對企業實地考察

(二)轉移輸出計劃。充分發揮駐外筠連商會、駐外農民工服務站作用,積極對接江浙等省市人社就業部門,詳細瞭解達成用工協議的企業信息,收集用工人數、人員名單、集中返崗出行時間和用工企業聯繫方式等信息,通過微信群、QQ群向外出農民工提供相關信息;將“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招聘由線下搬到線上,通過“四川e就業 ”“三江人才網”等平臺開展互聯網招聘活動,精準推送各類崗位信息。目前,共發佈網上招聘信息750餘條,參加招聘企業70餘家,提供崗位3950餘個,點擊瀏覽12000餘人次。

筠連縣“五+”服務護航農民工就業最後一公里

發佈省外企業招工信息

三、“線上+線下”齊配合保出行

實行村組幹部、鄉村醫生包村包組,通過通告、橫幅、二維碼在衛生院、場鎮、路口等區域宣傳免費健康服務政策,通過線上、線下健康服務,保障農民工安全出行。

(一)線上快速申請。組建280餘個健康體檢服務小分隊,通過微信群、鄉村廣播、宣傳欄等廣泛宣傳外出務工免費健康服務政策,引導農民工分批次預約,依託“四川外出務工人員健康證明網上服務平臺”,通過手機、電腦等端口登錄平臺輸入個人信息進行申報,根據統計數據制定排班計劃,嚴格分批次、分時段健康檢測,避免人群交叉感染和聚集。目前,登記74480人網上免費健康服務申報。

(二)線下規範辦理。整合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工作力量,制訂免費健康服務檢測流程,暢通外出務工人員健康服務通道,建立外出務工人員申請表,迅速對符合條件的申報人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體溫測量等,第一時間甄別健康狀況後,現場出具書面健康證明。截至目前,免費健康體檢外出務工人員67454人,出具網絡健康證明66522份、書面健康證明932人。

筠連縣“五+”服務護航農民工就業最後一公里

外出人員免費健康服務

四、“返崗+上崗”包接送強輸出

建立輸出地輸入地“點對點”聯絡協調機制,根據企業復工用工和農民工出行需求,開通“春風”返崗、上崗綠色通道,安全有序將農民工疏運至崗位,幫助農民工精準就業。

(一)“兩地”輸送。

依託駐外農民工服務站、商會,加強出發地、輸入地交通運輸對接,收集農民工出行時間和企業復工信息,推行免費專車、專列、專機定製客運服務,細化疫情防控、運行線路、駕駛員配備等措施;以市為單位,編班編組,每班確定一名班長,2名乘客分別作為車長、副車長,利用安全智能防控系統全程對車輛進行動態監管,確保安全運輸。截至目前,發動38班次,專列運送農民工1200餘人,專車運送19名農民工到五糧液機場乘專機抵達浙江、廣東等地。

筠連縣“五+”服務護航農民工就業最後一公里

歡送赴浙江返崗務工人員

(二)“兩點”接駁。建立勞務協作對接機制,加強與輸入地的協調對接,強化農民工輸出地勞務合作,採取“專車接駁、包郵接人”方式,精準對接務工當地人社、企業等部門,同批次辦理外出務工健康證明,由務工當地人社部門攜帶健康證明、來筠介紹信等資料,現場辦理勞務輸出交接後,實行“出門進車門、下車進廠門”的閉環直達運送。截至目前,專車接駁筠連籍農民工200餘人。

筠連縣“五+”服務護航農民工就業最後一公里

浙江海寧市人大副主任許建明與筠連縣人社局對接協調

(三)“兩線”運送。開通農民工直送臨港專線,對到臨港務工農民工實行“點對點、一站式”免費直達運輸服務,務工人員憑鄉鎮出具的臨港務工證明免費乘坐,每半月接送務工人員返回筠連探親,確保農民工安全、有序、快速到崗。截至目前,共發動21班次,定向輸出農民工417人到臨港京龍光電、本碼智谷兩家企業就業。

筠連縣“五+”服務護航農民工就業最後一公里

歡送赴臨港務工人員

五、“站點+支部”重保障安民心

充分發揮政治、組織、服務優勢,架好農民工服務橋樑紐帶,推動農民工工作重心下移、窗口前移、服務位移,全力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保障農民工安心就業。

(一)注重政策激勵。出臺《筠連縣激勵務工人員到臨港企業務工六條措施》,到對口的臨港經濟開發區企業工作就業1個月以上的,每人每月發放補貼100元,連續補貼12個月;組織筠連籍人員到對口的臨港開發區企業工作1個月以上的,按照50元/人標準對該村(社區)進行一次性獎勵;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走訪慰問,強化優秀代表宣傳激勵。

(二)注重權益維護。建立筠連縣駐臨港聯絡服務站,成立臨港務工服務工作專班,抽調2名科級幹部開展服務保障工作;強化黨建引領,成立駐臨港智能終端聯絡站流動黨支部,協助解決筠連籍務工人員勞資糾紛、法律維權、困難救助;發揮駐外農民工服務站作用,健全農民工疫情防控、轉移推介、技能培訓等多項服務,確保農民工轉移出、收益穩、權益好。

筠連縣“五+”服務護航農民工就業最後一公里

筠連縣駐臨港流動黨支部、聯絡服務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