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國巔峰時擁兵80萬,軍事力量數一數二,為何如今卻是這番景象?

落後就要捱打,這句話並不無道理。很多國家也因此遭受到了巨大打擊。今天我們要說到的這個國家就是這樣。雖說國土面積並不能與我國相比。但是要知道這個國家在巔峰時期可是擁有近80萬的兵力,且擁有9000多輛坦克以及3000多架戰機。更重要的是,他們曾擁有3000多枚核彈。


該國巔峰時擁兵80萬,軍事力量數一數二,為何如今卻是這番景象?


說到這,相信一些朋友已經知道答案了。對,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國家就是烏克蘭。烏克蘭在蘇聯解體前,是僅次於俄羅斯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國。在蘇聯解體後,15個國家按照比例繼承了蘇聯的武器裝備等。烏克蘭屬於蘇聯的軍工業重地,也同樣是軍事駐紮十分重要的據點。很多軍工企業都分佈在烏克蘭。所以,當時烏克蘭繼承了蘇聯百分之二十五的武器裝備。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烏克蘭具備了較為強大的軍事力量。


該國巔峰時擁兵80萬,軍事力量數一數二,為何如今卻是這番景象?


但是,在蘇聯解體後,烏克蘭也遇到了困擾自己的事情。那就是經濟問題。雖說是擁有一大批先進的武器裝備,但是經濟匱乏的問題無法承擔武器的維護與保養。不僅如此,就連士兵的工資都成了一大難題。此時西方國家藉著支援的理由,讓烏克蘭將一些戰略性武器銷燬。


該國巔峰時擁兵80萬,軍事力量數一數二,為何如今卻是這番景象?


沒辦法,此時的經濟問題確實是擺在烏克蘭面前的一大難題。需要儘快走出這種困境。所以,烏克蘭為了3億美元的支援以及14億美元的貸款,將很多戰略級武器全部銷燬。包括我們都知道的洲際導彈以及核彈頭,連圖-160都沒有放過。並且,烏克蘭還將很多十分厲害的武器裝備全部出售給別國。而自己最終喪失了大量有力武器裝備,軍事力量一落千丈。導致後來的烏克蘭成為了歐洲最貧苦的國家之一,曾經的那些輝煌已不復存在。


該國巔峰時擁兵80萬,軍事力量數一數二,為何如今卻是這番景象?


目前烏克蘭的經濟發展開始漸漸有了一些起色,保持恢復性增長。但是這種財政拮据的狀況依舊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