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玩儿的孩子和不停上培训班的孩子以后会有什么不同?

大洋闲话多


其实,我个人的观点是:先要孩子有兴趣,上兴趣班的年龄早晚和课程种类,并不重要!

我给孩子是小学三年级结束才开始报班的。在他很小的时候,也有考虑过报班,但那时因为太小太好动,男孩子的旺盛精力让他没法老老实实的跟着老师耐心的学习,这样孩子不情愿,大人也更累。所以,在那之后我就暂时打消了给他报兴趣班的念头。小学一二年级,想让他逐渐适应规矩严谨的学校生活,好好学习,也没怎么报班。到了三年级结束,该稳定的都已经稳定下来了,所以在三年级下的暑假,我给他报了跆拳道和篮球班,小子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极大兴趣,虽然因为没有基础刚开始几节课学得很艰难,但他非常认真的按照教练的要求去学习,也很准时的每天自己去训练班报到,我看他这样自律,反而不担心他学不好了。

总结一下:年龄太小去上兴趣班,其实辛苦的是家长,孩子在该玩儿的时候被带去上课,若有兴趣了可能还好,要是没兴趣,尤其又是男孩子,那你要想让他顺着你,真是难上加难!不如顺其自然,到他想学的时候,你不给报,他也会催着你督促你给他报!


乐活逸心


我从幼儿园开始就给女儿报了美术和英语班,其他班她也没兴趣。这两个会一直学下去,一年也就10000左右吧,不是很多,暑假会报一些兴趣班和网课。花多钱无所谓,只要孩子喜欢也愿意坚持学下去就行。我认识一个妈妈工薪阶层,她儿子报了好多班,钢琴书法美术英语……感觉报了课外班自己家的经济也捉襟见肘,孩子也没得选。这样学习的积极性反倒不高了。

前段时间我也在思考孩子会不会负担太重,容易导致后劲乏力,初中和高中成绩下滑……

直到后来孩子靠美术班的学习积累得了学校艺术节二等奖,顾虑才打消,她也主动提出让多报班。

所以课外班的优势不会在短时间显现,但如果坚持下去差距会越来越大,不知不觉中你的孩子已经被超越,等发现为时已晚。报班还是要以孩子兴趣为主,切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钱花了没效果。


可乐鸡翅鞋


肯定不一样,我公婆家在农村,他们隔壁家孙女和我女儿一般大小,那个女孩还大我女儿几个月。但是是留守儿童,我女儿是我们从小自己带着的,两个孩子今年都是马上小学一年级了,记得过年时候带孩子回奶奶家,我拿吃的给隔壁小女孩,那女孩只是很害羞接过就跑了,非常非常小声的说了谢谢。我女儿却能很大方的和周围所有人聊天。从前几年两个孩子都还小,我觉得差别不大。今年过年回去觉得差别太大了,那个孩子害羞,不自信。读幼儿园什么也没学,也不会。我女儿三岁半开始学跳舞,目前还有钢琴和书法。以后我觉着差距会越来越大。毕竟不同环境成长的小朋友会越来越不同。假期我也没让她闲着,七月一整个月都要上课,就算不上。每天我也让她完成学习计划。

个人感觉还是让孩子学些东西,现在这个社会,什么都不会以后怎么出去和别人竞争呢?当然,学多少东西其实都是家长的坚持,见过太多的家长说:孩子觉得没啥兴趣了,学着太累了,还是算了不学了!这种的才是最可怕的!

反正我觉得学三种我孩子挺开心的,每天我都陪着她一起,钢琴我也一起学了,她学书法我就练硬笔书法,她跳舞我陪她一起练!其实报多少兴趣班都可以,关键是看家长愿意花多少时间来陪伴!一起成长学习才是关键!

最后我始终坚持认为学了的肯定比不学的好,但是学了的父母能坚持的又比半途而废的好!父母能陪伴一起学的更好!


风苏菀


我女儿一直在上培训班,从一岁多开始,最初是因为孩子胆小内向,我报了两个月的早教班,两个周性格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前不喜欢人,上了一段时间,开始见了人主动叫叔叔阿姨,也喜欢和小盆友玩了,后来一直上到到了幼儿园的年龄,我并不期待能学啥东西,因为我和老公的性格都不好,我有些神经质,我老公严重内向,所以,我把性格的培养一半寄托在集体的接触中,结果证明是好的,女儿很温婉,干什么都慢慢的,稳稳的,我给她报了架子鼓,想锻炼的让她放开一点,报了舞蹈班让她锻炼形体,最近上了两个月的英语,她并没有觉得被各种培训班所累,相反,乐此不疲,因为每个班都有不同的小盆友和同学,最近还念叨要请舞蹈班的盆友来家里做客,前几天看到发传单画画班,自己强烈要求上,因为太远,接送不方便,我就买了四节体验课,课后老师反应,这孩子太利索了,干啥都独立,快,而且胆子大,不扭捏,老师提到了蜗牛的英语单词,全班只有她一个人记住了,这可能也是英语课启蒙的结果吧。我是一个严厉的家长,但仅限于素质的教育,学知识方面,她比较宽松,懂就懂了,不懂觉得以后也会懂,因为我的智商并不高,很普通,很一般,所以,并不过多的要求孩子,但是,一旦有课就必须准时去上课,也要根据老师的要求复习预习,既然做了,就要遵守纪律,遵守规则和培养责任感也是我要给她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点。我侄女就是一个不上培训班的孩子,,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但是最近迷恋抖音和动画片,孩子现在是树立规矩和习惯的时候,如果可以我觉得何以报培训班,在孩子的喜好和承受范围内






认真掉肉的sheep


不同在于,上培训班的孩子,在学习上是被动地被灌输题型、方法、技巧、体系;不上培训班能学习的孩子,靠的是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会自主思考,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技巧,养成学习习惯,自己梳理形成知识点和系统。

培训班不同于兴趣班,兴趣班是基于兴趣爱好,需要有老师教授和引导,培训班是在课堂以外补习知识和校内不足的短板。

就目前我女儿的经历(小学毕业,没上过一天补习班),和周围家长、孩子的经历,上补习班的,没有一个孩子学得特别好,各方面发展很优秀的。反倒是我女儿,方方面面(不仅是各科功课拔尖,学校是双语,英语和西班牙语,还有各项文体活动……)都碾压那些上补习班的孩子。可是她玩儿的不少,寒暑假课业、计划都是她自己安排,我们从不管。

所以,不要相信什么培训班的宣传,在孩子小学低年级时,家长多费费心,多注意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孩子确立目标,及时纠偏、鼓励才是最重要的。家长干涉的是孩子的大方向,而不是事无巨细去检查孩子的作业。

所以,不主张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知识的补习班,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观点,很多教育界的校长、老师都是这个观点,只是被大规模地社会培训机构和家长的焦虑淹没了。


道亦常


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停上培训班的孩子,比一直玩的孩子以后生活压力小一些。

因为能上好多培训班的孩子,爸爸往往比较有钱。

在我们城市,我孩子也正在读幼儿园。那些面向幼儿园宝宝的培训班,我考察过一些,说白了其实就是带孩子各种玩,但是是专业的老师,用专业的教具,有计划有章法地玩,然后在玩的过程中学那么一点点东西。你觉得孩子上那么多班肯定累,但我观察过,孩子们在里面都乐得不行。

可惜我不是那种有钱的爸爸,我的经济能力支撑不起让我孩子那么玩。大多数时候,他只能在家和我玩,我给他看绘本讲故事什么的。其实我也想让他去骑个马打个冰球什么的,但没办法,实力不允许。

家里的收入就是这么多,却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就算咬着牙给孩子报课外班,也是报了这个就报不起那个,这种时候怎么办?

跟自己说,不读辅导班的孩子以后也不比天天读辅导班的孩子差?

当然这个命题不一定错,但我们做家长的应该知道,其实我们只是在给自己找心理安慰。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如果我有年薪百万,或者好几套房子收租,我肯定也给孩子报各种班让他玩,看看他到底哪方面有天赋,然后再好好培养。就算他啥天赋都没,玩个高兴也行。

但既然我能力有限,那我也不酸人家,认为别人那样培养以后不一定比得上咱家这种散养的。我能做的,也就是在我所能提供的条件上,给他我能给的教育。

至于我家孩子和那些上好多课外班的孩子以后谁更厉害,这个说不准。

每个孩子有他自己的命。他的智商,长相,天赋,包括一部分性格,以及他爸有多少钱多少地位,这是他生来自带的;他有多努力,以后会得到什么样的机会,遇见哪些人,我们也都说不准。

六岁以前上什么辅导班,对两个不同的孩子来说,并不会对他们未来人生的差异起什么决定性的作用。

但对同一个孩子来说,多上一门课,可能就是多给他打开一扇门。

所以,如果我有钱,我会选择给他报个班,让他去多见识一个东西。

前段时间看了一部电影《天才少女》,讲的是一个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的小女孩,舅舅及外婆因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争夺抚养权的故事。舅舅认为小孩应该过“孩子适合的生活”,送她去学校念书,让她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而外婆则认为这样扼杀了孩子的天赋,应该送她去专门的天才学校。

1.jpg

其实小女孩既想和舅舅生活在一起,不喜欢外婆的高压管控;也想去接受高等教育。因为她也有“聪明人的苦恼”,觉得学校里的老师都很蠢,同龄人也很幼稚玩不到一起。

2.jpg

电影的结局是大团圆的,舅舅和外婆都意识到自己教育的问题,也尊重了孩子的选择。

现实中,很多父母其实也像故事中的外婆和舅舅一样,陷入了两个极端。

有一种父母,觉得孩子一定要上培训班,不然就输在了起点;还有一种父母,觉得一天补习班都不能去,否则孩子就没有了童年。

但是,有没有人真的问过孩子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呢?

我从小是上培训班长大的孩子。九几年,我爸妈每个月工资只有几百块的时候,就送我去学画画、学跳舞、学游泳、学钢琴。

没有什么“特别的期待”,只是在那个年代,在一个偏远的三线小城市,很多妈妈生完孩子就全职在家带孩子,而我妈妈和爸爸一样要去工作。平时有学校看管,放假了,我一个人在家她不放心,于是想找个地方“放一下小孩”。

她对所有的老师叮嘱都是,“我也不指望我家孩子学成啥,老师您就看着我孩子别丢了就行”。

我从未觉得负累,与其闷在家里,还不如换个地方和不同的小朋友一起玩。

并没有因为“培训班”影响后来的课业,也并没有因此失去童年。我甚至还觉得同龄的小朋友每天在楼下追逐打闹颇为无聊,还不如和同样喜欢弹琴的小伙伴聊得来。

我妈妈对我的教育也是非常用心。她从我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教我写日记,和我一起读书,和我比赛背唐诗。她让我每天把看过的书中内容在吃饭的时候向她复述一遍,告诉我每次抄写文章要一次看一行而不是只看几个字就抄,告诉我要在学习的45min绝对专注,而且不可以连续学几个小时,中间一定要休息。

尽管工作很忙,她还是每个周末尽可能抽出时间带我去图书馆、科技馆,或是带我去郊游、爬山。

“上培训班”的人生过到了18岁,结果是什么呢?

高考的时候,我考到东南大学。4年后,入职国家电网。再后来,辞职创业。

而我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有的连高中都没有上,就早早出去打工了。甚至,他们很多人到现在,都没有离开过我出生的那个小城市。

所以你想说,“上培训班就赢在起点”吗?

再讲个反例好了。

我男朋友(划掉,现在是老公了),父母小学文化程度,煤机厂的普通工人,工资微薄,没自然也没有闲钱供孩子去上补习班。

每天跟着那些男孩子一起玩跳山羊、玩泥巴,在荒地上疯跑一个下午也不回来。

他不喜欢读书,但是很喜欢看电视。爸妈辅导不了他的课业,也没钱供他去补习班,甚至都回答不了他各种各样的“为什么”。于是他父母回答不了的问题,就去学校问老师,就在CCTV10中寻找答案。

父母帮不了他什么,就尽可能让他去接触“能回答他问题”的人。

“不上培训班”的人生过到了18年,又是什么结果呢?

高中各种竞赛奖拿到手软,高考去了南京大学,研究生读了中科大,现在在微软工作。

我们俩是初高中同学,所以学校能给我们的教育水平差异可以忽略不计了。

所以上或者不上培训班,在孩子长大以后有什么特别的差别吗?

如果说,真的有差别,那一定不在于孩子上了多少补习班,而在于父母在孩子教育上花了多少心思。

总有人觉得,给孩子花了钱,送孩子上培训班,就是花了心思。

我的一个客户,是某早教机构的投资人,当我问到“带孩子好麻烦,以后有小孩了,能不能请人来帮我教他”的时候,他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极深的话——没有人能代替你。

至此,才理解父母的苦心。

所以,要不要让小孩上培训班?

经济能力宽裕,孩子又不抵触,想去上就去上喽~小朋友多个兴趣爱好,多一些小伙伴,终归是好的嘛。

但是,别总是想着把所有希望于培训班——没有人能代替你。

想想你自己为了孩子的教育做了些什么吧。




365启智教育


如果孩子还小,家长愿意陪孩子玩,那么区别不大,如果家长没时间陪孩子玩,区别还是有的。

现在流行早教,六个月以上就可以去上课了,在那里就是系统的学习,和孩子一起玩耍,然后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会知识,虽然那么小的孩子学不到什么,但是参加早教的孩子明显更自信。

我没有给娃报名早教,学费两三万,好像才180节课吧,一年下来十几万,我觉得太贵了,负担不起。自己买了早教的书,没事自己看看,自己陪孩子玩,我家娃也每天玩的开开心心的,下楼看到小朋友也笑嘻嘻的。

至于孩子大点的培训班,我不是很清楚,我觉得是良莠不齐吧,我以前是开店的,我家楼上就是一个培训机构,在我们当地小有名气,不过那里的老师都不是专业的,有些甚至都没读过大学,当然了,那只是个别现象吧,其他培训机构我没有考察过,所以也不清楚。

我同学是开跆拳道的,他们教小孩子跆拳道,就是找个了临时工,简单的教了下临时工,就让临时工教孩子了。

所以报名培训班一定要调查清楚,不然真的是花了冤枉钱,当然了,有些有钱的就是让孩子去玩的,那就无所谓了。





小矜持育儿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算不上对错好坏,但在未来的道路上,不停上培训班的孩子,会比一直玩的孩子在以后的社会压力中小很多。

家里有三宝,平时在家里就会安排她帮忙洗菜、洗碗,帮忙一些家务,活动一下经骨,吃完饭陪我出去跑跑步,打一下桌球的,锻炼身体,加强逻辑思维,回来后检查作业,再安排朗读诗词,一般都是我先背,他们很乐意看我表演,特别是在给我提醒时,我发现他们的记忆会更深刻,我顺利背好后,他们就能背我听了。不一定说在家教育效果会特别好,但是互动的过程中孩子的进步肯定是最大的。而家长愿意花多少时间来陪伴,一起成长学习才是关键!

在家学习虽好,但是,父母不是全能的,专业的事情还是需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所以,在周末我选择给他报班,看看他哪方面有天赋,然后再好好培养,就算没什么天赋,玩玩也是可以的,最起码让他去多见识一些东西。

对于同一个孩子来说,多上一门课,可能就是多给他打开一扇门。

特别是现在很多的培训班为了生存下去,对教学质量要求很高,而一直上培训班的孩子在系统而有方法的教育里学习,再加上父母在家的细心辅导,孩子在学习的各方面是没有问题。


在我们这一辈,父母的养育风格其实和教育回报和收入不平等有一定联系的。


现在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家庭一般的孩子根本上不起培训班,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就期盼着能取消补习,给孩子一个共同的起跑线,可是,越富有的家长给孩子的教育是越好的,他们越倾向让孩子去上培训班,而在这个循环中富人和穷人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各自孩子学历差别也越大,越能影响收入的不均等,始终陷于一个死循环中。

而有的父母竭尽全力地送孩子上培训班,其实也是父母依据生存本能,基于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作出的理性选择。

当然了,每个孩子有他自己的命。他有多努力,以后会得到什么样的机会,遇见哪些人,我们也都说不准,但对于父母来说去了培训班做出过努力,自己也尽心教育过,会心安很多。

孩子在年少时去玩、去疯,长大之后能在这个激烈的社会中争得一席之地吗?有付出就有回报,不停上培训班的孩子始终会有出息些,特别是父母重视家庭教育的孩子,而不停在玩的孩子,父母又教不了,长大之后只能徒伤悲了。


父母的陪伴加上补习班的辅导,让孩子喜欢上学习,有自驱力,这才是正确的育儿之道,育儿道路,道阻且长。希望所有父母和孩子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育儿方式


全脑开发林老师


从幼儿园开始,学围棋,学小提琴,学画画,学游泳。四样特长。后来发现对围棋不感兴趣,不出成绩,开始反感,果断不学了。

一个朋友孩子,跟我儿子是同学,他们认为除了学文化课,学啥都没用。总让我跟着他们报班学英语。

我不主张给孩子补习,因为刚二年级,其次,我们成绩还不错,再来,我觉得自己辅导的还行,其实都是给他个方法自己学,偶尔指点一下,考核一下。

我也不是让他走特长,只是培养个兴趣,培养个爱好,提高修养,增强体魄,多一点不同的体会。毕竟轻松的时间太少,以后学习会越来越紧张,从小合理安排好学习和爱好的关系,以后也会习惯。生活不就是习惯培养的过程么。


赫赫宝2010


一直在玩儿的孩子和不停上培训班的孩子,以后会有什么不同?肯定会不同的,一般来说,不停上培训班的孩子会有更好的成绩,会有更好的大学可上。当然,不绝对,有些人情商高、资源好,不上大学一样有光明的前途。

举个例子,我家亲戚家孩子今年高考,成绩尚可,可以上比较差的985,或者是一般的211学校,最后选择的是上海一所新办高校。亲戚家孩子也不是一直玩的,初中、高中都上了数理化辅导班。


他有两个同学,一个是初中、高中都补习了数理化、语文、英语,六年不间断,最后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一个是父母比较忙,初中、高中都上寄宿学校,没有上辅导班,高考成绩刚好压着一本线,最后去了哪里上大学就不知道了。

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孩子,也许智力有差别,但从最后读的大学来看,最努力的孩子得到了最好的回报,整个中学阶段过得都很轻松的孩子,度过了一个不是那么愉快的暑假。

不说学霸,不说学渣,一般智商的孩子,学习成绩就是靠自己拼学习时间、拼刷题量、拼教育资源得来的,付出过更多努力的孩子会首先获得成功,也会更加明白“一分努力一分收获”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