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女孩手寫勝似“印刷體”:比分數更重要的,是做到這一點

都說字如其人,寫得一手好字的人,往往都有一顆不凡的內心。

最近,8歲女孩萱萱一手“印刷體”走紅網絡,引得大家紛紛點贊:大人也寫不出這麼規整的字吧!

8歲女孩手寫勝似“印刷體”:比分數更重要的,是做到這一點

媽媽說,萱萱是個挺普通的孩子,唯一特別之處就是她的自律性特別強。這一手好字並非天賦,而是她堅持練習一年半的成果。

不但如此,萱萱寫作業和上興趣班也從不需要家長催促。超強的自控力已經滲入了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她真正讓優秀成了一種習慣。

但是,現實中這樣的孩子卻是大多數:

想買玩具一旦遭到拒絕,馬上撒潑打滾、大哭大鬧;

一點小事情惹到TA,也會大發雷霆……

這不完全是孩子生性貪玩或脾氣暴,而是自控力被悄悄“偷走了”。

那麼,自控力是如何丟失的呢?

01 規矩很多,落實太少


《放學後》節目中,小男孩天天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是跳舞——小小年紀胖成球,爸媽不得不逼他運動。

媽媽制定了嚴格的減肥計劃,不僅拎著棍子監督他跑步、跳舞、跳繩,還要控制飲食:

8歲女孩手寫勝似“印刷體”:比分數更重要的,是做到這一點


可天天一點兒也沒瘦下來,還打起了“游擊戰”——媽媽一走,他就把棍子藏起來。

癥結就在於:規矩雖多,落實得卻不好。比如放學路上,媽媽還是會心軟,買雞柳等各種零食:

本來說好吃兩根雞翅,天天一不高興,又多吃一根;

8歲女孩手寫勝似“印刷體”:比分數更重要的,是做到這一點


飯後吃起香蕉,媽媽不但不阻止,還主動遞上牛奶:

8歲女孩手寫勝似“印刷體”:比分數更重要的,是做到這一點


最後一斤沒瘦,東西一樣沒少吃。

立下規矩卻一再打破,會讓孩子覺得規矩都是“紙老虎”,撒撒嬌、發發脾氣就能一笑而過,自然不會主動約束行為。

BBC一部教育紀錄片裡,有一家孩子很有規矩意識:從不在餐桌以外的地方吃喝,主動收拾碗筷洗盤子:

8歲女孩手寫勝似“印刷體”:比分數更重要的,是做到這一點


這得益於父母從小就給孩子立下清晰明確的規則,如果孩子“失控”,哪怕是晚上也必須到室外罰站30秒到1分鐘。

8歲女孩手寫勝似“印刷體”:比分數更重要的,是做到這一點

目的不是懲罰,而是強調規矩不是玩笑。

執行規則時“狠”一點,孩子才會從心底裡正視自控力這回事。否則規矩就變成笑話,慈愛就會變成障礙。

02 快樂來得太及時

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中說:“你知道用什麼辦法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嗎?那就是

百依百順。”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延遲滿足”,即為了長遠上更大的價值,放棄馬上就能獲得的滿足,這是自控力的重要體現。

需要滿足得太及時,“延遲滿足”能力就會削弱:

有個媽媽很苦惱,家裡的玩具都快堆成山了,可是寶寶還是不停鬧著要買玩具。原來,每次出門看到新玩意兒,只要他一伸手,父母絕對有求必應。

久而久之,寶寶覺得願望理所應當地應該馬上滿足,一刻也不能等。

殊不知,自控力在這種“愛”裡悄悄毀掉了。

杜克大學心理學教授泰利·莫菲特,研究了1972-1973年1000名在新西蘭出生的孩子,從出生跟蹤他們到32歲。結果表明:

學齡前無法自控的兒童出現問題的幾率,是成年後無法自控的人的3倍。他們更容易有犯罪記錄、貧窮或經濟困難,也更容易成為單親家長。

美國斯坦福大學曾做過一個有名的“棉花糖實驗”:

研究人員給一群4-6歲的孩子1顆棉花糖,並給出兩個選擇:1、馬上吃掉;2、等研究人員回來,並且能再得到1顆糖。

8歲女孩手寫勝似“印刷體”:比分數更重要的,是做到這一點

實驗開始,有人很快吃掉了糖,有人則儘量忍住。最後約有1/3的孩子能忍到研究人員回來。

通過多年跟蹤調查發現,願意等待的孩子在SAT考試中平均高210分,後來在事業、健康等方面也更成功。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老”。願意為將來“等一等”的孩子確實更自律專注,受益終生。

03 父母言而無信

“忍住不吃糖”不完全是天賦,父母的行為直接影響了結果。

羅徹斯特大學教授Celeste Kidd在上述棉花糖實驗前只增加了一個步驟,就產生了奇妙現象:

先將孩子分為A、B兩組與研究員畫畫,告訴他們可以先用手邊的舊蠟筆,或者等一等,給他們拿新蠟筆。

幾分鐘後,A組研究人員如約拿來新蠟筆,B組研究人員則道歉說“我忘記已經沒有新蠟筆了”。

第二次對孩子許諾有新的貼紙,再次對A組實現承諾,對B組食言。

兩次操作後進行棉花糖實驗,結果發現,A組忍住不吃糖的人數比例竟然是B組的4倍!

8歲女孩手寫勝似“印刷體”:比分數更重要的,是做到這一點

可見,自控力與信任感有密切關係:

只有家長兌現承諾,孩子才相信等待會帶來更值得期待的結果,願意自控;如果出爾反爾,孩子會覺得“一鳥在手,勝過二鳥在林”,與其虛無縹緲地等待,不如眼前快活。

而父母為了讓孩子暫時安靜或者聽話,慣用伎倆就是“哄騙”:

說好不哭就買冰淇淋,轉臉就忘了;

說好晚上陪你讀繪本,下班回家還是刷手機;

說好週末去遊樂園,結果臨時有事,又是遙遙無期……

《超級育兒師》裡有個男孩經常情緒失控,一點小事就能引爆。以前哄哄還能靜下來,後來怎麼哄都不管用了。

談起應對兒子發怒躲進衣櫥的辦法,媽媽說:

8歲女孩手寫勝似“印刷體”:比分數更重要的,是做到這一點


“騙”和“敷衍”就是媽媽的教育方式。欺騙摧毀的是親子間的信任,敷衍磨掉的是延遲滿足的意願,孩子才會愈發易怒、任性。

孩子不無知也不健忘,TA會默默記下父母的“承諾”。一旦失信,心中塌陷的那一塊,是道歉難以彌補的。

承諾再小也應該嚴肅。別為了一時解脫而隨意許諾,這顆種子會結出無比苦澀的惡果。

04 如何培養自控力?

研究發現,大腦負責自控力的部分是前額葉皮質。該區域3歲起變得非常活躍,4歲時人就能擁有相當水平的自控力。所以,3歲起是培養自控力的黃金期。

1、一起制定規則,共同執行

與孩子探討關於吃零食、買玩具、玩手機、寫作業等方面規則,明確目標、執行時間和獎懲措施,說明這樣做的意義。注意尊重孩子的意願,必要時可以作出讓步。

朋友的女兒玩樂高特別上癮。上幼兒園那天起他和女兒約定,每天晚上有半小時“樂高時間”。一天早上,奶奶覺得離幼兒園開門還早,就想讓孩子先玩會兒再走。

小姑娘想了想,一本正經地說:“早上時間太少了,還是晚上回來玩吧!”

這就是規則的力量,4歲的孩子寧願等晚上回來好好享受遊戲,也不願急匆匆地趕在眼前,不知不覺中還學會了時間管理,何樂不為呢?

8歲女孩手寫勝似“印刷體”:比分數更重要的,是做到這一點

2、做“牧羊犬型”家長

教育風格各不相同,做強勢的老虎或軟弱的綿羊,不如成為牧羊犬型家長:既能規範管理,又能呵護理解,溫和而堅定地執行規則。

如果孩子忍不住犯規怎麼辦呢?張怡筠博士提供了一個好思路。比如孩子玩iPad超過規定時間,可以這樣做:

第一步,共情理解:

我知道你很難過,非常想玩ipad

第二步,強調規則:

因為我們約好了,只能玩15分鐘,必須一起遵守規則,所以要收起來了

第三步,提供其他喜歡的選擇:

謝謝你收起來。你現在想畫畫,還是吃點心呢?

第四步,讚許行為:

你真是個說話算話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特別強!

自控力就像肌肉,每次鍛鍊都會得到強化,但也如健身一樣會停滯甚至反覆,需要爸媽充分的耐心,但絕對是值得的。

8歲女孩手寫勝似“印刷體”:比分數更重要的,是做到這一點

3、不要無休止地催促

有的父母總愛隔一會兒就催一下作業。但密集的催促其實是父母內心焦慮的映射,孩子並不需要。

試想,當你剛靜下來做題,就有人衝進來說“怎麼一個字沒動?”會不會瞬間煩躁?

好不容易平復心情準備再次動筆,那人又探出頭來說“不許發呆!”是不是想把筆扔了?

平靜專注是自控的前提,催促只會激起厭惡,分散注意。

尹建莉老師說:多餘的提醒和安慰滿足了家長,卻給了孩子不信任和羞辱。

不妨給孩子一個小鬧鐘,規定在5分鐘內完成一定題量,再逐漸拉長到10分鐘,15分鐘,半小時。在此期間,給予TA充分獨立思考和專注的空間,不要打擾。

當TA成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給TA鼓勵和讚美,孩子一定會回饋你驚喜。

8歲女孩手寫勝似“印刷體”:比分數更重要的,是做到這一點

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說:

有一種品質可以使人在平庸之輩中脫穎而出,這個品質不是天資,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自控力是人生的“底層設計”。一個人能控制慾望,才能把握人生之舵,避開暗礁洪流。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就是給人生上了最貴的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