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是怎么死的?为何看了一封信就自杀了?

柚子时讯


自古皇权和相权都是一对矛盾体,二者很难达成平衡,而吕不韦与嬴政的关系更为复杂。吕不韦是秦朝丞相,更是鼎鼎大名的商人。传说他曾经师承鬼谷子,专门学习商贾之术。但是,他本来是一个商人却为何跻身成为大秦丞相呢?因为他遇见了在赵国为质的嬴异人,他决定从中捞取政治资本,最终成功地使嬴异人子楚登上王位,吕不韦也因此成为大秦相国。吕不韦在嬴政与成嬌的政治斗争中,扶持嬴政登上王位,为秦始皇的统一大业奠定雄厚的基础。但是,秦始皇加冠之后,吕不韦的地位便直线下降。吕不韦先被夺取了相邦之位,而后几次三番被贬谪他乡,最终大秦相邦吕不韦看完秦始皇的书信之后,饮鸩自尽。


吕不韦原是战国时期的大商人,他往来于列国之间,靠低买高卖获得利润。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了在赵国为人质的嬴异人子楚,他们的人生轨迹都发生了改变。嬴异人子楚是秦昭襄王的孙子,太子嬴柱的儿子,为了完成远交近攻的策略,秦昭襄王将子楚派到赵国做人质。原本,子楚的命运就在离开秦国时注定,但是这一切却因为吕不韦而改变。吕不韦认为,此时落魄的子楚,或许是他人生中的一大机遇。与其靠贩卖赚钱,倒不如利用子楚做一次大胆的政治投资,一次惊天豪赌。


吕不韦告诉子楚,我能够广大你的门庭。子楚听罢笑着说,你先广大你自己再说。吕不韦回答说,我的门庭要在你的门庭广大之后,才能广大。子楚立即听出了弦外之音,吕不韦将自己投资子楚的计划和盘托出,二人相谈甚欢。为了稳定子楚,吕不韦甚至将自己的爱妾赵姬送给了子楚,以此来获得子楚的信任。吕不韦为了这次惊天豪赌,几乎拿出了自己经商多年的家当,前往秦国游说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是太子嬴柱的夫人,但是华阳夫人身后无子,因此,华阳夫人就成为了吕不韦投资子楚的突破口。

吕不韦重金求见华阳夫人,向华阳夫人晓明利害,劝他过继子楚为子。华阳夫人是一个极其精明的人,她立马明白了吕不韦的意图。华阳夫人也在暗自打着自己的算盘,眼下自己膝下无子,日后必然屈居人下。若是能够扶持落魄的子楚为子,子楚必然听命于她,再让他迎娶自己的楚国侄女,这样的话朝政大权自然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吕不韦与华阳夫人一拍即合,双方为了自己的目的,展开了一场合作。


华阳夫人于是过继子楚为自己的儿子,子楚的身价顿时上升,他自然而然的成为太子嬴柱的继承人。 秦昭襄王死后,太子嬴柱即位仅三天就去世。于是,子楚便在华阳夫人的支持下登上王位,并顺利迎娶华阳夫人的楚国侄女。此时,华阳夫人的目的已经达成,吕不韦与华阳夫人,便因为目的的不同而走上了对立面。吕不韦希望子楚能够立赵姬为后,这样的话,子楚便紧紧抓在自己手里。于是,吕不韦与华阳夫人便展开了博弈,在这场博弈中,吕不韦胜出。吕不韦利用攻打周王室的机会,壮大自己的力量,从而成为大秦相国。秦庄王子楚去世后,吕不韦利用自己的权势,成功扶持赵姬之子嬴政登上王位。

年仅13岁的嬴政登上王位之后,朝廷大权完全掌握在吕不韦手中。年轻的嬴政几乎没有任何权利,他几乎时时刻刻都要受到吕不韦的管教。吕不韦利用自己相国的地位,以及秦王老师的威望,在朝中树立自己的党羽。此时的吕不韦,权势达到鼎盛时期。吕不韦利用自己相国得身份,和秦王嬴政的母亲赵姬长期暧昧不清。随着嬴政的长大,吕不韦害怕自己与赵姬的情事会被嬴政发现,于是他将假太监嫪毐送进宫服侍太后。嫪毐不仅色胆包天,而且极具野心,他与赵太后长期在后宫之中暧昧不清,甚至和太后生下了私生子。这一切,嬴政怎么会不知道呢?但是此时的嬴政并没有进行加冠礼,秦国大权完全掌握在丞相吕不韦手中,此时的秦王嬴政只能选择忍。


在隐忍不发中,嬴政压抑了无数的怒火,他只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亲政,为秦国铲除嫪毐。 秦王苦苦等到了21岁,才在秦国旧都雍城举行加冠之礼。另一方面,嫪毐害怕秦王加冠亲政之后,会对自己不利,于是暗中筹划着一场巨大的阴谋。嫪毐利用与赵太后的关系,假借赵太后的印信,私自调兵遣将攻打咸阳宫,发动了叛乱。消息传到雍城,嬴政积压了好多年的怒火,在刹那间爆发。嬴政发出了针对嫪毐的通缉令,谁能够捉拿嫪毐就能够加官进爵,谁能够打败叛军,就能够取得巨额赏金。

秦王命令昌平君和昌文君率领秦军讨伐嫪毐,战于咸阳。嫪毐叛乱最终被平息,嫪毐被车裂而死,并夷三族。但是,嫪毐虽死,秦王嬴政积压多年的怒火,并未因此而平息。“嫪毐案”剑锋直指秦相吕不韦和赵太后。于是,秦王嬴政针对他们展开了斗争。 嬴政发配了自己的母亲,将赵姬囚禁在雍城,并发誓再也不相见。另一方面,嬴政针对吕不韦的斗争也在悄然进行。


嬴政亲政之后,吕不韦的权势依旧浩大。朝廷之中,众臣多以吕不韦马首是瞻,天下才子多拜于吕不韦门下,这对嬴政的王权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吕不韦为了展现自己的才华,又想继续获得对嬴政的管教权,于是编撰了一部《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涵盖了当时社会很多门派的学问,是吕不韦为嬴政所编。他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劝谏嬴政该怎样治理国家。吕不韦还在咸阳城内悬赏重金,希望有人能够改动《吕氏春秋》一个字。

一方面,《吕氏春秋》确实行文考究,难以改动,另一方面,人们忌惮吕不韦的权势,也没有人真正敢改。于是,一字千金的故事便传开。 这极大地惹恼了嬴政,因为嬴政看到了吕不韦的权势之大,让天下士子都围着他转。另一方面,嬴政认为,《吕氏春秋》是吕不韦为了重新获得对自己的管教权而编撰的,这极大地威胁着嬴政想要亲政的抱负。


公元前237年,也就是秦王嬴政即位后的第十年,嬴政免去了吕不韦的相邦职务,吕不韦的政治生涯从此结束。因为吕不韦对秦庄王和嬴政的即位都有很大的功劳,而且吕不韦在天下士子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嬴政不忍杀掉吕不韦,只能将他封到河南洛阳。 但是,吕不韦的政治生涯虽然结束,但是吕不韦在社会上的声望依旧不减当年。吕不韦离开咸阳时,咸阳城中的士子、官员送行的人络绎不绝,给足了吕不韦面子,同时也相当于狠狠地打了嬴政一个耳光。


吕不韦受封洛阳之后,仍然以相邦和仲父的地位自居,当地官员上任之时都得拜访吕不韦。洛阳士子以及门下客卿纷纷表达对吕不韦的崇敬,以及对他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愤恨,秦始皇的王权收到了严重的挑战。秦王嬴政一怒之下,书信一封发配吕不韦去偏远的蜀地,信中说道:“你对秦国有何贡献呢?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对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

嬴政的这封信,可谓给了吕不韦重重一击。信中全盘否定吕不韦对秦国的贡献,以刻薄的语气质问吕不韦。这对吕不韦产生了深深地打击,吕不韦知道,自己辛苦一生所做的贡献居然被嬴政完全否定,怎能不难受呢?吕不韦知道,就算自己身处蜀地,也消除不了秦王对自己的猜忌和憎恨,最终难免一死。罢了!罢了!倒不如自取痛快,鸩酒一杯,了却了今生封侯拜相的美梦!


一观澜


吕不韦是服毒自杀而死的,之所以他要自杀是因为他的梦想破灭了!


吕不韦本是战国末年的一个商人,做了很多“教科书式”的成功案例,但他却不甘心这辈子只做个商人,于是他把“触角”伸到了政界,试图以从政的方式“名垂千古”,但他从政的方式也与众不同,做了回历史上最早的“风投家”,使他成功的进入了政界!

吕不韦“风投”的目标是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异人,秦异人当时在秦国非常不受待见,于是就被送到了赵国做了人质,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吕不韦跟秦异人相遇,出于一个商人的直觉,吕不韦觉得秦异人“奇货可居”,能帮他走上从政之路,于是就决定对他进行“风投”,想以自己的能力帮助秦异人回秦国继承王位!



接下来吕不韦就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了,首先他帮秦异人在赵国打理好人际关系,让秦异人以后能顺利离开赵国,后来吕不韦又到了秦国,在秦国内部帮秦异人提升人缘关系,为秦异人回国后做准备。吕不韦还把自己最宠爱的小妾赵姬送给秦异人,目的是为了能更好的控制秦异人,当然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当时赵姬已经怀了吕不韦的孩子,吕不韦想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掌控秦国!


不久后,秦异人被召回秦国继承了王位,也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当秦庄襄王死后,赵姬的儿子嬴政即位,而此时的吕不韦在秦国的地位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而作为秦国的最高统治者赢政也要尊他一声“仲父”,这一切都正是吕不韦想要的结果,此时的他已经到了人生的最巅峰!

但是,赢政哪是那么容易受人摆布的人,在出了嫪毐秽乱宫闱事件后,赢政索性连吕不韦也一起处置了,他先把吕不韦贬到了河南,又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内容是: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秦国封你到河南,给你食邑十万户。你和秦国又有什么血缘关系,竟要我喊你为仲父?你和你的家人都去蜀地居住吧!

《史记·吕不韦列传》:“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这时的吕不韦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前期所做的一切都成为了一场空,自己的“风投”计划原来是在为他人做“嫁衣”,于是乎吕不韦在去蜀地的路上选择了服毒自杀,完结了自己的一生!


唐古看今


吕不韦是被秦始皇逼杀。

吕不韦这个人怎么说呢?确实是当世的人杰,有野心,有气魄,也有胆量。

吕不韦在帮助秦始皇他老爹当上皇帝后,摇身一变就是秦国的宰相,受封河南,食邑十万户,而且还当上了国君的仲父。一时之间大权在握,府下门人食客三千人,显赫至极。


但是他不知道国君只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也只有一个,而这一切都是属于那个叫嬴政的男人。

所以无论吕不韦是什么目的,不管是为了秦国好,还是他自己好,只要他的存在妨碍了嬴政使用至高无上的权力的时候,那么就是吕不韦他该落幕的时候。

所以嬴政在他成年之际,先是以雷霆手段革除了吕不韦送给赵姬的男宠嫪毐,灭了他三族。而嫪毐是吕不韦送进宫的,所以在第二年,吕不韦就被革除了宰相职位,此时嬴政才是真正的掌握了国君大权。



虽然嬴政收回了属于国君的大权,但是吕不韦在朝中经营数十年,政治势力极为庞大,因此为了永绝后患,秦始皇给了吕不韦一封信。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徒处蜀!



短短的一句话,就把吕不韦的功绩撇得干干净净,同时这也几乎说明了嬴政要处理他吕不韦,因此,只有他自己自杀,还能留一个全家性命,要不然等到嬴政自己动手了,那就不是吕不韦一个人了,而是吕不韦的一家。


这个历史很正


司马迁写《史记》前后不一致,在《秦始皇本纪》中这样说: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

《秦始皇本纪》说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在赵国做“质子”时见到了吕不韦的美姬,于是娶了,生下了秦始皇。

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他有这样说: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这里说吕不韦有意而为之,将已经有身孕的赵姬献给子楚(秦庄襄王),生下了赵政(秦始皇)。这里直接说秦王嬴政就是吕不韦和赵姬的儿子,子楚被蒙在鼓里,吕不韦这是要图谋秦国的王位。

因此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嬴政的身份就是争论不休话题,这也是司马迁当时也考虑到不能澄清秦始皇的真实身份而做了这两种记载。(赵姬剧照)

吕不韦为什么封了食邑十万户?如何做上秦始皇的“仲父”?

秦始皇的这封信主要讲吕不韦有什么功劳,被封食邑十万户;和秦国王室没有亲属关系,怎么能称“仲父”,直接击中了吕不韦的要害,其实吕不韦和家人迁徙到蜀地是变相的灭族,衡量得失之后,吕不韦自杀。

吕不韦是一个大商人,他结交作为赵国质子的子楚,先送500金给拮据的子楚花销,又送美人赵姬,而且还为他生下了儿子,使得子楚对吕不韦信任有加。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派王齮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国想杀了质子子楚,又是吕不韦花费600金买通邯郸赵军把守城门的官员,让子楚逃亡到秦国大军之中,安然回国。赵姬和嬴政也在吕不韦的安排下躲过了赵国军队的搜捕,最终逃亡到秦国。

子楚回到秦国之后,又在吕不韦的操作之下当上了秦国的太子,秦孝文王去世之后,子楚即位为秦庄襄王。

综合以上来看,吕不韦是秦庄襄王即位的大功臣,因此秦庄襄王即位之后,立马封吕不韦为相国,封食邑河南雒阳十万户,算是投桃报李了。

秦庄襄王做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去世了,嬴政在自己母亲赵姬和吕不韦的操控之下顺利登上了王位。由于嬴政当时年龄还很小,于是尊称吕不韦为相国,号“仲父”,这是离不了吕不韦集团的支持啊!(吕不韦和秦王嬴政剧照)

一封信透漏了多少信息?

根据记载,吕不韦是收到秦始皇写的亲笔信之后就服毒自杀了。到底秦始皇的书信中写了什么,吓得吕不韦马上就自杀了呐?《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很简略: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吕不韦接到秦始皇的书信之后,立马就服毒自杀了。

秦始皇能够顺利掌权多亏了吕不韦的支持,但是功高盖主,秦始皇不得不防。同时,吕不韦和赵姬、嫪毐和赵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嫪毐和赵姬还生下了两个儿子。嫪毐试图起兵杀秦始皇,立自己和赵姬的儿子即位,反被秦始皇所杀。秦国朝野上下对秦始皇身份的质疑应该在私底下传的很厉害,秦始皇也担心秦国朝野上下知道自己的身份,很快会丢失王位、被杀。

嫪毐集团被消灭之后的一年零一个月,吕不韦被解除相权,回到自己的食邑生活。吕不韦在秦王嬴政即位之初时的门客就多达万人,解除相权之后,到吕不韦食邑拜访的官员、门客络绎不绝,这让秦始皇非常担心,于是写了一封短信给吕不韦。(秦王嬴政剧照)

与其是给吕不韦送信,倒不如说是嬴政信使率领军队围困吕不韦家族所在地。先是免了相国,这次要把食邑十万户收回,吕不韦成了彻彻底底的穷光蛋,如果秦始皇不动手,也有其他政敌出手消灭他的家族。思考再三,不如自杀,自己一死,秦王嬴政的心头大患也去除了。对秦王嬴政身份的质疑也会销声匿迹,试问有那个儿子下手杀死自己的父亲呐!

吕不韦自尽之后,准备迁往蜀地的吕不韦家人也就不再迁徙,已经迁徙往蜀地的嫪毐门客都被放回。吕不韦集团和嫪毐集团是秦国两大政治势力,牵连很广,为了稳定秦始皇还是采取了安抚措施,稳定人心。


穿越再现彼岸


秦始皇为什么要杀吕不韦和嫪毐,或者说秦始皇为什么要铲除吕不韦和嫪毐势力,因为秦始皇亲政了,赢政13岁即王位,22岁亲政,在未亲政的9年间,都是赵太后的两位代理男人把持朝政,被称为仲父的吕不韦和称为假父的嫪毐,亲政后的赢政深知君主必须独制的政治法则,他又是刚烈严酷之人,所以结果只有一个,吕不韦和嫪毐必须退出最高权力层。

赢政,13岁即王位,22岁亲政,同年灭嫪毐,第2年罢吕不韦,25岁铲除吕不韦势力。

当时的吕不韦和嫪毐都养着门客数千,朝中党羽遍布,宫廷卫士、京畿行政都有其人,是和秦王赢政并立的三大势力,嫪毐深知自己与太后淫乱宫闱,私通生子的罪行,大祸临头之下决定冒险一搏,在赢政到雍城举行冠礼之际,矫用太后的玉玺,征调卫卒,发动叛乱,成则让自己与太后私生子继王位,败则人头落地,结果嫪毐被赢政叮叮咣咣,三下五除二给剿灭了,嫪毐被夷三族。

西汉时期,益州地区曾有个不韦县,就是当年吕不韦宗族子弟迁徒于此得名。

相比于嫪毐这个蠢货,吕不韦就隐忍很多,赢政在解决嫪毐这个毒瘤后,着手调查吕不韦,这是势在必行之事了,《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嫪毐实非宦者,常与太后私乱,生子二人,皆匿之,具得情实,事连相国吕不韦”,但由于吕不韦辅佐秦两位君主,身居高位10多年,领封邑十万户,门客、家奴数量庞大,在国际享有很高的声誉,盘根错节的关系更是数不胜数,直接拿下势必引起摩擦,于是将吕不韦免职,回到河南封地,史书记载“免相国吕不韦,文信侯就国河南”。

禹州市,吕不韦故里,有小吕乡,大吕村。

在吕不韦看来,整日担心的事情终于有了结果,虽然免职,没有权力,远离政治中心,但赢政仍称他为“文信侯”,看来自己名份还是被赢政所认可的,就国河南,也给自己留下面子,所以来到自己封地的吕不韦,立刻精神焕发,恢复了待人接物,门客、舍人都聚拢来,研究政治,讨论军事,在吕不韦集团看来,赢政还是太嫩了,吕相一定有政治命运的转机,只待契机。但远在咸阳的赢政可不这么看,回到河南的吕不韦宾客、谋士越来越多,其势力不减反增,史书形容,各国诸侯频繁派宾客使者拜候,往来车队相望于道。

图为洛阳偃师吕不韦墓,于90年代重修。

这还了得,他吕不韦到底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勾结?叛乱?祸根?赢政的心情和顾虑是可以理解的,吕不韦这是在挑战他的底线,愤怒之下赐手书“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这完全是质问的口气,你对秦有什么功劳,你与秦王有什么关系,还敢称仲父,食十万户,滚到巴蜀去吧!这是两人彻底撕开脸的一封信,吕不韦深知政治生涯永远到头,快60岁的老头徒迁巴蜀,这是要他命的做法,秦始皇意思很明确了,我要看着你死,如果不死就不算完,如果你死了族人迁徒巴蜀,才算终结,曾经多么心高气傲的吕不韦,却望了韬光养晦,落到此境,无从他选,最后为了保住族人,饮鸩自尽。


图文绘历史


其实从某种道理上来说,秦始皇未必非得让吕不韦死,只是想让吕不韦把手中的权力全都交出来。可是吕不韦这个人太拧了,遇到这种事情直接就使劲怼,怼来怼去,把自己的命也给怼没了。

一、是诡异的对话。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徒处蜀!

其实关于吕不韦死之前看到的那封信就是这封信,这封信表面上看也没啥,无非就是几个问号,几个感叹号吗?

而且在古代的时候又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吕不韦在一边读来读去也读不懂什么意思,是不是?

并不是,在这里先简单讲一下这封信当中的内容:你对于秦国有什么恩情吗?秦国封你河南大片领地让你拥有十万户的粮食,除此之外还给你仲父的称号,你对于秦国有着什么亲情吗?

这些既然都没有,那就赶紧跑到蜀地去吧。

这句话说得直白一些,就是削除吕不韦所有的权利,然后把吕不韦赶到蜀地。

二、吕不韦的不服气。

其实吕不韦是有两把刷子的,而且他的这两把刷子非常能刷东西。

大家也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有这样一本书籍《吕氏春秋》,而《吕氏春秋》足以成为百家争鸣当中的佼佼者,就源于吕不伟来了一个大杂烩。

我们会发现吕不韦有才气、有能力、有手段,对于秦国之前的皇帝也有恩情,所以才拥有当下的地位。

可是这个地位还没做几天呢,就被秦始皇指着鼻子骂:你对秦国有什么恩情吗?你为什么会有现在的这样的权利呢?

这一下子吕不韦也受不了啊,一来二去也就嘎嘣脆了。

三、古代的奇怪政治哲学。

接下来我们需要做一点小延伸,这个延伸大家在电视剧在影视剧当中都有涉及,在此我们不多讲,只是简单的讲一讲。

我们会发现古代一个君王突然给一个臣子送了一个空壳子,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臣子自杀,然后把头颅放在空壳子里,对吗?

古代的时候皇帝突然给臣子一条白绳子,这又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臣子需要把绳子系在一个牢靠的地方,然后把自己的头塞进去,对吗?

其实这就是属于古代的政治哲学,明面上看只是给你一个自由选择,你想咋地咋地,但实际上你只有死路一条。

小伙伴们,你们认为呢?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趣谈唐宋元明清


表面上看吕不韦见到秦始皇的信就死了,其实背后涉及的是权力的争斗。嫪毐、吕不韦对少年秦始皇形成了严重威胁,除此之外,而吕不韦还想牢牢把控权力。这对于已经亲政的秦始皇来说,自然是无法容忍的。这封信的背后,是对权力的角逐。吕不韦自杀,正是洞悉了秦始皇的这个意图。

嫪毐、吕不韦对嬴政的威胁

吕不韦眼见嬴政一天天长大,害怕自己和太后的私情被发现,因此把嫪毐晋献给嬴政母亲。嫪毐获得太后欢心,对权力的欲望也越来越大。此时,嬴政还没有亲政,太后临朝,使得嫪毐得以掌控权力。

太后私与通,绝爱之。有身,太后恐人知之,诈卜当避时,徙宫居雍。嫪毐常从,赏赐甚厚,事皆决于嫪毐。嫪毐家僮数千人,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馀人。

而此时的吕不韦,担任秦国的丞相,号称仲父。吕不韦和嫪毐为了争夺权力,分成了两个集团,斗争得十分激烈。当时秦官上下官吏,都有这样的感慨:“与嫪氏乎?与吕氏乎?”

这两人的权势,无疑严重威胁着少年秦始皇的地位。吕不韦还好一些,嫪毐却直接想取而代之了。嫪毐和太后有两个孩子,被灌了迷魂汤的太后,竟然同意嫪毐叛乱,然后立嫪毐之子为王。

(嫪毐)与太后谋曰“王即薨,以子为后。”

等到嬴政举行成年冠礼之时,嫪毐趁机发动叛乱,但被嬴政迅速平定。嫪毐被夷三族,他的宾客都被迁到蜀地。太后被迁到雍,有人敢替太后说情,便被秦始皇无情杀掉,前后一共杀死二十多人,足见秦始皇对这件事的愤恨。

在这个过程中,吕不韦和太后的事也被牵连进来。吕不韦之所以没被秦始皇杀掉,功劳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吕不韦一直站在嫪毐的对立面,替秦始皇分担了压力,才换得一个被免职的结果。

王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吕不韦让秦始皇父亲登上王位),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

吕不韦想把持权力的企图

但在第二年,吕不韦仍旧被罢免相国之位,被赶回到他的河南封地。但吕不韦想要继续把持权力的企图,这是秦始皇不能容忍。

战国时期,养士风气盛行。而且这些士,往往能影响列国局势的走向。苏秦佩六国相印攻秦、张仪以六里地骗楚怀王、毛遂自荐、鸡鸣狗盗以及窃符救赵等故事,里面都有“士”的身影。这就使得养士风气大行,因为养士多少和能掌握的权力密切相关。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至食客三千人。

甚至李斯都是吕不韦的门客,吕不韦未尝没有用李斯监督秦始皇的用意。嫪毐也是有样学样,豢养大批宾客,”家僮数千人“。因此,即使吕不韦被贬到封地去,他依旧可以靠自己手下大量的”士“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当初,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吕氏春秋》,而且恰恰在秦始皇亲政之前公布出来,是想自己的学说占据制高点,简直就是一份施政纲领,其用意无外乎是让秦始皇成为他学说的实践者,从而维持自己的权力。

所以,当有人请求逐客的时候,秦始皇才会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因为这些来秦国游历的”士“,已经威胁到秦始皇的权力。后来还是在李斯的劝说下,秦始皇才解除了逐客令。

吕不韦阻挡了秦朝一统天下的进度

除了吕不韦权力太大、威胁到秦始皇的位置外,吕不韦的理念也和秦始皇发生严重分歧。此外,吕不韦的一些行为,也影响了秦朝统一全国的进度,这自然引起秦始皇的不满。

《吕氏春秋》中,大肆宣传用”义兵“兼并天下,”攻无道而伐不义“、”以除民之仇“,这些论调和秦始皇法家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秦始皇更欣赏的,是尉繚的间谍计策。用间谍到六国活动,金钱开道以腐化他们。如果不接受金钱孵化,则派刺客刺杀。等到离间完君臣的关系,则后续派大军前去攻打,自然事半功倍。

除此之外,吕不韦和诸侯牵扯太深,也影响着秦朝的统一大业。吕不韦本来已经被封赏”食蓝田十二县“,后又”食河南洛阳十万户“。不久之后,燕国的河间十城也被作为他的封地。后来,赵国又割城池以广吕不韦河间封地。吕不韦被罢免后,这些诸侯的使者还跑到吕不韦封地,”诸侯宾客使者望于道“。

综上所述,掌握了巨大权力的吕不韦,想要凭借《吕氏春秋》作为施政纲领,其对权力的企图已被秦始皇侦悉。和诸侯打得火热的吕不韦,已成为秦始皇统一全国的障碍。在罢免吕不韦后,秦始皇好长时间没有设置丞相,就是为了收回权力灭六国。

因此,当吕不韦在被迁徙到蜀地的路上,收到秦始皇的书信后,吕不韦读懂了秦始皇信背后的用意。吕不韦饮鸩酒自杀,以免以后被卷入更大的权力漩涡。


历史摩天轮


吕不韦作为辅佐了秦国两代帝王的功臣,对于大秦堪称功勋卓著,然而自嬴政于秦始皇九年(前238)举行冠礼诛杀嫪毐之后,吕不韦的处境可以说越来越尴尬,不仅被罢免回家,而且秦始皇一纸书信将其所有功劳全部抹杀,并令其迁居属地。吕不韦不傻,他知道自己已经到了为秦始皇所不容的地步,自尽已经算是一种体面的死法了。

△吕不韦剧照

秦始皇诛灭嫪毐之后,吕不韦的处境越来越尴尬

吕不韦本是经商出身,见秦公子异人“奇货可居”,遂弃商从政,不仅一手将异人扶上国君之位,而且先后辅佐秦庄襄王、秦始皇两代秦王,对秦国也算是功勋卓著。秦始皇继位之后,不仅尊奉其为相邦,甚至称之为“仲父”。

秦始皇继位之初年纪尚幼,因而朝政基本掌握在吕不韦手中,又因秦始皇生母赵姬本是吕不韦府上的姬妾,因此两人竟然时长私通。后来,吕不韦见秦始皇逐渐长大,生怕事发之后对自己不利,这才将嫪毐引荐给赵姬,趁机得以脱身。

嫪毐入宫之后,则凭借着出色的“床笫功夫”极受赵姬宠爱,而凭借着赵姬的宠信,嫪毐开始迅速扩大势力。秦王政九年(前238年),嫪毐酒后斥责一位大臣,竟然自称秦王假父,该大臣于是向秦始皇告发,称嫪毐并非宦官,且和赵太后私通生下两个儿子。

秦始皇下令彻查此事,嫪毐得知后,狗急跳墙之下便准备发动叛乱。秦始皇为了稳住嫪毐,便宣布将在嫪毐和赵姬居住的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嫪毐以为秦始皇尚未发现自己的罪行,再加上叛乱准备尚不充分,便将叛乱的时间选在了秦始皇举行冠礼之时。

因为秦始皇早有准备,嫪毐的叛乱最终被秦始皇布置好的三千精兵剿灭,嫪毐最终被车裂,曝尸示众,移灭其三族,并处死了嫪毐和太厚赵姬所生的两个私生子,就连赵姬也被囚禁雍城。而正是由于这件事牵扯到了吕不韦,其于次年被罢免相位,并被驱逐出咸阳,迁往河南封地居住。嫪毐和吕不韦先后被除,秦始皇这才算真正大权在握。

可以说,此时的吕不韦处境极为尴尬,凭借着曾经的功劳和在朝中的势力,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正是由于这股庞大的势力,同样也会遭到秦始皇的猜忌。毕竟,对于秦始皇这样一位强势的帝王来说,曾经大权在握的吕不韦,显然已经成为了其掌权的一个绊脚石。

一封书信成为最后一根稻草,吕不韦最终选择自尽而亡

吕不韦被贬河南之后,却并未因失势而变得门可罗雀,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纷纷前来拜访,可以说是络绎不绝、门庭若市。各国使者不去拜访秦王,却跑去拜访一个已经被贬的前相邦,这让秦始皇会如何想?你吕不韦是意图不轨呢?还是想叛逃他国?

于是乎,秦始皇的一纸书信便从咸阳宫送到了吕不韦手中,信中写道,“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意思是说,你吕不韦对秦国有什么功劳?可以让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与秦国有什么血缘关系?竟然敢号称仲父。并命令其与家属迁居蜀地。

这封信看似只是些指责之语,但却堪称诛心。秦始皇短短几句话,便等于将吕不韦之前对秦国的功劳和贡献全部抹杀,而这些可以说是吕不韦可以保命的一大砝码。吕不韦显然是个聪明人,看到这封信之后,心里应该已经极为清楚,秦始皇对自己的容忍几乎已经到了最后底线。

吕不韦正是看清了自己与秦始皇矛盾的根源,因而知道秦始皇迟早要处死自己,此时的他除了一死之外,已经别无他途可走。吕不韦很清楚,秦始皇此时不杀自己,除了自己的功劳之外,更是源于自己还没有足以致死的罪名。

这种情况下,如果吕不韦选择自尽,那么由于自己的威胁将不复存在,那么凭借自己此前的功劳和苦劳,秦始皇想必也不会再难为自己的家人。可如果等到秦始皇最后举起屠刀,恐怕连自己的家人都无法幸免了。

事实上正是如此,在吕不韦死后,秦始皇不仅没有难为其家人和族人,甚至连已经迁徙到蜀地的嫪毐门客都准许回到京城。


香茗史馆


嬴政对吕不韦,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吕不韦之功:从昭襄王暮政时扶持嬴异人,到孝文王,庄襄王两代急剧更迭时稳定朝局,嬴政即位前期协调军政扶持亲政,直至配合铲除嫪毐,吕不韦居功至伟。

二、吕不韦之过:私进嫪毐以致秽乱朝局。

以上这都是确定无疑的,不确定的是罢黜吕不韦是不是仅仅因为嫪毐事件,还是有其它原因。

吕不韦做《吕氏春秋》,倡导的是王道仁政,与秦自孝公之后六世遵循的商君霸道法制泾渭分明。《吕氏春秋》是在铲除嫪毐事件之前,随着太后嫪毐势力的崛起,吕不韦丞相势力蛰伏而日渐式微,退而广络山东百家之士而著,目的是想修正霸道秦法。因此吕不韦著《吕氏春秋》是出于政治目的。

嬴政逐渐成长,联合吕不韦铲除嫪毐。嫪毐已除,嬴政亲政,则两个问题突显出来。一是要继续商鞅秦法,还是要遵循吕不韦著《吕氏春秋》所倡导的王道仁政?这是重大的国政之争。选商鞅秦法则继续强兵平天下,选王道则仁政化天下。二是吕不韦继续作丞相,还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另选丞相。吕不韦在城门公开《吕氏春秋》,“改一字赏千金”,这是和嬴政打擂台。

之前吕不韦功大于过,虽然深陷嫪毐事件,但配合铲除嫪毐。嬴政亲政之后,吕不韦如果从仲父,丞相双重身份,归位于单纯丞相身份,让年轻的秦王自由施展抱负。吕不韦却在重大国政上采取不配合的姿态,企图以仲父,丞相身份,要秦国走自己选的王道仁政之路。秦王以深涉嫪毐事件为理由罢黜吕不韦,则必然!

但念其功,贬到洛阳养老。

吕不韦在洛阳,本该归隐泉林养老,却频会山东各国使臣,大宴山东百家士子,这就触犯了忌讳。

忌讳一、交往山东各国和士人,对秦政造成巨大的干扰。

忌讳二、嫪毐事件是秦国之耻,嬴政之耻。频繁的交往放大了国耻,放大了秦王之耻。事实上山东六国和山东士子交往吕不韦,也不是纯粹的私人交往,而是带走明确的政治目的,把秦国国耻变成山东各国嘲笑的把柄。

嬴政的“何功于秦,何亲于秦”,就有双层含义。念其有功有亲才免于一死,但不能因为有功而扰乱国政,不能有亲而彰秦国秦王之耻。至此,有功有亲,变成何功何亲,前事一笔勾销,迁居巴蜀。相当于又给了一次机会。

吕不韦选择自杀,成全自己身后名,彰显嬴政之残暴


雨和


答题者:理科男读历史。

吕不韦,原先只是一个商人,但后来凭借自己的能力,换来了荣华富贵。

因为吕不韦曾送美人赵姬给秦始皇的父亲异人,而赵姬又和吕不韦有染,因此历史上多了一个不解之谜,那就是秦始皇嬴政的亲生父亲是谁,吕不韦是不是他的亲生父亲?

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坛,也许只有吕不韦一个人能给出正确答案,但他早已入土几千年了。

吕不韦在异人回国继位后,被封为了相国、文信侯,太子嬴政即位后,更是称他为“仲父”。

“仲父”有很多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父亲的大弟弟,第二层是皇帝对宰相的称呼。如“仲,中也,次父也。盖效齐桓公以管仲为仲父”。

仲父虽说是一种荣誉,但对于吕不韦来说,却是一种灾难。

当时嫪毐和赵姬的事情暴露后,嬴政很想将吕不韦处死,但碍于吕不韦的功劳很大,所以没能下去手,最终吕不韦被罢官,遣回河南封地。

一年后,吕不韦收到一封来自于嬴政的信,信上写“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迁徙处蜀”。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吕不韦有什么功劳能被封十万户,有什么血缘关系被称为仲父,让他全家迁徙到蜀郡。最后吕不韦在去往蜀郡的途中自尽。

前半句不致命,后半句才是让吕不韦自杀的原因。

嬴政直接在信中提到了仲父,很显然嬴政对此事很在意,隐藏含义是说吕不韦真的是自己亲生父亲吗?嬴政肯定不能验证,但世人怀疑,所以只能死无对证。

吕不韦一死,不仅稳固了嬴政的地位,还能让嬴政摆脱关于他身世的流言。

当然嬴政身世是吕不韦自尽的原因,还有另一层原因就是吕不韦在河南封地时,家中的宾客是络绎不绝,因为他的威望名声还在,这对于嬴政来说威胁很大,假如吕不韦发动叛乱,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嬴政写信警告吕不韦,让他带着全家迁徙去蜀郡。吕不韦害怕嬴政直接下杀手,所以自己自尽,不牵连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