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临摹历代名家山水画?


中国画的学习和提高,临摹名家名画是必不可少的方法。

临摹虽然是必要的方法,但也必然要讲究方式,不然会徒劳无功甚至与临摹的初衷渐行渐远,就得不偿失了。当然每个人临摹自有主张和习惯,分享一些自己的体会算是参考吧。

一临摹要先定位

临摹也会有很多阶段,很多目的,并不是所有的名画都适合自己,所以选择临摹之前,应该对自己的水平还是要有个准确的定位,刚开始学画的阶段,多看名画是非常必要的,名画可以说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就像读书要读名著一样的道理。

但如果临摹就要谨慎,毕竟初学对于国画的技巧还未掌握,对于国画的境界还不甚了解,只是一味的照搬并没有好效果,何况有时连照搬也未必可能,就说山水画,皴法就有十几种不止,所以还是从一些启蒙画谱开始临摹,比如《芥子园画谱》

二临摹要有范围

中国名画可谓璨若星河,不可能都能临摹遍,再者中国画也有很多种类,很多流派,很多风格,就算能临摹大部分,这样的临摹也只能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而产生不了实际的效果,所以,临摹之前就应该先找到自己临摹的范围。

范围的确定当然首先是自己的喜好,或者说自己准备学习的风格类型,除此之外,确定临摹名家的范围,也要确定名画时代的范围,毕竟中国画历史也比较长,当然如果有老师,最好让老师推荐一下,毕竟老师对你的水平和特点比较了解,对国画的认识也高些,这样临摹就事半功倍了。

三临摹要突破

临摹除了初学时要尽量依样画葫芦,以后就不能照搬了,要有自己理解后的突破,说实话如果真能临摹的很逼真,能做到的可谓凤毛麟角 ,如果真能临摹的惟妙惟肖,恭喜你出徒了,可能就有人临摹你的名画了。


也应该在范围上突破,这与上面有范围不矛盾,首先是自己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另外这种突破也不是天马行空,而是要取长补短有的放矢,比如自己多画工笔,但也会选一些写意名画临摹,艺术也应该互相借鉴,博采众长。


红梅工笔佛画


中国画的学习和提高,临摹名家名画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画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纵31.8厘米,横51.4厘米,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临摹虽然是必要的方法,但也必然要讲究方式,不然会徒劳无功甚至与临摹的初衷渐行渐远,就得不偿失了。当然每个人临摹自有主张和习惯,分享一些自己的体会算是参考吧。

文徵明·松石高士图

一临摹要先定位

临摹也会有很多阶段,很多目的,并不是所有的名画都适合自己,所以选择临摹之前,应该对自己的水平还是要有个准确的定位,刚开始学画的阶段,多看名画是非常必要的,名画可以说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就像读书要读名著一样的道理。

但如果临摹就要谨慎,毕竟初学对于国画的技巧还未掌握,对于国画的境界还不甚了解,只是一味的照搬并没有好效果,何况有时连照搬也未必可能,就说山水画,皴法就有十几种不止,所以还是从一些启蒙画谱开始临摹,比如《芥子园画谱》

文徵明·扇面山水图


二临摹要有范围


中国名画可谓璨若星河,不可能都能临摹遍,再者中国画也有很多种类,很多流派,很多风格,就算能临摹大部分,这样的临摹也只能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而产生不了实际的效果,所以,临摹之前就应该先找到自己临摹的范围。《山水》


范围的确定当然首先是自己的喜好,或者说自己准备学习的风格类型,除此之外,确定临摹名家的范围,也要确定名画时代的范围,毕竟中国画历史也比较长,当然如果有老师,最好让老师推荐一下,毕竟老师对你的水平和特点比较了解,对国画的认识也高些,这样临摹就事半功倍了。潘天寿《雨后江山铁铸成》


三临摹要突破


临摹除了初学时要尽量依样画葫芦,以后就不能照搬了,要有自己理解后的突破,说实话如果真能临摹的很逼真,能做到的可谓凤毛麟角 ,如果真能临摹的惟妙惟肖,恭喜你出徒了,可能就有人临摹你的名画了。

也应该在范围上突破,这与上面有范围不矛盾,首先是自己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另外这种突破也不是天马行空,而是要取长补短有的放矢,比如自己多画工笔,但也会选一些写意名画临摹,艺术也应该互相借鉴,博采众长。


赵少俨


临摹历代名家山水,是要循序一定的顺序和规程的,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传统山水画论宗,分北宗南宗。北宗以斧劈皴法为代表,实质是以面皴特征,强调气势,重视点线笔法;南宗用水绝伦,擅长渲染,更注重意境。历朝历代的山水画家,无不立足于前人成就,重视师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努力寻求创新和突破。

所以,在临摹前一定要搞清楚师承关系,搞清宗派特征,才会胸有成竹。可立足一家,横向纵向都有眉目,但动手临摹,一定要紧盯一人。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终无所成。

临摹程式,勾,皴,点,染。薄施数为,不能急于求成,浓墨重彩,一步到位。要发挥宣纸的特性,求厚重,忌浅薄。

在此基础上,掌握了一家特征,再扩大战果,发现变的迹象,力争搞清楚山水画发展的轨迹,先专后博。先继承,后创新,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7104787652071308"} --}

异度9631


芥子园入手,需要老师指导临摹。因为芥子园是刻本,线条比较硬,完全照着临会画死。

芥子园好比骨骼结构图,但是我们要画的是人,临的时候脑子里要有真实的树石的样子。

然后临古画原作,我个人喜欢临沈周、倪瓒、弘仁、董其昌,从局部和粗笔开始,因为线条比较明显,然后全临。需要找老师帮忙看看,指出不足之处,慢慢地眼光就养出来了。

有个app叫 中华珍宝馆 ,里面有大量高清原图,推荐使用,我用ipad看,特别高清。

手不要停,哪怕每天画两笔,就两笔,也比搁置着不动弹强。

纸的话从手工毛边纸入手,然后半熟宣,然后卡纸和绢,各种材料都用一下有利于了解它们的特性。生宣熟宣也都可以用用试试,最好不要摁住一种用,然后其他纸的特性一概不知。

颜料的话马力就可以,青绿和浅绛会用到,水墨不用,但是还是要会上色不是?

大小不同的笔肯定要准备的,初学的话白云就可以。

作为画师家属,学画四个月余,最近在临董其昌。觉得画画好开心,我以为我在学画画,但是又觉得其实是在养生。因为画树的时候是树的状态和呼吸感,石头是石头的状态,水是水的状态,感觉自己在心里要装着那个事物,落笔的线条才能有分毫地接近它们,一张画画完,感觉遍游山川,灵魂附体到各种花草树木上,畅快极了!


康居画业


学习山水画要从基础入门。先了解山水画是由山峦、山石、树木、云雾、水流、湖泊和人物屋宇组成的。学习山水画必须先把这些景物人物逐个画好,打下基础才能开始临摹创作山水画。临摩古人画先应以介子園画谱为范本 ,逐个进行临摩。临摩画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练习笔法和用墨,笔法有聚锋尖筆和散锋破筆 ,一般勾线点苔用尖筆 ,皱擦点树用破笔。关于用墨应注意枯湿浓淡三原则:宁愿潦草不要刻板,宁愿干枯慎用湿筆,宁愿用淡墨慎用浓墨。这些基本知识掌握了,便可临摩整幅山水画进行作品创作了。


毛桂云47


找到一个自己喜欢风格的作品很关键,心中有山水才能画的好山水。记得也是在头条里看的一段视频大概意思说多读书,画自然不一样。提高自己的修养才是主要的。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求阙阁主


首先要喜欢,之后用心,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坚持,坚持到最后就是赢家。


文化众诚


基础景物入手。山水画是由山峦、石头、树木、云雾、瀑布、江湖这些主要景物组成的,学山水当从画好这些景物入手,从一块石,一棵树学起,只有把这些基础景物画好了,才能打好基础画出好画。练习笔法墨法。画基础景物也是练习笔法墨法的过程,笔法有聚锋尖笔和散锋破笔两种,通常勾线、点苔用尖笔,皱擦、点树用破笔,墨法初学主要注意笔墨运用三原则,宁草勿刻(宁愿潦草勿要刻板),宁枯勿湿(宁愿干枯用笔慎用湿笔),宁淡勿浓(宁愿用淡墨慎用浓墨)。临摹先南后北。临摹练习是学山水画的主要方法,宜先选择南派山水入手较好,南派山水通常构图简洁,笔法随意,留白较多,枯笔为主,许多画连渲染都没有,比较容易入手。如清四僧石涛、石溪、弘仁、八大的山水都很简练淡雅。北派山水高山复岭,苍松古柏,云烟瀑泉,较为复杂,技法要求要高得多,可在较熟练后再作。当然,南派简洁并不是说就简单,实际上越简单越难画出水平,只是容易入手而已。


草莓爱民谣


用心写好每一个字!



电影赏析情感世界


首先必须要明白的是,人这一辈子想要完成临摹历代名家山水画,从生命时间上来说是个既不现实,又没有必要去做临摹历代名家山水画的事情。

学习方法很重要,古人早就留下了绘画之道……”造化自然,师从自然” 。如图:


古人确实是这么做的。

就是在现代,生活中也不缺少这样的场景。


画的各种皴法,都是古人来之于实景写生的总结。 “师从自然”证明了古人绝没有胡说八道!

古人的作画方式充分的说明了一个现象,画自己”耳闻目染”的东西是最有生命力了。

本人也来凑个热闹,自己眼中的山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