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一战,除了武松能全身而退,梁山好汉中还有哪些人能做到?

迷彩小兵哥



这是个假设的问题。即然是假设,就难免见仁见智。以笔者愚见,在梁山好汉中,能做到像武松这样面对强敌全身而退的人有许多。


武松是被人陷害发配途中遭遇这场战斗的。在《水浒传》中,在发配路上欲加以杀害的共有三人,分别是林冲,武松,卢俊义。其中,林冲和卢俊义的情况特别有趣,简直是如出一辙:

他俩都是被董超薜霸这两个官差押送,都是走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把本已枷锁在身的人绑在树上,再举起漆火棍迎头打去。这种情况下,林冲和卢俊义想躲的条件都没有,只能闭眼等死,别无任何办法。



细心的读者肯定能看出,押送林冲的董超和薜霸本是在东京开封府当差。而卢俊义是北京大名府人,与东京相差千里之遥,董超和薜霸怎么会又来到北京押送卢俊义呢?原来,董超和薜霸当初押送林冲路过野猪林,被鲁智深救了下来。按照鲁智深的意见,当时就结果这俩个小人的性命,却被林冲劝阻了。由于没有按照高俅的旨意害得林冲,俩人回到东京,高俅很不高兴,一气之下就把他俩发配到北京大名府,等于是从京城下放了。大名府的梁中书看到这俩个家伙日后可用,便把他们留下继续充当押人的角色。多行不义必自毙,当他二人在路上又如法泡制要加害卢俊义时,被躲在树上的燕青一人一箭,分别结果了性命。



武松是被蒋门神和张都监陷害发配恩州,路上不仅有两个官差押送,而且在飞云浦还安排了两个杀手,准备四个人联手杀害武松。好在武松当时只带着枷锁,没有被绑在树上。他看穿了四个的阴谋,到了飞云浦的桥上,先是乘人不备,飞脚将两个官差踢落桥下,挣脱枷锁夺刀杀死两个杀手,又跑到桥下杀死两个官差,等于是以一敌四,接着返回鸳鸯楼,将相关人员全部杀死。


从以上过程不难看出,当面对强敌劫杀,林冲和卢俊义都是束手待毙,而武松却反守为攻,变被动为主动,大开杀戒报仇血恨。同样的遭人陷害,其结果天地相差。武松的神勇在这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形之下,如果要问梁山好汉中,还有哪些人能像武松这样,在飞云浦一战全身而退,这恐怕要先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武功,二是性格。按照这个条件,下列好汉可按顺序排出:


第一,鲁智深排在第一,恐怕没有异议。理由如下:

1、金翠莲父女与他素不相识,只因受到镇关西迫害,鲁智深三拳就把镇关西打死,然后,兵马提辖的工作也不要了,扬长而去。


2、鲁智深与林冲只有一面之交,没说上几句话,听说林娘子被人调戏,拎着禅仗就赶来打架,被林冲劝阻方才回去。在野猪林他救出林冲,分手时,为了震摄董超薜霸这两个坏蛋,他挥起禅仗把碗口粗的松树拦腰打断,把两个官差吓得屁滚尿流。


3、鲁智深路过桃花村,得知刘太公的女儿被桃花山的小霸王周通强娶霸占,他不顾刘太公劝阻,让对方把女儿藏起来,他在新房里埋伏,把周通按到地上一顿暴打,直到了却这桩婚姻为止


4、鲁智深路过瓦罐寺,看到崔道成和丘小乙两个恶人,霸占寺庙强掳民女为非作歹,他饥寒交迫已经打不过人家,但还是找来史进,联手干掉了这俩个恶人,一把火把破败的寺庙烧个精光。



从鲁智深行侠仗义、惩恶扬善、无私无畏、不计后果的习性上分析,他若是遇到飞云浦的事情,不禁会杀掉欲加害他的四人,恐怕连飞云浦这座桥都得拆掉。



第二、李逵若是遇到飞云浦的事情,能把四个杀手剁成肉泥

李逵是个地地道道的粗人莽汉,他虽然没有武松的神勇,也没有鲁智深的神力,但他有天地不惧的杀气。杀起人来不分男女,不分老幼,杀红了眼可以不分好人坏人,一律砍头。


1、李鬼假扮李逵拦路抢劫抢到李逵的头上,他掀翻李鬼正要砍头,李鬼谎称家有九十岁老母无人奉养,李逵想到自己就是回家接母上山,留下了他的小命。没想到这家伙转身就要与人合谋下药害死他。他二话不说,揪住李鬼就把他的头割了下来。



2、李逵接母亲上山路过沂岭,放下母亲出外找水,母亲不慎被老虎吃掉。他一怒之下连杀四虎。没有一点虎气,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3、为接回公孙胜破高廉法术,师傅罗真人不许。李逵竟夜闯寺庙斧劈罗真人。为接朱仝上梁山,李逵竟把郓城县令的小衙内杀死。可见李逵为达目的不论是非,滥杀无辜。



4、李逵与燕青路过四柳村借宿,庄主狄太公的女儿与人私通,在房里装神弄鬼足不出户。狄太公请他驱鬼,李逵竟把人家女儿和奸夫一起剁成了肉饼。狄太公一看傻了眼,说,我是让你搭救我女儿,你怎么把她也杀了。李逵说,你女儿跟着别人做坏事,还留下她做什么?


5、李逵使的一对板斧,砍下去能把人劈成两半。他发起火来敢把梁山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砍倒,什么事在他那里都不算个事。


像李逵这种遇事不问青红皂白由着性子来的角色,如果遇到飞云浦的事情,会不顾一切地拼命,那四个杀手恐怕不仅要被他杀死,更有可能被剁成肉泥。



第三、霹雳火秦明,拼命三郎石秀,都是点火就着以命相博的性格

秦明位列水泊梁山五虎将第三名,手使一根狼牙棒,脾气暴燥形同霹雳。他本是青州府兵马统制,在攻打青风寨时,与花荣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上下。是花荣设计把他引入陷阱方才捉住。后来吴用差人假扮秦明去攻打青州府,致使慕容知府杀了他的夫人和全家。收伏秦明后,宋江为了弥补亏欠,作为主婚人,把花荣的妹妹许配给秦明,并且亲自置办嫁妆,大操大办,这才把秦明安抚好。



拼命三郎石秀,在杨雄家窥见杨夫人潘巧云与和尚私通。对这种敏感的事情,一般人都会睁只眼闭只眼,尤其是好兄弟之间,是最忌讳的事。他却出于兄弟之情,告诉了杨雄。结果杨雄却听信夫人潘巧云的馋言,把石秀赶出了家门。石秀一气之下,埋伏在杨雄家后门,杀死来偷情的和尚,终于让真相大白。

在卢俊义被押赴刑场开刀问斩时,石秀只身一人冒充梁山全伙,从酒楼上跳下劫了法场,使卢俊义起死回生。



所以,当秦明和石秀遇到飞云浦的事情时,肯定也会以死相博,全身而退。


面对飞云浦一战,按照梁山好汉的性体,最能够奋勇反击全身而退的人,非鲁智深、李逵、秦明、石秀莫属。

当然,其他好汉也不会束手待毙,就看临机处置是否得当了。



文化一家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飞云浦一战,武松胜利的很侥幸。

其实一个人再能打,自己赤手空拳哪里能够对付4个拿着武器的人。

所以蒋门神、张都监都认为,4个人去杀武松足够了。

谁知道,武功的反应很快,又有计谋。

他们派去的4个人则很没用,接近于垃圾。

我们看看书中怎么说:

武松站住道:“我要净手则个。”那两个提朴刀的走近 一步,却被武松叫声:“下去!”一飞脚早踢中,翻筋斗踢下水去了。这一个急待 转身,武松右脚早起,扑通地也踢下水里去。那两个公人慌了,望桥下便走。武松 喝一声:“那里去!”把枷只一扭,折做两半个,赶将下桥来。那两个先自惊倒了 一个。武松奔上前去,望那一个走的后心上,只一拳打翻,就水边拿起朴刀来,赶 上去,搠上几朴刀,死在地下,却转身回来,把那个惊倒的,也搠几刀。   

这两个踢下水去的,才挣得起,正待要走,武松追着,又砍倒一个,赶入一步, 劈头揪住一个。

看看,本来稳操胜券,这几个垃圾却不提防。

武松是用计策突袭,首先将猝不及防的2个蒋门神的徒弟踢下河,然后专门对付2个差役。

其实,两个差役如果联手用刀杀武松,就算打不过,还有一场搏斗。

谁知道,这些差役平时狐假虎威,其实都是胆小鬼。

看到这种情况,他们根本不敢搏斗,直接跑了,期间还有一个人甚至吓得跌倒了。

这样还搏斗个毛,两个差役迅速被武松杀了。

而两个落水的蒋门神徒弟本来就受了伤,加上他们师傅尚且被武松打的跪地求饶,何谈两个喽啰。

此时武松手上已经有了武器,一对儿也能打赢。

然而,这两个徒弟也不敢搏斗,一味要逃走,结果都被轻松杀死。

找这4个脓包来行刺武松也是醉了,还不如找4个老娘们。

其实,飞云浦这种场景是极为危险的,只要4个刺客稍微有点本事,百分之九十九的好汉都会送命。


所谓好汉敌不过人多。

杨雄一身好武艺,却被几个无赖一拥而上抓住手脚,也是无法脱身。

再说鲁智深那么厉害,又有武器,仍然被崔道成和邱小乙两个二三流强盗联手打败。

卢俊义那么厉害,被一群衙役冲入家中,也是几乎束手就擒。

恐怕梁山好汉遇到这种场景,也是基本都死翘翘了。


萨沙


飞云浦一战,武松之所以能够全身而退,有以下四个条件。



一,施恩的提醒,在林冲踏上流放征程之前,施恩前去送行,有衣有银有食物,并附耳低言“只是要路上仔细提防,这两个贼男女,不怀好意。”,有了施恩提醒,武松自然加强了警惕。



二,武艺高强。如果仅仅加强警惕而没有高强的武艺是不中用的。这就相当于你拥有很多资本,但如果没有了生命,那么一切都等于零。武艺高强是武松全身而退的必要条件。



三,有叛逆精神。如果没有不畏官府,敢于反抗的精神,那么无论做什么都会束手束脚,那样,面对工差时,就会心虚害怕,影响自己武力的发挥。武松没有,武松在向公人和蒋门神的徒弟下手时一点都没有犹豫,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

四,做事谨慎,胆大心细。武松在一百零八将中,也许不是武功最高强的,但做事绝对谨慎,而且必要时敢于孤注一掷。所以无论是怒杀潘金莲西门庆,还是大闹飞云浦。武松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以最小的代价换来了最大的利益。




像武松这样既武功高强,有做事谨慎,又能够胆大心细,在遇到飞云浦这种情况下,依然能够全身而退的,除了武松以外只有两人,那就是杨志和鲁达。



杨志的武艺自然不在话下,虽然在黄泥冈失过手,但那是受人所累,若论江湖经验,做事风格,杨志是不在武松之下的。鲁达武艺与谨慎也不用细说,这在拳打镇关西和大闹野猪林,怒打小霸王等情节都体现的淋漓尽致。虽然他在孙二娘的十字坡受过挫,但若是有人提醒,在飞云浦则是不会重蹈覆辙。



至于卢俊义,林冲,秦明,呼延灼等人,虽然武艺不低,但心向朝廷,做事难免会束手束脚,也许最后能够宝珠性命,但全身而退可能不大可能。


萍风竹雨123


老实说,除了武松,水浒中没人能从飞云浦全身而退!飞云浦一战实际上考验的不仅仅是人的单兵战斗能力,更考验人的江湖经验。整个梁山好汉中武功比武松好的人都没啥江湖经验,有江湖灵验的人武功实际上又不怎么样,这就是差距。

我们来看飞云浦一战时,武松的态度。在飞云浦时期,武松只有在施恩送来烧鹅跟酒的时候有吃喝,其他时候全程是不吃不喝的,害怕被下毒。这个警惕性就不是其他人有的(林冲被按烫脚,杨志被下迷魂药,鲁智深也被迷倒)。而且在那种不吃不喝不睡的极限程度下,其他人的战斗力会下降很多。

其次,武松到达飞云浦时候看了一下地形就立马做好了迎战准备,因为这个地方适合埋伏杀手,所以他才能在第一时间抢占有利地形,而且从某种意义上看,武松选的是死地(没地方逃),武松把自己放在死胡同地方是为了避免腹背受敌,这样可以先全力拼倒一个,这是武松当都头多年的经验,这种战斗经验也是其他人所没有的。

第三,应变能力。武松在飞云浦应战的时候,全身是带着枷锁的。他是借着杀手的刀才砍开枷锁(否则再高的武功也施展不开),也就是说他基本上是算准了对方的行动方式。这一点,那几个老江湖则没有这个本事。


优己


大概是受了电视剧影响,很多人都认为武松飞云浦一战非常具有技术含量,如果不具备相当的武艺和胆色,根本不可能活着出来。比如《新水浒》,为了表现武松的勇武过人,在飞云浦安排了六名杀手,再加两个公差,一共八人,结果全都被武松杀死。其实,原著中飞云浦一战根本就没有那么激烈的场面,武松面对的只有两个公差和两个杀手(蒋门神的两个徒弟》,轻轻松松就将他们解决了。

在我看来,飞云浦一战对武艺的要求并不高,两个公差加两个杀手估计也就相当于梁山的四五个喽啰,完全不值一提。要说飞云浦一战唯一的难点是武松身披枷锁,行动不便,这不利于武艺发挥。除此以外,此战根本就没什么凶险之处。那么,除了武松,梁山好汉中还有谁能全身而退呢?

一、林冲、卢俊义肯定葬身飞云浦,这两人都曾被董超薛霸暗害过,而且面对他们的暗害,林冲和卢俊义选择的是坐以待毙,如果不是鲁智深和燕青及时出现,他们早就死了。因此,如果林冲和卢俊义身处飞云浦,必定死于敌手,即便他们武艺高强,但他们不懂反抗。

二、像宋江那样武艺不济的好汉,也无法走出飞云浦。虽然我说飞云浦一战对武艺的要求不高,但同时也说了,此战的难点在于身披枷锁,如果武艺不到一定水平,也很难全身而退。除了宋江,还有什么李忠、周通、孔明、孔亮、皇甫端、安道全之流,肯定也是无法突围的。

三、实际上,武艺稍微在中等偏上,其实都能从飞云浦全身而退,像鲁智深、杨志、石秀、史进这样的好汉就不用说了,对他们来说肯定是轻而易举。即便是扈三娘那样的女将,飞云浦一战也难不倒她。还有欧鹏、杨雄、燕青等,当然也是有实力走出来的。

照样算下来,梁山好汉中能从飞云浦全身而退的除了武松,还有:吴用、公孙胜、关胜、秦明、呼延灼、花荣、柴进、李应、朱仝、鲁智深、董平、张清、杨志、徐宁、索超、刘唐、李逵、史进、雷横、李俊、阮小二、张横、阮小五、张顺、阮小七、杨雄、石秀、燕青、黄信、孙立、宣赞、郝思文、韩滔、彭玘、单廷圭、魏定国、欧鹏、邓飞、吕方、郭盛、扈三娘、项充、李衮、曹正、李云、焦挺、时迁。


久哥聊小说


除了武松以外,我觉得青面兽杨志可以,杨志胆大心细,在智取生辰纲时,就表现出杨志心思缜密有勇有谋,虽然最后栽了,我觉得青面兽杨志未必会栽在飞云浦,林冲的武艺不错,但是心思不强,飞云浦他是过不了关,鲁智深的武艺不输于武松,但也光靠武艺也未必能行,李逵性情耿直硬打硬拼还可以,飞云浦也不一定会过去,五虎大将,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双枪将董平,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都是马上的将军,步战不是强项,没有马不一定强过武松,纵观整个梁山好汉,除了武松还真的找不到能顺利突破飞云浦的


清河老李哥


飞云浦的胜利,是武松体力、武力、与智力的综合胜利,而不是单一的优势。

人们常常把野猪林与飞云浦相比。同样的武艺高强的好汉林冲,在野猪林完全是任人摆布,能够活命全凭了鲁智深的相救。而飞云浦一战,武松的武艺未必强于林冲,只是事先有准备,知道解差心怀不良之心。他甚至边走边吃了两只烧鹅!保持着充沛的体力。

像武松这样既有勇力、又很精细的英雄,在梁山好汉中,其实并不多见。像李逵,基本上是一味粗鲁,偶然精细一回,却完全不在点上。像吴用、公孙胜,主要是动脑筋,打起架来根本不行。打架可以的,像林冲,又太容易轻信,缺乏必要的提防心。

相比下来,只有鲁达、出家后叫鲁智深的,粗中有细,虑事周全,能与武松相比。能在飞云浦的逆境中全身而退的,恐怕不会再有第三人。


栖鸿看红楼


之前逻辑文史姨答过类似的问题,说梁山好汉中80%以上的人都能走出飞云浦,结果遭来的武吹们的围攻与漫骂,甚至还有人私信问候我全家的,我也真是服了。许多人说我是武黑,我也在反思,是不是真的我对原著有什么不一样的误解。

今天又聊到了这个话题,我决定重新审视一下观点,最终我得出结论,梁山上能走出飞云浦的人,也就一半左右吧。

那么武松怎么摊上这摊“浑水”的呢,都特么怪施恩。由于施恩武功一般,后台也不硬,导致自己的酒楼被抢,没地儿说理,只能找外部势力为自己出气。那为什么施恩看中了武松,很简单,因为武松比施恩更强并且盛名在外,聊到这里大家其实也就能感觉到了,想要帮施恩夺回快活林,至少拳脚功夫得不错,并且胆子要大,敢和黑恶势力作斗争,这样一来,梁山上这种头铁之人,就多了去了。

比如,某人发起火能一头撞断一棵松树,这也足以让施恩感叹;某人没别的爱好就爱杀人,也会让施恩暗暗称奇;甚至某位使铁链的汉子喜欢吃人肉,怕是也会让施恩赞赏不已。

所以,武松只是施恩众多选择之一,可别觉得只有武松能夺回快活林。

甚至,施恩对武松一开始就是利用的关系,后来在二人的相处之中,才发现武松确实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因此在武松落难时施恩才愿意散尽家财去援助他,并且在武松重新上路时,仅仅是一句叮嘱,一只熟鹅就能让读者感动不已。

接下来的描述可能会让武吹们不爽,但我还是要说一下。就是飞云浦上刺杀武松的人,简直菜到虚坤。在电视剧中,编剧为了突出体现武松的勇武,硬是在危桥上给武松设计了一众绝顶杀手来伺候他,可是在原著中,刺杀武松的仅有两个公差和蒋门神的两个徒弟,并且在武松踢翻蒋门神的两个徒弟后,两个公差就已经吓得尿裤子了…

请问,这种难度,只有武松能应付吗?

好了我说完了。



逻辑文史游


在飞云浦那样的场景下,除了武松能够逆转危局,梁山好汉中鲜有几个能够转危为安!论名气, 宋公明, 卢俊义, 林教头肯定早死了几百回。因为他们不会反抗,只会逆来顺受,同样是脸上烙上金印,他们早已对“贼”, “匪”早已深恶痛绝。

武二郎从小生活在社会底层\u0000\u0000, 胆大心细, 江湖阅历丰富, 早已知道十字坡的RR包子 , 就连鲁提辖也差点成了刀俎!武松却能够逃过孙二娘的毒杀,这说明武松不仅能够自我保护 , 随时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仅自保,而且完成目标任务。

古代囚犯生命相当脆弱。宋江, 林冲深谙官场潜规则 : 钱能通神!武松贫困, 有钱只会买酒醉, 不懂仰人鼻息求怜悯 , 求人不如求己 , 自强自尊 , 关键时刻靠自己拳头硬。

飞云浦的结局,武松早已懂得江湖险恶, 人心不古, 命运靠自己掌握。西门庆, 王婆, 张督监,蒋门神, 武大郎, 宋公明, 柴大官人, 施恩等等, 这些面孔历历在目, 他们各自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和私心,即使押解囚犯的差人也会为了孔方兄杀人。武松深知究里, 所以, 才能在飞云浦保住自己性命。

水浒108个好汉,最终能够寿终正寝也只有几人。李俊, 张横, 阮氏昆仲, 鲁达, 武松, 公孙胜, 几个而已, 他们选择了急流勇退, 达到人生境界~勘破红尘 , 梁山多数好汉没有死在飞云浦 , 却倒在功名利禄贪婪里。

游氏观点,谢谢阅读。


游半知


熟悉《水浒》的朋友们都知道景阳冈打虎虽然是武松武二郎的成名之作,醉打蒋门神更是威武,但飞云浦一战才是他生平最艰难的一战,而且掀起了后面血溅鸳鸯楼的最高潮。

飞云浦这一战,有三处最难的地方;第一,武松当时身戴枷锁,行动不便;第二,他身上旧伤未愈,敌人又是全副武装的四人;第三,当时地形十分复杂,对个人的应变能力考验极高。


而整个梁山一百零八将,能够从飞云浦全身而退的,除了武松之外,恐怕只有鲁智深,石秀,杨志三人还有机会,但也不是百分百,毕竟武松的那种强烈的求生意志和逆境的超强爆发力,并没有几个人能够具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