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的恶果》:摆脱奖励,用“动力3要素”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

说起奖励,生活中随处可见:父母用糖果奖励孩子乖乖吃饭,老师用小红花奖励学生发奋学习......“做这个就能得到那个”几乎是每个父母的常用手段。短期来看,奖励的确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孩子为了得到糖果端起碗大口地吃起来,学生为了争夺小红花,奋笔疾书,努力学习,可是然后呢?长期来看,奖励的效果真的有我们以为的那样好吗?


《奖励的恶果》:摆脱奖励,用“动力3要素”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

答案令人惊讶:长期来看,奖励非但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还会让人们丧失做事的热情和动力。那么,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奖励还会产生哪些意想不到的“恶果”呢?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超越奖励,真正激发人们做事的内在动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书籍《奖励的恶果》,所有的答案都会在这本书里找到。


《奖励的恶果》:摆脱奖励,用“动力3要素”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


本书的作者,艾尔菲.科恩,被《财富》杂志称为“美国最猛烈批判金钱奖励的人”。写作本书前,科恩对数百项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人们在受到金钱、评级或是其他外在激励的影响时,实际上会表现更差”。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品读这本书。了解一下奖励最终失败的4个原因、奖励和表扬别人时的4个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实现自我激励。

奖励为什么最终会失败?

不少父母和老师对奖励最终会失败心存疑虑。奖励明明督促孩子和学生做事更积极了,怎么能说它最后是失败的呢?接下来,为了解答这个疑问,我就一一为您分析,导致奖励最终失败的4大原因。

01、 奖励的本质其实就是控制,只会产生短期的效果。

奖励的基本性质是控制。----艾尔菲.科恩

如果你想让孩子对你顺从,快速地完成某件事,奖励无疑是最不费脑子的办法。奖励和惩罚本质并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奖励是通过诱惑来进行控制。短期内奖励的确会见效,但如果你的目的是想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用心思考、自觉地学习者,那么奖励不但没用还会适得其反。

比如你用糖果让孩子乖乖地去整理房间,起初孩子基本会认真照做,但是长期下来,如果某一天原本的糖果奖励对孩子吸引力变小,或者孩子不想被糖果继续控制了,那么他便会放弃整理房间,长久看,父母“想培养孩子做家务的好习惯”这件事最终还是失败的。

想想你的生活中,起初你奖励孩子时,面对奖励孩子还兴致勃勃,可之后,孩子们要么对奖励熟视无睹,要么要求更换成更丰厚的奖励。因为当一个人感觉到被控制时,做事的积极性是不会太高的。综上,用奖励来控制,只会产生短期的效果,长期看最终是失败的。


《奖励的恶果》:摆脱奖励,用“动力3要素”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


02、 奖励让我们只关注表面,忽视了问题的背后原因。

奖励根本不要求人们关注问题产生背后原因,你不会探究孩子为什么尖叫,学生为什么不做作业,员工为什么工作马虎。你要做的只是贿赂或威胁对方,使其顺从。----艾尔菲.科恩

一位妈妈给我留言,她女儿今年3岁了,睡觉时总是一次一次跑出房间,为此她对女儿说:“如果你乖乖上床睡觉,妈妈明天就给你买个芭比娃娃!“,终于孩子总算是乖乖躺到了床上。可几天后孩子仍然在睡觉时拒绝上床。即便她答应女儿再给她买一个玩具熊,女儿仍然拒绝上床睡觉。


这位妈妈,面对女儿不睡觉,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奖励,可无论是芭比娃娃还是玩具熊,奖励的内容都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要弄懂孩子为什么会这样?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她不喜欢上床睡觉呢?也许是上床太早,还不困;也许仅仅是想跟爸爸妈妈撒个娇多待一会儿,也许孩子还在为晚饭前发生的事情烦心,这就需要重新梳理一下当天发生的事情;亦或是孩子想再让妈妈给读一次绘本,再或者就是客厅的灯没有及时关闭,惹得她兴奋地睡不着……


总之,各种可能的原因,需要父母去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改进,而不是用奖励蒙蔽双眼,完全忽视孩子不睡觉的原因。正如作者艾尔菲.科恩在书中说道的那样:“事实上,奖励完全不是解决之道,而只是掩盖问题和忽视原因的花招、捷径和速效药,只看到表明,没有深入。


《奖励的恶果》:摆脱奖励,用“动力3要素”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


03、 奖励会阻止孩子的冒险和创新。

在受到奖励驱使时,我们就只做能得到奖励的事----艾尔菲.科恩

有心理学家曾说:奖励是探索的敌人。的确如此,很多情况下,孩子们的确会挑选最容易的活来干,以此来快速地得到奖励。而且有相关研究显示:

奖励越大,人们会选择更容易的活儿;奖励停止时,原先获得过奖励的人会选择尽可能少做;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在奖励下做事的时候,会不知不觉转移目标,人们不再专注于任务本身,转而变为只想快速得到奖励。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家披萨店为了激励孩子们多读书,推出一项活动:读10本书可以得到一块免费披萨。参加活动的孩子们,起初读得津津有味;很快,为了得到免费披萨,孩子们开始心照不宣地选择读简单的书籍,而那些有深度对孩子们阅读理解很有帮助的书籍却被抛之脑后。

因为只有读简单的书,才会快速地得到披萨。孩子们不愿意去冒险和探索,因为他们的目标已经不是读书,只是为了奖励的披萨。


《奖励的恶果》:摆脱奖励,用“动力3要素”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


04、 奖励破坏了人们的内在驱动力。

奖励最终会导致失败,最重要也最本质的一个原因就是:奖励破坏了人们的内在驱动力。众所周知,驱使人们做事的动力有两种,一种是外在动力,一种是内在动力。而奖励刚好就是外在动力。

不止一个研究表明:内在驱动力才是促使人们表现最佳的根本原因


有一则经典的故事:一个老人住在湖边,可是每天放学后,总有一群孩子过来,在门前的草坪上踢球,很是扰人。一天老人想了一个计策,他对前来踢球的孩子们说:“如果你们明天仍然来踢球,就奖励你们每人1美元”。


第二天,孩子们早早地来到了房子前,吵吵嚷嚷踢起了球,老人也遵守了约定,给了每个孩子1美元,并嘱咐孩子们明天再来;


第三天,孩子们照例来到房子前踢球,这次老人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并对他们说:“明天开始,只能给你们每人1美分了”,孩子们面面相觑,思考了一下,不屑地说:才1美分!算了吧!此后孩子们果然没有再来。


聪明的老人正是利用奖励会削弱人们内在驱动力原理,成功地劝退了熊孩子。此前没有那1美元的奖励时,孩子们踢球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而老人给与奖励后,孩子们的动力从享受玩耍变为追逐奖励,最终当奖励越来越少时,孩子们最终放弃了踢球,外在的奖励最终夺走了孩子们做事的内在动力和乐趣。


《奖励的恶果》:摆脱奖励,用“动力3要素”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


以上就是奖励长久看,最终失败的4大原因。那么如此看来,生活中,奖励真的是“害人不浅”,那是要求我们生活中完全杜绝奖励吗?其实不然,生活中,爱的表扬和鼓励必不可少,我们仍然可以使用奖励,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才会把奖励的伤害降到最低。


奖励和表扬别人时需要注意的4个问题

01、 事先不允诺奖励,把奖励作为惊喜,事后给与。

大部分研究发现,不期而至的奖励比事先知晓并刻意去获取的奖励有较少的破坏性---艾尔菲.科恩

奖励其实就是让人们按要求行事,达到要求才能获得相应奖励。正因如此奖励才有破坏性。如果想要奖励破坏性降到最低,最好事先不允诺奖励,事后再给与奖励。

比如“你帮妈妈扫地,我就给你个香蕉”这就是我们很不提倡的奖励;反之,孩子表现不错,你拿出香蕉:“你昨天帮妈妈打扫卫生很棒,奖励你一个香蕉!”,第二种奖励方式,就比事先拿出香蕉控制孩子的方式好太多。


02、 鼓励或者表扬时对事不对人。

考试过后,晓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回到家后,奶奶对着晓军竖起大拇指:“真聪明!脑袋瓜真灵!”;妈妈下班后回到家,看到晓军取得的好成绩忍不住说:“哇!看来你考试前努力地复习起了很大作用,而且妈妈发现你这次的试卷,做的很细心,一些容易马虎的地方你都做对了呢!真棒!”

同样是夸赞和鼓励,妈妈就抓住了鼓励和表扬的精髓:那就是对事不对人!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更容易专注于任务本身,更加注重事情的过程,更愿意接受挑战。相比之下,奶奶的这种鼓励和表扬方式,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压力,为了维持我很聪明的这种预期和期望,孩子反而不能很好的专注于任务本身。而这种心态最终会阻碍孩子真正地进步。


03、表扬时要真诚具体,不要过于浮夸和宽泛。

有的家长,尤其是老人带娃,特别喜欢虚张声势地夸赞孩子,比如5、6岁的孩子自己用勺子吃饭,奶奶随口就会夸上一句“我大孙子真棒!太厉害了!”,但其实,孩子不需要过于频繁和虚假的夸赞,5、6岁正常发育的孩子,已经有能力自己用勺子吃饭了。只有真诚的表扬和鼓励,才会让人温暖和接受。


生活中,我们还要注意表扬时,多夸赞事情的具体细节和过程。比如你夸赞“哇,今天真是太帅了!”就不如“哇这件衣服的花色和颜色都好衬你的气质啊,显得你脸色超好!”。


04、表扬时,不要故意与他人比较,人为制造竞争。

比如在幼儿园里,老师总喜欢表扬某个孩子最乖,最安静,不乱跑之类的。总是在表扬时故意把孩子们进行比较,制造竞争。

这样做并不好,这会让班级里的小朋友觉得,对方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而不是合作伙伴,只有打败了其他小朋友坐得最端正才会受到老师的表扬。

其实老师故意与其他小朋友作比较进行表扬的意图,无非是想用这个小朋友控制其他孩子不要乱走乱跑,而对于这个被表扬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表扬并没有太多好处,这个小朋友很可能以后想得都是怎么取悦老师,让老师高兴。

正确地做法是,可以私下里去表扬这个孩子,给与这个小朋友积极的评价。


《奖励的恶果》:摆脱奖励,用“动力3要素”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


其实无论我们用怎样的方式去奖励和表扬孩子,对孩子做事的内在驱动力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损害,而如果我们想要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自律的好孩子,根本的办法还是从内在驱动力入手,这才是激发孩子做事热情和兴趣的根本之道。


摆脱奖励,运用动力3要素,真正激发内在驱动力

本书中,作者带我们寻找到了一种真正能激发孩子们内在动力的办法,可以简称为“动力3要素法“。那么首先来看看,什么是动力3要素:

<code>动力的第一个要素是Content,指的是任务的内容;/<code>
<code>动力的第二个要素是Collaboration,指的是明确任务的合作性;/<code>
<code>动力的第三个要素是Choice,指的是对任务的自主选择权,包括对做什么,怎么做,进行选择。/<code>


动力三要素法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前面我们讲过,无论是惩罚还是奖励本质都是控制,替代奖励就是要找到替代控制的办法,接下来就让我们用动力3要素法,来从本质上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01、从内容上,反思我们要求孩子做了什么。

在处理孩子的不当行为时,让我们从认真反思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开始。

生活中,父母最关心的就是“我怎么才能让孩子听话”,但是很少有父母去反思,“孩子不肯按照我说的去做,我的要求本身是否过于苛刻和不合理呢?”,这也是很多父母喜欢采用奖励的原因,因为奖励让父母不需要思考,就可以让孩子快速地顺从自己,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事。因此,如果想要摒弃奖励,先要从“内容”入手,认真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具体有以下可行办法:

(1) 要求的内容不要和孩子的基本需求相冲突。

比如我们要求孩子做的事,至少是与孩子自身年龄和能力相符合的,而不是超越孩子理解能力和年龄的。比如我们要求一个2、3岁的孩子不要发出声音,一直保持安静,或者不准乱动,这些要求本身就与孩子的基本需求相冲突,孩子当然很难做到。

(2) 所要求内容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多是合理的,但是有些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比如我们要求一个3岁的孩子不许玩水果刀,这是非常正确的。可是如果我们要求一个6岁的孩子,不要玩可乐里的冰块,则没有太大的必要,孩子天性好动,冰块并不会危及到孩子的生命安全。

因此,如果父母想少用奖励来贿赂自己的孩子,下次提出要求时,最好先审视一下它的合理性,而不是对孩子所有的需求都说不,也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


《奖励的恶果》:摆脱奖励,用“动力3要素”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


02、运用合作要素,与孩子共同制定计划。

关键的问题不是家庭和学校是否需要限制和规则,而是由谁来设定限制,是成人自己还是成人和孩子们一起?----托马斯.高登

随着孩子年龄增大,我们就越应该在制定计划时,让孩子参与其中。同孩子合作,倾听孩子的意见。把制定计划变为一个同孩子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非父母专制和耍权威的过程。这就要求父母做到以下几点:

(1) 即便非要立规矩,也要耐心解释给孩子听,告诉孩子“……这就是为什么妈妈要求你这样做的原因”,而不是态度强硬地说:“因为我这样命令,你现在必须去做!”

(2) 和孩子一起讨论,什么是错误的做法和行为,以及为什么他这么做是错的,比如某个孩子的行为被认为是有问题的,那么正确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找到错误的根源,而非简单粗暴地企图用奖励去纠正。(这也是上面我们提到的,奖励产生恶果的原因之一:忽略了问题产生的背后原因)

(3) 多征询孩子的意见,比如可以询问孩子“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我们接下来应该怎样做?”也可以邀请孩子写下一个书面计划。总之无论哪种形式的计划,基本原则就是:氛围宽松民主,孩子不是被迫的。

(4) 最后,制定计划后,可以后续跟进一下,以便及时观察计划是否合理,可行性是否高,问题有没有得到改善等等。及时对计划查缺补漏。


《奖励的恶果》:摆脱奖励,用“动力3要素”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


03、运用选择要素,给与孩子自主选择权。

育儿问题专家南茜.萨玛琳曾说:孩子们必须参与决定吃什么、穿什么、业余时间干什么以及是否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让孩子参与进来,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不知各位家长有没有发现,越是认真征求并考虑孩子的意见,最后需要大人解决的问题就越少。因此给与孩子适当的自主选择权很有必要。

本书作者也在书中强调,如果人们能自主决定采用何种方式来达成目标,人们就最有可能对所从事的事情充满热情。因此,让孩子来决定做什么、怎么做必不可少。培养和教育孩子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给与孩子适当的自主权。成人都渴望拥有一种能控制自己生活的感觉,孩子也不例外。


结语

为人父母,我们都希望摆脱奖励,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依靠内在动力,自主激励,自律又有责任感的人,而如果想要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要不断提醒自己,要从孩子的视角看待问题,这也是唯一,能够帮助我们避免回到奖励的老路,防止自食奖励恶果的办法。

我是格格斗,2岁男孩的妈妈,喜欢读书,热衷儿童心理学研究,育儿路上与宝宝共成长。欢迎你关注我的头条号@格格斗爱bab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