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一字王”和“二字王”有哪些区别?

brooklyn2018


什么叫“王”?

《荀子·正论篇》说:“令行于诸夏之国谓之王”。

贾谊《新书·匈奴篇》说:“王者,天子也”。

总之,先秦的王,是全国唯一的、最高的统治者。他自称天子,以为自己是代表着老天爷统治全国的。

因此,在夏、商、周三代只有天子一人才能称王,“王”成了天子一人专用的尊号。

中国的皇族封王制度历史悠久,夏、商、周有之雏形,西汉正式封王,一直到清末更有之;历经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乃至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长达约四千年的历史。封王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皇权与王权实力的分配制度。

封王权力加强与削弱,其目的都是为了皇权的巩固和统治的稳定。封王权力加强,如西周的“封诸侯,建藩国”,汉高祖刘邦的封国,西晋、隋初的封王兼领方镇,明太祖朱元璋大封王爵都是为了拱卫皇室,巩固政权。在宗法血缘关系十分浓厚的时代,一个拥有四海的天子,如果不与皇族子弟共同分享天下是行不通的。


而在这漫长的封王历史中,就衍生出来了有趣的“一字王”和“二字王” 。

在汉王朝的时候,诸侯王并没有所谓一字王、二字王之分,由于汉王朝的王爵是实封,所有诸侯王都有实际对应的封地。因此,汉朝的王爵皆以封地为号,封地在齐地则为齐王,封地在淮南则为淮南王。

这时候,一字王的齐和二字王的淮南是没有高低区别的,也就是无论一字王还是二字王,地位相当。

从两晋隋唐时期起,这两种王开始有了实质性的区别,一字王,书面叫亲王。一字王全称是一字并肩王。一字王就是指封地为一个字,那就是汉十三州的州名,或春秋战国的各个诸侯国封地,也就是说一字王是一州之王或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王,地位是皇帝之下第一等。


具体还有排序:秦王、晋王、齐王、楚王、魏王、赵王等等。

二字王,书面叫郡王。二字王就是按地名或功名、美称封的王爵,就像九江王,靠山王,洛阳王,南阳王,开平王等等。因为封地为一个郡,也叫郡王,如上述洛阳(郡)王、南阳(郡)王等。

当然,封王也有特殊情况:其一以军功为号,如大名鼎鼎的平西王(吴三桂)。其二寄托祝愿,如明朝末年被李自成干掉的那个“福王”。其三以德行为号(这个主要在清朝),如雍亲王(胤禛),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人在当皇子的时候性格是很冷静、从容的,所以得了个“雍”字,再如怡亲王(胤祥),我们可以知道这个人性格很随和,平易近人。

到了清代,皇帝的儿子封亲王,而亲王的儿子封郡王。皇子不都封亲王,亲王之子袭封时,还要降一级。封王的王府都在京城,封号也不带地名。封王多身居要职,掌握很大权力。


根据《清史稿·列传·诸王》统计,从太宗皇太极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至清末的二百七十余年间,只封亲王三十六位(不含追封和袭封亲王)。

清代共有十二家铁帽子王,这十二位王中,有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另外四位是中后期在政治斗争中得到皇帝重用而受封。这十二位王是:礼亲王、睿亲王、肃亲王、郑亲王、庄亲王、豫亲王、顺承郡王、克勤郡王、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

清代异姓王有: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义王孙可望(包括袭封的共十五人)。

虽说从两晋隋唐起有亲王、郡王之分,但有的两字王也不是郡王,比如中山王,中山是先秦时期的诸侯国名,其在战国时期的实力与影响力,可以说仅次于战国七雄。作为亲王的封号,中山王的封号可以说远胜于很多名不见经传的一字王。

再则,历史上有名望的大郡,如淮南郡、长沙郡等通常也都不会作为郡王的封号。


所谓的一字王与二字王,并不是准确意义上的亲王、郡王之分,而只是通俗意义上的大致区别。其实最开始封王都有实际封地,封地上的出产、税收、军政都是封王所有,中央只有监察权,但汉朝藩王作乱,削藩后,就很少给“王”实际封地了,只是作为一个荣誉称号,体现俸禄水平。这些王要么住在中央,享受荣誉称号和俸禄,要么住在封地,但是对地方没有管辖权,反而要受到地方官的监控,防止作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