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一字王”和“二字王”有哪些區別?

brooklyn2018


什麼叫“王”?

《荀子·正論篇》說:“令行於諸夏之國謂之王”。

賈誼《新書·匈奴篇》說:“王者,天子也”。

總之,先秦的王,是全國唯一的、最高的統治者。他自稱天子,以為自己是代表著老天爺統治全國的。

因此,在夏、商、週三代只有天子一人才能稱王,“王”成了天子一人專用的尊號。

中國的皇族封王制度歷史悠久,夏、商、周有之雛形,西漢正式封王,一直到清末更有之;歷經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乃至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長達約四千年的歷史。封王制度是中國歷史上皇權與王權實力的分配製度。

封王權力加強與削弱,其目的都是為了皇權的鞏固和統治的穩定。封王權力加強,如西周的“封諸侯,建藩國”,漢高祖劉邦的封國,西晉、隋初的封王兼領方鎮,明太祖朱元璋大封王爵都是為了拱衛皇室,鞏固政權。在宗法血緣關係十分濃厚的時代,一個擁有四海的天子,如果不與皇族子弟共同分享天下是行不通的。


而在這漫長的封王歷史中,就衍生出來了有趣的“一字王”和“二字王” 。

在漢王朝的時候,諸侯王並沒有所謂一字王、二字王之分,由於漢王朝的王爵是實封,所有諸侯王都有實際對應的封地。因此,漢朝的王爵皆以封地為號,封地在齊地則為齊王,封地在淮南則為淮南王。

這時候,一字王的齊和二字王的淮南是沒有高低區別的,也就是無論一字王還是二字王,地位相當。

從兩晉隋唐時期起,這兩種王開始有了實質性的區別,一字王,書面叫親王。一字王全稱是一字並肩王。一字王就是指封地為一個字,那就是漢十三州的州名,或春秋戰國的各個諸侯國封地,也就是說一字王是一州之王或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王,地位是皇帝之下第一等。


具體還有排序:秦王、晉王、齊王、楚王、魏王、趙王等等。

二字王,書面叫郡王。二字王就是按地名或功名、美稱封的王爵,就像九江王,靠山王,洛陽王,南陽王,開平王等等。因為封地為一個郡,也叫郡王,如上述洛陽(郡)王、南陽(郡)王等。

當然,封王也有特殊情況:其一以軍功為號,如大名鼎鼎的平西王(吳三桂)。其二寄託祝願,如明朝末年被李自成幹掉的那個“福王”。其三以德行為號(這個主要在清朝),如雍親王(胤禛),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個人在當皇子的時候性格是很冷靜、從容的,所以得了個“雍”字,再如怡親王(胤祥),我們可以知道這個人性格很隨和,平易近人。

到了清代,皇帝的兒子封親王,而親王的兒子封郡王。皇子不都封親王,親王之子襲封時,還要降一級。封王的王府都在京城,封號也不帶地名。封王多身居要職,掌握很大權力。


根據《清史稿·列傳·諸王》統計,從太宗皇太極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至清末的二百七十餘年間,只封親王三十六位(不含追封和襲封親王)。

清代共有十二家鐵帽子王,這十二位王中,有八位是在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皇親宗室,另外四位是中後期在政治鬥爭中得到皇帝重用而受封。這十二位王是:禮親王、睿親王、肅親王、鄭親王、莊親王、豫親王、順承郡王、克勤郡王、怡親王、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

清代異姓王有: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吳三桂,義王孫可望(包括襲封的共十五人)。

雖說從兩晉隋唐起有親王、郡王之分,但有的兩字王也不是郡王,比如中山王,中山是先秦時期的諸侯國名,其在戰國時期的實力與影響力,可以說僅次於戰國七雄。作為親王的封號,中山王的封號可以說遠勝於很多名不見經傳的一字王。

再則,歷史上有名望的大郡,如淮南郡、長沙郡等通常也都不會作為郡王的封號。


所謂的一字王與二字王,並不是準確意義上的親王、郡王之分,而只是通俗意義上的大致區別。其實最開始封王都有實際封地,封地上的出產、稅收、軍政都是封王所有,中央只有監察權,但漢朝藩王作亂,削藩後,就很少給“王”實際封地了,只是作為一個榮譽稱號,體現俸祿水平。這些王要麼住在中央,享受榮譽稱號和俸祿,要麼住在封地,但是對地方沒有管轄權,反而要受到地方官的監控,防止作亂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