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家務丈夫迴應承諾:“絕不食言”,為何男性妥協需要附加條件?


包家務丈夫回應承諾:“絕不食言”,為何男性妥協需要附加條件?

四川抗疫女醫生的丈夫回應公眾畫面


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退卻,援助湖北的各省市醫療團隊開始陸續撤離。不過,就此前,四川一位丈夫在送妻子去湖北抗疫時高喊“平安回來,我包一年家務”的事情,再次被人們提起,並追問“算不算”。隨後,當事丈夫很快回應。他說:“包一年家務對他來說是很幸福的事情,四川人說話絕不食言,一定會說到做到”。


就事論事,丈夫送妻子,臨行之時,說出“暖心之語”,可能是親密關係中,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因涉及“家務的再分配”,還是引發輿論的廣泛熱議。當然,在一定程度上,這依然與國內家庭中,家務嚴重分配不均有關係。


就傳統家庭分工來講,女性一直是家務的主要承擔者。這導致,偶爾有男性願意承擔家務,就會被奉為“好男人”。當然,在一定程度上,男性不幹家務,還不只是大男子主義的問題,還因為,在家庭分工上,男性更傾向於“掙錢養家”,女性更傾向於“相夫教子”。


這樣的模式久而久之,女性承擔的家務的印象就成為一種“共識”。不過,就當下來講,這樣的模式已經開始鬆動。因為,就如四川的這位妻子,她有自己的工作。並且,類似這樣的女性群體也越來越多。但是,從其丈夫送行時的表達來看,依然能看出來,她依然是家務的主要承擔者。


否則,丈夫不會在送行的時刻,喊出這樣的“承諾”(平安回來,我包一年家務)。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她的丈夫情商很高,也很愛她。甚至,就以當下的“好男人”尺度來講,也能堪稱“好男人”中的極品。畢竟,從“承諾”到“回應”,都顯得乾淨利落。


不過,回到“家務分配”的事情上,以及公眾輿論的“戲謔性”追問,還是很值得深思。因為,能把“幹一年家務”當作一種“至高無上”的存在,這本身也是我們需要要審視的問題。而這背後,除卻“丈夫的承諾”,作為公眾的追問,也是很值得玩味。


就這場“送行互動”來講,實際上承諾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丈夫渴望妻子平安歸來。並且,我們也知道,妻子能不能平安歸來,與丈夫承諾不承諾沒有必然關係。所以,作為公眾的追問,更多是基於“男性幹家務”的稀缺性在戲謔。


當然,這位四川的丈夫,也算是經得起戲謔的人。事實上,作為他的妻子,就算平安歸來,也不見得,就會讓他承包一年的家務。如若那樣,就顯得有些生硬。當然,從承擔的多少上來講,可以適當的傾斜,這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要不然,上綱上線,有違家庭的寬鬆氣氛。


事實上,我們如果覆盤當時送行的“時間點”(疫情最緊張時期),很容易能知悉這位丈夫的心境。所以,他嘶喊出的承諾“承包一年家務”,很大程度上,是對自己擔憂的一種“心理暗示”。當然,他渴望妻子能“安心地去,平安的歸”。


不過,作為正常的家庭來講,如果夫妻都有正式的工作,那麼家務的承擔,自然是要分配的。雖然,不能絕對的平均分配。但是,起碼也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各司其職。當然,就國內的女性來講,因長期被限定在家務的範疇內。所以,很渴望男性幫助自己幹家務。並且,還用幹家務的標籤來圈定丈夫是不是“好男人”。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種認知就很沒自信。說實話,實證一個丈夫愛不愛妻子,是不是“好男人”,最基本的標誌是“他是不是對自己負責”。如果,一個丈夫對自己的日常生活,總認為妻子該為自己負責,那麼這種丈夫,自然也好不在哪裡去。同理,反過來看,也是一樣的。


很多時候,我們所說的彼此“照顧”,更準確講是彼此“照料”,也就是在照顧好自己的情況下,還能把對方照料得很好。只有如此,家庭才能更幸福,夫妻之間的關係才能更融洽。而非,一上來就要控制對方,駕馭對方。


要知道,以社會體系的視角來看,“男主外,女主內”其實是一種典型的家庭責任分配模式。只不過,隨著職業女性的崛起,這種模式開始鬆動。並且,開始受到文化層面的批評和消解。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在很多地域中,確實存在大男子主義的思想,這就更加使得“職業女性”在一定程度上會“加速反撲”。


尤其,對於家務再分配的認知上,會有新的看法。這導致,雖然有一些丈夫已經“作出讓步”,但是,很大程度上是“表面讓步”,也就是陰奉陽違的做法。不過,即便這樣,家務再分配,在很多都市家庭中,已經開始越來越普遍。


最顯著的例子是,做飯和洗碗的分工,洗衣服和晾衣服的分工。雖然,並不絕對,但是,卻能反映出現代社會中,男性在家務再分配中的妥協。而這其中,除卻女性經濟獲取能力的提升,更為主要的是,兩性平權文化不斷的深入人心。


當然,長期來看,讓“男性妥協”,終究需要“附加條件”,這是從絕對性的推動層面而言的。事實上,在一些思想開放的家庭中,無論是丈夫還是妻子,都會盡可能得不消耗彼此,儘可能地讓自己的家庭變得更好。而這似乎,比崇尚愛情基石的婚姻更為重要。


不過,很多男性的“不幹家務”,除卻覺得家務瑣碎,也有來自社會性的男性氣質的壓力。這導致,有的人只是在私底下“幹家務”,但凡有外人在場,就會顯得不夠積極。總的來講,這是社會性問題,需要長久的認知解放,才能得到較好的安放。


所以,就這位四川丈夫的嘶喊承諾“平安回來,我包一年家務”而言,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勇氣的。這種勇氣本不是幹家務有多累,而是敢於公開性的喊出來。並且,從公眾的後續追問來看,也就說明,整體的社會格局中,男性承攬家務的比例,應該並不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