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生活》:我来告诉你,我所看到的韩寒有啥不一样?


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韩寒

提到韩寒,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他身上独具个性的标签:少年成名、高中辍学、公知、意见领袖、职业赛车手、天才作家等。我亦是如此。

直到遇到了《我所理解的生活》。

2012年,韩寒站在三十而立的分水岭,回首自己过往10年的种种际遇,写下了这本删减最小的杂文集—《我所理解的生活》。书中以第一视角全方位展示了生活中的凡人韩寒,分享了他对生活、对感情、对事物的见解,囊括了国事、家事、天下事,跨越过去和未来。此外,本书还收录了著名的韩三篇,谈革命,论自由、说民主,从而让读者得以窥见韩寒不为人知的那一面。

《我所理解的生活》:我来告诉你,我所看到的韩寒有啥不一样?

天生我材必有用

说到韩寒的人生轨迹,用"天生我材必有用"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1982年9月23日,韩寒出生在上海金山区亭林镇,天才作家、职业赛车手、青年导演,是个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不管哪个领域,他都干得有声有色,在上海的文化圈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999年,韩寒初露锋芒,正读高一的他以《杯中窥人》一文斩获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此后因七门成绩挂科而被学校劝退,当他面对老师的关心:你以后打算怎么生活?他不假思索的回答:当然是靠版税,靠稿费啊。却只换来老师不言而喻的一笑。

一年后,17岁的他,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三重门》,从此,正式踏入文坛。

此后,他相继出版了《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通稿《2003》、《长安乱》等畅销书籍,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的拥趸者。

2003年,他开启了副本,成为一名职业的赛车手。在之后的日子里,他硬是把生活折腾出花儿来,发唱片、开博客、写小说、演戏、当导演 、做编剧、玩音乐,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巴适。

2012年,他经历了一场大战—著名的代笔门事件,这也是他与方舟子等人大战的由来。

俗话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成功的路上从来都少不了质疑和争议,韩寒秉持着少说、多做、不解释的处世风格,直接拿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狠狠扇了那些人一耳光!实力已然证明了一切!

下面,我将抽丝剥茧,为大家还原一个你不知道的韩寒。

《我所理解的生活》:我来告诉你,我所看到的韩寒有啥不一样?

我观韩寒:古今天下多少人,谁敢与君同

论"文艺复兴":如果人心没有复兴,给再多的基金,再多的口号,都是徒劳

一说到文艺复兴,大多数人脑海里涌现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对于文艺复兴,韩寒看得很开,他并不执著于文艺复兴的结果。他悲观的认识到:有些年代错过就是就是错过了,它永远不会再回来。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韩寒为人踏实靠谱,是一个活在当下的人。这样的人既不会对过往恋恋不忘,又不会对未来充满畏惧,全心全意活在当下,如此不会被情绪左右,也不会被利益引诱。

文艺复兴,更多的是文人心中的一个梦吧。怀抱这个梦去创作,倒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我所理解的生活》:我来告诉你,我所看到的韩寒有啥不一样?

感情观:缘来缘去缘如水,花开花谢终有时

2010年,韩寒和青梅竹马的女友金丽华结婚了,结束了他的单身生活。

2011年年底他首次在新浪微博上晒出了女儿韩小野的照片,引来大批网友疯狂点赞并留言,他荣幸地晋升为"国民岳父。"

说到生命中最重要的这两个女人,韩寒显得很知足。

在《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很强求》一文里,可以明显地看出,他对于感情的佛系态度:他不强求一段感情,他无意于执著一个不爱他的人

最让人诟病的是,他特立独行的婚姻观:婚姻应该是开放的,也就是说,在获得了前配偶的理解和许可的情况下,是可以叠加婚姻的。他并不觉得这是对爱情的亵渎,他反倒认为这是对爱情的升华。世上唯有想在一起的两个人,最大

《我所理解的生活》:我来告诉你,我所看到的韩寒有啥不一样?

这一段,我亦不敢苟同,我认为爱情中最重要的是忠诚和诚实。不爱一个人却不离开他,这是一件非常残忍且不道德的事。

他在给女儿的情书里写道:我只希望我的女儿高兴,无所谓她能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显得易见,他爱女儿是爱到骨子里了,同时,也能看出他对于妻子和女儿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他会尽自己最大能力去保护女儿,去告诉女儿男人泡妞的手段是怎样的。女儿恋爱了,他肯定是最不放心的,要不了三天就会把那个小子翻个底朝天。一方面这确实体现了他身为慈父的爱,另一方面,他其实并不是从心底真的认同开放婚姻的观点的。起码,我敢肯定,如果小野以后遭遇了丈夫的开放式婚姻,他绝对会揍得那个男人连他爹妈都不认得。

这方面确实比较吊诡,妥妥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万不可天下人负我。

《我所理解的生活》:我来告诉你,我所看到的韩寒有啥不一样?

忆往昔:峥嵘岁月总是情

韩寒是个随性的人,不喜欢太多规矩,讨厌被束缚。他的口头禅是:"操,你想怎样?"他只热爱他热爱的,比如赛车、比如写作、比如女儿。他只想一只笔写他心,无意再去讨好任何人。

在他所有的作品里,无一例外地都透露出他那不羁狂放的心,就好像有人往这颗心上种了一大片草原,有一匹马在这片草原上尽情翻滚、撒野。

他很重视自己的赛车成绩,没有好的排名,落后对手0.03秒,都会郁郁寡欢许久。他在乎他的事业,胜过打理自己,以致自己常常蓬头垢面见人,令人嘲笑。

他对物质没有多深的欲望,但是对赛车的装备有要求,要最好、最专业的装备。在这方面他非常舍得下血本投资。

《我所理解的生活》:我来告诉你,我所看到的韩寒有啥不一样?

论标签:你快乐,就好。

说到人们常给他贴的标签,韩寒的态度就是:你快乐就好。你怎么认为他,是喜欢还是讨厌,是崇拜还是憎恶,他都不会放在心上。

面对铺天盖地的荣誉,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当天才赛车手、青年作家、公知、意见领袖的标签统统贴在他身上,他没有认同,也没有表示反对。在他的内心,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他总是谦虚地说,大多数人只要肯努力,拼一把,也能做到他那样子。

比如网友称他为公知,他坦然接受,虽然他内心并不苟同,但是他无意纠正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也许是他觉得,对他自身没有什么损失,又或许,他认为,别人怎么看待他,是别人的事,跟他,没有关系。

他就是这样我行我素,一如风一般的男子。

《我所理解的生活》:我来告诉你,我所看到的韩寒有啥不一样?

论赛车:此生有你全不悔

很难比较写作和赛车在他生命里孰轻孰重,我的理解是这两件事,都是他生命的组成部分,如果非要把这两样从他的生命中拿掉,我想,韩寒很快就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

韩寒有多爱赛车呢?

看看他经历了什么就知道。

第一次比赛,他踌躇满志,以为从此江湖上会充斥着他的传说。结果没刹住车,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转弯以一把倒车开始,更恐怖的是,他的第一个赛段居然掉沟里了。

参加比赛的第一年,财力难继。他只能自己修车,经济上也没有了支援,朋友可怜他,低价卖他一套房子,他拒绝了,把仅剩的几万用来买米其林轮胎。

你以为的逆袭,并没有发生。赛车爆缸,引擎室都烧掉了。他开始意识到:打死也不能放弃,穷死也不能叹气,一定要让笑话他的人成为笑话。

后来,他做到了,2012年他捧起了自己第三个年度赛车手总冠军的奖杯。

不管经历了多少困难,多少挑战,他始终没有放弃他热爱的赛车比赛。

赛车让他更坚强地面对别人嘲笑。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轮不到别人对他指手划脚。

但是你一定想不到,他最以为傲的身份却是:作家。

《我所理解的生活》:我来告诉你,我所看到的韩寒有啥不一样?

你问我答:我造就了自己

韩寒接受过很多媒体和记者的采访,在书里,也收录了几篇访谈。

对于自己的成功,他表现得相当很淡定,也从来不谈自己获得的成就。

对于自己的角色,他看得门清,他并不介意被别人娱乐,他戏称自己的博客充当了公共厕所的功能,网友们在他这里发泄一通后,又扬长而去。

他不愿意成为老气横秋的知识分子,他希望自己即使老了,也是一个老顽童。心里不藏事,有很多姑娘喜爱的老顽童。

他不喜欢鲁迅,也不愿意成为第二个鲁迅,因为鲁迅太过斤斤计较,不如同时代其它的作家大气。

他不避讳谈郭敬明,他说,我们是不同意的人,没有办法去比较谁好谁不好。

他直白地承认:是自己造就了自己。

《我所理解的生活》:我来告诉你,我所看到的韩寒有啥不一样?


我所理解的韩寒: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

热情、狂放、不羁、执著、洒脱,热血、正义,这些标签的叠加成就了一个真实而完整的凡人韩寒,一个有真情实感、敢言敢当的作家韩寒,一个为了热爱的事业可以豁出去不管不顾的赛车手韩寒。

他也许不是完美的,也许他身上有着这样或那样让人看不惯的地方,但是,这就是韩寒,这是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便是我对韩寒所著的《我所理解的生活》的相关解读。这也是我见到的韩寒,我很喜欢他。但愿你们也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