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产》

吃在大悟

  • 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土特产为大悟独具一格的饮食文化奠定了基础。大悟县山场面积237万亩,耕地面积38万亩,水域面积是22万亩,俗称“八山半水分半田”,植被良好,农林作物种类丰富,是中国板栗之乡、名茶之乡、乌桕之乡,是湖北省的花生大县。全板栗面积90万亩,年产量5.5万吨;茶叶面积30万亩,年产量6000吨;花生面积30万亩,年产量5.6万吨。不仅吸引着众多流连忘返的中外游客,且为许多珍稀、名优物种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进而丰富了当地的饮食文化,提升了大悟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产》


第二篇《土特产》

大悟花生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产》


大悟花生,湖北省大悟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悟花生荚果形状为普通形或斧头形,果壳薄,网纹清晰,粒小、籽实饱满;种仁形状为椭圆形,种皮颜色粉红色,大小均匀;口感具有香、酥、脆、甜。大悟花生蛋白质含量高,含油量适中,是炒货的理想品种,炒货具有香而带甜、油而不腻、细腻无渣、松脆爽口的突出特点。

大悟小瓜子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产》


小瓜子可加工成五香、奶油、咸淡、甜味、多味等各种类型的瓜子,又是制作糕点的理想辅料,亦可炸油食用。黑瓜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D等营养物质。

大悟板栗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产》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产》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产》


板栗是大悟县内主要特产之一,主要产地为宣化、丰店、三里、芳畈等山乡,年产量达500万公斤以上。其 中,板栗重镇宣化店年产量在300万公斤以上,全县“板栗第一村”张墩村年产量达30余万公斤。所产板栗个大、肉脆、味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生吃、熟食皆相宜。

大悟银杏果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产》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产》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产》


银杏果含有多种营养元素,除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之外,还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银杏酸、白果酚、五碳多糖、脂固醇等成分。

农家手工挂面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产》


手工挂面是以小麦粉添加盐、碱、水经手工拉制悬挂干燥后切制成一定长度的干面条。纯手工空心挂面味道鲜美可口,煮时耐煮耐泡,绑把成型,携带方便,是老、幼及病人、产妇喜爱的方便食品。

四姑米酒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产》


米酒含有十多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每升米酒中赖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和啤酒要高出数倍,这在其他营养酒类中较为罕见,因此人们称其为“液体蛋糕”。

大悟秧泡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产》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产》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产》


秧泡。又名三月泡、四月泡、山抛子、刺葫芦、悬钩子、馒头菠、高脚菠、龙船泡、牛奶泡、树莓、泡儿刺,系蔷薇科Rosaceae,蔷薇亚科悬钩子属Rubus,L中的一种落叶灌木。根、茎、叶、果实均可入药,根性味微苦、辛、平,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淤的作用。

大悟毛楂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产》


毛楂。其实就是野山楂、蔷薇科、酸酸甜甜的,这东西越吃越饿哦,其有健胃消积,收敛止血,消积散瘀,补脾健胃,行结气,化血块,活血。核化食磨积。

大悟刘河粉丝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产》


"刘河粉丝"是我县传统农特产品,主要产于黄站镇刘河村而得名。该村家家户户加工粉丝,历史悠久,因当地独特的土壤、水质、气候等原因,刘河村生产的红薯质地优良,加工出的粉丝口感幼滑柔软,久煮不糊,味美可口,在当地远近闻名。

大悟毛栗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产》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产》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产》


味道和板栗差不多,不过很小个就是。毛粟更确切的说就是山上土生土长的野粟子,毛粟树冠小,果实外面布满细密而短小的刺,味道却比板粟更胜一筹,吃在嘴里软而细腻,没有板粟的硬粉和大个。

大悟贡果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产》


玉皇李,原名“御黄李”,主要产于芳畈一带,是传统名贵水果。元代王祯《农书》载:“御黄李,形大、肉厚、核小、甘香而美。”明嘉靖皇帝因自幼生长在湖北境内,曾品尝过“御黄李”的滋味,他登基做了皇帝后,便将此果定为贡品,因此“御黄李”便改称“玉皇李”,也有人称之为“嘉靖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