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一個小小的島國,打仗總是打不窮呢?

說起中國歷史,曾經兩次被異族給統治了,一個是蒙古建立的元朝,一個是滿洲建立的清王朝。

元王朝更多的帶來了的飛速的發展,而清王朝閉關鎖國的統治,導致中國屈辱了100多年,被各個國家侵略瓜分。就連曾經一直視中國為主體國的日本,也來瓜分起中國了,如此一個人口這麼少的國家,在近代為什麼每次打仗,都沒有使得國家經濟垮下來?

為什麼日本一個小小的島國,打仗總是打不窮呢?

日本從國土面積來看,其實很小,僅僅就是中國的一個省的面積,而且還是地震高發地帶,經常人民流離失所。但是在近代之後,日本開始明治維新的改革運動,大力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成功的趕上最後一輛末班車。雖然日本學到了很多技術,而且對軍事也做了改革,但是畢竟國家只有那麼小,人口只有那麼多,如何的能夠多長進行對外戰爭?其實打仗就是人力財力的消耗,尤其是日本近代的幾次大的戰爭,與清王朝的甲午海戰,與沙皇俄國的戰爭,與英國在印度的戰爭,這些戰爭每次日本其實都是死亡數量很多的。

為什麼日本一個小小的島國,打仗總是打不窮呢?

盧溝橋事變之後,日本更是瘋狂的進攻中國,把南亞一帶基本橫掃了,後期如果不是跟美國較勁,也許還會不斷的進行戰爭。但是每次日本的戰爭,損失太大,但是國民經濟也沒有垮下來,是什麼原因呢?

我們來看看幾次重大的戰役,日本是如何由虧轉盈的:甲午戰爭時期,日本一共投入了軍費兩億三千萬,但只佔了日本GDP的20%,但這場戰爭卻讓它得到了巨大的回報。

《馬關條約》讓日本得到了臺灣島,已及清政府賠償的兩億三千萬兩白銀,賠償的金額相當於日本四年的財政收入,跟軍費相比收益太高,所以日本軍部得出結論,戰爭的勝利會讓經濟更好。接著日本把這筆錢投入到軍事中,沒多久又發動了日俄戰爭,當時的俄國雖然落後,但是俄國也是地大物博,人員作戰能力也是極強,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為什麼日本一個小小的島國,打仗總是打不窮呢?

日本就在國內進行大規模發行國債,湊了不少錢,最後再向美國的高橋猶太財團在銀行借了不少錢,終於撐到了日俄戰爭的勝利。據統計,這場戰爭日軍總共投入軍費高達近20億日元,相當於日本GDP的60%,其中有八億多是來自國外的借款。當然,這兩場戰爭的勝利似乎也讓日本的侵略性更加高漲,到了二戰時期。雖然日本國內的有很多反戰情緒,但是每次的戰爭勝利實則給到日本頗豐的利益,也就導致了日本的侵略性一直停不下來。

為什麼日本一個小小的島國,打仗總是打不窮呢?

只是中國在八年的抗日戰爭中,讓日軍沒有想到的是,戰線太拖長了,軍隊的數量跟不上,而且財力也跟不上來,才導致日本法西斯的全面潰敗。後來日本的幾次戰爭失利,使得國民的支持度越來越低,美國原子彈的攻擊,讓軍國主義分子徹底低頭了。其實戰爭的最終結果,就是人財兩空,看似戰爭勝利的背後,其實是危機重重,謊言掩蓋不了事實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