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中立定精神,混沌中放出光明

沐心书摘

----“一画之法”即表达自己感受的画法。

正因每次不同的感受,每次便有不同的表现方法,于是画法千变万化,“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发也”

“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绘画中色彩的效果产生于色与色的关系中,而不决定于孤立色块的鲜艳或肮脏!笔墨的功能、道理完全相同。


石涛谈山,说山脉纵横有动势,有时又静静地潜伏着,山像拱揖有礼,山亦缓慢温和地转弯。山之环聚中彼此守着严谨,山之虚灵中表现出智慧,山之纯净秀色中有文气,山之蹲跳中显出勇武,山之俊丽中见惊险,山之高直逼霄汉,山之浑厚变现其宽宏,山之浅陋也不遗忘与巧小。


石涛对大自然不仅所见皆人情,而且从形式感升华进入抽象美领域。


画语录中“海涛章”,谈山与海的比较,苍山似海,实质上觉察了二者间类同的抽象形式因素。

海之汪洋、海之含泓、海之澎湃、海之鲸跃龙腾、海潮如峰、海汐如岭与山之重重叠叠、高低起伏,加之烟云缭绕,山群中的景观就仿佛是海的洪流与吞吐。

石涛归结说,如认识了海而未联系到山,或认识了山忽略了海,均是由于感受的失误。


墨海中立定精神,混沌中放出光明。


石涛“变化章”中说只从自己的肺腑抒发,显示自己的须眉,即使有时碰上某家,只是某家吻合了我,并不是我迁就了某家。

是同一自然对作者启迪了相似的灵感,绝非师古人而不化的结果。所以引出两个问题。一是美术教学应从写生入手还是从临摹入手。

从临摹入手多半坠入泥古不化的歧途,须从写生入手才能一开始便培养学生对自然独立观察的能力,由此引发出丰富多样的变现方法。

墨海中立定精神,混沌中放出光明

墨海中立定精神,混沌中放出光明

墨海中立定精神,混沌中放出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