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创造“生态美”助力“百姓富”

云南普洱:创造“生态美”助力“百姓富”

新华网昆明3月21日电(王福蓉)如果从空中俯瞰云南普洱大地,起伏的山峦、多姿的坝子,都覆盖着一重又一重深深浅浅的绿色,充满勃勃生机。绿色,成就普洱人心中的“底气”,亦是普洱人最大的财富。

近年来,普洱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按照建设 “生态宜居之城、健康养生之地、普洱茶文化之源”的发展定位和“把普洱市建设成为绿色发展示范城市、祖国西南边疆的绿色明珠”的发展目标,既争当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又争做 “金山银山”的“创造者”,全力推进森林、草原和湿地生态系统建设,推进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取得成效。

为保障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不断提升森林质量,改善生态功能,普洱主动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布局,全面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管理,全市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三增长”的目标。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开展“万村种万树”活动,全市营造林任务完成率100%。全市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下,实现了连续33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好成绩,被省政府考核为优秀。充分发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作用,以市、县、乡、村四级监测预警网络为体系,及时发布灾害预警,积极组织防治,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6‰以下。全市“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森林管护率100%,确保了森林质量安全。

根据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最新公布的林业资源主要指标数据,普洱市林地面积5355.16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80.52%,森林面积4729.80万亩,森林蓄积量2.97亿立方米,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居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达71.18%,居全省第四。2019年森林资源与2015年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相比较,林地面积增加0.32万公顷,森林面积增加10.5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2.35%,森林蓄积量增长1800万立方米。

普洱聚焦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和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构建具有突出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林草绿色产业体系,努力将林草资源优势转化为聚焦优势和民生福祉。

围绕“双百”产业发展目标,抓好林产工业,推动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发展。重视林下经济开发,抓好特色经济林产业建设,培育扶持新兴产业。重视培育本地树种,启动实施森林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普洱市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考核等次为优秀。抓好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生态治理扶贫,推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湿地生态补偿、草原生态补偿等政策在贫困地区落地落实,全市完成生态护林员补助14491万元。全力保障易地搬迁林地使用需求,推动林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累计成立林农专业合作社520个,其中省级示范社34个。

2019年,经省林业和草原局统计认定,全市实现林草总产值323.19亿元,同比增长15.02%,其中一产160.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14.70%,二产104.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6.32%,三产57.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27.78%。

2019年,普洱市荣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市1个、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县4个、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8个、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镇1个、中国森林康养人家2个;全市共有30个行政村获国家森林乡村荣誉称号,是云南省获批数量最多的州(市);获得“全国生态村”1个;市林草局分别荣获“全国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