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吃饭时间不固定对身体有害吗?

用户9414001994668


有句话常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在现实世界,事事都是有规律的。如果我们一日三餐没有在科学的时间段进餐的话,短时间内对身体的影响可能并不明显,但是长期下去,对身体的危害还是蛮大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经常晚上吃夜宵的人,一般情况下都是肥胖的。这就是不遵循饮食规矩导致身体肥胖的因素之一,因为晚上吃夜宵,容易导致体内热量、脂肪堆积,使出现肥胖现象。另外,夜间人体处于休息状态,消化速度会比较缓慢,如果晚上吃夜宵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从而使热量堆积在体内,难以氧化、消耗,造成人体出现肥胖。

因此,如果长时间每天吃饭时间不固定的话,对身体肯定有影响。影响大小可能就要因人而已了。


手指缝间的光芒


你好,规律性的饮食习惯是人类的生活中所形成的,是维持人体生命健康的基本生理需要,不固定吃饭损害胃肠,诱发肠胃疾病:饮食不规律,不吃就不吃,一吃起来就吃的太饱,会打乱生物钟,当不吃早餐,或饥饿时,胃酸等消化液分泌后得不到食物中和,从而胃酸可侵蚀胃粘膜,加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以引起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远嫁冰姐


个人观点,吃饭不规律的危害。胃肠功能损伤:因为人的胃肠机械活动和化学消化活动是有一定规律的。消化酶的分泌在一天的不同时间不一样,而且和饮食性质有很大关系,比如脂肪难以消化,而糖比较容易消化等。易发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肠癌等疾病。吃饭急还容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影响消化腺功能:可以导致胰腺炎等严重后果。肝脏和胰腺等消化器官分泌的酶类起到消化的作用,如果饮食没有规律可导致分泌异常,影响其正常功能。吃饭不规律导致全身新陈代谢紊乱:人通过饮食摄入的营养物质是提供给机体代谢的原料,如果吃饭不规律就会破坏新陈代谢平衡,导致各种疾病的出现。


静静聆听1206


如果你真的很忙!就请你尽量按时吃饭吧!!看看下面!你就明白了! 一天要吃三餐饭人吃饭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或是解馋,主要是为了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实验证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85%;如改为每日两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则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仅为75%。因此,按照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说,每日三餐还是比较合理的。同时还要注意,两餐间隔的时间要适宜,间隔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感,影响人的劳动和工作效率;间隔时间如果太短,上顿食物在胃里还没有排空,就接着吃下顿食物,会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消化功能就会逐步降低,影响食欲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大约是4~5小时,两餐的间隔以4~5 小时比较合适,如果是5~6 小时基本上也合乎要求。 ◎生物钟与一日三餐:现代研究证明,在早、中、晚这三段时间里,人体内的消化酶特别活跃,这说明人在什么时候吃饭是由生物钟控制的。 ◎大脑与一日三餐:人脑每天占人体耗能的比重很大,而且脑的能源供应只能是葡萄糖,每天大约需要110~145克。而肝脏从每顿饭中最多只能提供50克左右的葡萄糖。一日三餐,肝脏即能为人脑提供足够的葡萄糖。 ◎消化器官与一日三餐:固体食物从食道到胃约需30~60 秒,在胃中停留4 小时才到达小肠。因此,一日三餐间隔4~5 小时,从消化上看也是合理的。 三餐中食物的选择:一日三餐究竟选择什么食物,怎么进行调配,采用什么方法来烹调,都是有讲究的,并且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应该粗细搭配,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类、薯类和新鲜蔬菜。一日三餐的科学分配是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来决定的。按食量分配,早、中、晚三餐的比例为3∶4∶3,如果某人每天吃500 克主食,那么早晚各应该吃150 克,中午吃200 克比较合适。 早餐的科学搭配: 营养专家认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每天吃一顿好的早餐,可使人长寿。早餐要吃好,是指早餐应吃一些营养价值高、少而精的食物。因为人经过一夜的睡眠,头一天晚上进食的营养已基本耗完,早上只有及时地补充营养,才能满足上午工作、劳动和学习的需要。早餐在设计上选择易消化、吸收,纤维质高的食物为主,最好能在生食的比例上占最高,如此将成为一天精力的主要来源。 ◎早餐的重要性:专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一个人早晨起床后不吃早餐,血液黏度就会增高,且流动缓慢,天长日久,会导致心脏病的发作。因此,早餐丰盛不但使人在一天的工作中都精力充沛,而且有益于心脏的健康。坚持吃早餐的青少年要比不吃早餐的青少年长得壮实,抗病能力强,在学校课堂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听课时精力集中,理解能力强,学习成绩大都更加优秀。对工薪阶层来讲,吃好早餐,也是干好基本工作的保证,这是因为人的脑细胞只能从葡萄糖这种营养素中获取能量,经过一个晚上没有进食而又不吃早餐,血液就不能保证足够的葡萄糖供应,时间长了就会使人变得疲倦乏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现象,无法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理想早餐的要素:一般情况下,理想的早餐要掌握三个要素:就餐时间、营养量和主副食平衡搭配。一般来说,起床后活动30分钟再吃早餐最为适宜,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早餐不但要注意数量,而且还要讲究质量。按成人计算,早餐的主食量应在150~200 克之间,热量应为700 千卡左右。当然从事不同劳动强度及年龄不同的人所需的热量也不尽相同。如小学生需500 千卡左右的热量,中学生则需600 千卡左右的热量。就食量和热量而言,应占不同年龄段的人一日总食量和总热量的30%为宜。主食一般应吃含淀粉的食物,如馒头、豆包、面包等,还要适当增加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等,再配以一些小菜。 午餐的科学搭配: 俗话说“中午饱,一天饱”。说明午餐是一日中主要的一餐。由于上午体内热能消耗较大,午后还要继续工作和学习,因此,不同年龄、不同体力的人午餐热量应占他们每天所需总热量的40%。主食根据三餐食量配比,应在150~200 克左右,可在米饭、面制品(馒头、面条、大饼、玉米面发糕等)中间任意选择。副食在240~360克左右,以满足人体对无机盐和维生素的需要。副食种类的选择很广泛,如:肉、蛋、奶、禽类、豆制品类、海产品、蔬菜类等,按照科学配餐的原则挑选几种,相互搭配食用。一般宜选择50~100 克的肉禽蛋类,50克豆制品,再配上200~250克蔬菜,也就是要吃些耐饥饿又能产生高热量的炒菜,使体内血糖继续维持在高水平,从而保证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但是,中午要吃饱,不等于要暴食,一般吃到八九分饱就可以。若是白领族少劳力的工作群在选择午餐时,可选简单一些清烫茎类蔬菜、少许白豆腐、部份海产植物做为午餐的搭配。 晚餐——接近睡眠须吃少: 晚餐比较接近睡眠时间,不宜吃得太饱,尤其不可吃消夜。晚餐应选择含纤维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但是一般家庭,晚餐是全家三餐中唯一的大家相聚共享天伦的一餐,所以对多数家庭来说,这一餐大家都煮得非常丰富,这种做法和健康理念有些违背,因此在调整上仍与午餐相同的是餐前半小时应有蔬菜汁或是水果的供应。晚餐时仍应有一道以上的生菜沙拉盘,内有各式芽菜。芽菜在吃食时可用海苔卷包起,做些变化。主食与副食的量都可适量减少,以便到睡觉时正好是空腹状态。 一般而言,晚上多数人血液循环较差,所以可以选些天然的热性食物来补足此现象,例如辣椒、咖哩、肉桂等皆可。寒性蔬菜如小黄瓜、菜瓜、冬瓜等晚上用量少些。晚餐尽量 在晚上八点以前完成,若是八点以后任何食物对我们都是不良的食物。若是重食的家庭,晚餐肉类最好只有一种,不可多种肉类,增加体内太多负担。晚餐后请勿再吃任何甜食,这是很容易伤肝的


啊莱vlog


一日三餐,吃饭时间不固定,对肠胃不好,不好的原因肯的,一日三餐固定,人的肠胃工能是有生物钟,到时间胃里的胃酸分解食物,如果不固定就餐,空腹胃酸过多就伤胃膜。


芜厨


不管你是因为工作的繁忙还是懒得做饭。我觉得多少都有影响啊,不然也没有按时吃饭这个理了。

首先消化系统紊乱,如果饿太久吃就过了那个吃饭点了,等你吃的时候可能已吃不下,戓是不饿了,久而久之就会得胃病,肠道疾病。很难受的。

其次早上如果不按时吃饭血糖就会很低,轻则头晕无力,严重点就会昏倒。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非常重要。要定时。

再次,如果是青少年不按时吃饭会影响生长发育,更容易发生肥胖。还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加菲一点点


(一)、

经常不吃饭容易患消化道疾病。人经过一夜睡眠,一天的劳累,肠内食物已消化殆尽,急需补充食物。如果经常吃饭不规律,食量必然今是大增,造成胃肠道负担过重,导致胃溃疡、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二)、

经常不吃饭会降低大脑功能,影响大脑发育。饥饿时血糖降低,会使大脑出现障碍,产生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易疲劳,甚至影响大脑功能,导致智力下降。

(三)、

经常不吃饭体内胆固醇高。比正常饮食者的胆固醇高33%,而所有胆固醇高的儿童,血管中都有脂肪纹,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迹象。 (四)、

长期吃饭不规律还容易患胆结石。人在空腹时体内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特别高。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胆囊收缩,胆固醇随着胆汁排出。如果经常不吃饭,胆囊不收缩,长期下去就容易生胆结石


世界尽掌握中


不按时间吃饭 对身体有害而无一利


喜焱焱资源管理部


有害


红牛1213


肯定有的,饮食不规律,时饱时饿,会造成肠胃功能紊乱,消化器官超负运转。长期以往轻则消化功能减弱,重则癌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