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用一句话评价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你会用哪句话?

SH_副村_妖精-刺刺


你好,我是文武看历史,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个人评价是:

1西游记:大道千里,始于足下。

为求大道,用脚步去丈量每一寸土地,每一步都是修行,每一处都是西方。

2水浒传: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这是一首热血义气的悲歌,或许真如那句话说的: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3三国演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英雄的舞台,涌现了多少千古风流人物,可是曹操的《蒿里行》为我们讲了这个故事的另一面: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4红楼梦: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一切如果回到初始的时候该是多美美好的。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留言讨论。


文武看历史


分别用一句话评价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你会用哪句话?

我是老井说事,很高兴回答悟空。

1、《西游记》——

‌81难,明白了:哪有什么妖魔鬼怪,一切唯心造。 要取真经,处理好各种关系就行,妖魔鬼怪也许是天上的,也许是地下的,还有可能就是悟空自己,比如六耳猕猴,所以,一个都不能得罪。

2、《水浒传》——

‌道可道,非常道,盗亦有道,盗如无道,天罡地煞就乱套。

3、《三国演义》——

‌阴谋、阳谋,不足为谋,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4、《红楼梦》——

爱不重不生娑婆!灵石与仙子,轮回世间如梦,眼泪流干,终还了那一段孽缘。


老井说事


说起"四大名著",大家便立刻想到《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成于明清的小说。但中国明清小说浩如烟海,为什么单单是这四本书为称为"四大名著",又是由谁提出?

在网上查阅资料显示,其实从明清以来,并没有四大名著的说法,而是有四大奇书的提法,四大名著只是现在大家更加通俗的说法而已。

四大奇书最由“明代"后七子"的领袖人物王世贞提出,但他所讲的四本书却是指《史记》、《庄子》、《水浒传》、《西厢记》,这四本书并不限于年代、体裁,而仅以其文学地位而言;

后来,冯梦龙也提出了"四大奇书"的说法,而他指的则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这四本书都是明代小说。

到清初,李渔则在醉畊堂本醉畊堂《四大奇书第一种》中提出以下观点,即王世贞的四大奇书中,四本书不是同类著作,不能放在一起,所以更倾向于冯梦龙的提法。经过李渔的肯定,冯梦龙所提"四大奇书",则开始广为流传,并被人们所接受。

但此分类中的《金瓶梅》由于有性的描写,被视为诲淫小说,从清顺治年间起,便先后颁布了十余次法令,在全国各地查禁销毁各种淫词小说;而《金瓶梅》及其续书便在其中,别列为禁书。

后来,《红楼梦》于清乾隆年间问世,虽与之类似,也有人认为《红楼梦》是脱胎于《金瓶梅》,但由于《红楼梦》相对问世较晚,并且未被完全禁止,所以《红楼梦》的逐步取代《金瓶梅》,形成了新的"四大奇书"。

而如今的"四大名著",主要是因为在近代此四部著作出版量巨大,一些出版商社便把这四部小说合并出版,并冠以"四大名著"系列丛书,称呼也随之流行开来。

这四部著作是汉语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作品,其中的故事、场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

以一言以概四大明著,只能是仁者见仁,以笔者看可用歌词概括如下:

《西游记》踏遍坎坷再出发

《水浒传》风风火火闯九州

《三国演义》浪花淘尽英雄

《红楼梦》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你有不同想法,可以点击关注交流讨论!


梧桐凤声清


《西游记》:风雨雷电,西行路十万八千;魑魅魍魉,不回头一路向前。九九劫难,怎敌我心诚志坚;三藏真经,弘佛法正气浩然。

《红楼梦》:天上人间,旷世孽缘。缘起处纸醉金迷,钟鼓乐,喧嚣一片;缘灭时欢声隐去,红颜劫,空余悲叹。

《三国演义》:三分天下,豪雄辈出,杀伐功成血染枯骨;乱世百年,风云际会,王图霸业尽归尘土。

《水浒传》:朝堂晦暗,官逼民反,水泊梁山义旗高擎;天高海阔,兄弟同心,天罡地煞齐聚一堂。江湖无情,盗亦有道,草莽好汉快意恩仇;时运未济,气数皆休,奸佞所迫群星陨灭。






灯酒史话


《西游》: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同样另一部《封神演义》就落选了四大名著,这是因为西游记反映了古代底层阶级不畏强权,敢于反抗的精神。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曾经对如来说出让玉帝搬出天宫让于自己的话,使全书思想得到升华,这是本书的灵魂所在。

《三国》: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历史往复,分分合合,是世间万物都逃不过的定律,即使有像诸葛亮那样经天纬地之才,气吞山河之志的人物,也不能阻挡历史的洪流,最终只会留下空自哀叹。

《红楼》:假作真时真亦假。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首,但是很多人表示很难读。的确,书中蕴含了太多的隐喻、伏笔,人物关系复杂,让人如坠雾中,虚实难辨。整个故事依托神话传说,娓娓道来,当讲到感人至深处,人们都相信了它的存在,反而忽略了这其实是作者的自述,在无力的控诉着社会的无情和黑暗。

《水浒》:天地宛如山寨,四海兄弟赴盟约。

这句话出自《新水浒传》片尾曲,由著名歌手毛阿敏演唱,个人觉得这首歌比《好汉歌》好,必须赞一个。毛阿敏的演唱非常有感染力,既大气磅礴,又不失委婉情深,使人在歌声中感受到梁山好汉肝胆相照的悲壮,仿佛历史人物迎面而来。


剑胆琴心01


《水浒传》108将反朝廷逼上梁山。

《三国演义》魏.吳.蜀三分天下,久分必合北魏一统。

《西游记》唐僧师徒三人,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

《红楼梦》反封建,宝黛悲剧。


王方显才


水浒传:

众好汉梁山聚义,

贼宋江出卖兄弟。

三国演义:

魏蜀吴分裂江山,

司马氏一统江湖。

西游记:

靓和尚领着三个妖怪,打遍中外妖怪,流学归来。

红楼梦:

林黛玉被呑没家产,

贾宝玉被轰出家门。


横断山河大境门


这两天这个问题看到了好几遍,看来缘分不浅,姑且一试!

题主的题目是:分别用一句话评价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那在下就按照题主的顺序来:

《西游记》——没魔就没佛

在下用这句话来评价《西游记》,是因为《西游记》是一本崇尚佛学的小说。师徒五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想法,都有自己的追求目标,但是宗旨还是求取真经,以达到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目的。

那么问题来了,佛为什么要度?度的是谁?不管是芸芸众生还是各路妖精,甚至是犯错被谪的徒弟们,都是被度的对象,因为他们心中有魔障,只有佛法真谛才能度化他们。

《水浒传》——三千大道殊途同归

这里说的三千大道只是一个泛指,指的是每个人的命运、道路都不相同。有的人是主动犯法,从此沦落为寇;有的是被人陷害,以求保命的;还有的出于好心,但是大意失手的等等,总之各自命运不同的众人,出于无奈,落草为寇。

那么这些人,不管什么原因,不管什么途径地来到了山上。以后的出路在哪里?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近忧可以说不在好汉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而远虑是少不了的,哪怕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子孙后代想想。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你想安心地过日子,可以逍遥自在地行走天下,就得有一个前提,你必须是一个合法的公民。

《三国演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不管是曹魏、孙吴还是刘蜀,都是谋士云集,武将成群,在那个乱世时期,哪怕乡野之地,都有高人隐士。这么多的谋士和武将,给我们带来的是精彩纷呈的恢弘场面,尤其是谋士间的隔空对决,不管阴谋还是阳谋,不管妙计还是毒计,都能叫人心生佩服。

那么最终的成功者是谁?答案基本上可以说是司马家。不管是历史还是小说,最妙的地方就在于此,书名是《三国演义》,讲的是三国之间的你争我夺,最后却成就了本可以扼杀在摇篮里的司马家。不管你是英雄还是枭雄,只能仰天长叹:时也命也。

《红楼梦》——不是帝王家胜似帝王家

这本有着梦一样名字的书,让人看了也有着梦一样的感觉。说实话,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一个头两个大,到看完为止,根本理不清头绪,只知道贾、史、王、薛四大家子人在明在暗地搞合纵连横。

直到后来看了很多的书评后,再回首,才明白了《红楼梦》的伟大。《红楼梦》是一部描绘了世间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本质的悲剧小说。其实表面上是四大家族的恩怨情仇,实质上倒更像是批判了皇家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体现了皇族之人的无情和冷漠。

好了,以上只是一家之言,纯属笑谈!

(文中图片转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之,立删)


悟不悟


《西游记》

历尽劫难师徒在,相逢一笑佛盈怀。

《水浒传》

一百单八条好汉,替天行道泪不干。

《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茶余饭后一张嘴。

《红楼梦》

满纸荒唐九万言,飞入残花谁人怜?


楚襄蛮


《西游记》

“只要你见性志诚,

念念回首处,

即是灵山”

《红楼梦》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三国演义》

“唯大英雄能本色,

是真名士自风流”

《水浒传》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