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有幾位皇帝,共有多少年?

彩雲東昇戴寶山


建興五年(317年)西晉滅亡後,司馬睿在建康重建晉廷,為晉元帝,史稱東晉。那麼關於東晉的皇帝你知道多少,又瞭解多少呢?下面我就關於我自己知道的,跟大家探討一下。

東晉開國皇帝-晉元帝司馬睿

司馬睿是東晉王朝的開國皇帝,即晉元帝,字景文,河內溫縣人(如今的河南省溫縣),他是晉宣帝司馬懿的曾孫,琅邪武王司馬伷之孫,琅邪恭王司馬覲之子,晉武帝司馬炎從子。

晉元帝司馬睿


永嘉之亂,晉愍帝被俘,西晉滅亡。建興五年(317年),在晉朝宗室與南北大族擁戴下,司馬睿即位為晉王,年號建武。太興元年(318年),正式即位,史稱晉元帝,開啟了“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他即位後,因為在皇族中聲望不夠,所以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持,皇位不穩。他重用王導,而王導運用策略,使南北士族決意擁護司馬睿,穩定了東晉政權,維持了偏安局面。司馬睿為感激王導,封他為宰相,執掌朝政。時人謂之“王與馬,共天下”。

後因大權旁落,323年1月3日(永昌元年閏十一月初十日),在位6年,年47歲的晉元帝憂憤病逝。諡號元皇帝,廟號中宗,葬於建平陵(江蘇江寧)。

東晉第二位皇帝-晉明帝司馬紹

司馬睿去世後,遺詔由太子司馬紹即位,因此他是東晉王朝第二任皇帝,性情孝順,文韜武略,聰明有機斷。322年(永昌元年),正式即位,即晉明帝,即位後大赦天下。



晉明帝司馬紹

司馬紹在位期間,成功制衡權臣世家,推動南方社會安定發展。太寧二年(324年),平定王敦叛亂,停止追究王敦黨羽,全力重用丞相王導,保持與江東士族的和諧關係,成功做好“王敦之亂”善後工作,穩定東晉王朝的局勢,對安定國家大局和皇室權威影響深遠。

325年(太寧三年),年僅27歲的晉明帝病逝,諡號明皇帝,廟號肅宗,葬於武平陵(今南京市玄武區雞籠山北側)。

東晉第三位皇帝-晉成帝司馬衍

司馬紹去世後,年僅5歲的皇太子司馬衍於325年(太寧三年)閏八月二十六日,即皇帝位,是為晉成帝。



晉成帝司馬衍

由於司馬衍即位時年幼,所以由其母皇太后庾文君臨朝聽政,庾太后死後由王導與庾亮輔政。

342年(鹹康八年)六月初五日,晉成帝身體不適,六月初七日,年僅22歲的晉成帝在西堂駕崩,諡號成皇帝,廟號顯宗,葬於興平陵。

東晉第四位皇帝-晉康帝司馬嶽

司馬嶽是晉明帝司馬紹的次子,是晉成帝司馬衍的同母弟。342年(鹹康八年)六月初八,在司馬衍去世後,司馬嶽依詔即皇帝位,為晉康帝。


晉康帝司馬嶽

司馬嶽即位後命在各地屯兵駐守的文武將領和地方郡守官長,不可擅離職守前來奔喪。六月十四日,晉康帝封晉成帝二子,司馬丕為琅邪王、司馬奕為東海王。當時晉康帝正處居喪期間不能多言,委託庾冰、何充處理政務。

344年(建元二年)九月二十六日,時年23歲的晉康帝在式乾殿駕崩,諡號康皇帝。晉康帝死後安葬於崇平陵(今江蘇省江寧縣蔣山)。

東晉第五位皇帝-晉穆帝司馬聃

晉康帝去世後,由其長子年僅2歲的太子司馬聃於344年(建元二年)九月二十七日,登基為皇,是為晉穆帝。



晉穆帝司馬聃

晉穆帝登基後,第二年改元為永和,由於年紀太小,便由他的母親褚太后臨朝攝政,並由何充輔政。永和二年(346年)正月己卯日,何充去世。二月癸丑日,由司徒蔡謨與會稽王司馬昱輔政。此後趙石虎病死,中原大亂。晉穆帝在位期間東晉朝廷先後令褚裒、殷浩北伐,均未成功。

361年(昇平五年)五月丁巳日,19歲司馬聃因病在顯陽殿去世。司馬聃死後,諡號穆皇帝,廟號孝宗,安葬於永平陵(今江蘇江寧西北幕府山南)。

東晉第六位皇帝-晉哀帝司馬丕

司馬丕,字千齡,是晉成帝司馬衍長子,晉康帝司馬嶽之侄,晉穆帝司馬聃的堂兄弟。361年(昇平五年)五月,晉穆帝去世後,皇太后褚蒜子下令說司馬丕本來早就該登基為帝,他是皇室正統,如今沒有人比他更適合當皇帝,於是司馬丕登基為帝,是為晉哀帝,改元隆和。司馬丕下詔讓晉穆帝、晉康帝過繼給晉顯宗司馬衍。

晉哀帝司馬丕


司馬丕是一位書法家,代表作品有《中書帖》等。司馬丕在位時期,軍閥鬥爭激烈,桓溫當國,幾次北伐,國家戰亂不斷,東晉已走向衰敗,慕容部猖獗和東晉發生多次戰爭均以東晉敗退而終。

364年(興寧二年)司馬丕斷谷、餌藥以求長生,結果中毒,崇德太后臨朝攝政。365年(興寧三年)正月一日,皇后王穆之去世。同月,司馬丕在西堂去世,時年25歲。葬在安平陵。司馬丕死後諡號為哀,和王皇后並葬於安平陵。


東晉第七位皇帝-晉廢帝司馬奕

司馬奕是東晉唯一一位在位期間被廢黜的皇帝。因晉哀帝司馬丕沒有後嗣,皇太后則下達詔令,讓琅邪王司馬奕繼承帝位。司馬奕,字延齡,晉成帝司馬衍次子,晉哀帝司馬丕同母弟。365年(興寧三年)二月二十三日,百官到琅邪王府去迎奉司馬奕,司馬奕當天即皇帝位,大赦天下。第二年,改元太和。太和元年(366年)九月甲午日,司馬奕下令特赦梁、益二州。



晉廢帝司馬奕

司馬奕即位時,桓溫掌握朝政,桓溫有意廢掉司馬奕自立為皇帝,但司馬奕本身並無過失可言。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桓溫便指司馬奕陽痿而不能生育子嗣,其男寵相龍、計好、朱靈寶等在宮廷參侍,後宮所生三子可能並非皇帝親子,於是逼崇德太后褚蒜子下詔廢司馬奕為東海王。即日桓溫派散騎侍郎劉亨進宮收繳了國璽,逼司馬奕離宮。司馬奕穿著單衣步出西堂,乘牛車出神獸門,群臣哭著拜別。桓溫命令部下帶領數百兵士押送他回到原東海王府。鹹安二年(372年)正月,降封為海西公。

386年(太元十一年)十月十六日,司馬奕病死於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相城區一帶),時年四十五歲。

東晉第八位皇帝-晉太宗簡文皇帝司馬昱

司馬昱,字道萬,晉元帝司馬睿幼子,晉明帝司馬紹的異母弟。372年1月6日(太和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大司馬桓溫廢司馬奕為東海王,並於同日率百官到會稽王府奉迎司馬昱,司馬昱在朝堂更換服裝,戴平頂頭巾,穿單衣,面朝東方流涕,叩拜接受皇帝的印璽綬帶,即日便即位為帝,改年號鹹安。



晉太宗簡文皇帝司馬昱

司馬昱雖為皇帝,其實多受桓溫牽制,“拱默守道而已”,又怕被桓溫廢黜。鹹安二年七月甲寅(372年9月7日),司馬昱因病重召桓溫入朝輔政,一天一夜連發四道詔令,桓溫都推辭不掉。臨終前,司馬昱寫了遺詔,要桓溫依周公先例居攝,更寫道:“少子可輔者輔之,如不可,君自取之。”面對桓溫的野心,此舉幾近讓國。王坦之在司馬昱面前親手撕毀遺詔,司馬昱說:“晉室天下,只是因好運而意外獲得,你又對這個決定有什麼不滿呢!”王坦之卻說:“晉室天下,是宣帝(司馬懿)和元帝(司馬睿)建立的,怎由陛下獨斷獨行!”司馬昱於是命王坦之改寫遺詔,寫道:“家國事都稟報給大司馬,如諸葛武侯(諸葛亮)、王丞相(王導)的舊例。”桓溫看到後大失所望。同日,司馬昱在東堂駕崩,享年五十三歲。十月初八(11月19日),葬於高平陵,廟號太宗,諡號簡文皇帝。

東晉第九位皇帝-晉孝武帝司馬曜

司馬曜,字昌明,晉簡文帝司馬昱第六子,司馬昱共有七個兒子,但前五個都早亡,只有司馬曜和胞弟司馬道子存活下來。372年(鹹安二年)晉簡文帝駕崩前夕被立為皇太子並繼承皇位,時年十一歲,是為晉孝武帝。最初由大司馬桓溫輔政,寧康元年(373年)桓溫死,又由從嫂崇德太后褚蒜子臨朝聽政。太元元年(376年)太后歸政,實權由謝安為代表的陳郡謝氏掌握。太元八年(383年)在謝安等的輔佐下,擊敗前秦大軍,贏得淝水之戰的勝利,保全了東晉王朝的國運。



晉孝武帝司馬曜

司馬曜擅長書法和文學,有集二卷,已亡佚;《淳化閣帖》收錄其書法作品《譙王帖》。

396年(太元二十一年)九月二十日,因司馬曜與寵姬張貴人酒後戲言,導致張貴人一怒之下叫來心腹宮人將熟睡中的司馬曜用被子捂死,司馬曜被殺時年僅三十五歲。死後廟號烈宗,諡號孝武皇帝,葬於隆平陵。

東晉第十位皇帝-晉安帝司馬德宗

司馬德宗,字安德,晉孝武帝司馬曜長子。396年11月7日(太元二十一年九月辛酉日),太子司馬德宗繼位,是為晉安帝,次年正月改年號為隆安。



晉安帝司馬德宗

他的在位年號:隆安:397年-401年,元興:402年-404年,大亨:402年三月—402年十二月,義熙:405年-419年。

司馬德宗即位後,內亂頻發,國勢日衰。419年1月28日(義熙十四年十二月戊寅日),晉安帝駕崩於東堂,時年三十七歲。

東晉第十一位皇帝-晉恭帝司馬德文

司馬德文是東晉最後一位皇帝,字德文,晉孝武帝司馬曜次子,晉安帝司馬德宗之弟。419年(元熙元年)劉裕殺晉安帝,立司馬德文為帝,年號元熙,是為晉恭帝。



晉恭帝司馬德文

420年(元熙二年)六月,司馬德文禪位於劉裕,東晉自此滅亡。劉裕登位後,降司馬德文為零陵王,把他遷到秣陵,正朔、車駕、衣服等都依晉朝規格,由冠軍將軍劉遵考帶兵看管。421年(永初二年)九月,劉裕命令琅琊侍中張偉攜毒酒一瓶,前去秣陵鴆殺司馬德文,張偉不忍謀害故主,就自己飲下毒酒自盡,劉裕便派親兵以棉被悶死司馬德文,時年36歲,死後葬於衝平陵。

-------------------

綜上所述,東晉從317年至420年,共有11位皇帝。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見解,請勿噴!


史於嫣然


一,晉元帝司馬睿(276年——322年)318年—322年在位6年。

二,晉明帝司馬紹(298年——325年)322年—325年在位4年。

三,晉成帝司馬衍(321年——342年)325年—342年在位18年。

四,晉康帝司馬嶽(322年——344年)342年—344年在位2年。

五,晉穆帝司馬聃(343-361)344年即位,在位17年。

六,晉哀帝司馬丕(341-365) 361年即位,在位5年。

七,晉廢帝司馬奕(342-386) (365-371)年在位,在位5年。

八,晉簡文帝司馬昱(320-372) 371年即位,在位1年。

九,晉孝武帝司馬曜(352-396) 372年即位,在位25年。

十,晉安帝司馬德宗(382-418) 396年即位,在位23年。

十一,晉恭帝司馬德文(386-421) (418-420)年在位,在位2年。


一堂歷史課


東晉皇帝列表(317年-420年)

晉元帝司馬睿

晉明帝司馬紹

晉成帝司馬衍

晉康帝司馬嶽

晉穆帝司馬聃

晉哀帝司馬丕

晉海西公司馬奕

晉簡文帝司馬昱

晉孝武帝司馬曜

晉安帝司馬德宗

晉恭帝司馬德文

共歷時103年,11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