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本文转载自 BeTheBeauty。


是什么影响了我们过去的伤痕、现在的弱点,甚至是将来的发展轨迹?


这两年来,越来越多人认可,「原生家庭」与一个人的幸福和发展息息相关,相关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比如,热播剧《安家》中,两个主要角色的困境,都跟原生家庭有关: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原生家庭不仅捆住了他们的过去,也影响着他们的未来


而在这则微博下,那些表示自己被原生家庭所负面影响的网友发言,应该能激起很多人的共鸣: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我们的性格和期待,很多都跟原生家庭有关


不自信、害怕婚姻、不擅长与人相处……糟糕的原生家庭不仅带给我们糟糕的回忆,一定程度上,还用惯性捆住我们的手脚,限制我们未来幸福和发展的可能。


比如孙杨,看完他的听证会后,大多数网友都表示,他是被他妈坑了——


在听证会上,妈妈很少直接回答问题,顾左右而言他,不仅让人觉得不被尊重,还让人觉得心虚。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即使站在旁观者视角,也让人观感很差


而这种「妈坑」,不仅体现在他妈的一系列骚操作,更可惜的是,可以在孙杨身上,看到类似妈妈的不良习惯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不直接回答问题,顾左右而言他,而且几次口供还对不上


而如果说孙杨的例子,还让人在惋惜中带点感慨,那之前自杀的韩国女星具荷拉的例子,则让人非常感伤


她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她,上周她的日记曝光,可以看到这段经历对她造成的巨大创伤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即使妈妈离开了,还是很想念她


而这样的经历,让她比一般人更渴求亲密与疼惜——


可能也因为这样,她选择了大众眼光中并配不上她的化妆师,而当证明此人是家暴渣男后,她也比一般人要更受伤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现在看起来,真的太让人心疼了


而以上的三个例子,其实都还算幸运——毕竟,他们已经成年,也有自己的事业,起码拥有选择权。


而身边的不少例子,其实更惨也更让人触目惊心


比如,疫情刚开始扩散时的一个短视频:女儿求爸爸戴口罩,反而被非常粗鲁的辱骂了: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文字比看视频温和,视频里爸爸非常凶


之所以被热议,一方面是因为视频中的爸爸确实很过分;而更悲伤的另一个原因是,这样的家长并不在少数——如何与之共处,是个大挑战。


可能因为最近都困在家里,简妮我最近收到很多朋友和读者关于「如何和父母沟通相处」「如何面对原生家庭伤害」的提问。


跟几个朋友分享了我的经验(是的,我也有原生家庭问题)和看法后,他们觉得挺有启发,建议我写出来——所以,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看吧!希望能给有类似困境的人启发。


01

换个角度看父母


先提个问题:父母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无论是在文学或是影视作品中,或是在很多人不假思索的印象中,父母应该是无私地爱着子女,为子女的幸福所努力甚至自我牺牲的。


也因此,下面这几个场景,相信大家都会觉得很熟悉:


场景一,父母声称是「为你好」,甚至「都是为你好,都是为了你考虑」。言下之意,他们完全无私,你绝对应该接受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非常熟悉了吧


场景二,父母表示自己所做所为,都是为你考虑为你牺牲——


比如常见的「因为不想你生于破碎家庭,所以我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也不离婚」。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但这对子女幸福是最优的解吗?


而也正因为父母是为了子女好,也完全没有为自己考虑,甚至做出了自我牺牲——


相应的,理所应当地认为子女也应该以同等的态度回馈父母:要优先为父母考虑和牺牲。如果不顺着父母,就被盖棺「不孝」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苏明玉不同意苏大强把房子给保姆,苏大强就说她不孝


听起来很感人:双方都为对方做出牺牲,可见感情之深,感情也会随付出变多而越来越深。


但事实上,这种模式真的存在吗?子女真的会接受感恩并且因此而幸福吗?


苏明玉不幸福:她觉得父母根本不爱她,声称的为她好其实都是虚伪的自私,甚至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结果发现自己还真的是亲生的,更想不通了


《中国剩女》中34岁事业成功但被农村传统观念家长催婚的女律师,也不幸福:


她一方面因为家人粗暴的对待而伤心: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她爸妈的态度也差不多


但另一方面,她认为自己有责任让父母不因她未婚而顾虑。并且认为,父母催婚的方法虽然很粗暴,但是多少也是「为了她好」


而她比苏明玉甚至更痛苦:


苏明玉起码知道,是父母错得多;而女律师一方面认为自己没错,一方面认为父母也没错——那又如何能解脱这痛苦呢?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所以,她最后的结论是,如果她结婚,就会幸福得多——但如果又有下一个矛盾点呢?


简而言之,父母常被认为「应该无私奉献,全为子女着想」——


但也正是这样的观念,让子女或是觉得真实的爸妈达不到「应该」标准,很失望;或是觉得爸妈并不像自己标榜得那么好,很虚伪;又或者,因为认为父母都是「为自己好」,所以没有立场反对……


那为什么我们不更新一下想法呢?


父母也是人


就简妮我这么多年的经验,一个对子女和父母都有益的观念是:父母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父母——这话什么意思呢?


简而言之,虽然「父母」这个角色会让他们倾向于爱、无私和奉献。但他们也是「人」,受人性限制,有自己的性格短板,当然也会有自私的考量


简单例子,《都挺好》里苏明玉惨得没有悬念——父母重男轻女,她想上清华都不让她去上,但砸锅卖铁也要哥哥去美国读书: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这样比较一下,感觉父母爱哥哥比较多


但对哥哥明哲的爱,也绝不是所谓理想的、利他的、全然牺牲的,她爸妈也有自己的小盘算


送哥哥去美国读书,才能有面子,才能光宗耀祖。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对哥哥的爱,也有自己的盘算


为什么要从更新观念说起?


因为,只有接受了父母和父母的爱都不理想的不完美的,才可能进行有效的下一步沟通。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跟父母的沟通问题,困扰着很多人


很多人会发现,难以跟父母沟通:你的数据、事实、道理,跟父母全都讲不通——为何会这样?


答案很简单,因为你把父母看做一个「讲道理讲事实全为你好」的理想状态,而没有关注真实的父母,实际上在意和想要的是什么。


有些父母,会很在意自己的权威性:自己在家里要做老大,自己讲的就一定是对的,自己让别人做,别人就一定要听。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这类家长一般比较强硬


抛开对错,这种父母是很难通过没有技巧的「讲道理」打动的:


因为「讨论」这种形式,本就暗示着你们是平等的,已经削弱了他的权威性


而如果要「按你说的做」,很容易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权威被挑战——这两者都背离他们的核心诉求,很容易激怒他们。


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爸爸为了戴口罩这么合理的小事,发这么大脾气——核心是,你不懂,我才懂,我才是老大,我让你闭嘴你就要闭嘴。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重申,理解他的动机,是为了跟他更好相处,不代表认为他是对的


通过树立权威和家庭等级,让子女从命,是比较「硬」的手段。


也有一种家长,会通过较「软」的手段影响子女的行为,从而确保自己的影响力和重要度: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比如苏大强


或是痛陈为你的牺牲,或是用孝敬大旗让你从命,又或是拿出亲戚例子告诉你那样做才会更好……


再比如朱雨辰妈妈,很自豪地强调,自己没有自我,每天很精细地照顾朱雨辰,四点起来给他炖汤炖梨汁: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表扬父母没自我,本来就是错误的示范


而对于这种家长来说,「为子女牺牲」是他们的价值和道德感来源,如果子女表示「我不想要」「对我不好」,就否定了他们的价值感,基本上不会有好效果。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朱雨辰就曾抱怨过,但后来还是无奈从命,喝得一脸痘还长胖


理解了父母的需求,沟通时就可以更有技巧:


强硬型家长(我爸就是这种类型),千万不要用「你是错的我是对的」「你不懂我才懂」这类态度去表述——一定会吵架!


要让这类人更听进去你的表述,需要先承认他们的权威


「老爸说的一定有道理,这点我会好好思考。能补充一点另一个角度的看法吗?」


「老爸你上次说过一个道理,我觉得很对很有帮助,这次的事情,运用这个道理,是不是可以这样看……?」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如果让他觉得不是在听你的,而是在听他自己的,抵触情绪就会少很多——不仅对家长有用!


而对于后一类「软控制」,千万不要说「你做这个干嘛」「你完全在添乱」,必须要

承认她们的牺牲和道德感,在此基础上再提要求。


「知道妈妈都是为我好/为我牺牲很多,可以把梨汁换成果蔬汁吗?对身体更好,你也可以喝哦!」


发现了吗?当我们意识到父母也是有情感利益需求、受自身性格观念制约的人之后,就更容易以平和的心态,去分析他们的好恶,从而对症下药地高效沟通


但如果,我们总是在纠结「他们应不应该这样」,用我们认为正确没问题的方式沟通,反而很容易激化矛盾


看见父母的爱


年轻的时候,我们很难接受爱有条件,或夹杂着自私的考量——


也因此,很多人在发现父母「有自己的小算盘」后,会觉得父母其实完全自私,并不爱自己。


但爱或不爱很多时候并不只分为是或否,而是分程度看条件——不那么纯粹的爱,也是爱的一种。看苏明玉妈妈: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苏明玉想考清华不给去,硬要她去师范


她固然是非常重男轻女加不尊重女儿,但未必就是苏明玉认为的,完全为了「省钱」,完全不爱女儿。


可能,在她的观念里,女性的幸福就是稳定清闲顾家庭,而不是优秀独立搏事业——让苏明玉去读师范,确实可以得到她定义下的「幸福」,没毛病。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当然,读师范也确实给父母省钱


与其说是问题在明玉妈妈完全不爱她,不如说是明玉妈妈自身的观念和水平,让她没有意识到,子女和父母是独立的个体,需要尊重对方的偏好与需求


写这一段,不是为了给某些糟糕的父母「洗白」,而恰恰是为了子女打开心结。


觉得父母完全不爱自己,感觉好受吗?并不,看苏明玉看具荷拉看房似锦就知道。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孩子很容易认为,爸妈不爱自己,是自己的错,从而认为自己配不上幸福的生活


当然,有极端的渣父母,但很多时候,父母跟你我一样,都是凡人:爱中有点盘算,但盘算中也有爱


有问题的不是小算盘,而是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判断,未必会为子女带来真正的幸福


他们觉得工作稳定就好,是因为他们生于动荡年代,把稳定价值放到很大——但子女的价值排序未必如此,也未必适合这种职业。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场景有没有超熟悉?


他们觉得择偶经济条件最重要,是因为他们这代人是苦过来的,觉得「过日子」比「爱情」要靠谱。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还好我妈没有逼我嫁给大我15岁的有钱秃顶男士


坦白说,前两年我爸妈也一直在喊我去考公,这两年缓和很多。


除了我的沟通技巧进步外,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我的事业稳定发展(托大家的福),各方面能力想法也越发成熟。


期间,也跟他们深谈过几次,让他们确实感受到,虽然跟他们想要的方式不同,但我在为自己的幸福努力,也很可能会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发现我能过的好之后,他们没有再强求我。


绝大多数父母,对子女是有爱的,但那爱受观念能力限制、有自己小算盘、表达得也未必如人意、效果也未必好——因为我们是人,是

不完美的人


理解这一点,不仅是为了更好地跟父母相处,其实,也是为了放过自己,让自己更幸福——


02

换个角度看自己


还是三个常见的场景,看你和身边的朋友有没有中枪:


场景一,成年后父母还是不断干涉自己的生活,导致很多混乱,觉得「过得不好都是父母或原生家庭的错」。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比如《都挺好》中的另一个哥哥


场景二,因为父母对自己很严格,所以长大后非常渴求温情,甚至有恋爱脑或高度依赖倾向。


比如郑爽的恋爱脑: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郑爽家长众所周知严格,她的恋爱也众所周知……


再比如秋瓷炫小时候家里人对她不好,导致她谈恋爱的时候,会加倍想要抓住对方的温情,随时夺命连环call: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还好,于晓光可以给她安全感!


场景三,我们那么讨厌父母的某些行为,但在某个时刻,却发现自己居然跟他们一样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苏明玉那么讨厌她妈,但她爸却说她像她妈


比如,我会发现自己跟我爸一样容易跟亲近的人发脾气。再比如,我朋友发现自己跟妈妈一样,常常用埋怨表达感谢,很伤人。


事实上,这不是孤例,《天生非此》这本书中,就花了很大的篇幅,讲子女非常容易继承父母的行为模式——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虽然我们很不愿意这样


公平点说,就原生家庭阴影而言,子女真的很无辜:父母造成的问题,却要下一代来买单。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比如杨烁的儿子,感觉已经被残暴的家庭教育负面影响


但如果把时间拉长些,父母既是因,也是果——他们的父母可能也是这样对他们的,而他们无意识延续了下来。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杨烁爸爸对他更加严厉,他可能就习惯性地继承了这种模式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花那么多篇幅,让大家尽量去理解(不代表接受和原谅)「父母也是不完美的人」——


如果一味讨厌抗拒父母,我们也会很难不讨厌有类似特征的自己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苏明玉发现自己像妈后,非常痛苦


而要打断这种因果链条,不仅最好换个角度看父母,也最好换个角度看自己。


诚然,糟糕的原生家庭是造成我们性格问题的原因,但这是否代表着,一切的失败,都可以归咎给原生家庭,而我们自己无计可施呢?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类似这样的发言,也很常见


上一代父母,很多不愿意给子女自我选择的权利,也因此,子女不仅没有做出合理选择的能力,也往往没有为选择负责的意识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比如孙杨


孙杨被诟病的一个点,在于他总是试图证明自己完全没错,即使有错也是因为对方先错——不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那些被原生家庭高度限制的人,固然是很无辜。但某种程度上,他们也逃避了自己要负的那部分责任


比如樊胜美,她一直说,她没有选择: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一开始惨的要命


但事实证明,她是有选择的,当她痛下决心之后,她可以跟家人约定规矩,有界限地相处: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所以并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武志红的书中,有一个观点非常戳我,大意是,人宁愿选择熟悉的痛苦,也不愿意去尝试未知的可能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为此,我们甚至愿意主动让自己痛苦,只要这痛苦是已知的


我们习惯告诉自己「这是原生家庭造成的」「我没有办法」,从而心安理得地忍受熟悉的痛苦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比如房似锦,就认为自己没办法改变,所以注定没人要


但这并不会让事情更好——因为,要改变,需要我们正视自己也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然后去改变它。


比如樊胜美,有那样的家人,会让她极度缺乏安全感,她拜金确实情有可原。


但这不代表,把对安全感的期待,都压在男友身上,就是天经地义无可改变的——事实上,这让她的处境更差了。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好好的男朋友作没了


作为一个跟原生家庭阴影做斗争多年的人,简妮我想在最后分享三个态度:


第一,我很理解原生家庭糟糕的人那种「我父母对我不好,这世界欠了我,我要在别处找回来」的心情。


但抱着这种心情,真的很难很好地与人交往——尝试忘记自己受过的伤害,心态平和地有来有往,而非一味索取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金三顺的结尾,去爱吧!像没有受过伤一样


我会这样告诉自己,如果我不放下过去,那么我永远只是在过前半生的余生,人生只会在固定轨道上滑动。


而如果我决定从这刻起,放下「我原生家庭不怎么样」「由此我的性格就是不喜欢跟人交往」这种既定概念,认为这些都是可改变的。那么,我接下来的人生,才会有更多种幸福的可能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天生非此》这本书里也提到,仅仅相信自己的特征并非固定不变,就会让这些特征更加容易被改变


第二,要克服原生家庭阴影的人,很容易陷入一种自怨自怜的情绪中:


「他们都很好,为什么就我需要做这些?又不是我的错!」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这种想法也很常见!


但随年龄增长,我逐渐接受,这个世界本就不是「谁污染谁治理」的这种公平。而是谁受影响最大,谁就最需要去改变


抽离「原生家庭」这个小范围,如何跟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跟自己的缺点作斗争,本就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人生课题,无论原生家庭如何。


只不过,有些人面对难搞的对象是父母,有人是另一半……学会和父母相处后,大概率也会帮你更好地跟他人相处——从这点来说,这功课并不多余。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当然,也要承认,是要走一些弯路,但还是可以改变的


最后,虽然「父母皆祸害」小组已经被关闭,但当年我看的时候,有段话很戳我,大意是:


虽然父母带给了我们伤痛,甚至持续给我们负面影响,但他们始终给了我们一件最宝贵的东西——生命


有生命,就有改变重来的可能——如果没有办法从父母那里得到幸福生活的天赋,那就当自己玩的是「自我探索」版本吧!


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面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但我们还是有很多可以做的


当然,这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因为我们要跟自己的惯性,跟自己的恐惧,跟自己的逃避做斗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很痛苦,发现自己也有责任,发现自己也很自私,发现自己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这很正常啊!因为父母和你我,都是肉体凡胎。老天没给开挂,还顺手选了hard模式,常有失败,偶有成功的那种。


但如果能在颠簸中有一点进展,也算是肉体凡胎的一种人生胜利吧!


豆君有话说


我们可以通过原生家庭追根溯源地寻找原因,与现在难以理解的种种和解,在找到症结之后,不断自我完善。


但原生家庭是我们的过往,不是我们的未来。正如王明姬老师在《用得上的心理学》中谈到:


请不要把所有的错误都归咎于原生家庭的不完美,为自己的不完美找个完美的理由。


尝试理解父母的养育方式,学着原谅父母无心的伤害。我们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受那个时代的影响,父母们自身也成长于传统家庭教养方式,虽然他们的方式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存在一些危机和隐患,但并非全然不好。


全盘否定原生家庭教育的人,其实就是在全盘否定自我的成长经历和曾经滋养我们内心的美好,将伤痛无限放大。这种做法并不会让你感到快乐,只会让亲子两代间的鸿沟越来越大,无法弥合。


在这本《用得上的心理学》中,有详细刨析“与父母有冲突后,如何自我治愈?”、“和父母化解冲突的五部曲”等关于原生家庭的问题。


学会用心理学沟通,除了学习解决原生家庭的问题,也能从自我、朋友、爱人等多角度来获得更好的亲密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