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活成了多少人羡慕的样子,只是你不敢说罢了

今天上午,一条#《检察日报》评孙杨案#的微博话题,被顶上了热搜。

《检察日报》这样评价到孙杨:
面临被禁赛八年的国际体育仲裁庭(CAS)仲裁结果,虽然孙杨已经表示要上诉,但是其胜诉的希望相当渺茫。本案仲裁的基本问题有二:一是事实认定;二是规则适用。毋庸讳言,孙杨不配合药检取样的决定是错误的。其原因一是无知;二是无视。

《检察日报》除今天在微博上对孙杨事件进行了一番评论外,在前两天的法制评论当中,也先后发表了《禁赛8年,孙杨冤不冤》、《商业比赛不能与国家荣誉捆绑》以及《无视规则将会承担相应后果》等多篇评论。


我只知道在国内开庭,就算是普通的民事庭,在开庭之前,双方有哪些参与人员,代理人也好,证人也好,都要提前给法庭报备。

这当然也包括翻译。

我没见过哪个当事人一挥手就可以入席一个陌生人,而且还是在一个世界级的仲裁法庭之上,

这暴露了他的无知。

从他白了Ying Cui女士一眼,然后邪魅一笑可以知道,孙杨根本不信任Ying Cui女士的翻译工作,他肯定觉得这位翻译人员不仅不够流利,甚至还篡改了自己的发言。

人家Ying Cui女士真的只是顺便过来帮了个忙,还连续工作了十个小时。


孙杨,活成了多少人羡慕的样子,只是你不敢说罢了

但孙杨似乎并没有在意这些,他决定跳过这个毫无意义的申请程序,自己挥手丰衣足食。这个行为不但彰显了孙杨的霸气,还震慑住了主席,让他连续几个疑问,暴露了自己的无视。

孙杨最终的结果如何,我并不关心,但是在中国有太多像孙杨这样,以特权来践踏规则。

不妨将《检查日报》上的那篇文章,再多加上两个字,把无视规则将会承担相应后果变成部分无视规则将会承担相应后果。


另一部分违反规则的人,真的啥事都没有。

孙杨这一次的一波操作之所以掀起这么大的波澜,是因为孙杨他站的地方是国际仲裁庭,是一个被所有人都盯着的地方。

其实还有太多的特权人物,他们藐视规则,甚至还是他们自己制造了规则,他们违反了,除了他们上面的人想办他,其他人拿他们别无他法。

尤其是一些偏远小县城里的土霸王,山高皇帝远的。

而一些人之所以恨孙杨,恨那些用自己手里的特权来打破规则的人,他们根本不是在恨特权,是恨自己的手里没有特权。

当然,这个社会上也不乏正义之士,他们一直强调规则,按程序做事,可他们往往总显得有点不近人情。

比如小胡和小张认识多年,小胡出于好心想借给小张三千块钱,两人通过借条的方式约定好了7月1号还钱。

可当7月1号到了时,小胡找小张还钱,小张说没有。

无奈之下小胡不得不通过合法的方式来逼迫小张还钱,而在这时候小张不仅钱没还,还和身边的很多人一起逢人就说小胡太不够兄弟情谊。

甚至还会有人蹦出来对小胡说:

“算了嘛,算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都是兄弟一场,计较这么多干嘛”

“难不成这点钱还比你这兄弟重要了?”

....

在无奈之下,小胡也只能像那些部分拥有执法权的人一样,对违反规则的人也是出于人情角度,算了算了,不以追究。

如果哪个执法者、当权者太过于一板一眼,其他人会讨厌他,不喜欢他。

所以,似乎我们的社会是在培养一种可以利用规则的既得利益者,并且还烹饪出一碗碗有毒的鸡汤来,仿佛自己不喝下去就有罪一样。

当一个个贪官被绳之以法,部分围观群众在一旁拍手称赞时,就会有另外一部分人站出来说,你有本事就别吼,这要换作是你,指不定比他还贪污。

第一个被批评的不是贪官,反而是那些批评贪官的人被批评。

难不成遵守规则的还有错了?

每个城市公共厕所里那一排排招嫖倒卖驾照分的广告、身边人一出点事就在派出所和交通局四处捞人、孩子读书不行就四处塞钱托关系的....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几句话,在这些这么小的事情面前,真的都做到了吗?

因为处罚过轻,没有过重大代价,整个社会的规则都在为人情让步。

孙杨这次是被逮住了,而且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还有太多的人违法规则后没有任何损失,没有任何处罚,所以还会继续违反规则。

少数违反规则没有受罚,不能成为孙杨违反规则不应该受罚的理由。只有让每一个孙杨都受罚,才能逐渐消灭这样的少数人。

孙杨,活成了多少人羡慕的样子,只是你不敢说罢了


看孙杨的“悲剧”,也看我们自己。

警惕自己能否做一个遵纪守法、注重程序正义、敬畏规则的人。

最怕的是:
破坏规则对我们有利,我们就破坏规则,并成为破坏规则的支持者;
遵守规则对我们有利,我们就遵守规则,成为破坏规则的反对者。
并且不讲任何证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