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強迫他(小學4年級)每天20:30休息。做不完的作業就不要做了。有贊成的嗎?

大中華寶馬車友會書記


不贊成,做不完作業並非是作業量大的問題。有時出自孩子自身原因!讀書時候不對孩子狠,將來生活就要對孩子狠了。當然,家裡有礦的除外!其實小學生的作業一般在一個小時左右就能做完。可為什麼有一部分孩子卻要做三個半小時?


這其中和孩子自身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特別是在溺愛型家庭的孩子,孩子寫作業的速度一般都不會快。家長過度的包辦,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差,做作業自然也就慢了。只有找出孩子做作業慢的原因,再對症下藥提升孩子寫作業的速度才是正確的方法!

有的孩子學習差,不會做,因此做作業的速度就慢。而有的孩子是習慣問題,而有的孩子是性格問題!針對孩子的這些問題有針對性的去引導孩子改正,並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呢?

首先,和孩子立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可以給孩子限定做作業的時間,小學生的作業時間一般在一小時左右,週末略多一點。可以和孩子協商好,在規定時間內做完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當然,完成不了也要給予一定的懲罰。這樣可以讓孩子有一定的緊迫感,增強孩子的作業效率。


其次,保持良好的環境。為了避免分散孩子的學習注意力,孩子的書桌上儘量不要擺放孩子平時喜歡的玩具或電子產品等非學習用品。既然雙方立了規律,父母可以陪做或監督,但父母不宜弄出太大響動影響孩子!比如:用手機看電視看電影之類影分散孩子注意力。

最後,嚴格檢查和督促。在孩子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之前,父母一定要嚴格檢查和督促孩子。發現問題以後一定要和藹而又堅決的與孩子交流。檢查時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否按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二、作業質量是否高。有的孩子為了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會胡亂的做了應付家長。嚴格監督可以讓孩子明白:按時與保質、保量是一致的!同樣都非常重要!


總結語: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做題效率,是保障孩子早睡的基本。身為家長,面對孩子的作業不是去鼓勵孩子不做,而是為孩子尋找高效的方法。現在不吃學習苦,將來就要吃社會的苦了!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愚見!如果是你的孩子,你會這樣教孩子?歡迎各位留言吐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