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希特勒的追随者鲁道夫.赫斯是个怎样的人?战后结局如何?

共跳滴水线子


赫斯这个人,是希特勒最忠实的崇拜者,纳粹高层里面,对于希特勒最崇拜的有三个,一个是戈培尔,六个孩子都以H开头取名字,最后为希特勒殉葬,一个是施佩尔,柏林被包围之时,义无反顾返回柏林,劝说希特勒离开。另一个就是鲁道夫·赫斯,纳粹二号人物。



赫斯本人和希特勒一样,是德国一战老兵,作战中两次负伤,获得过二级铁十字勋章,军衔少尉。他本人也是抱着一腔子一战的怒火,和希特勒应该是志同道合。赫斯这个人和希特勒感情特别好,对希特勒是非常崇拜,希特勒兵变入狱的时候,也是赫斯陪着去的。

他本人对于希特勒是言听计从,以前人们总是说他只会说“是,元首”。其本人野心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因为他相信希特勒,他相信希特勒一定会帮助他完成自己的抱负。希特勒对他,也是绝对的信任。

最后在纽伦堡审判的时候,所有罪犯都在推脱罪责,试图和希特勒划清界限,戈林等人都是如此,有一个异类是施佩尔,认罪态度特别好,而且还表示自己无辜,对自己所谓的不知情的状态下犯的罪表示忏悔,导致他逃脱死刑和长期监禁。

而赫斯不一样,赫斯先是假装失忆,最后一刻的时候慷慨陈词,表示绝不后悔,而且他也是唯一一个站起来说希特勒是好人的人。这里,他是一个死硬的纳粹分子,对希特勒绝对的忠诚。

他在监狱里写书,称纽伦堡法庭上被判死刑的人为烈士,自封为德意志第四帝国元首。他的想法是,希特勒死了,希特勒没干成的事,他来做,就等着自己出狱之后大展宏图,完成元首未竟的事业。结果这厮永远没出去,最后死在了监狱。令他没想到的是,他的行为让他成了全世界新纳粹的精神领袖,而他监狱里的同僚都把他当笑话。


军武文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赫斯是传统的德国精英人物。

他出生在富裕的德国商人家庭,毕业于著名的慕尼黑大学。

他也是个勇敢的人,1914年8月赫斯报名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巴伐利亚第7步兵团,先后在西线和东线参战,两次身负重伤,获得二级铁十字勋章。

他随后加入德国空军服役,成为战斗机飞行员(巴伐利亚第34战斗机中队),直到战争结束。

当时的飞行员凤毛麟角,空中飞行也是非常危险的,可见赫斯的能力很强。

赫斯是希勒特最早期的追随者,早在1920年就加入纳粹党,1923年11月9日在慕尼黑市中心参加了啤酒馆暴动。

失败后,赫斯作为纳粹党魁之一,与希特勒一起在兰茨贝格监狱服刑。狱中完成由希特勒口述、赫斯笔记的《我的奋斗》。

很多学者认为,《我的奋斗》中很多观念,就是赫斯的。

希特勒对赫斯非常信任,两人关系很好。

纳粹党于1925年重组之后,赫斯成为希特勒的私人秘书。

1932年12月,赫斯被希特勒任命为纳粹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就在1932年,赫斯成为德国国会的纳粹党议员,晋升为党卫军上将,继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纳粹党登上国家权力舞台之后,1933年4月21日,赫斯被任命为纳粹党副元首。

同年6月29日,赫斯统管除外交政策和武装部队以外的一切事务。

当时赫斯是国家的三号人物。

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当天,希特勒宣布如果他和赫尔曼·戈林发生意外,赫斯将会是继任元首的第3顺位。

然而,非常诡异的是:1941年5月10日,约晚间6时,赫斯单独搭乘一架梅塞施密特Bf 110D战斗机从奥格斯堡出发,途经达姆施塔特与波恩,前往苏格兰。爱丁堡机场控制中心报告入侵者在23:09分于格拉斯哥南方坠毁。赫斯从他的Bf 110D跳伞降落,在格拉斯哥南方的伊格尔瑟姆附近着陆。赫斯遭到英方拘留,直到大战结束和接下来的纽伦堡审判。

希特勒声称对于赫斯的行动毫不知情,随后纳粹党宣布赫斯精神失常。

希特勒给予赫斯的妻子一笔抚恤金,但是剥夺赫斯在党和国家所拥有的一切职务,并私下命令如果赫斯回到德国便格杀无论,马丁·鲍曼继承了赫斯的职位。

赫斯飞英引起了苏联领袖约瑟夫·斯大林的怀疑,斯大林担心英国真的会与德国进行秘密会议一起对付苏联。后来当丘吉尔与斯大林会面,丘吉尔发现斯大林仍相信英方曾与赫斯进行某种秘密协定,丘吉尔严正驳斥才化解苏方的疑虑。

赫斯被判处无期徒刑,在1987年8月17日被发现在施潘道监狱上吊身亡,时年93岁。

对于赫斯为什么会跑到英国去,至今有很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赫斯是神秘学说的信奉者。他通过占星术认为德国同苏联开战,就一定会战败。而唯一拒绝的方法是德国和英国建立联盟,这样对英德都有好处。

而赫斯通过占星术认为只要他亲自去英国,联盟就会成功,所以他不惜冒险去英国。


萨沙


鲁道夫·赫斯德国政治家,纳粹德国纳粹党(NSDAP)的主要成员,副元首。

鲁道夫·赫斯(德语全名:Rudolf Walter Richard Heß)德国政治家,纳粹德国纳粹党(NSDAP)的主要成员。1933年,赫斯被希特勒任命为副手,直到1941年。1941年二战期间,赫斯独自飞往苏格兰,试图与英国进行和平谈判。也正是因为这次事件,使赫斯成为最具争议的纳粹高级成员。

鲁道夫·赫斯简介

鲁道夫·赫斯于1894年4月26日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一位德国商人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赫斯加入“第7巴伐利亚野战炮兵团”参战,并两次受伤。1915年赫斯被授予二等铁十字勋章。

1918年12月赫斯以预备役军衔离开军队。1919年,进入慕尼黑大学(University of Munich)主修地缘政治学,并师从卡尔·豪舒弗(Karl Haushofer)。卡尔·豪舒弗是生存空间概念的倡导者。

生存空间(德语:Lebensraum)一词于1897年由德国地理学家、人种学家弗里德里希·拉特泽(Friedrich Ratzel)首次提出。他利用生物学概念与当时流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生物类比的方式研究国家政治。他强调,一个国家就好比具有生命的有机体,如同生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一个健全的国家通过扩张领土来增加生存空间是必然现象。

赫斯后来将“生存空间”这一概念解释给希特勒,使这一概念最终成为纳粹意识形态的重要支柱之一。

1920年7月1日,赫斯加入NSDAP,成为其第16个成员。1921年11月4日,在慕尼黑国有皇家宫廷酿酒厂爆炸事件中,赫斯为保护希特勒受伤。1922年赫斯加入Sturmabteilung“SA”(冲锋队),并协助组织和招募了早期的冲锋队队员。1923年11月赫斯在参与纳粹夺权的事件中与希特勒一起被捕。1924年12月20日希特勒获假释,十天后赫斯被释放。

1925年4月,希特勒任命赫斯为其私人秘书,1929年7月20日再次任命他为副官。赫斯陪同希特勒到处演讲,并成为希特勒最好的朋友。赫斯甚至可以不必事先预约随时觐见希特勒。

1929年4月4日,赫斯获得了私人飞行员的执照。他的教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王牌飞行员特奥多尔·科洛尼斯(Theodor Croneiss)。

1933年4月21日,赫斯被任命为NSDAP的副元首,12月1日成为内阁成员。赫斯在慕尼黑的布朗大厦和柏林的另一个办事处设有办公室,负责多个部门,包括外交事务,金融,卫生,教育和法律。除涉及军队,警察和外交政策的法律外,几乎所有立法均通过他的办公室批准。他单独以及共同签署了希特勒的许多法令。

1934年,赫斯曾充满激情的赞扬希特勒,他说:“我们相信Führer(领袖)对德国历史的要求更高,对此信念无可非议。”源于对希特勒的忠诚,赫斯没有建立自己的权力集团以及树立个人威望,并且也没有利用自己的地位来积累个人财富。在这样的背景下,没有人能预料到这个在政治上雄心勃勃的人会驾驶德国飞机飞往苏格兰,试图与英国和谈。

1939年,赫斯又获得了多个头衔,例如帝国大臣,秘密内阁理事会成员和帝国国防部长级理事会成员。在戈林之后,赫斯被认为是希特勒的继任者之一。但是,纳粹内部充满了尔虞我诈,赫斯越来越受到排挤。随着战争的爆发,希特勒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外交事务和战事上。很多相关事务赫斯都没有直接参与,渐渐的他被纳粹权力中心所淘汰。

“巴巴罗萨行动”计划制定后,德国将在两条战线上展开行动。赫斯深感忧虑,他决定亲自前往英国,试图将英国政府拉回谈判桌上。1941年5月10日17:45,赫斯身着德国空军制服从奥格斯堡-汉斯特汀机场驾驶一架德国双引擎梅塞施米特Bf 110战斗机飞往苏格兰。22时08分,英国雷达在纽卡斯尔附近侦察到他的飞机,随即派出两架喷火式战机拦截。23:06,在飞机燃料耗尽的情况下,赫斯被迫跳伞降落。

在离开德国之前,赫斯给了他的副手卡尔海因茨·平茨(Karlheinz Pintsch)一封信,要他交给希特勒,详述了他与英国进行和平谈判的意图。


5月11日中午,希特勒在看完这封信后大声疾呼。希特勒担心他的盟友意大利和日本会认为赫斯的举动是受其秘密指示,希特勒下令德国媒体将赫斯描述为一个疯子。随后的德国报纸报道称,赫斯“精神错乱”,说他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受伤而导致精神出了问题。

早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期间,赫斯曾会见过英国的汉密尔顿公爵。道格拉斯·汉密尔顿是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汉密尔顿第14任公爵,布兰登第11任公爵。赫斯错误的认为,汉密尔顿公爵会帮助他(答应希特勒提出的条件)寻求英国政府与希特勒进行谈判。

赫斯想让英国人相信,只要德国取得了生存空间(Lebensraum),德国对英国就不会有恶意。可惜的是,英国人认为他精神不正常,丘吉尔下令将鲁道夫·赫斯视为一般战俘来对待。德国人也称他患有“和平妄想”症。

战争结束后,赫斯受到审判,他试图伪装自己患有失忆症,但后来他才表示,他所做的一切是出于对希特勒的忠诚!在纽伦堡军事法庭受审后,赫斯被判处无期徒刑,罪名包括参与签署了1935年的《纽伦堡法律》,该法剥夺了犹太人的正常权利。

1987年8月17日,赫斯在斯潘道监狱自杀身亡,享年93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阴谋论之一

赫斯被关押在柏林的斯潘道监狱后,从一开始,人们就对被指定为“斯潘道7号”的囚犯是否真的是赫斯而表示怀疑。当时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坚称,“斯潘道7号”这名囚犯是赫斯的冒名顶替者。

而赫斯的律师阿尔弗雷德·塞德尔(Alfred Seidl)认为,赫斯年纪太大,身体虚弱,无法自杀。赫斯的儿子沃尔夫·鲁迪格·赫斯(Wolf Rüdiger Heß)多次声称,他的父亲是被英国秘密情报局谋杀的。

鲁道夫·赫斯难道真的逃脱了正义的惩罚吗,还是......?针对这些问题,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赫斯死后,他在翁西德尔(Wunsiedel)镇的坟墓变成了新纳粹集会的地点。2011年德国当局对赫斯的尸体进行火化,摧毁坟墓并将其骨灰撒在海里。要想解开这些谜团,必须有赫斯的DNA来通过科学检测而验证。

值得庆幸的是,在1982年,美国陆军医生菲利普·皮特曼(Phillip Pittman)曾经抽取了赫斯的一份血液样本,作为常规健康检查的一部分。病理学家里克·瓦尔(Rick Wahl)将一些血液放在显微镜载玻片上进行细胞计数分析。该载玻片被标记为“Spandau#7”(斯潘道7号)并密封,由里克·瓦尔保留在华盛顿特区的沃尔特-里德陆军医疗中心用于教学。

1990年代中期,另一名美国军医谢尔曼·麦考尔(Sherman McCall)听说了赫斯的血样就保存在陆军医疗中心后,他马上联想到这个历史争议问题。麦考尔与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法律医学系DNA部门的分子生物学家扬·森珀-基斯里奇(Jan Cemper-Kiesslich)联系反映了这个问题。

随后,扬·森珀-基斯里奇的研究团队根据法医DNA标准协议展开工作。不过,因为需要进行DNA比对,在追踪赫斯近亲方面花了很多时间。但最后还是成功在赫斯的一个男性亲戚那里获得了DNA样本。分析结果证明,赫斯的血液样本与其在世近亲DNA的相似率达99.99%。

科学家们指出:“阴谋论声称的‘斯潘道7号囚犯’是冒名顶替者,这种可能性极小,因此被驳斥。”为此,历史上有关这个阴谋论的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血色黄昏的黄昏


赫斯在审判的时候说的话大概能代表他的想法,原话记不清了,大概就是有人问赫斯追随希特勒到现在完全失败是否后悔,赫斯说:我会后悔?我把一生献给了德意志最优秀的失业和最伟大的统治者,我怎么会后悔?

综合这人的表现:飞英国,监禁五十年等等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信仰极其坚定并且笃信希特勒的人


黄亮0504


不了解


静观客


自己单独个人飞到英国谈到,后事不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