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中華典藏之“壯士斷腕”的現實意義,原創:時黎明

語出:唐·竇皐《述書賦下》:“君子棄瑕以拔才,壯士斷腕以全質。”

圖文中華典藏之“壯士斷腕”的現實意義,原創:時黎明


君子棄瑕以拔才,君子要摒棄自己的缺點才能施展與發揮自己的才幹。
壯士斷腕以全質,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傷,就立即截斷,以免毒性擴散全身。比喻作事要當機立斷,不可遲疑、姑息。壯士斷腕,成語,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傷,就立即截斷,以免毒性擴散全身。比喻做事要當機立斷,不可遲疑。

圖文中華典藏之“壯士斷腕”的現實意義,原創:時黎明


壯士斷腕與英雄自戕,兩個詞經常連用,用來比喻壯士英豪的男兒氣概。

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陳泰傳》

三國時期,魏國徵西大將軍陳泰率軍進攻蜀國,蜀將姜維率軍還擊到魏國邊境,準備攻佔狄道。陳泰與鄧艾匯合,鄧艾勸陳泰要像壯士斷腕那樣放棄狄道以求自保。陳泰說服鄧艾,毅然率軍進入高城嶺,奇蹟般地給狄道解圍。

各位看官,這裡還有一個佛教故事,傳說達摩渡江到少林寺以後,在南京講經說法的神光,歷盡千辛萬苦,想方設法,終於渡過長江,追趕達摩到少林。

圖文中華典藏之“壯士斷腕”的現實意義,原創:時黎明


神光到少林寺以後,一心一意拜達摩為師,向達摩求教。達摩在南京雨花臺和神光會見時,神光傲氣十足,極不謙虛。現在神光提出向達摩求教,達摩不知他有無誠心,便婉言拒絕。神光並不灰心喪氣,仍步步緊跟達摩。達摩在洞裡面面壁坐禪,神光合十,侍立其後,精心照料,形影不離。神光跟隨達摩九年之久,對禪師的一舉一動,真是心悅誠服。達摩離開面壁洞,走下五乳峰,回到少林寺,料理日常的佛事活動,神光也跟隨師父徒山洞回到寺院。
時值嚴冬,達摩在後院達摩亭坐禪,神光依舊立在亭外,合十以待。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夜晚入定以後,鵝毛大雪鋪天蓋地壓了下來,不一會兒,積雪逾尺。這時,大雪淹沒了神光的雙膝,渾身上下好似披了一層厚厚的毛茸雪毯,但是神光仍然雙手合十,兀立不動,虔誠地站在雪窯裡。
第二天一早,達摩開定了,他走到門口一看,神光在雪地裡站著。達摩問道:"你站在這裡幹什麼"神光答道:"向佛祖求法"。達摩沉思片刻說:"要我給你傳法,除非天降紅雪。"神光解意,他意識到這是聖僧指點他禪悟的決奧,毫不猶豫地抽出隨身攜帶的戒刀,向左臂砍去,只聽:"咔嚓"一聲,一隻凍僵了的胳膊落在地上,鮮血飛濺,染紅了地下的積雪和神光的衣衫。誰知道虔誠的刀聲穿雲投霧,飛報西天,驚動佛祖如來,隨手脫下袈裟,拋向東土。霎時,整個少林,紅光籠罩秀彩霞四射,鵝毛似的大雪片被鮮血映得彤紅,紛揚而來。神光放下手裡的戒刀,彎腰拿起鮮血淋漓的左臂,圍繞達摩亭轉了一圈,仍待立於紅雪之中,亭周圍的積雪也被染成紅的。


此情此景,達摩看得一清二楚。他感到神光為了向他求教,長期待立身後,今又立雪斷臂,原來的驕傲自滿情緒已經克服,信仰禪宗態度虔誠。達摩逐傳衣缽,法器予神光,並取法名:"慧可"慧可斷臂以後,表現出高度的剛毅,他忍受著劇烈的傷痛,雙膝脆在雪窯裡,用僅有的右手,恭敬地接了"法"。頂禮拜謝而退。從此,慧可就接替了達摩。成為少林寺禪宗的第二代,稱之為"二祖"為了紀念二祖立雪斷臂,寺僧們將"達摩亭"改為"立雪亭"。清乾隆皇帝瞻遊中嶽時,對"立雪斷臂"的故事頗有感觸,遂揮毫撰寫"雪印心珠"匾一塊,懸掛於立雪亭佛龕上方,以戒後生:佛業來之不易。

圖文中華典藏之“壯士斷腕”的現實意義,原創:時黎明


“刮骨療毒、壯士斷腕”,昭示了一種敢於向自己開刀的果敢氣概面臨抉擇時,要鍥而不捨,或壯士斷腕。

既要敢於擔當,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又要講究策略方法,因地制宜、試點先行、積微成著,漸進式推進,努力取得改革新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