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學老師不佈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自由複習的話是否可行?你贊成嗎?

功德無量43


<strong>這個觀點,對一部分孩子是好事,對一部分孩子則是壞處多多。


對我個人來說,我希望老師不要佈置家庭作業。因為我自己對孩子的學習有個規劃,而且我能夠找到適合孩子學習的資料。這些學習資料都是有針對性的,可以讓孩子高效學習。而學校老師佈置的作業,有很多是重複性的,反覆的練習也不會有很大的好處。


這裡必須聲明:這些作業不代表學校老師的水平高低。我們應該明確一點:學校老師佈置作業是統一發放的,自然無法做到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針對性的練習。

我相信不少家長都有花很多時間來陪伴孩子,也明白什麼作業對自己的孩子最好。對於這類有自己的學習規劃的家庭,當然不希望老師佈置太多作業。ta們需要更多的自由時間來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拓展教育。


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現實中很多家庭,因為各種原因,對於孩子的學習無法做到很細緻地把控。那麼如果老師完全不佈置家庭作業,孩子回家學習就無法掌控了。
對於這種情況,沒有家庭作業,對孩子的學習簡直就是災難。為什麼這麼說呢?

1、家庭教育不足的孩子,本身智力啟蒙和知識儲備都比不過別人。這是底層的劣勢。
2、別人的學習是有計劃性的,而且設計得很好。而普通的孩子本身對學習就沒有太大的熱情,一旦課後沒有作業,肯定對學習不會上心。
3、越是學習不好的孩子,其實課後越需要訓練。但是,父母很大程度上很難讓這部分孩子安心學習。甚至可以說,這些孩子對家長的要求很大程度上是排斥的。

我們經常聽到父母反饋說,孩子很排斥家長佈置的作業:“這不是老師佈置的,我不做。”

一個巨大的隱患是,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一旦沒有了學校佈置的作業,要想讓孩子課後學習簡直就是“摁著牛頭吃草”。


對於這個作業問題,我的觀點是適量。部分是強制性的作業,部分是選擇性的作業。完全沒有作業是不現實的,而太多作業,對很多孩子來說,確實負擔過重了。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我不太贊成。

我和我媳婦都是教師,我家小孩也正好上小學,但是我們兩人帶的是初中和高中學生。

在家裡的小朋友沒上小學之前,我也認為自己和媳婦完全能夠輔導,但是開始上學了,我就發現小學教育和初高中教育的特點完全不一樣,具體的情況等稍稍閒點以後再寫點文章談談感受。

現在有句笑話,說得是除了老師以外,誰都懂教育,都可以告訴老師怎麼去進行教育。實際上專業的問題還是要交給專業人士去處理,理論和實踐是有很大區別的,家長學歷高不代表就懂教育的規律,還不要說學歷不高的。老師作為專業的教育者,成為好老師也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累積,所以我還是建議,聽老師的安排,然後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一定的補充。


夢醒時分li



這是教育部為了減負,對小學生的作業問題做出的規定。

我目前教的是二年級小孩子。其實就是國家沒下減負命令前,我也很少留作業。學前三年的教育,加上在學校里老師的教導,大部分孩子對於所學的知識已經掌握的很好了。沒必要再翻來覆去的做重複作業。我每天中午沒留過作業,下午有極個別的學生有作業,是因為他們沒有在學校完成。課上就完成了的學生回家就沒有作業了。


開始的時候,家長也微信老是問,孩子說沒作業?是真的嗎?我說如果孩子在學校裡完成了,也掌握了就沒有作業了。那些學東西慢的孩子,也私信他們家長了,要回家針對知識點進行專門練習。

就是想給孩子留多點時間,叫他們回家閱讀。可是我每天詢問他們回家幹啥了,發現他們回家後乾的最多的事就是看動畫片,玩手機遊戲了。我留的回家閱讀的作業,因為沒有個具體要求,老師也不檢查,他們就給忽略了。

後來我就具體了,閱讀時,要把閱讀的書目寫下來,可以錄朗讀視頻發給老師,或者在學校我們課外閱讀活動日時,給大家講自己看到的各種故事,或者朗讀也可以。

這樣一來,我在查問的時候,發現回家讀書的就多了起來,有一部分孩子還在課間給別人講自己看到的故事書。這樣對於孩子也是個鍛鍊。

由此可見,別對孩子們期望那麼高!畢竟還是群孩子。遊戲娛樂和學習讓他們選擇,他們大多選擇遊戲而不是學習。就算是高中生,放假在家,家長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能不能不玩手機,去看會書呢!

你還指望著小學生那麼自覺嗎?恐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吧!

作為老師我贊同不留作業。但是如果我是孩子的家長,我會覺得我自己的任務更重了。我得自己找題給孩子做,看看孩子每天是否把學習的知識點學會了,如果沒有就要加強練習了。老師可以按教育部門的規定,不留或者少留作業,減輕孩子的負擔。作為家長,我不能也那麼認為,小學階段基礎打不好,會對以後的學習留下隱患。要想孩子學業走的好,就要步步夯實基礎,來不得一點馬虎!

誰願意減負,誰去減。誰喊素質教育誰就去素質教育吧!我不反對!可是高考時考的就是課本知識,就是死知識,別給我說你素質高,動手能力強,高考時不看你的動手能力,就看你呈現在試卷上的答案!你去培養能力吧,我孩子要刷題備考了。有了好的成績,進了好大學,你才有展示你能力的機會,不然你找工作時,你的履歷證明被人家扔到地上看都不看,還提啥動手能力強,整體素質高!還是先考個好大學再說吧!

任何事情不能走極端,現在老師、家長,為了孩子有個好成績,在學校老師給孩子們留了很多作業,複習階段天天進行測驗,回家了家長也買了很多試卷來讓孩子做,這對小孩子來說是造成了很大的壓力。這點老師和家長都要引起注意。但是也不能說走另一個極端一點也不留,放任自流。這也不好。要把握個度就可以了!


這是我個人看法。如果有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友友們留言批評指正。歡迎大家留言交流溝通!


心中百合靜靜開


小學,我不同意。

一,我女兒現在小學三年級,老師佈置的作業很適量,都是一些基礎的字詞,計算之類,下午四點就放學了,每晚7點之前肯定做完了,還可以出去活動,既可以起到複習預習的作用,也能夠勞逸結合,為什麼要不留作業?小學生就得放飛自我,完全沒有作業嗎?適量的完全可以啊,也什麼我們一定要走極端呢?

二,就我國目前情況,如果學校不留作業,一些家長一定會把這段時間利用起來,要麼找人輔導,要麼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如果有人這麼做了,其他家長肯定要學,這樣家長費錢費力,自己定的計劃還不科學,效果不一定好,孩子肯定還是會被安排的很累,不如跟著老師走,畢竟老師是比我們有經驗的,所以我還是選擇相信老師。


西貝木木珂


我是相當的同意!

不是我不信任老師,而是如果這樣的話我有信心能夠更好的安排孩子的學習!我在我的頭條號裡寫了不少我家輔導孩子學習的經驗總結,這些總結都是我們家的是經驗,而且就目前來看,這些經驗在被總結之後還是會不斷的改進、完善!因為孩子也在不斷的進步、變化。所以如果學校老師能夠不佈置作業,把時間都留給我們自己來安排的話,我會非常樂於接受的!

這是幾張我孩子從二年級到五年級一直在用的學習計劃表,可是這麼說,從一年級開始我家孩子的無論是日常學習還是寒暑假學習都是有計劃性的學習。

而學習的內容上也是已經遠遠超出了課內的要求——不是我們刻意要這麼做,而是當你有計劃性的學習之後你會發現你的效率會提高很大,而收效也會很好,這個時候我們往往面對的選擇不是“等待”等待學校的進度,而是會忘廣度、深度和超前進行拓展。

所以我們會有更多的時間閱讀課外書;

所以我們會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拓展學習;

所以我們會有能力超前、超難的學;

所以我們會有時間去學習各種孩子感興趣額興趣班……

對我來說,讓孩子學習好不是難題,難題是讓孩子如果更好的全面發展,而任何的實踐、實施都是需要“時間”的,畢竟這種事兒不可能有一本“武林秘籍”,照著書就能把孩子教育出來的。必須要在實踐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但是,“時間”是最大的問題!

如果學校裡的作業統統取消掉,那麼對我們(五年級)來說,每天至少可以得到2-3個小時額外時間,這些時間我們用幾十分鐘進行課內鞏固即可,剩下的時間完全可以做更有益於孩子的事情去!

所以,我舉雙手贊成!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作業是必須要佈置的,根據艾賓浩斯記憶曲線來看,當天學的知識不鞏固,就會忘記百分之60多,如果因為缺乏了作業環節,使我們的教學事倍功半,是得不償失的。所以我認為作業的量要把控,作業的質也要把控。我孩子小時候的語文老師很有經驗。寫生字時,讓家長先聽寫,把不會的字寫幾遍。這樣既能保證會寫字,也能減少孩子的工作量。可是有的時候教師自己心裡沒底,就會佈置海量的作業來彌補自己教學能力的缺失。我的一個4年級學生拿來她的英語作業,我很吃驚!一個晚上有三篇陌生的英語繪本朗讀,還有兩個單元的課本預習,複習。相當於五個單元的工作量。小學生英語一本書才6個單元。問題在於電腦打分後還在家長的微信群裡公佈成績。在我這個專業英語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她用了2個多小時才完成了作業,得到了不錯的成績。這樣的作業已經沒有意義了。作業是複習鞏固學會的內容。當然預習也不錯的。但是陌生的英語課文作為作業就不該了,而且多達三篇,是不同話題的繪本。真是拔苗助長啊!


網兜英語


小學老師不佈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自由複習,這事簡直是天字號的大好事!

老師都會張開雙臂熱烈歡呼,孩子們到家就可以瘋玩沒有一點負擔了,自由複習重點落在自由上,至於複習,也就免談了。家長當然也好,不需要簽字,不需要督促,不需要陪著做作業,多輕鬆,簡直太爽歪歪了!

不過,切莫高興太早了,好是好,但還是有條件的,比如不佈置家庭作業可以,但是,學習成績好不好,學校不要追究老師責任,家長也不能怪老師,大家都爽了,憑什麼只怪老師,大家都有責任,不是嗎?

所以,小學老師不佈置家庭作業,純粹是一種臆想,根本就不可能實現。要是老師真的不佈置家庭作業了,家長早就找到學校,告老師狀了。要是一二年級還要好一些,老師有上級規定,可以理直氣壯,要是三年級以上的,背個處分是分分鐘的事情。

當然,有的家長比較低調一些,不會找學校,但自己默默地給孩子把家庭作業給補上了,老師不佈置,咱自己佈置。也有自己不想費心思的,跟直接,花點錢,送補課班,補課班的老師給補上了。

提出這樣問題的人,用的都是成人思維,認為孩子自律性很強,回家有那麼多時間,肯定會自己複習學習過的功課的,只是,孩子沒有那麼強的自覺性沒有那麼強的自律力。

不僅是孩子,就是成人,又有多少自控力那麼強的呢?想想自己,再想想孩子,就不會提出這樣幼稚的問題了。

老師不佈置家庭作業,孩子回家自由複習,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的作業,這幅畫很美,可惜,只能是一幅畫,一幅不接地氣的畫,欣賞欣賞也就可以了,千萬別當真!


當代師說


這個問題很有趣。作為老師我來分析一下下:學校沒作業,完全贊成的家長有這幾種

第一,本身工作任務繁忙,無心輔導孩子作業。

第二,對孩子比較寵愛,不忍心看孩子熬夜寫作業。

第三,有自己的規劃,給孩子安排了各個輔導班,怕作業耽誤時間。

第四,寫作業沒啥用。

大家都不寫,老師也不安排作業就皆大歡喜了麼?

舉個例子,某班三十個人,29個聽從老師安排,不寫作業,不上輔導班,快樂學習。其中一個孩子,家長安排了各科輔導,提前學習,強化訓練,應試指導,期末時考試全班第一。

第二學期,倒數第一家長也偷偷補課,一學期後,孩子成績全班第二。……你感覺如此下去,誰能扛得住?

說白了,老師佈置點作業,反而是好事,能擠壓開小灶的時間,節省家長的精力與金錢。


愛物理的小郭老師


小學老師不佈置作業,讓學生回家自由複習,我完全同意!理由如下,其一,現在學生在校學習時間,一天六小時,也就是學生每天上六節或七節課,每節課都安排具體課程,如一節的學習內容未學好,根本找不到複習的時間。學生回家,自己學習一下未學好的知識不是正好嗎?其二,學生在校,幾乎全是學習,除去體育等課外活動時間外,基本上沒有自由活動時間,讓學生回家自己安排自己的活動不是更能給學生一個鍛鍊的機會嗎。其三,學生回家沒有作業,自然就有幫家人幹家務的時間,自然就有自主的時間,幹家務能增長見識,而且和家人建立了感情,並且能讓學生體會到勞動的辛苦;自己安排即便是玩,也能陶冶學生身心。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有人擔心,孩子沒作業,只玩手機,成了網蟲,或是玩瘋了,不知道學習了等等,我認為大可不必擔心,我小時上學,老師幾乎不佈置作業,放學之後,漫山漫嶺的躥,學習也沒差多少,就是今天,從教三十多年的我,給學生布置作業的時候還是很少的,學生的學習雖說不是很好,但絕對不差,而我所教的學生及他們的家長,也沒幾人不同意,或有意見。

當然,我不反對老師給學生布置點,社會實踐方面的作業。在高考制度的指揮棒下,人們習慣了學習文化課,忽視了孩子的天性,如果從小讓學生養成,學就認認真真地學,玩就痛痛快快地玩的習慣,不失為比較好的教育辦法!


瑞豐131


小學生的自由複習,將是一場災難。

如果小學老師不佈置家庭作業,那麼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那就真的是可以不寫作業了。


但事實上作業並不是什麼洪水猛獸,而是有它存在的意義的。

一方面,作業是當天知識點的鞏固。無論是難點,考點,都會在作業當中有一定的展現。使得學生在接受完當天的課程教育之後,能夠有方向的複習,鞏固。同時教師通過作業的批改評判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在知識點掌握上出現了什麼問題。

另一方面,作業是一種學習習慣的培養。甚至可以粗淺的把作業理解為一種重複性勞動,通過重複重複再重複這種做作業的形式,使得學生有足夠的身份認同感。就像軍人的疊被子。

有這兩方面的意義在,那麼便可以理解作業在整個學習過程當中的重要性了。


那麼現在為什麼有部分人開始說“取消作業”呢?

其實這源於去年年末頒佈的減負30條以及相關規定。其中明確了未來作業改革的方向。

而在改革方向當中明確指出了,要將作業分為基礎作業與彈性作業兩部分。基礎作業要削減過去的重複抄寫,懲罰性作業等內容。這其實已經大量的減少了作業的內容。而彈性作業更是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選做。對於這個規定的可理解範疇就很大了。

首先重複性作業要減少到什麼地步?其實大家應該知道一個詞“熟能生巧”。很多技巧其實是需要通過反覆的練習才能夠總結出來的。而這種枯燥的重複練習現在一方面被上級要求減少,另一方面受其枯燥性的影響,本來就不討學生們的喜歡。那麼孩子們如果有了自主選擇作業的權力,那麼將這部分作業完全去除也將是可以預見的。

其次,彈性作業的解釋,所謂彈性作業,根據我的個人理解以及在學校作業改革方案中的闡述,將是一種教師彈性佈置,學生彈性完成的作業。教師通過彈性的評判標準對作業進行分類那些是基礎的,哪些是需要一定能力才能解決的,哪些是能夠啟發學生思維並與課程密切相關的。那麼對於一部分學生來說,這就是一個最最合理的偷懶的藉口,“題目太難,我不會。”,“不想熟練到那種程度,所以我不做”,“相關的問題我想不到,這個作業我做不出來。”理由很好找。


一方面是基礎作業的減少,一方面是彈性作業的可選擇性。那麼對於很多人來說,確實是會有一種錯覺“未來可以不寫作業了”。

而實際操作上。雖然確實我們可以理解為基礎作業未來有可能越來越少,甚至減少到沒有。也可以理解為剩餘的彈性作業可以不做。但真的不代表說讓學生自由複習就是可行的。


最簡單的一個理由,學生不會有足夠的經驗來判斷那些是應該熟練掌握的,那些是隻需要簡單瞭解的。如果沒有老師的指明。學生是不會有這個大方向的概念的。


其次。作業有它的時效性。這個時效性是需要教師來監督的。如果大家自由複習,那麼什麼時候複習什麼內容。是否符合記憶特性。這些都是小學生自己不可能瞭解的。


更何況現階段有太多的額外誘惑,原本讓學生們每天安心下來先寫作業就已經是很多家長頭痛的事情了,現在一旦不佈置家庭作業,那麼孩子的狀態完全是可以想象的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