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驳回群臣的建议,赫连勃勃为什么要定都统万城?

公元413年,胡夏国主赫连勃勃发十余万人在朔方(今陕西榆林靖边)一带修建了一座坚固的堡垒。城池建完后,夏主赫连勃勃将这座城池命名为“

统万”,有“统一天下,君临万邦”的意思,这座城池后来成为了胡夏的经济、文化以及军事重心。

公元427年,魏主拓跋焘对赫连夏发起了灭国战争,十余万北魏铁骑兵临统万城之下,由于夏主赫连昌不能正确的听取属下的意见擅自出击导致统万城被北魏所夺,赫连夏到此其实已经名存实亡。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统万城实在是过于偏僻,赫连勃勃将其定为“夏”的都城多少有些难以理解。

两次驳回群臣的建议,赫连勃勃为什么要定都统万城?


公元407年在攻占高平之后,当时群臣就建议赫连勃勃将高平定为的国都,赫连勃勃拒绝了并在六年后在朔方一带重新修筑城池;公元417年,赫连勃勃攻占长安,群臣此时再一次建议定都长安,赫连勃勃又拒绝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赫连勃勃一定要将都城定位在相对于偏远的统万城呢?

高平或者统万城:赫连勃勃高超的军事战略眼光

公元407年,赫连勃勃和后秦正式决裂,在后秦尚未反应过来之际,赫连勃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攻占了后秦的军事重镇高平,并以此为根基开启了赫连夏的政权。

公元413年,在攻占了高平六年之后,赫连勃勃发动了关中十余万民夫命他的大将吁干阿利为监军在朔方一带开始修筑新的都城,这就是统万城。那么赫连勃勃究竟是基于什么原因放弃旧都高平而要迁都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了解赫连勃勃这个人,他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可是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可以说建都统万城完全是出于军事角度去考虑的。

两次驳回群臣的建议,赫连勃勃为什么要定都统万城?


在攻占了高平之后,他的部下当时就向他建议高平土地肥沃,地势险要,可以将此作为都城。然而赫连勃勃很清楚当时的形势,定都高平必然会引来各方势力的关注,对于新兴的赫连夏来说想要以此为根基扩大版图是不明智的:从地图上看他的北面是当时如日中天的北魏,军事实力强大,政权稳定;而在关中地区还有占据着关中盆地的后秦,虽然赫连勃勃对其作战是屡屡获胜,可这并不代表他可以对抗全盛时期的后秦。

两次驳回群臣的建议,赫连勃勃为什么要定都统万城?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吾大业草创,众旅未多,姚兴亦一时之雄,关中未可图也,我若专固一城,彼必并力于我,众非其敌,亡可立待。”

而有了这一系列的考虑之后,赫连勃勃就把目光盯在了当时的朔方一带,比起高平更利于赫连勃勃发展势力:

  • 首先朔方一带自南匈奴归附汉朝之后便一直是匈奴铁弗部的根据地,他的父亲被杀之前在这经营多年,以此为根基可以帮助他聚集旧部积蓄力量并以此发展壮大。
  • 其次统万城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比起高平地区的险要这里也是不遑多让,既可攻击北魏,也可南下攻取长安。
  • 第三这里农牧混杂,对擅于骑兵作战的赫连勃勃来说这里他可以利用秦时修建的直道的交通发挥骑兵的快速作战能力,同时可以利用农耕文化来保障后勤。
  •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定都统万可以躲避各方夹击的不利局面。

从历史的角度看到,在赫连勃勃创业初期他定都统万确实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也就是因此他避过了各路势力的目光,凭借着一隅之地在这乱世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两次驳回群臣的建议,赫连勃勃为什么要定都统万城?


长安和统万城,赫连勃勃为何不定都长安?

公元416年,东晋权臣刘裕发起了北伐后秦的战争,此时的后秦前有刘裕的北伐大军,后面又有赫连勃勃、南凉、西秦不断袭扰后方,而姚泓的能力又远远不及其父姚兴,在他的治理下后秦可谓是江河日下,而这就为刘裕灭后秦提供了便利。

公元417年,刘裕手下大将王镇恶经渭水、黄河等地直逼后秦京师长安,后秦主姚泓在不得已之下率领文武百官投降禁军,后秦宣告灭亡,然而正当刘裕北伐一路高歌猛进之时,建康传来消息,他的首席谋臣刘穆之去世,不得已之下刘裕留下少量军队之后便率军返回建康,而赫连勃勃则趁此机会顺势攻占了长安。

两次驳回群臣的建议,赫连勃勃为什么要定都统万城?


在攻占长安之后,赫连勃勃在霸上宣布登基,此时赫连夏的文武百官再一次建议赫连勃勃迁都长安。

长安是汉朝古都,拥有极为深厚的文化,且潼关、武关等四座天然屏障造就了长安的独特地理位置。从这些角度去考虑,长安比统万城更加适合当都城,然而赫连勃勃再一次驳回了群臣的建议,不久之后率军返回统万,那么赫连勃勃为何会放弃古都长安而要继续以统万为都城呢?

两次驳回群臣的建议,赫连勃勃为什么要定都统万城?


在攻占长安之后赫连夏的版图得到了极大的扩张,然而他的弊端也很明显了,那就是边境线也会跟着拉长,跟当时的最强大的两个势力北魏和东晋都已经接壤。

不过对于东晋和北魏赫连勃勃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就是放弃古都长安返回统万城的原因:

  •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东晋所占据的荆州和扬州过于偏远且补给线极不方便,而且东晋的军队主力都是以步兵和水军为主,行军速度缓慢不利于和赫连夏作战;而北魏则不同,中间就隔着一条黄河,而赫连夏的地盘对北魏骑兵同样是有利的,北魏随时可能渡过黄河攻打统万城,长安到统万城的距离又过于遥远,无法及时支援统万城,一旦统万城失守那么就会威胁到长安,而赫连勃勃对于北魏来说就是一种震慑,只要有他坐镇统万城,北魏就不敢南下。
  • 从三方关系上来说,东晋和北魏两相比较显然北魏对于赫连勃勃更具威胁性,北魏杀了赫连勃勃的父亲刘卫辰,两方已经是不共戴天的世仇,而统万城一开始建立的目的有一部分就是为了对付北魏所建造的,关中虽然距离北魏的领地更接近,可是以他现有的实力还无法和北魏全面开战,故而对于北魏只能以防守为主。
  • 从经济角度上来说,当时的长安早已没有了昔日的繁华,刘裕和后秦的大战,东晋大将的内乱以及赫连勃勃攻占长安都对这座城市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赫连勃勃攻占长安之后又导致长安的人口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可以说此时的长安已然是破败不堪,在经济、文化上根本不具备作为都城的条件。

所以说,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角度去考虑,此时的长安早已经不具备作为都城的必要条件,相反反而可能会引起北魏的过度关注,从而提前展开和北魏的大战。

后续

统万城奠定了赫连勃勃立国的基础,他是一个合格的将帅,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他的性格注定了赫连夏的短命而亡,同时也由于他对太子的猜忌导致了赫连夏的内乱,赫连夏灭亡的钟声已然敲响。

公元425年,赫连勃勃去世,其子赫连昌继位,其死后不久北魏就对赫连夏发起了进攻,于公元427年攻占统万城,大夏名存实亡。

不过夏虽然消亡,统万城却成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被保留了下来,从北魏到五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是中原和西域文化交通的枢纽,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在今天的统万城遗址上也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