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是怎样衰落灭亡的?

亘古怀念说史


鲁国的来源

在战国初期,山东地区本来是属于东夷人的地盘儿。但是周武王想要统治这里,就派了两个主力军来统治这一区域。其中派去认命齐国的是灭掉商朝的最大功臣姜太公。派去任命鲁国的则是周伯禽。

在建国初期,齐国和鲁国的势力相当,井水不犯河水,谁也打不过谁。但是鲁国的治国理念是周礼为核心,梵文礼节比较多。对治理东夷地区的效率很低,但是齐国恰恰相反,他们顺应民俗,以武力来治理国家。到了西周的时候,齐鲁两国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齐国和鲁国本质上就是死敌,一山不容二虎,两方经常打打杀杀,但是也没有太大的矛盾

鲁国内战不断,不变法成为小国

鲁国在桓公,庄公和僖公的时候十分强盛,但是在僖公往后的300多年里,鲁国内政太乱,以三桓为代表的卿家和鲁国朝廷争权夺利,这两方的战争直接导致了鲁国兵力锐减。从这以后,齐鲁两国的差距越来越大。春秋末期的时候。齐国已经对灭鲁国有了很大的信心。但是鲁国却攀上了吴越这只高枝,借吴越之力,打了齐国。

虽然这样苟延残喘了很多年。但是在战国初期的时候,七雄变法,中山国宋国,也曾是个小霸主,但是只有齐国原地不动,错过了变法最佳时机,这个时候的鲁国已经成为春秋时代的弱国。和齐国,楚国相比,这就是蜉蝣和大树的区别。鲁国被灭只是时间问题了

鲁国很幸运逃过一劫

本应该在这个时就灭亡的鲁国,却是很幸运,齐国忙着在外征战,占取霸主之位。齐国的死对头就是魏国和秦国,鲁国倒是很安慰。所以在很多历史记载中,鲁国打仗的描述寥寥无几。

此时的鲁国已经被齐国搞得一塌糊涂。战国中后期,五个国家联合攻打齐国,齐国元气大伤,缓和后闭关锁国,不问世事。这时候鲁国也少了一个敌人,侥幸逃过了一劫。

楚国和鲁国的关系

楚国的发家可以是一个奇迹,从方圆只有50里的小城,侵略占领周围小国,变成了方圆5000里的大国。楚国随着不断的侵略战令兼并了十多个小国,势力范围几乎扩张到了淮河流域。

战国初期楚国灭掉了越国,占领了淮北地区。随着齐国灭掉了宋国,五国又联合攻打齐国,淮北又回到了楚国手里,楚国和鲁国做了100多年的邻居。

楚国灭鲁国

随后没几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古都。汉水地区绝大部分成为了秦国的领地。楚王逃到了河南。开始将重心转移到淮河流域。

秦昭襄王45年,楚国攻打鲁国,取得了徐州地区占据了淮河领域的全部地盘,楚国要重点经营江淮地区。但鲁国大部分地区还在淮河流域内,尤其是济宁。为了国防安全,为了国家的安全,鲁国就是一颗定时炸弹,楚国不得不把鲁国给灭掉,没过多久楚国就灭了鲁国

个人认为路过背面的原因就是繁文礼节太多。不把重心放在扩张疆土之上,搞那些没有用的繁文礼节,如果也只能自认倒霉。如果鲁国在这700多年的时间内,花一点儿心思放在争霸上面,鲁国也不会成为当时最弱的国家。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谢您的阅读,如有不妥请谅解。获取更多有趣的历史,快来关注我吧!记得点赞哦!


清鹤唱史


庄公儿子愍公、釐公时期,鲁发生庆父之乱。釐公下传两代到宣公时,襄仲杀嫡立庶,从此三桓强盛。宣公下传三代到昭公时期,三桓发兵攻击鲁君,鲁国公室从此名存实亡。昭公之后的定公、哀公都是被三桓逼到国外流亡死去的。鲁悼公以后鲁国渐渐衰落,到第33位国君顷公二十四年(前249年)时,鲁国被楚国灭亡。


喔喔喔喔喔喔喔


鲁国是被楚国灭亡的。\r宣公下传三代到昭公时期,三桓发兵攻击鲁君,鲁国公室从此名存实亡。昭公之后的定公、哀公都是被三桓逼到国外流亡死去的。鲁悼公以后鲁国渐渐衰落,到第33位国君顷公二十四年(前249年),鲁国被楚国灭亡。\r鲁国历经七任国君,直到249年才灭亡,从鲁康公开始四任国君对外都是保持和平的态度,但是鲁国本身是小国,国君在位期间也没有杰出的人才,最终历史的发展趋势必将导致灭亡。


希尔大大


公元前256年,鲁国被楚考烈王所灭,与此同时,东周国和泗上诸国也退出了历史舞台,除战国七雄外仅存的卫国也已名存实亡,自贬为君。秦国正式开始了统一天下的步伐。

鲁国的灭亡:

鲁国共34代国君,历时790年,在春秋战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算是很“长寿”的国家了,但是鲁国也难逃一劫。据史书记载,当时秦国正与三晋混战,无暇顾及楚国,楚国趁此机会出兵位于齐国南边的泗上诸国,鲁国在所难免,就此灭亡。

鲁国衰落的原因:

春秋初期,鲁国远不像现在这样弱不禁风,相反,身为姬姓诸侯。当时的鲁国意气风发,当顶峰时期,鲁国还与齐国争夺山东霸主,但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想当霸主就必须有优秀的领导,可在鲁僖公之后的时间,鲁国各家势力争权夺利,渐渐与齐国拉开差距,沦为了二流小国。到了春秋晚期,鲁国周围强敌环绕,齐国军队时时大军压境,夺走了鲁国一半以上的领土,可怜的鲁国只能借吴越之力征伐齐国,此时的鲁国,如果再想扩张,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鲁国的地理位置:

鲁国位于泗上地区,是如今的山东南部,此地区虽然富饶,但无险可守,且属于兵家必争之地。身在要地的鲁国,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扩充地盘,还在不断内斗,等到自己缓过神来,早已没有扩张的机会了。

别国纷纷变法,唯独鲁国说“NO”

转眼就到了战国,天下诸侯已经灭亡大半,剩下的国家,有的为了侵略别国,有的为了防止别国侵略,都纷纷走向了变法的道路。如魏国的西门豹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各国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再把目光转向鲁国,这货现在还在

唯我独尊,继续当着少数派。我实在是不理解鲁国怎么想的,鲁国难道没有人才吗?当然有。

秦开,出身鲁国秦氏,战国时期将领。早年在东胡做人质,很受东胡的信任,通晓民情风俗。燕昭王即位后,秦开逃归燕国。后于公元前300年大破东胡,迫使北退千余里,还曾渡过辽水进攻箕式朝鲜,直达今朝鲜境内的博陵古城为界,取地两千余里。燕国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修筑长城。

鲁国这个国家,能活到战国晚期,不得不说是个奇迹,但鲁国为历史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孔子、孟子等优秀的思想家均出自鲁国,如今山东省可能因此才被称为“鲁”吧!


盛京土著


鲁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鲁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都城曲阜,在泰山以南,今山东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苏、安徽三省之一隅。鲁国也是孔子的故乡。伯禽下传九代到武公九年时,鲁国发生变故,直到后来周宣王立鲁孝公为止。

孝公下传两代到隐公、桓公时,鲁国再次发生政变。桓公之后到鲁庄公时期,鲁国多次与齐国发生战争。庄公儿子愍公、釐公时期,鲁发生庆父之乱。釐公下传两代到宣公时,襄仲杀嫡立庶,从此三桓强盛。宣公下传三代到昭公时期,三桓发兵攻击鲁君,鲁国公室从此名存实亡。 昭公之后的定公、哀公都是被三桓逼到国外客死他乡。

鲁悼公以后鲁国渐渐衰落,到顷公二十四年(前249年)时,鲁国被楚国灭亡。鲁国在周朝一共存活了790年,历经34位君王。


时光隧道2019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定鼎中原,灭商建周,史称“西周”。王朝初定,最大的事情就是大封功臣,安抚众心,分封之事,自然要按照亲疏远近,功劳大小来进行。

  在多达百余的封国中,身为武王亲弟弟,并且才能出众的旦被封在鲁国,初期虽然“地不过百里”,但在的众多诸侯国中,鲁国是“宗邦”,更是诸侯中的“望国”,将西周的全套典章制度全部在鲁国复制了一份,当然,这里的复制不是指僭越,而是严格执行周天子规定的诸侯规范。故后世之中便有“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的说法。后来经过两百余年的发展,鲁国成为西周在东方至关重要的诸侯国。

即使是西周灭亡,诸侯们抛掉周朝的礼仪,鲁国也仍然在坚守着心中的那份“信仰”,它也成为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被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就常常称颂鲁国。

  春秋初期形势图

  但这对于一个身处于春秋战国大争之世的诸侯国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虽然相比于曹、腾、薛、纪、邾等国,鲁国显得很强大,但处于齐、晋(后来的韩、赵、魏)、楚等超级大国之中,鲁国的日子并不好过,加之一系列主观、客观的因素,使鲁国不可避免地衰亡!频繁的废长立幼,引发国家动荡不安

  鲁武公九年,按照制度与惯例,他要西入镐京向王进贡朝觐。

  没想到,这次朝觐改变了鲁国的命运。

当时鲁武公带着嫡长子括、少子戏一同前往。不知道是哪根筋出了问题,经过这次短暂的接见,周宣王居然对少子戏喜爱的不要不要的,在鲁武公爷仨即将离京返回鲁国时,周宣王竟然做出了一个荒唐决定:废掉嫡长子括的太子身份,任命少子戏为鲁国国君继承人。

  鲁武公对于天子这个决定,虽然心中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也没有办法违抗君命。毕竟西周后期,周天子仍然蛮有力量的,不但有自己的广大直辖地,亦有“成周八师”与“西六师”两支强大的军队震慑四方。

周宣王

  鲁武公薨后,少子戏按周天子的安排,继承君位,是为鲁懿公。但事情不会就这么风平浪静。

  对于失去继承资格一事,长子括可以忍,他的儿子伯御可不能忍。寻找到合适的机会后,他带着手下人马将鲁懿公弑杀,自立为国君十一年,期间又镇压了一批反对者。

  直到周宣王派人将其干掉,这场动乱才宣告结束。

  但仅仅过了二十年,鲁国内乱再起,被弑。这一次也是由于废长立幼引发的动乱,相似的变乱,鲁国共发生四次,争权夺利不但削弱了国力,也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公室衰落,卿士坐大。

崛起壮大,公室卑如小侯

  三桓者,特指鲁国、叔、三家卿族。

  公元前662年,好色的薨,留下了幼子斑,他将幼子托付给四弟公子友,希望他能辅佐幼子继承王位,但二弟公子却不是善茬子。

  早在哥哥鲁庄公在世时,他就与自己的嫂子哀姜(齐女)私通,他非但想玩弄前国君的女人,还想自己当国君。于是,还在守丧期间,他就派人将侄子杀死,公子友跑得快,才捡了了一条命。

  弑君之后,庆父本想自己上位,但遭到朝堂内外的强烈反对,无奈,他只好推出公子开当傀儡,是为鲁闵公。

 庆父对权力有着天然的热爱,为了攫取君位,他已经成为了恶魔,到了疯狂的地步。即便鲁闵公已是他手中的提线木偶,他仍然不满足幕后操纵,只过了一年,他再次弑君,引发更大的动乱,并且招致更多的反对者。

  经过残酷的斗争,庆父最终被迫自杀,祸乱平息。

  但经过这次大混乱,鲁国的公权开始削弱,而成功拥立新君的公子友掌控了政权,他因为排行在四,家族被称为“季氏”,此后一百多年,季氏五代,均掌控着鲁国朝局,而庆父后代“孟氏”,鲁庄公三弟叔牙之后“”,也不甘示弱,扩充地盘,招揽人才,加强私人武装,他们三家被史家称为“三桓”。

 僖、文、宣、成、襄、昭、定、哀、悼九位鲁侯在位期间,作为卿家的三桓与公室争权夺利。国君公室虽然奋起反抗日益作大的三桓,结果,却是昭公、哀公被赶出鲁国,其余七位国君乖乖听话,在你死我活的公室与卿族的斗争中,三桓完胜。

  至公元前500年左右,鲁国国君“小如侯,卑于三桓之家”。

  公室夺权成功,也难挽回灭亡命运

  时光荏苒,常言道“富不过三代”,时间又过去一百多年,由于人才凋零,内部腐化,三桓的家族势力渐渐衰落。

  鲁穆公时期(前415年-前383年),鲁国实行改革,任命公仪休为鲁相,遂渐从三桓手中收回权利,公室逐渐恢复原气,三桓之家对鲁国政局已无影响力。

此时的列国,已经进入一个格局鼎新的局面:楚、韩、赵、魏、齐、秦皆在忙乎进行改革。

战国后期形势图

  现实很残酷,继承并保留了最为完备周礼的鲁国,在一点点被侵蚀,今天占一点,明天割一块,后天再啃一口。面对这些侵略,鲁国却。

  礼仪当不了饭吃,过时的制度实现不了国家的强大与繁荣,亡国只是时间问题。

  鲁顷公十九年(前261年),楚国伐鲁国,占领中心城市徐州。鲁顷公二十四年(前256年),鲁国为楚国所灭,鲁顷公被迁于下邑。公元前249年,鲁顷公死于柯地(今山东东阿),至此,世传二十五世,共计三十四位君主,历时近八百年的鲁国绝祀。

当年,周公旦创建鲁国时,不知道有没有想到过亡国的这一刻......

  楚国也高兴不了太久,在遥远的西部,那个曾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的秦国,正在吹响横扫六合的号角,大秦锐士已经东出,正在向古老的东方杀来。

  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九州华夏大一统的曙光在地平线上渐渐露出。


昨日星海


衰落原因主要是内外交困。

春秋初诸候分封时,鲁国最强,更强于齐国。但其后逐步衰落。春秋时还算大国,战国时已经消亡。鲁国的政治体系是任人唯亲。不考虑才干大小,不考虑是否胜任,嫡系的人永远掌握着大权;而再贤能的人,只要不是嫡系,永远得不到重用。伯禽下传九代到武公九年时,鲁国发生变故,直到后来周宣王立鲁孝公为止。孝公下传两代到隐公、桓公时,鲁国再次发生政变。鲁悼公以后鲁国渐渐衰落,到第33位国君顷公二十四年(前249年),鲁国被楚国灭亡。




布谷看世界


鲁国衰败灭亡的原因:鲁宣公在位十八年就去世了,儿子黑肱继位,这就是成公。宣公想除掉三桓的势力,和晋国谋划讨伐三桓。正巧宣公去世,季文子怨恨襄仲,归父就逃到了齐国。成公二年春天,齐国占领了鲁国的隆邑。夏天,成公和晋国郤克在鞍地打败齐顷公,齐国再次归还侵占的鲁国的领土。四年,成公去晋国,晋景公不敬重鲁国。鲁国想离开晋国而和楚国联合,有几个臣子劝阻,成公才没这样做。十年,成公到晋国去。正好晋景公去世,晋国便留成公送葬鲁国对这件事很忌讳,所以一直都隐瞒着这件事。到了成公即位的第十五个年头,鲁国开始在钟离和吴王寿梦会盟。成公在位十八年后去世,儿子午继位,这就是襄公。这时襄公才三岁。襄公元年,晋国立悼公为君。去年冬天,晋国栾书弑杀他的国君厉公。四年,襄公朝见晋君。五年,季文子去世。他的妻妾从没有穿过丝绸衣服,马棚里的马匹也从没有吃过粟粮,府中没有金玉这类宝物,但他却是成功地连续辅佐三位国君的丞相。君子们都说:“季文子真是廉洁忠诚啊!”鲁国和晋国联合攻伐郑国。晋悼公在卫国的祖庙中给襄公举行加冠礼,季武子随从襄公,辅助行礼。襄公即位的第十一年,三桓氏把公室的军队分为三军。鲁国一天天衰败下来,再也不能恢复到周公时的辉煌状况了。昭公即位三十二年之后在乾侯去世。这时鲁国更加衰落。国人拥立昭公的弟弟宋为国君,这就是定公。定公登位,赵简子问史官蔡墨说:“季氏会灭亡吗?”蔡墨对答说:“不会灭亡。季友对鲁国有大功劳,被封在酂邑,官居上卿,到文子武子,世代扩充他们的基业。鲁文公去世,襄仲杀嫡子立庶子,于是鲁国国君丧失国家大权。定公五年,季平子去世。阳虎出于私愤,囚禁了季桓子,季桓子和阳虎签订盟约,才放了他。七年,齐国讨伐鲁国,夺取了郓邑,把郓邑作为鲁国阳虎的封邑让他处理政务。八年,阳虎想把三桓的嫡子全部杀害,改立和他关系好的庶子取代嫡子;想把季桓子载杀死在车上,季桓子施展诡计得以逃脱。三桓联合攻打阳虎,阳虎占据阳关。九年,鲁国攻打阳虎,阳虎逃往齐国,不久投奔晋国赵氏。十年,定公和齐景公在夹谷会盟,孔子代行相职。齐国想趁机袭击鲁国国君,孔子依据礼仪一阶阶地登上台,齐侯畏惧,取消了袭击念头,归还了侵占的鲁国土地并且道歉。十二年,定公派仲由毁坏三桓的城墙,没收他们的武器。孟氏抗拒毁城的命令,定公派兵讨伐他,没有取得胜利就中止了。季桓子接受齐国赠送的歌姬舞女,孔子气得离开鲁国。十五年,定公去世,儿子将继位,这就是哀公。哀公即位之后正赶上吴王夫差国力强大,率兵讨伐齐国,他们到达缯地之后,就向鲁国索要牛、羊、猪祭品一百套。季康子派子贡劝说吴王夫差和太宰伯嚭,用礼节道义使他们折服。吴王说:“我是身上刺了花纹的蛮夷人,你们不应该用礼仪来要求我。”但最后还是停止了索求。哀公即位的第二十七年春天,季康子去世。哀公忧虑三桓作乱,想借诸侯的力量缴了他们的武装,三桓也怕哀公发难,所以君臣间的嫌隙越来越深。哀公到陵阪游玩,在街衢上遇到孟武伯,说:“我能善终吗?”孟武伯回答说:“不知道”。八月,哀公前往陉氏。三桓攻打哀公,哀公逃奔卫国,又离开卫国,投奔邹国,最终到达越国。鲁国人迎接哀公,哀公重新回国时,死在有山氏家里。儿子宁继位,这就是悼公。悼公的时候,三桓强盛,鲁君犹如一个很小的诸侯,势力比三桓之家卑弱得多。悼公在位三十七年,悼公去世之后,儿子嘉继位,这就是元公。后来一直传到平公。这时候六国的国君都已称王。又过了些年,顷公即位。二十四年,楚考烈王灭掉鲁国。顷公逃跑,徙居在国外的小邑,成了平民百姓,鲁国宗庙的祭祀灭绝。顷公死在柯邑。鲁国从周公起,直到顷公,总共三十四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