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对太平军将士从不劝降纳降,采取全部砍头政策,对还是错?

彩云东升戴宝山


当然是正确的,曾国藩、李鸿章、骆秉章深知贼匪本性狡诈凶残,必须斩尽杀绝才能永除后患,所以曾国藩宁肯背上“曾剃头”的恶名也要杀降,并且写信告诫弟弟曾国荃不要因为杀戮投降的太平军而内心徬徨不安,李鸿章也果断的在苏州杀戮投降的太平军五万人。

明朝崇祯君臣如果能够如法炮制就不会招致亡国灭族之祸,明朝崇祯君臣就是对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流寇太心慈手软,多次接受其诈降放虎归山遗害无穷,才造成贼势日炽流毒半天下的恶果,最终明朝在流寇和满清的双重打击下灭亡。


西贼闻之心胆摇


这个也是不严谨的。就历史上的记载,曾国藩就劝降过林启荣。他也纳过叛,比如韦俊和程学启。这个是否招降纳叛主要是看对方是否有利用的价值。

前期,湘军力量还不算很强大的时候,曾国藩还是欢迎对方投降的,既可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又可以瓦解对方。

到了战争后期,情况发生了变化。湘军已经强大到消灭太平军的地步。招降已经对自己实力加强与否影响不大,这时就不必招降了。

而后期逆境下对抗湘军的大多是老太平军,清朝有令,凡两广太平军杀无赦。这些太平军是湘军的死敌。

比如三河之役后,陈玉成就因为收编的湘军俘虏闹事,下令将所有的湘军俘虏杀死。

曾国藩也同样命令,将安庆之役俘虏的上万陈玉成的精锐全部杀光。

杀光俘虏,就不怕俘虏闹事,也同时因为湖北饥荒,不必提供粮食。

杀光对手,也是为了在心理上震慑对方,让那些不坚定分子不战而逃。

总之,曾国藩是否招降纳叛还是取决于他自己的需要,他自有自己的判断,至于是对是错,不是一概而论的。





历史笑春风


您能不能不要拿伪命题来假设?

曾国藩并没有“对太平军将士从不劝降纳降”。

先说“劝降”。

太平天国江西省主帅、镇守九江的贞天侯林启荣死守孤城不下,曾国藩曾亲自写信劝降,这篇《谕贼目林启荣》收录在《曾文正公全集.杂著四》,并非罕见史料,稍稍翻阅就能查找的东西,为什么要装看不见?咸丰八年(太平天国戊午八年,公元1858年)咸丰听说石达开和洪秀全分裂,密谕曾国藩设法劝降石达开,曾国藩回信举出自己劝降林启荣失败的例子,认为除非攻下安庆、宁国、抚州中至少两处,招降石达开才有一些把握,也就是说他不是不想劝降,是觉得办不到。

咸丰十一年(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公元1861年),曾国藩在皖南祁门大营撰写了一篇《解散歌》,这篇保存在王定安《湘军记》中的作品,实际上是针对太平军全体将士的一篇“劝降信”,全文如下:

莫打鼓来莫打锣,听我唱个解散歌;如今贼多有缘故,大半都是掳进去。

掳了良民当长毛,个个心中都想逃;官兵若杀胁从人,可怜冤枉无处伸。

良民一朝被贼掳,吃尽千辛并万苦;初掳进去就挑担,板子打得皮肉烂。

又要煮饭又搬柴,上无衣服下无鞋;看看头发一寸长,就要逼他上战场。

初上战场眼哭肿,又羞又憾又懵懂;向前又怕官兵砍,退后又怕长毛斩;

一年两载发更长,从此不敢回家乡;一封家信无处寄,背地落泪想爹娘。

被掳太久家太贫,儿子饿死妻嫁人;半夜偷逃想回家,层层贼卡有盘查。

又怕官兵盘得紧,跪求饶命也不准;又怕团勇来讹钱,捡去衣服并盘缠。

种种苦情说不完,说起阎王也心酸;我今到处贴告示,凡是胁从皆免死。

第一不杀老和少,登时释放给护照;第二不杀老长发,一尺二尺皆遣发。

第三不杀面刺字,劝他用药洗几次;第四不杀打过仗,丢了军器便释放。

第五不杀做伪官,被胁受职也可宽;第六不杀旧官兵,被贼围捉也原情。

第七不杀贼探子,也有愚民被驱使;第八不杀捆送人,也防乡团捆难民。

人人不杀都胆壮,各各逃生寻去向;贼要聚来我要散,贼要掳来我要放。

每人给张免死牌,保你千妥又万当;往年在家犯过罪,从今再不算前账;

不许县官问陈案,不许仇人告旧状;一家骨肉再团圆,九重皇恩真浩荡。

一言普告州和县,再告兵勇与团练;若遇胁从难民归,莫抢银钱莫剥衣。

作为精通文言文的桐城派名家,曾国藩这篇“劝降信”用的是白话俗语,很显然不但是要劝降,而且对象是文化有限的太平军基层官兵,目的是“解散”,且“八不杀”极富针对性,意在打消各类太平军官兵的投降顾虑。尽管在实施过程中经常有说了不算的(比如杀了被李秀成俘虏后放回的清军副将李金旸,又比如杀红眼时经常把俘虏就地正法,什么打过仗不杀、探子不杀都暂时不顾),但这些做法要么有原因(李金旸原本是天地会降众,他本来就不信任)要么是特殊情况(杀红眼的时候什么情况都会发生),总体上湘军的俘虏政策较大多数其它清军要宽大得多,比如扫北时的清军巡防处对探子和曾打过仗的俘虏一概处死,僧格林沁更是以对俘虏甚至投降者心狠手黑著称,以至于在英山墨石渡,本已投降清军英翰部的太平军扶王陈德才、遵王赖文光听说受降的变成僧格林沁,前者立即服毒自杀后者马上变卦逃走。当然,招降大王胜保例外。

再说“纳降”。

湘军不论前后期都接受了许多太平军著名人物投降。

前期,太平军最早的十二个丞相之一万象汾,咸丰五年在黄冈县投降湘军被接受;原本是湖南天地会、为太平军从广西入湖南起到向导作用的春分副侍卫李能通,咸丰六年在江西袁州投降湘军被接受。

后期,陈玉成部下先锋程学启在安庆城外投降湘军,被曾国荃部接纳,后调拨给李鸿章淮军受到重用,成为淮军前期第一骁将;保王童容海,同治元年在安徽广德州投降湘军,曾国藩七月初二日曾专折向皇帝汇报,见《曾文正公奏稿卷十六》;奉王古隆贤,同治二年在皖南旌德一带投降湘军被接受;听王陈炳文、宁王张学明、奖王陶金会,同治三年底在江西金溪投降湘军大将鲍超,被曾国藩收编,并将其最精锐的六千洋枪队纳入麾下……最著名的,则是咸丰九年在江西投降曾国藩部将杨载福的太平天国右军主将定天义韦俊,他不仅是“广西老贼”,还是北王韦昌辉的亲弟弟,太平军前期名将和中期“五主将”之一,列在清廷“不赦”名单,但曾国藩仍然将他收留。

曾国藩对留用降将始终有保留,特点是“收留从宽,使用从严”,以免对方反复,对本方造成危害,因此投降他的太平军降将要么直接被遣散,要么官职始终上不去,如韦俊带领几万人投降,只封了个都司(相当于上尉),后来立功再多也只升到副将就被迫退役,而程学启在曾国荃麾下也始终不得志,直到转隶李鸿章,才因为后者缺乏将才和两人是皖北老乡而飞黄腾达——但不重用是一回事,“不纳降”从何谈起?

至于他对李秀成等人“不劝降不纳降”,是因为清廷对“首逆”政策就是如此,按《大清律》,“凡谋逆不分首从,论死”,“首逆”自然罪加一等,曾国藩对这些人的政策和其他同僚并没有什么两样。


陶短房


曾国藩是一个不择不扣的杀人恶魔,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然也不会有“曾剃头”的称号。但也并非是没有劝降纳降过太平军将士,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中,太平天国内部高层开始内讧,争权夺利,曾国藩趁此机会想要劝降太平军将领林启容,希望林启容能归顺朝廷,林启容收到曾国藩的劝降书后,直接撕毁,拒不投降!对太平军劝降纳降只是极少数行为,大多数人还是被曾国藩屠杀殆尽,不论壮年还是小孩,老人还是怀有身孕的妇女,一个都不放过,杀无赦!

曾国藩“南京大屠杀”

现在很多人奉曾国藩为圣贤,出现了很多什么“年少不懂曾国藩,读懂已是泪满面”,等等言论!但是也掩盖不了曾国藩恶魔途径的行为,所以你要问这种行为是对还是错的,我个人认为是错的,这种屠杀行径有一部分也是为了泄愤,曾国藩在初期对战太平军时屡战屡败,当时在鄱阳湖大战石达开,自己苦心经营的湘军被打的灰头土脸,简直不堪一击,当时气的要跳湖自杀,但是被属下拦下来了,此后他对太平军的憎恨可想而知!后来打击太平军时对汉人缕缕施加肉刑,帮助腐朽不能的清政府镇压汉人,延长了满清政府的寿命!


在太平天国运动达到高峰时,南京人口有一百多万人,到光绪帝上位后,这做城市只剩下不到五十万人,而这一切正是曾国藩的湘军所为,当时幸存的百姓对湘军咬牙切齿,对入城的满清官军有着深深的怨恨。原太平军占据南京时也没有这般途径,城内百姓一如既往,但是城内百姓还是把太平军当成贼匪看待,日日盼望着清军入城赶走太平军,但是曾国藩的湘军一进城,烧杀抢掠,欺男霸女,战争是残酷的,但是连城中老弱病残的百姓都不放过,跟日本鬼子有什么区别,人神共愤!

给大家看看当时记载的资料:城内 “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担又无窖可挖者,尽遭杀死……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砍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哀号之声,达于四远……自湘军平贼以来,南民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城内自伪宫逆府以及民房悉付一炷。……万室焚烧,百物荡尽,而贡院幸存。……群尸山积……白骨山积……自五季以来,生灵涂炭,殆无逾于今日。”



曾国藩是怎么对待俘虏的!

因为太平天国的反侵略立场,招致了英法等国的绞杀,外国人将一批太平军俘虏交给了湘军处置,当年在《泰晤士报印度版》刊登了一篇文章,记载了曾国潘是怎么对待俘虏的,湘军把俘虏中的少女,妇人,小女孩交给一批流氓毁掉清白,再送上刑场,侩子手开膛破肚把心脏取出来,很多孩子会当着其母亲的面对开膛破肚,青壮年则被凌迟,人神共愤!一场场的屠杀,让曾国藩获得“曾剃头的荣誉称号”,其实行的三关政策,所到之处,生灵涂炭,说他们是一只镇压太平天国的正义军队,不如说他们借着镇压太平天国的目的,满足自己的土匪行为,烧杀抢掠无所不用极其,历史描述就是如此,这可能不是你心目中的圣人吧,他做的对不对,你说呢?


小生聊历史


这是一道伪命题,曾国藩并非不劝降不纳降,国宗韦俊,弼天豫程学启都是曾国藩接收的降将。但曾国藩确实对降将不感兴趣,从而对九江和安庆失陷后的数万太平军俘虏统统杀掉。那么曾国藩尽杀俘虏究竟是对还是错呢?谋反无论在哪个朝代都属于罪大恶极,诛连九族的重罪,太平天国打出的是“消灭清妖,建立天国”的旗帜,对清廷来说是彻头彻尾的乱臣贼子。曾国藩作为咸丰帝任命的团练大臣,受恩深重的朝廷大员,自然对颠覆政权者毫不留情。攻陷九江后,守将林启容和一万七千名太平军将士被杀;安庆失陷后,守将叶芸来莱和两万余将士被杀。曾国藩用血腥残酷的杀戮震慑太平天国上下,谋反是需要付出惨痛代价的,以瓦解军心和斗志。

难道曾国藩不担心这样会激起太平军困兽犹斗之心,便敌人团结一致作殊死搏斗,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吗?

当然会担心,但发昏当不了死,太平军将士早被拜上帝教洗脑,观念转变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即便接受劝降,日后反复也是很正常的。明末起义军领袖张献忠,反复无常,兵败即降,过后即反,以招抚郑成功之父郑芝龙起家的兵部尚书熊文灿就因为张献忠复叛而丢掉了身家性命。曾国藩熟读经史,对这段典故必然熟悉,因此采用以暴制暴的残酷手段来镇压叛乱。太平军将士想不想投降清廷呢?

李秀成说天京变乱之后,天国人心涣散,大有散意。这说明太平军将士是想投降,可是又顾忌朝廷严令而不敢投降。石达开率部出走后回到广西也有归隐山林之意,可清廷派人四处缉捕,逼得石达开只能重举大旗,四处征战。正所谓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啊!

那时各有散意,而心各有不敢自散,因闻清朝将兵,凡拿是广西之人,斩之不赦,是以各结为团未敢散也。若清朝早肯赦宥广西之人,解散久矣。---《李秀成自述》

可为何曾国藩又接受了韦俊和程学启这两名降将呢?
韦俊是北王韦昌辉之弟,天京事变中韦昌辉做为替罪羊被杀,洪秀全平反了杨秀清的罪名,还将其被杀之日定为“东王升天节”。韦俊失去靠山,被杨秀清残余旧部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曾国藩是在韦俊走投无路之时才施以援手,接纳投诚。

湘军围困安庆,屡攻不克,城外的集贤关始终未能攻下,程学启正是驻守集贤关的一员骁将,曾国藩用计绑架程学启的养母穆氏,迫使程学启献关投降,进而攻陷安庆。曾国藩对待降将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没有利用价值之人一概杀掉,防止降而复叛,养痈遗患,这恐怕也是其绰号“曾剃头”的由来之一。俗话说“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曾国藩杀俘虽然残忍却可以理解,反倒是李鸿章的“苏州杀降”事件饱受世人诟病。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说,曾国藩的杀俘行为是错误的,可从敌我战争的角度来说,曾国藩此举也无可厚非。


历史茶坊


历史证明这是对的,对待敌人过于仁慈也许会遭到反噬!

而且,当时的大环境,以及太平军对湘军的所作所为,也需要曾剃头下狠手予以肃清。

而且,曾国藩的湘军可以说是自家的私人武装,不同于八旗绿营兵,他们最需要战绩来稳固自己的地位,所以杀降的策略有利于树立湘军狠劲的形象,这是一支充满血性的铁军,对待敌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小哥烩史


老曾不劝降纳降总比李鸿章诱降杀降好吧?!


听涛覌潮


没有对错,因为当时只能以杀止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