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封护胜463


唐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这句话来自于李商隐的《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赏析

嫦娥奔月的故事到嫦娥吞下仙药本向月亮就打住了诗人却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她到了月亮以后的情景,冷清、寂寥、无奈,这样的意境象征了某些人在某些时的心境。

广寒官里、云母屏风上摇曳的烛光的影子愈来愈黯淡,苍茫的夜空,璀璨的银河渐渐落下去,启明星沉入了天幕的深处。天已近佛晓,又一个夜晚即将过去。广寒宫是富丽堂皇的,美轮美奂,衣食无虞,但那个独处广寒官的入却那么凄清无聊,没有了凡间的喧器嘈杂,痛苦烦恼,也没有了世俗的温情和幸福。在初到广寒宫几天的新鲜、兴奋、喜悦过去后,一个个漫漫长夜只能守着孤灯,细细地去看云母屏风上的烛影是淡是浓,而且永无止境。一、二两句聪室内陈设的明暗到屋外的斗转星移,构筑了一个浩瀚、空旷、悠远、凄美的意境。

那个孤独寂寥百无聊赖的主人公,未着一字,却呼之欲出。这部分环境的描绘非常真切,给人设身处地的感觉。

三、四两句诗人换了个角度,以第三者的身份揣测主人公的心思。当初得到不死之药,能够得道成仙、长生不死,是何等的幸运,绝对未料到今日“高处不胜寒”的凄凉。嫦娥是不是后悔了呢?嫦娥应该是后悔当初偷了灵药,以致岁岁年年,日复一日,夜夜对者碧海似的青天,凄清寂寞难以释怀。

本诗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嫦娥的幽清孤寂,嫦娥内心活动折射的意蕴,吻合了诗人对现实生活中某些情绪的理解,如成功后的失落、热闹背后的寂寞、执著后的懊悔,等等,并能引起人们普遍的共鸣。全诗意象的选择贴切而巧妙,“烛影”、“长河”、“晓星”,“碧海”、“青天”等、都是一些具体可感又引人迟思的词语,非常优美;意境的营造,悠远而深邃,情韵绵长。

阅读史料:

《常娥》的字面意思本不难寻绎,而笺注家们对其诗意却有着种种的揣测:或认为是诗人于己“依违党局,放利偷合”的忏悔,或认为是“自比有才调,翻致流落不遇”的感伤,或认为是“悼亡之诗,非咏嫦娥”的悲痛,或认为是对出家之徒不耐寂寞的嘲讽,或认为是相思之作。

联系实际,我们更倾向于相思之说。所思之人究竟为谁,诗人的《月夕》、《寄永道士》、《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可以同参,其答案理解为女冠宋华阳较为恰切。

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也成为时风,然而她们的生活是孤独寂寞的。诗人把整日生活在“兔寒蟾冷桂花白”环境中的嫦娥比喻为女冠宋华阳,一方面有相思、同情之情;另一方面也有自况之意。

这首诗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

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唐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抒发了怎样感情?

唐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句,是诗人揣度嫦娥: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幽居在月宫,想必寂寞无伴,寂寥清冷之情而难于排遣;同样也触发了诗人对独特的现实人生的感捂,表达了诗人情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的思想感情。

下面我们对全待内容解读欣赏: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一、“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1.描绘了主人公嫦娥生活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①“烛影深”:说明烛光越来越暗,云母屏上被映罩一层深深的暗影。

②“晓星沉”:时间又到了东方破晓时分。表明主人公嫦娥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一个不眼之夜。

(室内:)有着云母装饰的屏风上,被变黯的烛光笼罩一层深深的暗影;(室外:)银河渐渐西垂,晨星低落,时间又到了一天中破晓的时分。

2.“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句:

通过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照的烛光暗影,衬托出室内的空寂清冷,表达出主人公嫦娥长夜独坐和内心黯然的心境。

通过室外一派银河、星晨西移垂地消失,表明了嫦娥又渡过了一个孤清凄冷的不眠之夜。说明嫦娥在月宫中,已寂寞的不堪忍受。

二、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描写嫦娥偷吃灵药,幽居月官,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的难以排解。

①“偷灵药”,偷吃了不死的仙丹。

(嫦娥想是后悔)懊恼自己当初偷吃了仙药,只有(那在幽居月宫中可看到的)

碧海青天,在夜夜地陪伴自已那清冷孤独的心。

2.“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句:

描写在孤独的广寒宫里,寂寞无伴的嫦娥,十分懊悔自己当初偷吃了仙丹,而使自己幽寄在广寒宫里,而导致年年夜夜,过着寂寞无奈的生活。

三、《嫦娥》全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诗人李商隐通过嫦娥偷吃仙丹奔月的故事,引发了诗人对现实生活感悟,抒发了诗人在对嫦娥处境的深情体会中,融入了诗人自已独特的现实感受,所带来的思想情趣表达:力图摆脱黑暗污浊的现实,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但却往往使自已陷入更弧独的境地。同样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伤感和寂寞微妙的复杂的心理境界。


沿流溯源


嫦娥不悔偷灵药,长恨当年未拔刀!

这一句是反语!

小可在与这首诗相关的另一个问题中说过,如果没有料错,诗里的嫦娥指的是李义山的初恋情人宋华阳。

她是一个御姐,至少在男欢女爱方面高于李义山数筹。

那一年,年青的李义山去赴一个名流举办的宴会,在宴会上结识了一个美丽的女道士,并且在宴会中与那名女道士产生了极度的默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双方产生了好感,当然李义山应当知道这个女道士只是一个高级的“应召女郎”,当时大唐的名流女子都喜欢身穿道袍去谈恋爱,所以一些高级一点的女人也会如此来泡一些帅哥或才子。据小道消息,当年王维就是被化身为道姑的公主所推倒。

而那些富豪也愿意成人之美,在举办宴会时邀请这些女道士前来助兴。

据八卦传闻,宋华阳的男盆友不止一人,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她和李义山应当只是纯粹的露水情缘,确切地说是一场美人与才子的肉欲游戏。

谁也没有想到,李义山动了情,宋华阳也动了情。

于是悲剧就开始了。

当所有的放纵背后是刻骨铭心之后,事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据野史记载,宋华阳怀孕了!

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历史资料写得极为简单。没有人知道宋华阳背后是谁,没有人知道宋华阳的主人是谁,但不论如何,宋华阳被幽禁了。

李义山被赶下了山!

本诗第一句是想象宋华阳幽居所住的环境,第二句是说她长夜漫漫彻夜无眠,实际上是反衬作者自己辗转反侧相思成灾。第三句是说宋华阳动了凡心真情,应悔二字实为不悔之意,更深一层的含义是自己后悔,后悔当时为什么没有勇气去争取,去证明。第四句表面上说是宋华阳从此过上温长而孤独的生活,实际是说自己“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一首诗貌似句句说嫦娥,实则句句说自己。

原因无它,悔也!

至于为什么小可认同古人的判断,认为诗中的嫦娥就是宋华阳,因为嫦娥是道家仙女,而宋华阳恰巧是道姑。

碧海青天夜夜心,问郎底事费沉吟。

落花悔恨未曾扫,从此天涯泪满襟。


亦有所思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中的《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路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整首诗描述了一幅孤寂清冷的画面:在冷清的月宫里,嫦娥仙子孤身一人面对着碧海青天,年年岁岁日日夜夜就这样孤独地守望……

诗的后两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意在揣摩嫦娥仙子此时应该后悔偷吃长生不老、飞天成仙的灵药,现在只能整日整夜地看着碧海青天,孤寂难眠。抒发了对人间温情的渴望与向往之情,人世间有太多美好的温情值得人们去珍惜、留恋。



国风讲坛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

这两句诗选自李商隐的《嫦娥》,“嫦娥应该后悔偷吃灵药了吧,现在寂寞的她只有那碧海夜夜陪伴着她那颗孤独的心吧。”

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历来都被人争论,有人说诗人自比嫦娥,表达一种孤独寂寞的心境;有人说这首诗借咏嫦娥来提倡女子求道成仙;亦有人说这首诗歌咏的是诗人的意中人(嫦娥与后羿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

在我看来,这首诗是诗人借咏嫦娥来写自己的处境及心境。

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与孤寂,也描写出时间的跟进,反衬出诗人的彻夜未眠,这便反衬出心境的凄凉,以景衬情。

诗歌的后两句,诗人私下揣测嫦娥的心境,实则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想法,借嫦娥之身委婉的表达出来,或许还能因为有所相似的身世经历而有所安慰,那无数个不眠且冷清的夜晚该怎么进行消遣呢,答案是难以消遣,更增添一种凄凉无奈的感情~

其实,我认为这种想法最为合理。我们都知道诗歌是古人抒发情感的东西,正如现代人们的朋友圈一样,所以读诗就应该知人论世,应该知晓诗人的身世与处境,知道时代背景,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一个诗人的内心情感。

我们都知道李商隐曾经参与了牛李党之争而导致了一生穷困潦倒。他选择了令狐楚做自己的老师,这便无形中进行了“合伙”,然而他又娶了王茂元的女儿作为自己的妻子,这又形成了“合伙”,两次的选择让李商隐站到了两个对立的阵营,似乎那一刻他的一生从此改变······我想他是有所悔意的,所以刻意借揣测嫦娥来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其实,人,在那一瞬间,便已无药回头,选择了这种生活就意味着失去了另一种生活,所以我认为李商隐为自己的选择而付出了代价,后知后觉的又出现了太多的悔恨。

也许,时间能倒流,李商隐可能就不会拜令狐楚了吧,也不会娶王茂元的女儿了吧,可能会更逍遥了;嫦娥也就不会奔月了吧,我们可能也就失去了一个唯美的故事。

以上,只是个人看法,君若有其他看法,尽管指点呢~


轻瑶


嫦娥

[ 唐 ]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奔月”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据说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射落九个太阳,挽救了天下百姓,天上的神仙为了感谢他,送了他两粒不死药。

本来后羿和嫦娥约定一起服药,但嫦娥却偷偷吞下两粒药,独自成仙升天而去,结果都是嫦娥和后羿就此永别。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嫦娥的故事,其实写的是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思念,因为写这首诗的时候,李商隐的妻子刚刚过世没有多长时间。

李商隐在二十六岁时娶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为妻,两人恩恩爱爱,共同度过了十多年美好时光,但后来王氏因病去世,给李商隐精神上造成了沉重打击。

还有就是,因为和王茂元女儿结婚,他得罪了他的老师令狐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当时朝廷上分为两派,一是“李党,一是“牛党””。王茂元与李德裕关系不错,李德裕属于“李党”,而令狐楚是“牛党”里的重要人物。李商隐娶了王茂元的女儿,当然他也就站在“李党”这边,令狐楚当然不高兴了。

也正是这个原因,李商隐一生仕途,一直受到别人的排挤,坎坎坷坷的。

事业上的不顺,加上妻子的离去,让李商隐非常孤独和痛苦。

《嫦娥》这首诗让我们看到,在李商隐心目中,也许妻子并没有死,而只是像嫦娥一样成仙而去。

把诗里的嫦娥换成李商隐的妻子来重新解读,这首诗的怀念之情就更加荡气回肠:你抛下我一个人在人间孤苦伶仃,你在天上虽然不用受苦受累,但你天天面对这样的生活,难道不感到孤单寂寞,这样的生活,你难道就不后悔吗?

因为对妻子的深切思念,再加上对前途的失望,李商隐在王氏去世仅仅几年后也离开了人世,享年四十六岁。


文华说


简单来说,这首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嫦娥》的诗后末两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其代表了一种什么样的感呢?我认为四个字可以概括:“寂寞难耐。”

只羡鸳鸯不羡仙。很多人向往做神仙的生活,不仅无忧无虑,还可以长生不老。有人说,神仙没有七情六欲,他们不应该有所谓的爱情,他们也不会感到孤独寂寞。生命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静止的时钟。他们的工作就是修炼修炼再修炼。

可是 ,事实真的如此吗?譬如《西游记》里的蟠桃会,神仙去参加王母娘娘的生日宴会,他们会送礼,他们会吃蟠桃,他们会开开心心的看那些歌姬跳舞,他们会鼓掌,他们会微笑……所以,我认为神仙一定是有七情六欲的。

作为从人间飞到月亮的嫦娥仙子,她和后羿有过爱情,她更加懂得人间欢笑的乐趣。作为长生不老的神仙,一个人在广寒宫忍受寂寞,千万年过去,无休无止,何来快乐?

想必诗人也想表达一种知足常乐的想法吧?珍惜现在,珍惜身边的人,爱他们,直到永远……





Wait柏拉图


我们知道小李写诗是出了名的含蓄,譬如,一首《锦瑟》难倒了多少诗词评论家,这到底表达的是什么?虽然我们东方人从来不像西人那样平铺直述,直奔主题,玩的是不著一字也要尽得风流。但小李有时候隐晦过了头,也是叫人捉急。

但是这两句的原诗《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虽然不改他一贯的含而不露,欲说还休。但好歹我们还能揣测一二。

这首诗明面上的意思是说,“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不好意思,我懒得逐字解释,这段是我从百科上抄的,非常标准。

传说中,嫦娥偷了本该和后羿夫妻共享的不老神药,却因为起了贪念,自个儿吃了独食,从此飞升上仙,去了广寒月宫。本来以为当了神仙好快活,却没想到从此只能日日抱着只兔子,坐在桂花树下望着人间发呆。

表面上看,嫦娥十分悔恨不该偷了灵药,但是,我们深究一下,要是她在月宫每天帅哥围绕,莺歌燕舞,她还会后悔吗?说起来,还不是因为在月亮上太凄凉,太孤独了。

说回李商隐,他在这里借描述嫦娥的心理,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他所处的时代,正是牛李党争之际。他一生受尽排挤,郁郁不得志,所写的诗大多愁苦孤寂。

要是换了别人肯定会直接哭诉,我好凄苦啊,我好孤独啊。但是,别忘了,我们的李商隐不是别人,直抒胸臆从来不是他的风格。这首《嫦娥》通篇没有一句孤寂之词,但满含的都是诗人的孤独寂寞冷。你说他高明不高明?


陌上一抹尘


逝去光阴不再来,

孤身天上影徘徊。

人生路径千千万,

既入歧途心自哀。








费玉山905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也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此诗后二句,就是设问句,其意在因项羽兵败无脸回去看父老乡亲,只能决战后自刎而死。

那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又是抒写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不难发现,宋代李清照也好,唐代李商隐也罢,他们(她们)都是在怀古,一曰:“悲壮”,一曰:“寂寞”。

其实,项羽的“悲壮”,在李清照的笔眼里是颂词。然而,李商隐却不同,他借用嫦娥的“寂寞”,来托物言志,表达身感同受。

“嫦娥应悔偷灵药”是真的么?

嫦娥奔月,虽然说古代神话,但它也充满了哲理性。传说中的版本很多,大家较熟悉的情况还应该是这样的。

某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射日英雄后羿一丸仙药。据说,人吃了它可以长生不老且还能升天成仙。后羿舍不得离开嫦娥,就让她把仙药藏在百宝匣里。想不到这件事被后羿的门下弟子逢蒙知道了,他就一心想把仙药弄到手。

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后羿及其弟子们因要事出了远门,而逢蒙称病留在家中。是夜里,逢蒙闯进嫦娥房内,遇其交出仙药。嫦娥百思后认为让这样的人吃了仙药,岂不是会去害更多的人?嫦娥拒交后,蓬蒙没法到处搜并翻箱倒柜。当临近百宝匣时,嫦娥急中生智,快步上前,迅速取岀仙药,一口就吞了下去。没多时,嫦娥轻身起飞,奔向了月宫。

知晓原故来断定,“嫦娥应悔偷灵药”么?她此番做作,也是迫不得已,犹如项羽似的“悲壮”。

那么李商隐为何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呢?

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带给人们的思考触点很多,也各抒其见。诗人李商隐写岀这句话,暗含有对信神仙或求长生者的讽刺意味。他以“嫦娥”为例,倒出了长生成仙后的寂寞无奈和悲情。直接说明了作者的一个观点,即使吃了长生药,也是一种对人类生命的折磨与摧残,不如就在“”人间至味是清欢。”

如此分析下来,嫦娥会痛定思痛,悔不当初。其实人生没有后悔药可吃,她选择了“碧海青天夜夜心”,更是一种煎熬。当然“应悔”是修饰词,是作者的一种揣度,这其中的源由也是作者自己的心情独白,就好比那般“夜夜心”的缺憾。

李商隐一生仕途不顺,他感叹嫦娥奔月,有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心态。与其说是对嫦娥在空旷寂寞的月宫里的体贴,倒不如说是他借用嫦娥奔月、结合自己在尘世中的险境,告戒世人凡事不能感情用事,防一失足而成千古恨的理念。

综上所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作者虽言及寂寞,但真意是:提岀了一个生命哲学问题,要发现生命意义是什么,该如何去选择适意的生活。同时,作者不赞成嫦娥奔月,牺牲现实中的有爱生活去换取长生不老的苛安。

扩展资料:

一、宋代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也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二、唐代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晚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