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生死疲勞》:一卷覽罷,看盡新中國五十年。

今天春節假期真是比往年大不同了,原本"兩肋插刀"的好哥們兒、如今是家門相隔了;原本"血濃於水"的姊妹親戚不敢串門拜年了;原本"遠親不如近鄰"的村頭戶尾,直接將道路挖斷、斷絕來往了,也真是"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了。


莫言·《生死疲勞》:一卷覽罷,看盡新中國五十年。

直觀而有趣的宣傳標語

多虧全國人民的通力協作,上下一心,將這場瘟疫的危害和損失努力降到了最低,隨著疫情逐步被控制,人們逐步開始復課、復工,但是很多娛樂行業仍是處於未復工的狀態,尤其是餐飲行業。有部分人對此很不滿意,其實帶來疫情的始發未嘗不是源於人們的“口腹之慾”呢?


這不由讓我想起一句話,"佛說: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這話不是我打佛經上看來的,而是從莫言先生所著的《生死疲勞》那裡看來的,對這句話記憶深刻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是卷首語。而且這是一部讓人印象極深刻的好作品,讓我把卷首語也記去了。

莫言·《生死疲勞》:一卷覽罷,看盡新中國五十年。

《生死疲勞》卷首語

將新中國五十年曆史由大化小、又宛如一道大江波濤東去、晝夜不息,就是我讀此書的第一感受。有很多人對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喜愛但是不能"感同身受",那麼讀一讀莫言的《生死疲勞》,想必會補上這一份缺失的感受,讓我們也感受到我們腳下這片土地的厚重、莊嚴、偉大。

莫言·《生死疲勞》:一卷覽罷,看盡新中國五十年。

書內故事起於1950年終於2005年,以主人公"西門鬧"一人的靈魂,輪迴了五世,先後投胎驢、牛、豬、狗、猴,最後終於又投入人胎回到世間。他以佛家極其宏大的六道輪迴的角度,俯瞰我們腳下這片大地,給讀者們展示了,這片如詩如歌的壯麗畫卷。

西門鬧的一生的死我們看到了土地革命對舊勢力群體無情撲殺,也讓人感受到人民戰爭的革命使舊的社會被徹底毀滅,真正是"天翻地覆慨爾慷"了。

驢的一生讓我們看到了農業集體化、政治集權化下,農村的大眾百姓(其實這是中國真正的"大眾"不過很多時候都給忽視掉了)的新的生活狀態,和新社會的運作。

牛的一生讓我們看到文革中人們的日常百態,同時也出顯這種如"地獄"的環境下人們異於尋常的生活狀態中人性的光芒。

狗的一生讓我們的回到了那個充滿回憶的八十年代,也讓我們看到了改革和快速發展下的衍生出來的一系列問題。

等到寫猴的時候,新世紀已經向我們緩緩走來,猴也只佔了其中一小部分,我們也逐漸看到了中國未來不斷髮展、走向復興的希望。

莫言·《生死疲勞》:一卷覽罷,看盡新中國五十年。

整部書渾然天成、大工不巧,許多人認為這部作品缺乏細節上的雕琢,而實際上,細品書中字藻、通讀小說全文,莫言此作已入返璞歸真之境。許多無病呻吟、囿於圈點的人,認為此作文風粗鄙、人物安排不合理、筆觸庸俗油膩。而這恰恰表明他們忽視了有字的書籍和無字的生活的本末關係,沒能看到莫言筆下正是五十年來最真實的中國。這筆觸的世俗同汪曾祺的又是不一樣的,一是江南魚米、一是華北鄉村,一是清新悠閒、一是厚重真實,若說是莫言代汪曾祺的筆觸拿了諾貝爾文學獎也大概是不過分的。

莫言·《生死疲勞》:一卷覽罷,看盡新中國五十年。

作家 莫言

而在此作中,莫言卷首抄罷十六言佛偈,也給整個作品定下了魔幻現實主義的基調,全文讀來似真似假、似虛似實,一時似在人物之中、一時似在人物之外、俯瞰全局,讀起來令人如痴如醉、欲罷不能,讀後又令人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的佛家虛無主義的感嘆。中國作品能讓人這種感受的實為鳳毛麟角,古典小說《紅樓夢》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

莫言說這個四十餘萬言的作品,他只用了43天便全部寫完,在這43天,每天他只睡2、3個小時,只為儘早把這個在他心中沉澱了三十餘年的鉅作奉獻出來。借用豆瓣上書友們的一句話,"這部書是莫言的中年狂歡",這句話說的太對了。

莫言·《生死疲勞》:一卷覽罷,看盡新中國五十年。

整部作品莫言與同時代的作家處理的都不一樣,同樣看來是一個悲劇,莫言處理的卻不喜不憂、不卑不亢、不激不過,十分的圓滿、中庸,又透著一股狂狷之氣。相比現在學校裡推崇的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或者一直受人們追捧的餘華所撰的《活著》,莫言的《生死疲勞》更超脫於其上、水平也是全面高出一截。(當然這不是說《平凡的世界》、《活著》就不是好作品,路遙、餘華就不是好作家)


當然,有部分讀過此書的朋友不同意我這一說法,我只希望您將這作品多讀幾遍,這部書是越讀越有滋味,越讀越有感受的。還有部分朋友,認為此書簡直是莫言在"抄襲"馬爾克斯,其實無畏所謂的"抄襲",實在是吸取、消化後莫言為我們奉上了中國版的《百年孤獨》,拉美地區也有了自己的《生死疲勞》,這也恰恰說明了人的智慧、靈性的相通的。至於那些將此書視為"少兒不宜"、"粗劣低俗"的人們還是將自己密封在玻璃罐裡,少接觸書籍為妙。


假如說我受疫情影響、被隔離了,隨身只允許帶一樣東西,那我會毫不猶豫的就帶一本《生死疲勞》。即便現在我很幸運、沒有感染什麼病毒、沒有被隔離,我也選擇抽時間將它再讀一遍。

莫言·《生死疲勞》:一卷覽罷,看盡新中國五十年。

《生死疲勞》書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