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为何让第十子刘彻继承皇位?他的十四个儿子封地在哪里?

独行客地图帝


简单来说,汉景帝喜欢刘彻。

汉景帝算是个有名的皇帝了,跟父亲汉文帝一起开创了帝制时代第一次治世,任内又平定了七国之乱,更重要的是,他立对了继承人,把千古一帝汉武帝刘彻推上了皇位。

刘彻上位记

刘彻是汉景帝第十子,非嫡非长,本来是没什么机会继位的,但在母亲姑姑的帮助下,在他自己的努力下,他最终成为大汉王朝的皇帝。

刘彻的母亲王氏,《史记索隐》说她叫王娡。

算起来,王娡是名门之后,其母臧儿是汉初燕王臧荼的孙女,只可惜臧荼是第一批被刘邦料理异姓诸侯王,从此臧家败落,臧儿只嫁了个平民王仲,生下一子两女,长女就是王娡。

王娡长大后,在臧儿的主持下,嫁给了门当户对的金王孙(也是农民),生下女儿金俗。

后来臧儿找相士姚翁给自己一家人相面,姚翁表示王娡是大贵之人,会生下天子。臧儿心思顿时活泛起来,强逼女儿离婚,托了很多的关系把王娡送进太子刘启宫中。

很快,王娡凭借颜值得到刘启宠爱,趁热打铁她又把妹妹王皃姁拉了进来,王娡更加受宠,成为刘启的美人。

汉文帝去世后,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封王娡姐妹为夫人,同年,王娡生下刘启的第十子,也就是刘彻。

王氏姐妹都很受宠,她们的身份都是夫人,这是汉宫中仅次于皇后的级别,只有三位,除了她们俩,还有一位贾夫人,其他的都称姬,地位都在王娡之下。

而且王氏姐妹的子嗣数量很多,王娡生三女一子,王皃姁生四子,汉景帝总共也就十四子三女。

王娡受宠,汉景帝爱屋及乌,对于他登基同年出生的刘彻自然也是喜爱非常,而君主的喜爱对继承人的选定是具有莫大影响的。

就算是在嫡长子继承制非常盛行的周朝,也不乏因喜爱要改立太子的例子,更何况汉景帝根本没有嫡子。

汉景帝的第一任皇后薄氏是太子妃升级来的,她是太皇太后薄氏的族人,被指定嫁给景帝,但汉景帝并不喜欢她,尽管薄皇后端庄贤惠,婚后二十余年却一直无子无宠。

在嫡子缺位的情况下,汉景帝可以随心地选择自己喜爱的皇子,而不必面临礼法和太皇太后的压力。

当然,由于刘彻排位靠后,在汉景帝年纪不小受到群臣请立太子的压力时,他还很小,不足以让汉景帝为他预定太子之位,汉景帝于是按照无嫡立长的规矩,立庶长子刘荣为太子。

刘荣这个太子之位是很不稳固的,虽然她的母亲栗姬给汉景帝生下了三个子嗣,但名号却一直是姬,远不如王娡,无形中给他的太子之位增加了很多压力。

随着弟弟们的长大,刘荣的地位越发不稳,尤其是刘彻的成长,有了母亲的加成,他对太子之位发起了冲击。

在这场太子位争夺战中,王娡表现出了她的手段。

王娡先是答应了馆陶长公主的提亲,让刘彻跟表妹陈阿娇联姻,也就是金屋藏娇的女主角。

馆陶长公主是谁?那是汉景帝的亲姐姐、窦太后的长女,在皇帝、皇太后跟前都说得上话的。有了她的帮助,刘彻在祖母和父亲眼中的形象那是一天比一天好,相对应的,太子刘荣母子就一天比一天差了。(长公主日誉王夫人男之美,帝亦贤之。)

之后王娡更是狠狠补了一刀,直接推进刘荣被废。

《汉书·外戚传》载:“王夫人又阴使人趣大臣立栗姬为皇后。大行奏事,文曰:“‘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帝怒曰:“是乃所当言邪!”遂案诛大行,而废太子为临江王。”

刘荣本质上来说没做错什么,因为按照史书记载,从被立为太子到被废,他并无多少动作,有动作的是他母亲栗姬,可惜栗姬智商堪忧,在宫斗中惨败。

儿子被立为太子,栗姬是很高兴的,而且皇帝给刘荣安排了重臣辅佐,“孝景四年,立栗太子。使魏其侯为太子傅。”魏其侯就是窦婴,窦太后的亲侄子,汉景帝的老表,有他做刘荣的老师,栗姬以为太子之位稳了,所以就肆无忌惮了。

第一件,栗姬拒绝了馆陶长公主的提亲,得罪了这个说话比窦婴更有分量的人,据《史记》记载:“长公嫖有女,欲予为妃。栗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景帝,得贵幸,皆过栗姬,栗姬日怨怒,谢长公主,不许。”

长公嫖就是馆陶长公主,她本来想把女儿嫁给刘荣,但因为她总是送给弟弟美女,栗姬看到那些个美女得到刘启的宠幸,心生醋意。直接就拒绝了。

然后馆陶长公主再去找汉景帝的宠妃王夫人——“长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许之。”

两个截然不同的回应,导致的结果就是“长公主怒,而日谗栗姬短于景帝曰:‘栗姬与诸贵人幸姬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挟邪媚道。’”

第二件,栗姬在汉景帝面前也敢发牢骚。汉景帝一次身体不适,对栗姬说,朕百年之后,你要好好对待那些皇子。但栗姬竟然没答应,还出言不逊。

“景帝尝体不安,心不乐,属诸子为王者于栗姬,曰:‘百岁后,善视之。’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恚,心嗛之而未发也。”

汉景帝这边正生气呢,王娡瞅准时机,鼓动大臣提议立栗姬为皇后,那可是火上浇油,直接把刘荣给搞掉了。

刘荣被废后,“栗姬愈恚根,不得见,以忧死。”神助攻出局。

虽然刘荣被废了,刘彻又有宠爱傍身,但他上面还有很多哥哥,如果他本人不够优秀,汉景帝会立他为太子?

所谓贤与不贤,别人的说辞是一方面,汉景帝自己的观察更为重要,史书没有明确提及汉景帝对刘彻的观察,但从刘彻继位后的手段举动反推,他小时候也差不到哪里去。

综合这几方面,汉景帝原本还有所犹豫,但在大臣提议立皇后之后,他果断废了太子,并准备立刘彻为太子。

汉景帝扶刘彻上位的手法非常正规,他知道一个第十子成为太子会引起争议,于是就把刘彻变成了嫡子。在废太子之前,汉景帝就已经废了薄皇后,干脆他就立王娡为皇后,然后再立刘彻为太子。

前141年,汉景帝驾崩,太子刘彻继位,是为汉武帝。


汉景帝儿子的封地

汉景帝14个儿子全都当过诸侯王,司马迁按照生母不同,将汉武帝外的十三王划定为五宗(同母者为宗亲):栗姬子曰荣、德、阏于。程姬子曰馀、非、端。贾夫人子曰彭祖、胜。唐姬子曰发。王夫人兒姁子曰越、寄、乘、舜。。

刘荣在汉景帝前四年(前153年)被立为太子,四年后被废为临江王。

从封地就可以看出,汉景帝是真的对栗姬母子不耐烦了,早在汉景帝前二年(前155年),刘荣的弟弟刘阏于就被封为临江王,结果在位三年即去世,因无子而废除封国。

现在刘荣被立为临江王,也没撑多久,就因害怕酷吏审讯而自杀,同样是无子国除。临江国被设为南郡,即今湖北江陵。

刘荣被废源于母亲作死,连带着刘德也不可能坐上太子之位,只好老老实实地做他的河间王。

河间国位于河间郡,但封国所辖县的数量不定,刘德的河间国在今献县、交河、武强一带,土地肥沃,刘德因此不缺收入,可以好好地研究他喜欢的儒术。

刘馀初封淮阳王,封国在今河南淮阳。七国之乱平定后,汉景帝把自己的皇子改封到那些闹事诸侯国的旧地,刘馀就被安排到了鲁国,封鲁王。

刘馀身处鲁地,却不好儒术,而是喜欢声色犬马,吃喝玩乐度过了一生。

刘非初封汝南王,封国在今河南驻马店。七国之乱时,刘非上书请求出兵攻吴,汉景帝非常高兴,就让他去了。

等到叛乱平定后,汉景帝把吴国旧地封给刘非,称江都王。江都国位于今江苏扬州,汉武帝时期废为广陵郡。

刘端封胶西王,也属于七国之乱平定后安稳齐地的一员。他在位数十年而无子,汉武帝名正言顺地接受了哥哥的封地,设立胶西郡,在今山东高密。

刘彭祖初封广川王,封国在今河北冀州。后来赵王刘遂参与七国之乱,身死国除,刘彭祖走马上任,成为新任赵王。

刘胜封中山王,他就是汉景帝子嗣中名气仅次于汉武帝的中山靖王,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后人中出了个逢人就介绍祖宗的。中山国位于今河北定州。

刘发封长沙王,封国在今湖南长沙。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这地方是实实在在的的蛮荒之地,司马迁也说“以其母微,无宠,故王卑湿贫国。”不过汉景帝没料到,这个不起眼的儿子却有一个很强悍的后人——位面之子刘秀,几乎是再创了汉朝。

刘越封广川王,他也是接哥哥刘彭祖的班,所幸广川国没有临江国的魔咒,他活得好好的,在位十二年去世。

刘寄封胶东王,补了哥哥刘彻的王位,再算上他的生母跟王娡是亲姐妹,他跟刘彻的关系也很近,史称“寄於上最亲”。胶东国位于今山东烟台,七国之乱后被封给刘彻,后来刘彻升级为太子,胶东王就交给了刘寄。

刘乘封清河王,封国在今河北与山东交界处,包括清河等县。

刘舜封常山王,封国位于今河北石家庄。


平沙趣说历史


刘彻能够被立为太子,说起来其实有一点运气的成分,为什么说他有一丝运气的成分呢?让我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心胸狭隘,树敌于己

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刘荣作为长子毫无疑问的被册立为太子,所以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很关键的人物,就是汉文帝的女儿,汉景帝的姐姐刘嫖。她是汉朝第一位长公主,不论是从地位还是身份上来说都十分殊荣,不仅深受窦太后的宠幸,也让汉景帝十分喜欢。

刘嫖后来嫁给了堂邑侯陈午,育有两子一女,起初,刘嫖考虑到刘荣被册立为皇太子,不出意外的会是下一位皇帝。所以刘嫖决心拉拢这个大靠山,她找到刘荣的母亲栗姬,提出把自己的幼女阿娇嫁给刘荣为妻。

但是这一提议遭到了栗姬的拒绝,你道是为什么?原来汉景帝的原配薄皇后因为没有生育能力,所以刘嫖就时常向汉景帝进献美女以讨汉景帝的欢心,所以栗姬因此怀恨在心。当这个窦太后的大女儿,汉景帝的姐姐向她抛出橄榄枝的时候,由于嫉妒和愤恨,栗姬拒绝了刘嫖的提议。


刘嫖转而拉拢王娡,并在汉景帝面前非议栗姬

地位尊崇的刘嫖在栗姬那里碰了一鼻子灰,心中十分不高兴,于是她又在汉景帝的十四个儿子当中逐一考察,寻找下一个政治联盟。这时候的刘彻闯入了她的眼帘,那么汉景帝十四个儿子,她为什么偏偏选中了刘彻呢?

原来这时候刘彻的母亲王娡正深受窦太后和汉景帝的宠爱,汉景帝不仅在册立刘荣为太子时打破了太子与皇子不能同年而封的礼制,还打破了皇帝还在世时,皇帝妻妾不称太后的礼制,把王娡册封为王太后。

正因为汉景帝对王娡的宠爱,于是让刘嫖决心把自己的小女儿下嫁给刘彻,她找到王娡提出了这一建议,并得到了王娡的同意(这里还衍生出另一个略有不同的版本“金屋藏娇”)。当刘嫖和王娡的政治联姻达成时,刘嫖便自己特殊的身份时常在汉景帝面前非议栗姬,让汉景帝慢慢对栗姬产生了反感之心。

而刘嫖又在另一面不断的赞美刘彻,我们常说“一句假话说一遍它还是假话,说十遍它就成了真话”,加上有一年汉景帝因为生病,他于是对栗姬说:“我百年之后,你要好生善待其它皇子”,但栗姬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当时就顶撞了汉景帝几句。

所以各方面因素加在一起,让汉景帝对栗姬十分失望,前元六年,没有子嗣的薄皇后被废,王娡便趁机指使大臣上疏汉景帝立栗姬为皇后,但是被汉景帝驳回,并且很生气的把刘荣的太子也一并给废除了。

其实汉景帝为什么要废刘荣呢?就是王娡激了他一道,在汉景帝本身就很讨厌栗姬的情况下,还有大臣提议立她为皇后,汉景帝当然很生气,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的把刘荣也废除了,接着又顺理成章把王娡册立为皇后,刘彻也被封为太子。

纵观刘荣被废前后,既有他母亲栗姬意气用事,也有刘嫖在暗中使坏,加上王娡落井下石多方面的因素集中在一起,进而让刘彻被封为太子,整件事其实不复杂,说起来刘彻沾的还是他母亲的光。


诸位皇子的封地

汉景帝的长子刘荣被废后,成为临江王,二子刘德被封为河间献王,三子刘阏于封为临江哀王,这三个都是栗姬所生。

  1. 四子刘余被封为鲁恭王,五子刘非被封为江都易王,两子程姬所生。

  2. 六子刘发被封为长沙定王(东汉光武帝刘秀是他的五世孙),唐姬所生。

  3. 七子刘彭祖被封为赵王,贾夫人所生

  4. 八子刘端被封为胶西王,程姬所生。


  5. 九子刘胜被封为中山靖王(刘备先祖),贾夫人所生

  6. 十子刘彻原封胶东王,王娡所生。

  7. 十一子刘越被封为广川惠王,王皃姁所生

  8. 十二子刘寄胶被封为东康王,王皃姁所生。

  9. 十三子刘乘被封为清河哀王,王皃姁所生。

  10. 十四子刘舜被封为常山宪王,王皃姁所生。


围炉谈史


在西汉的皇帝中,汉景帝刘启的名气足够大。文帝之子,武帝之父。文景之治的创造者之一,又“逼反”了七国之乱,杀了“智囊”晁错。

景帝生于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57年即位,公元前141年驾崩,共活了48岁(虚岁),在位17年。景帝留给后世的,除了文景之治、七国之乱,还有一项重要的“遗产”。景帝生的十四个儿子,很多都不是省油的灯。

汉景帝的江山,最终被刘彻继承,就是汉武帝。不过,刘彻本来是没有机会继位的,因为他只是父亲刘启第十个儿子。刘彻其实也知道自己没有继位的希望,老老实实地接受了胶东王的封爵,准备安稳地做个快乐的王爷。

胶东国,一看这名字,就知道就位于山东省东部的胶东半岛上。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景帝时爆发的七国之乱,就有这个胶东国,但和刘彻不是一回事。汉文帝时,因齐国面积太大,便一分为六,立刘雄渠为胶东王。七国之乱,刘雄渠跟着吴王刘濞起哄架秧子。结果刘濞失败后,刘雄渠也没了小命。

公元前153年,汉景帝刚平定七国之乱不久,就立第十子刘彻为胶东王。而当时的太子是刘彻的长兄刘荣,可惜的是,刘荣的母亲栗姬自己作死,把儿子即将到手的帝位给坑没了。

栗姬情商近乎为零。馆陶公主想巴结她,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子刘荣。栗姬瞧不上馆陶公主,怒而拒之,馆陶公主怀恨在心。馆陶公主决定扳倒刘荣,第一步是把女儿嫁给了王夫人所生的皇子刘彻,然后在景帝面前诋毁栗姬。景帝病时,问栗姬愿不愿意照顾自己的其他嫔妃,结果栗姬又是怒而拒之,简直蠢出了境界。景帝大怒,废掉刘荣的太子之位,改立胶东王刘彻。倒霉的刘荣,贬封为临江王。刘荣到了临江国后,后被逼自杀。临江国被废除,更换了一个大名鼎鼎的地名——南郡,也就是现在的湖北江陵。

皇长子刘荣被废,皇次子刘德也没捞到太子的位子,实际上也不可能立刘德。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刘德的母亲也是栗姬。刘德的封地在河间国,是个不错的地方。不过,汉时的河间国,并不包括现在的河北省河间市,而是在献县、交河、武强一带。河间位处华北平原,土地肥沃。

皇四子刘余的程姬不算多受宠,但刘余的封地却让很多宗室眼馋,因为刘余封在了鲁国。刘余的封地本在淮阳(今河南东部的太康、鹿邑一带,治今淮阳)。七国之乱被平定后,刘余改封鲁国。鲁国从春秋战国以来就不是大国,但地位非常特殊,儒家的发源地。当然,汉景帝时,汉朝还没有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儒家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刘余的子孙中,有一个人非常厉害,他看到东汉末年局势不可救药,求为益州刺史,意图割据。此人死后,由儿子接任。公元214年,刘备夺了此人的基业。不用问,这个人就是刘焉,他的儿子是刘璋。另外,曾收留刘备的荆州牧刘表,也是鲁恭王之后。

皇五子刘非和刘余同为程姬所生,封于江都,之前封为汝南。吴王刘濞作乱,年仅十五岁的刘非要求出兵打刘濞。景帝非常高兴,灭刘濞后,就把吴国封给了刘非,只不过称江都国。公元前121年,刘非不成器的儿子刘建准备作乱,事败被杀。江都国被废除,也换了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广陵郡,就是现在江苏扬州附近。

皇六子刘发的封国就比较“不如人意”了,封在哪呢?湖南长沙。在两千多年,江南还没有大规模开发,长沙被视为“荒服之地”,没人想去。刘发的母亲唐姬本是程姬的侍女,被程姬进献给景帝,一夕有喜,生了刘发。景帝不喜欢唐姬,就把刘发打到了长沙。刘发为人老实,不惹事,在长沙生儿育女。只是让景帝没想到的是,这个不被他喜欢的儿子,却有一个五世孙,生生为大汉王朝续命二百年,这个人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

皇七子是刘彭祖,因为母亲贾姬受宠,封在了赵国,这可是响当当的大国。汉景帝曾经出猎,有个嫔妃上厕所,差点被野猪咬死。景帝要亲自去救,被“酷吏”郅都拦住。这个倒霉的嫔妃,就是贾姬。贾姬还有一个儿子,排行第九。这个九爷堪称是景帝十四个儿子中,名字仅次于汉武帝的。这位九爷,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山靖王刘胜,生了一百多个儿子。其中有一支流落到涿郡,有个子孙家道中落,编草席叫卖。觉得没意思,扔了草席,带着一个“红”兄弟扛把大刀、一个“黑”兄弟挺着丈八蛇矛就闯荡江湖。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建立了蜀汉。是谁就不用多说了,家喻户晓。这就非常有意思了,刘余与刘胜是亲兄弟,他们的后人又都是同时代的当世枭雄,可谓缘分深厚。

景帝剩下的几个儿子,都不是很出名,略过。计有皇八子刘端,封为胶西王(宣帝时更名为高密,今山东高密附近)。皇十一子刘越,封为广川王(后置信都郡,今河北省冀州市)。皇十二子刘寄,封胶东王,补了汉武帝刘彻的王位。皇十三子刘乘,封清河王(今河北省与山东省交界地区,包括清河、清城、临清、夏津等县)。皇十四子刘舜,封常山王。常山不需要多做介绍,说一句:“吾乃石家庄赵子龙也!”人人皆知。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地图帝


汉武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帝王。汉武帝虽然不是开国皇帝,却立下不亚于开国的丰功伟绩。汉武帝赫赫功绩之下,许多人却不知道汉武帝的皇位得来并不容易。我们之前说过汉景帝是一个非常腹黑的皇帝,其实汉景帝还是一个非常好色的皇帝。汉景帝在西汉皇帝中,生育能力算是非常强的,一共有十四个儿子,有记载的公主3位,此外还有不少没有被史书记载的公主。

皇长子临江王刘荣,母为栗姬。皇次子河间王刘德,母为栗姬。皇三子临江王刘阏,母为栗姬。皇四子鲁王刘余,母为程姬。皇五子江都王刘非,母为程姬。皇六子长沙王刘发,母为唐姬。皇七子赵王刘彭祖,母为贾夫人。皇八子胶西王刘端,母为程姬。皇九子中山靖王刘胜,母为贾夫人。皇十子汉武帝刘彻,原封胶东王,母为王皇后。皇十一子广川王刘越,母为王皃姁。皇十二子胶东王刘寄,母为王皃姁。皇十三子清河王刘乘,母为王皃姁。皇十四子常山王刘舜,母为王皃姁。皇长女平阳公主、皇次女南宫公主、皇三女隆虑公主,三位公主的母亲都是王皇后。

通过儿女的数量和分布可以看出汉景帝这个人宠爱你的时候能把你宠上天,不宠爱你也能把你按在地上。我们可以看出汉景帝比较宠爱王皇后、王皃姁、栗姬、程姬等人。需要注意的是王皇后和王皃姁是亲姐妹,两姐妹同时受到汉景帝恩宠实属难得。

汉景帝登基之初,众多孩子年龄还比较小,吴楚随时有可能叛乱,汉景帝需要利用皇储之位拉拢梁王刘武。所以当时汉景帝并没有立即立太子。吴楚七国之乱被平定以后,汉景帝的统治基本稳定。为了防止梁王刘武和窦太后觊觎皇储之位,汉景帝便把立太子之事提上日程。由于汉景帝的第一任皇后薄皇后没有子嗣,所以汉景帝便没有嫡子。汉景帝选择皇太子的时候,根据祖制应该优先选择长子。皇长子刘荣成为太子最合适的人选,最终刘荣成为汉景帝的第一任太子。刘荣成为太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刘荣皇长子的身份。传统的皇位继承顺序为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嫡长子最有资格被立为储君。薄皇后没有儿子,所以皇长子刘荣就成为皇储的第一人选。第二、刘荣的年龄较长。汉景帝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汉景帝也怕自己万一有一天一病不起,国家无长君。而且此时,刘武和窦太后对皇储的之位虎视眈眈,汉景帝需要一个年长的储君镇住他们。第三、刘荣的母亲栗姬当时深受汉景帝宠爱。

按道理说,刘荣已经成为皇太子,汉景帝一旦去世,刘荣将会成为下一任皇帝。就算刘荣不是太子,汉武帝前面还有8个哥哥,这个皇位轮到汉武帝的可能性非常小。除非有特殊情况发生,否则汉武帝不可能被立为太子,更不可能成为皇帝。做人要是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所以做人还是要有梦想,万一要是实现了呢。很快汉武帝便等到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我们之前说汉景帝是一个非常好色的皇帝。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刘嫖深知弟弟的好色的毛病。刘嫖经常为自己的弟弟搜罗各地美女。刘嫖的行为深得汉景帝喜爱,却引得栗姬的嫉恨。刘嫖和她老妈窦太后一样,都是非常强势的女人,一贯有了好处就要占。刘荣被立为皇太子之后,刘嫖便想把自己的女儿阿娇(《汉武故事》中的名字,正史并无记载)嫁给太子刘荣。栗姬非常痛恨刘嫖为汉景帝搜罗美女,也看不惯刘嫖又便宜就占的性格,拒绝了刘嫖的请求,而且说了不少难听的话。这就是栗姬不明智的地方,她不知道当时最不能得罪的女人就是刘嫖。刘嫖当时是汉景帝、梁王刘武和窦太后之间的纽带,只有刘嫖可以在他们之间穿梭。

吃了闭门羹的刘嫖大为恼怒,对栗姬恨之入骨,对自己的侄子刘荣也没有什么好印象。刘嫖并没有打算放弃,刘嫖把目光放在了“梦日入怀”的王美人身上。这时候王美人看到了翻身的希望,绝顶聪明的王美人岂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刘嫖和王美人两人一拍即合,马上结成政治联姻。王美人的儿子刘彻娶了刘嫖的女儿陈阿娇。结成政治同盟之后,刘嫖开始不断运作。刘嫖一方面继续为汉景帝搜罗美女分栗姬的宠,另一方面在汉景帝面前不断诋毁栗姬,刘嫖把栗姬描绘成一个自私自利而且崇尚迷信的女人。时间一长,汉景帝逐渐反感栗姬。刘嫖还多次在汉景帝面前说刘荣的坏话,不断在汉景帝面前夸赞刘彻,而且不断跟汉景帝讲王美人“梦日入怀”的故事。随着刘荣和刘彻渐渐长大,汉景帝也发现两个孩子之间的优劣。汉景帝自己也认为刘彻确实比刘荣要好得多,汉景帝心中也动摇,有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栗姬也不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女人。有一次汉景帝病重,汉景帝希望把诸多儿子都托付给栗姬,汉景帝对栗姬说:“吾百岁后,善视之。”这句话已经表明自己在托孤,准备身后事。如果栗姬稍微有一点脑子,应该马上便是给予汉景帝肯定的答复。可是栗姬不仅不答应,反而十分愤怒而且出言不逊。栗姬的行为引起汉景帝极大不满,汉景帝感觉在栗姬身上看不到希望,生怕自己的儿子会遭受高祖儿子们的待遇。汉景帝内心已经开始反感栗姬,甚至痛恨栗姬。不过腹黑的汉景帝没有表现出来,一直隐而不发。

王美人也没有闲着,她从另一方面对栗姬母子发起攻击。王美人知道汉景帝并没有立皇后的想法。王美人私底下派人鼓捣有关大臣向汉景帝提议立栗姬为皇后。大行是一个不知道轻重的棒槌,上书汉景帝:“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号宜为皇后。”大行的上书引得汉景帝异常愤怒,汉景帝立即诛杀大行。汉景帝诛杀大行之后,借势一举废掉太子刘荣。刘荣被废之后,栗姬再也没有见到汉景帝,不久郁郁而终。王美人和刘嫖彻底扳到了刘荣和栗姬。刘荣被废之后,不久汉景帝立王美人为皇后,立刘彻为皇太子。

刘彻被为太子的具体原因可以总结为四个女人一台戏。

第一个女人馆陶公主刘嫖。刘嫖在这场夺嫡之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刘嫖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断诋毁栗姬和刘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汉景帝对刘荣和栗姬的看法。如果没有刘嫖,仅凭王美人的力量不可能单独扳倒栗姬。

第二个女人王美人。王美人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女人。王美人生下刘彻前就不断为自己造势,有没有“梦日入怀”这件事也只有她自己知道。栗姬拒绝了刘嫖求亲的请求之后,王美人立即看到了翻盘的希望。刘嫖和王美人迅速结成儿女亲家,结成政治同盟。刘嫖从正面抨击刘荣和栗姬,王美人则在背地里搞小动作。此外王美人也深受汉景帝恩宠,不仅王美人深受恩宠,王美人的妹妹王皃姁也深受汉景帝宠爱。两位王美人联合在一起,共同推刘彻上位。

第三个女人窦太后。窦太后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这次夺嫡斗争,但是却在幕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窦太后一直希望立自己的儿子梁王刘武为储君,储君的位子不空下来,刘武哪有机会。所以窦太后一直默默看着这次夺嫡斗争,关键时刻她没有阻止汉景帝的废太子行为。如果没有窦太后在背地里支持汉景帝,他不会如此快速废掉太子。没有窦太后的支持,刘嫖也不敢如此猖狂。

第四个女人栗姬。栗姬的愚蠢和无知,给了刘嫖和王美人逆袭的机会。栗姬第一个蠢是拒绝了刘嫖的求亲请求,直接得罪了刘嫖,也间接得罪了窦太后。第二个愚蠢的地方是栗姬没有看出来汉景帝托孤。此时如果栗姬表现得大义凛然一点,向汉景帝表明自己的态度,告诉汉景帝会照顾其他皇子。汉景帝一定会非常开心。即使刘嫖在汉景帝面前说栗姬坏话,汉景帝也不一定信。栗姬的愚蠢行为只会让汉景帝觉得刘嫖所说非假。这一次“托孤”之后,汉景帝已经对栗姬失望透顶。

虽然汉武帝的年龄并不大,当时已经展现了自己的才华。汉景帝通过比较发现汉武帝是最适合的皇储人选。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皇子的怎么样。

皇长子刘荣的命运最为悲惨,刘荣被废之后,被封为临江王。临江国位于现在湖北江陵一带。虽然刘荣已经被降格为临江王,但是汉景帝并不放心,汉景帝后来利用刘荣破坏太庙案,逼死了刘荣。其实刘荣的案子可大可小,当年晁错曾经把太庙的墙拆了,汉景帝却没有惩罚。刘荣占用太庙的土地,却被投放到中尉署,被活活逼死。

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封皇次子刘德为河间王。河间国位于现在河北一带。刘德对政治不关心,避免让自己卷入权力的漩涡。刘德对文学非常感兴趣,将自己毕生的精力都用在古籍收集和整理,比如《毛诗》和《左传》。公元前130年,郁郁不得志的刘德病逝,谥号为 "献王"。

皇三子刘阏在公元前155年被立为临江王,三年之后去世,谥号为“哀王”。

皇四子刘余于公元前155年被封为淮阳王,一年后改封为鲁王。鲁国位于现在山东境内。刘余不喜欢武功,也不喜欢文学,而喜欢音乐,还有点口吃。刘余为人们熟知的原因为他曾经因为扩建宫殿获得了古文经。公元前128年,刘余病逝,谥号为“恭王”。

皇五子刘非于公元前155年被立为汝南王,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改封为江都王。江都国在现在的扬州一带。刘非在汉景帝所有儿子中算是非常勇猛的一个,十六七岁的时候就想带着军队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汉武帝年间,刘非多次上书求情出击匈奴,不过都被汉武帝拒绝。公元前128年,刘非病逝,谥号为“易王”。

皇六子刘发被封为长沙王,长沙国位于现在湖南境内。长沙王刘发的出现是个意外,他也一直不受汉景帝待见。刘发不出名,刘发的后代刘秀却非常出名,重建了大汉王朝。

皇七子刘彭祖在公元前155年被立为广川王,平定七国之乱后,被改封为赵王。公元前92年刘彭祖薨逝,谥号“敬肃”。

皇八子刘端被封为胶西王,胶西国位于现在山东。刘端此人身体不好,而且为人淫乱。史载刘端“为人贼戾,又阳痿,一近妇人,病数月,有所爱幸少年,以为郎。郎与后宫乱,端禽灭之,及杀其子女”。公元前107年,刘端病逝。

皇九子刘胜在公元前154年被封为中山王,中山国位于现在的河北一带。刘胜没有多少政治野心,为人非常喜好酒色,史书记载刘胜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公元前113年去世,谥号为“靖王”。刘备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皇十一子刘越被封为广川王,广川国位于现在河北省境内。公元前135年病逝,谥号为“惠王”。

皇十二子刘寄被立为胶东王,胶东国位于现在山东境内,于公元前120年病逝,谥号为“康王”。

皇十三子刘乘被封为清河王,清河国位于现在河北省一带。刘乘于公元前135年去世,谥号为“哀王”。

皇十四子刘舜被封为常山王,常山国位于现在河北省境内,公元前113年病逝,谥号为“宪王”。刘舜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花花公子,也是一个荒淫无道的主。


依稀说史


众所周知,汉景帝最后立了第10个儿子刘彻为太子并最终继承皇位,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汉武帝。

本来刘彻排位比较靠后,是没有机会继承皇位的,之前汉景帝立的太子是最得宠的栗姬的儿子,也是自己的长子刘荣。当时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想和刘荣联姻,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太子刘荣,这样可以亲上加亲,同时在汉景帝之后保障自己家族的富贵。可惜栗姬一直不喜欢馆陶公主,恼怒馆陶公主老是给景帝找美女,所以怒而拒之。

馆陶公主怀恨在心,就在汉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而这个时候,刘彻的母亲王美人就看准机会主动和馆陶公主联姻,在联姻的过程中,刘彻说出了金屋藏娇的千古名言。汉景帝病的时候就问栗姬,自己百年后愿不愿意照顾自己的嫔妃,栗姬可能是平时太过得宠,回答相当的令皇帝失望,说我凭什么去管那些狐狸精呢。汉景帝就非常担心自己死后,那些嫔妃还有他们儿子的安全,最后就废了刘荣的太子之位,改立馆陶公主所推荐的女婿刘彻。

刘荣失去了太子之位后,被封为临江王,他的封地就是现在的湖北江陵。刘荣是大皇子,二皇子是刘德,他也是栗姬的儿子,被封为河间国,封地在河北省河间一带。四皇子刘余封在鲁国,也就是现在山东鲁西南一带,五皇子刘非封在江都,也就是现在江苏扬州一带。六皇子刘非被封在湖南长沙,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荒凉的地方。七皇子的刘彭祖被封在赵国,这可是那个时代非常好的一个地方,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富裕的程度都是首屈一指的。

八皇子刘端被封为胶西王,在现在山东高密,而刘彻在被立为太子之前是被封为胶东王,在现在山东青岛。九皇子刘胜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山靖王,他在历史上生了100多个儿子。十一皇子刘越封为广川王,在今天河北冀州市。十三皇子刘乘被封为清河王,在今天河北省清河一带。十四皇子刘顺被封为常山王,常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常山赵子龙的老家,在现在的河北省石家庄。汉景帝其他的儿子,情况不详。

汉景帝可谓是汉朝一个非常有名的皇帝,他本身所在的年代被称为文景之治,可见他是一个非常英明有为的皇帝。在他任上平定了七王之乱,算是为汉朝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基础。最有名的一点就是汉景帝的后代非常的多,以至于后来在汉景帝的后代中出了很多非常有名的人物。例如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就是汉景帝第6个儿子刘非的后代,他可谓是在汉朝已经被王莽灭亡之后,又起兵再次兴复汉朝,替汉朝延续了200年的江山,从这点上看,刘秀可谓是居功至伟。而在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益州牧刘焉,刘璋还有荆州牧刘表都是四皇子刘余的后代。而三国时期一代枭雄刘备,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开创了汉初"文景之治"盛世的两帝之一的景帝刘启,是文帝的儿子、汉武大帝的父亲。

景帝幼年顽劣,


动粗砸死了堂兄,酿成了后来七王之乱,但他即位后,仍实行三十抽一的轻赋薄徭、与民修养生息的政策,与其父文帝被后世人称为明君。

他首立的太子刘荣,为第二任皇后栗姬所生。而来自民间二婚的王美人所生庶子刘彘(后改名刘彻)本与太子、皇位扯不上关系。

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她就是景帝的姐姐一一馆陶长公主刘嫖。这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她本欲将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许配给太子刘荣,但遭到不识相的栗姬的断然拒绝,这一下激怒了长公主。随把目标瞄向了另一个侄儿一一刘彘,一次试探性地问五岁的刘彘:我儿一旦做了皇帝,会怎样对待阿娇妹妹?刘彘乖巧地说:当以金屋藏之。

长公主大喜,随四处活动,在母后及弟弟景帝面前多次说栗姬的坏话,终导致栗姬皇后被废,不久刘荣也失去了太子之位。刘彘改名刘彻被立为太子,王美人也成了王皇后。不过王皇后并未食言,刘彻的第一位皇后就是他的陈阿娇妹妹。

景帝共有十四个儿子,除太子刘彻,其他十三个都封了王,多数都得以善终,篇幅所限,捡几个说一说:

1,废太子刘荣改封临江闵王,因在封地有僭越行为,被景帝京城问罪,自杀。

2,江都易王刘非,勇猛过人,在平叛七王之乱中立有大功,赐天子旌旗。

3,值得一提的是中山靖王刘胜,也就是被三国刘备认为祖先的那一位。一生吃喝玩乐、声色犬马。老婆、儿子多得数不清,有名字的儿子就有一百二十多位。所以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可信度虽高,以至与汉献帝论及辈份被称为"皇叔",但考究起来也很费力,所以常遭人质疑也在情理。


使刘胜出名的还有一件,那就是几十年前在他墓中发现的金镂玉衣。轰动了全国、世界,刘胜的名字再一次被人们提起。


晚亭与落霞同晖


在古代确定一个皇位继承人,是皇帝最为揪心的事,这也是立国之本,皇帝必须在他有生之年提前选立太子,也就是储君。汉武帝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而在他被立太子之前,他的大哥刘荣就是太子,但为何汉景帝后来却把皇位传给了刘彻呢?

汉景帝继位本就迟,起初也一直没有想法册立太子,其母窦太后一直想把汉景帝的胞弟刘武立为储君,但汉景帝一直找出各种理由回避了,经历三个月的“七国之乱”后,窦太后借梁王刘武有功劳之便,又再次要求汉景帝立其弟刘武为储君,并提出:“先立弟为储君,登基后,其弟立侄为太子。”虽然刘启与弟刘武关系甚好,但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他是绝对不会答应的,而后,找出各种理由打压梁王刘武与其同党,责令刘武用不得出封地。

公元前153年四月,在征得窦太后的意见后,按祖制,立栗姬所生长子刘荣为太子,同时封十子刘彻为胶东王。

按说刘荣为太子后,太子太傅窦婴的精心培育下,皇位只是时日问题了,可刘荣的生母栗姬不是省油的灯,靠着汉景帝对她的宠幸,加之又有了太子的靠山,在皇宫内仍性嚣张,骄横跋扈,自己本就心胸狭窄,慢慢地开始目中无人,惹得众臣反感。

汉景帝刘启有个姐姐馆陶公主刘嫖,她与兄长关系一直很好。但为了自己的权威与以后儿女的荣华富贵,在刘荣为太子后,她便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许配给尚未婚配的刘荣,不料遭到拒绝,因为栗姬厌恶馆陶公主屡次进献美女给汉景帝和她争宠,馆陶公主是又气又恨,因此怀恨在心。

这时与馆陶公主关系甚好的王美人看到了机遇,因为她是二婚嫁给汉景帝的,所以一直窦太后对她另眼相看,不多待见。她看着栗姬与馆陶公主关系的分化,她没有放弃机会,对馆陶公主和窦太后百般的奉承,借此拉拢人心。在一次馆陶公主带着阿娇去见汉景帝时,刚好王美人也带着刘彻与她们相遇同乘一辆马车,在车上馆陶公主问刘彻:“儿愿意娶妇否?”刘彻笑而不答,她又故意指着外面的宫女问:“这等人为汝做妇,可合意否?”刘彻依然摇头不答,她再问:“阿娇好否?”刘彻欣然答道:“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这就是后世流传“金屋藏娇”典故的由来。

自此之后,馆陶公主刘嫖不断的在汉景帝刘启面前煽风点火,尽说栗姬的坏话,而又无时无刻的反复提到刘彻的聪明才智,渐渐地刘启也开始重视起刘彻,其实汉景帝刘启也认可刘彻的德才兼备,所以格外宠爱他。

由于朝臣的议论,馆陶公主的添油加醋,汉景帝也慢慢地提防着栗姬的一举一动,他担心以栗姬品行会重蹈吕后谋戚夫人的悲剧重演,有次汉景帝故意试探栗姬说:“我百年之后,后宫诸妃,皆已生子,你应善待他们。”当时栗姬心胸狭窄,怀有愤恨之心,不但没有答应刘启,反而出口恶言,刘启听后对栗姬彻底的失望,心中也暗暗决定要废黜栗姬和太子刘荣。

公元前150年正月,汉景帝刘启蔗刘荣为临江王,当年四月,在得窦太后和馆陶公主的建议下,封王美人为皇后,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而后刘荣在三年后因为在封国私自侵占文帝庙址建造宫殿,被告发入狱,因受不了酷吏折磨,自杀身亡。

当然刘彻能得到汉景帝的宠爱,与他自己的聪慧是离不开的,从小他就饱读圣贤书,而且有着过目不忘得本领,勤学好进也得到忠臣的欣赏。在年少时他就对黄道学和儒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令汉景帝刮目相看,认为刘彻以后一定是位不可多得的帝王之才。

公元前141年,刘彻正式登基为汉朝的第五位皇帝,史称汉武帝。他是我国封建王朝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奠定了汉王朝强盛的局面,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还开辟了辽阔的疆域,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他的雄才大略,丰功伟绩也让后世为之称颂。

十四位皇子的封地:

刘荣贬为临江王,其自杀后临江国被废,改地名为南郡,也就是现在的湖北江陵。

刘德的封地在河间国,汉时的河间国,并不包括现在的河北省河间市,而是在献县、交河、武强一带。河间位处华北平原。

刘余的封地在鲁国,今河南东部的太康、鹿邑一带,治今淮阳,鲁国是春秋时期儒家的发源地,

刘非的封地在江都国,原是“七国之乱”吴王刘濞封地,公元前121年,刘非不成器的儿子刘建准备作乱,事败被杀。江都国被废除,改名广陵郡,就是现在江苏扬州附近。

刘发的封地在湖南长沙,在两千多年前长沙只是一个荒服之地,而刘发的第五世孙光武帝刘秀又让汉王朝延续了二百多年。

刘彭祖封地在赵国,在当时可算得上是个大国了。

刘胜封地在中山国,大致在河北省会石家庄东北,北京西南。辖区范围,差不多在河北省无极县以北,新乐市以东,保定市区以西,易县以南。治所在卢奴县(河北定州)。他的后世也出了个名人就是刘备。

皇八子刘端,封为胶西王(宣帝时更名为高密,今山东高密附近)。皇十一子刘越,封为广川王(后置信都郡,今河北省冀州市)。皇十二子刘寄,封胶东王,补了汉武帝刘彻的王位。皇十三子刘乘,封清河王(今河北省与山东省交界地区,包括清河、清城、临清、夏津等县)。皇十四子刘舜,封常山王。


杂趣杂论


汉景帝,名刘启,汉文帝刘恒之子,汉武帝刘彻之父。在位期间,继承了汉文帝“与民休息”的国策,减轻赋税徭役,使得西汉逐渐走向强盛,史称“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的“汉武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汉景帝刘启像)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驾崩,15岁的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原本身为胶东王的刘彻缘何能够逆袭成为太子而后又继承皇位的呢?这一切,都要从汉景帝刘启的亲姐姐馆陶公主刘嫖说起。

馆陶公主刘嫖的政治联姻

公元前153年,汉景帝的长子刘荣被立为太子,富有政治心机的馆陶公主刘嫖便打起了一个主意,就是想让自己的女儿陈娇做皇后,于是刘嫖就找到了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想撮合刘荣和自己的女儿,建立一个政治联姻,可是栗姬却断然拒绝了刘嫖,因为刘嫖经常为汉景帝介绍美女让其宠幸,善妒的栗姬便对刘嫖怀恨在心,所以对于这件事明确表示了拒绝。

栗姬不会想到,正因为自己对刘嫖说了“不”字,竟导致了儿子刘荣太子地位不保。

按理说,拒绝联姻本也是一件正常事,但是小心眼的刘嫖也对栗姬记恨于心,于是一个扳倒太子和栗姬的计划在其心头油然而生。

计划步骤一:寻找下一联姻对象

虽然被栗姬拒绝了,但刘嫖并不放弃让女儿当皇后的念头,于是他又找到了王娡,胶东王刘彻的母亲,王娡听过此事后爽快的答应了此事,为儿子刘彻和刘嫖的女儿陈娇定了娃娃亲(笔者在这里进行大胆推测:刘嫖很有可能在王娡答应联姻后告诉了王娡其扳倒太子并扶持刘彻的计划,因为只有刘彻登基自己的女儿才能当上皇后,而且王娡知道刘启是一个“耳根软”的人,所以王娡为了儿子的前途也很有可能暗中帮忙)。

计划步骤二:扳倒刘荣,扶持刘彻

此后,刘嫖经常找到亲弟弟汉景帝刘启夸赞王娡的儿子胶东王刘彻“年少聪慧”,是个可塑之才,想让刘启多栽培刘彻。

同时刘嫖也不忘说栗姬的坏话,比如栗姬善妒忌,并且使用巫术戕害后宫妃嫔,而对于这一点,身为“枕边人”的刘启怎能不知。

史书记载,有一次刘启生病时,曾对栗姬说过自己百年之后,栗姬要好好照顾自己的妃嫔,耿直的栗姬无情拒绝了刘启的请求,刘启也看出了栗姬善妒且心狠的一面,此时的栗姬或许让刘启想到了几十年前的吕后,吕后也是一个善妒的女人,在刘邦死后,吕后把刘邦宠爱的戚夫人做成了“人彘”,刘邦的儿子刘如意、刘友和刘建也被吕后处死,或许此时的刘启已经下定决心,为了吕后专权的悲剧不再重演,不能让栗姬成为汉朝的太后,也就是说不能让太子刘荣即位。


而此时,一件事情的发生直接促成了刘启做出这个决定,史书记载,公元前150年,王娡暗中派大臣催促刘启立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为皇后,耿直的大臣将此事上报刘启后,被刘启大骂道,这是你该管的事吗?随后杀掉了这位大臣。随即刘启下令废掉太子刘荣,刘荣转任临江王,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封王娡为皇后(这也是笔者认为王娡暗中帮忙的重要原因)。

刘荣被废并非是自己做的不够好,否则也不会在事后被刘启封为临江王,刘荣的失利完全是受到了母亲栗姬的连累,可以说,刘荣是一个悲剧人物。

而馆陶公主刘嫖为了女儿的殊荣扶持了原本即位无望的刘彻登上帝位,而刘嫖也不会想到,自己为女儿谋划了多年的皇后位最终因为陈娇(后来的陈皇后)的巫术之罪被汉武帝废黜,最后陈娇抑郁而终。

汉景帝刘启十四子

西汉自建立之处,便实行郡国并行制,既有郡县又有诸侯国,皇帝的儿子们除了太子外,其他的皇子都会被分封到诸侯国担任诸侯王。

汉景帝刘启共有十四个儿子,除十子刘彻登基称帝外,其余十三子全部被封为诸侯王。

长子废太子刘荣,被废除太子位后,刘荣在被封为临江王(今湖北荆州一带),公元前148年刘荣因为侵占宗庙用地而自杀。

次子刘德,母栗姬,后被封为河间王(今河北献县一带),刘德有一个很大的爱好就是收藏古书古籍,其对中国古籍的保护起了很大的作用,公元前130年,刘德薨逝于封国。

三子刘阏,母栗姬,后被封为临江王(今湖北荆州一带),公元前152年薨逝,刘阏死后由于没有子嗣,其封国废除,两年后,废太子刘荣也被封为临江王,来到了曾经分封于刘阏的封国,后刘荣死后也没有子嗣,封国再次被废除。

四子刘余,母程姬,初被封为淮阳王(今河南周口一带),七国之乱后刘余又被封为鲁王(今山东一带),爱好音乐,公元前128年薨逝。

五子刘非,母程姬,刘非七国之乱时领兵击败叛军,立下了赫赫战功,后被封为江都王(今江苏扬州一带),公元前129年薨逝,其子刘建意欲谋反,被发现后自杀。

六子刘发,母唐姬,后被封为长沙王(今湖南长沙一带),公元前129年薨逝。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汉王朝被外姓王莽篡权之际,一位名叫刘秀的人起兵反击,后来建立了东汉王朝,而刘秀就是刘发的五世孙。

七子刘彭祖,母贾夫人,刘彭祖先被封为广川王(今河北衡水一带),赵王刘遂谋反后,刘彭祖又被封为赵王(今河北西部一带),公元前92年薨逝。

八子刘端,母程姬,七国之乱后被封为胶西王(今山东高密一带),公元前107年,刘端薨逝,无子国除。

九子刘胜,母贾夫人,后被封为中山王(今河北中部一带),公元前113年,刘胜薨逝。关于刘胜一直有一个说法,就是刘胜有120多个儿子,笔者认为,这应该是一个误传,这个误传的来源为东汉班固所著《汉书》中的记载:“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百二十余人”,但是班固所生活的年代据刘胜的年代已有近200余年的历史,而与刘胜生活在同一年代的司马迁在其所著《史记》中记载:“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枝属百二十余人”,枝属指的是旁系亲属,也就是说刘胜是儿子加上旁系亲属总共120余人,所以刘胜有120个儿子纯属谣传。

(中山王刘胜像)

十子刘彻,母王娡,汉景帝刘启驾崩后登基称帝,是为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像)

十一子刘越,母王皃姁,后被封为广川王(今河北衡水一带),公元前135年薨逝。

十二子刘寄,母王皃姁,刘彻被立为太子后,刘寄在公元前148年被立为胶东王(今山东半岛),公元前120年薨逝。

十三子刘乘,母王皃姁,后被封为清河王,公元前135年薨逝,无子国除。

十四子刘舜,母王皃姁,后被封为常山王(今河北石家庄一带),公元前113年薨逝。

注:以上部分论断为笔者据史料推测,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我是小明唠史,唠历史,和你唠唠古人那些史,喜欢可以点赞关注哦!


小何唠史


俩人切西瓜,刘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