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已經失業很久了,現在因為各種壓力不得不去創業,你會選擇什麼行業創業?

深刻不膚淺


最好是自己擅長的行業,重新進入 一個陌生的行業風險太大!


村東頭的小明


為了創業而創業,這是很危險的做法。就好比債主子逼得不行,逼急了就會搶銀行。急就會生亂,亂則出錯,盲目中的做法,就好比水性不行的人,要去渡河,,,水很深,且行且珍惜。


蛋抄飯的說說


有本錢了 我會去做實體店 民宿 或者蛋糕店 健身工作室 做跟人面對面打交道的生意


翁波特


關於創業,老王有話說。早些年我是幹實體店的,8年前自己曾開了家小店,雖然談不上日進斗金,但一年也能賺個小10萬,開了大概5年,這5年間光支付房租就近40萬,雖然這在一些大佬眼裡都是小錢。但是我寫這個就是給咱們老百姓看的,今天談談我的創業經。

(創業要不要空想,要行動;行動之前做萬全之思考,創的業也不能超過自己的承受範圍)

前言

當初開店時,實際上這個店本來是打算幹起來之後讓父親和母親接手,我外出打拼,但父親和母親都是農民,小學文化,父親寧可出大力也不願意賣貨,所以只能我跟母親看店。

因為靠近鬧市街,便利店要開到凌晨2點左右。於是我跟母親輪班看店,白天是母親看著,晚上是我看著。

因為是新店,生意並不好,所以開的時間就更久了一些,母親年事已高,有些經商的竅門並不懂,所以我就被這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店綁死了(與其說這個店是我開的,不如說是父親擅自做主選地方開的)。於是我就突發奇想,自己白天閒著能不能幹點啥?最後選擇的的方向是本錢小、收益高、見效快的“地攤”,也就是傳說中的跑江湖。

(人活著就有壓力,只能靠自己,別想著別人會幫你)

創業有壓力是好事,成功靠的是自律和拼命

開店的第一年生意並不好,但也沒虧上,盤點下來賺的錢還不如我打工賺的多,但第二年、第三年開始生意變好了,其他商品不算,就菸草一項,一年帶來的純利潤就近10萬元(當時的菸草零售利潤才8%左右,後來漲價部分菸草的價格能達到12%左右);第一年我開始了自己的擺攤生涯,當時也是思前想後,反思了很久,畢竟自己之前乾的就是超市,這個小鎮的幾家超市我都幹過,而且職位還不低。生活了幾十年的小鎮,一旦出去擺攤,很難避免遇到熟人,肯定會抹不開臉面。

因為這個,我遲遲不敢邁出第一步。在邁出第一步之前,我對當地我能從事、適合我的、我能勝任的、風險小、回報高的行業,基本上摸了一遍。之所以選擇擺攤的原因是因為我對商品的貨源渠道、整個市場行情比較瞭解,自己也還算喜歡這個行業,最後就開始了我的擺攤生涯。

在行動之前,思想鬥爭也就做了很久,最後我想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憑自己本事掙錢,沒什麼可丟人的”,就這樣在網上發了個貨架子,開始了我的擺攤生涯。

創業不一定要創偉業,我本凡人、創小業

因為我是東北人,夏天很短,也就三個月多,我擺攤也就擺了三個多月,除卻剩下的1萬多塊錢貨,以及被貨源品質差坑害的幾千塊錢,再除卻幾次撿漏,淨賺了17300多元。

後來因為店的生意好了很多,第二年也就沒再接著幹。接下來說說我擺攤撿漏的幾個小故事,各位也借鑑一下。

當時是2012年左右,全國的菩提子特別火,稍微好點的菩提子在民間的價格都是好幾十,我一想這玩意可以操作啊,但是網上的價格特別貴,而且現在滿大街都是。但我依然舉得這玩意有利可圖,他們還不夠“量化”;我親自去外省的一個地方看了貨,當時淘寶批發都是幾元錢一個,還不帶鑰匙鏈,還沒拋光扒皮,為了做這個生意,我自己還買了電機,買了砂輪,自己磨了一天才磨出來30多個,手腕差點沒斷了。

我去的這家店可了不得,人家是量產的,幾十臺機器鑽孔、然後有大型的機器磨皮拋光,幾十個人穿鏈珠,我一看這玩意先進啊,價格也便宜,至於多少錢我就不說了,反正低於市場價。當時第一批我就用揹包帶回去2000個,

當時正趕上我們廟會,去租了兩米地方,跟這些賣菩提子的競爭。他們原果都是少10元不賣,我是直接10元一個,15元倆,還是拋光的、帶珠鏈的,大賣,整個廟會就我賣的最火,大概賣出去700多個吧,那一次就賺了不到4000元。

緊接著是端午節,我不知道別的地方是什麼習俗,但我們那是掛猴子、葫蘆、綁五彩線,然後去我們附近的一個有山的公園踏青, 很多人都去擺攤。擺攤清一色都是荷包、香包、紅線這些,那我肯定不能跟他們擺一樣的,在端午節到來之前,我去了我們的省會,批發了很多貨回來,當時壓了一批泡泡水,就是能吹20公分以上大泡泡的那種,我們當地拿貨是6~8元不等,我拿貨價才3~5元不到,本來沒想到能大火,當時帶過去24只,不到半小時就全部賣掉了,價格從8元、10元、15元倆不等,後來打電話讓我爸給我送了一大箱子,一箱12盒,一盒12只,全部賣掉;還有額外的一些卡通呲水槍也賣得不錯,從早上4點到到中午12點收攤,掙了1700多塊錢。

這就是我的擺攤的過程,後來因為在同一家老進貨,也熟悉了。他們家有很多貨都會便宜點給我,但要說到撿漏,還是要從偶然的一句話說起,當時老闆新到了一批玩具,是新款式,但價格特別高,老闆說讓我拿幾個試試,不行再退給他。

我說這個價格不行,我們當地接受不了,如果有便宜的就好了,款式差點也無所謂。老闆一聽,眼睛亮了,帶我去了他的倉庫,說實話那是我見過最大的玩具庫房,1200平最少,全是玩具。因為常年批發,他剩下很多孤品玩具,然後堆在那也賣不出去,或者有些玩具有些小問題,他自己懶得修的,扔掉又非常可惜。我去篩選了一下午,大概挑出來700多樣,然後才給老闆1100多塊錢。後來這批貨給我帶來了最少10倍的利潤,但是週轉週期很慢,如果不是後來有些得意忘形,壓了一些其他的垃圾貨虧了不少,賺的更多。

以上就是我的創業經驗,談不上驚天動地,但的確是我自己第一次嘗試,而且是在開店虧損了20萬的前提下,期間經歷的故事真的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跟那幫老攤主搶地方、罵架,甚至還動手打架,這些我都幹過,後來熟悉了也就融入了這個集體,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個月,但真的影響了我後來的發展。雖然現在做北漂三年了,但擺攤的那幾個月,真的讓我懂了一些道理。創業其實不難,難的是創偉業;更難的是堅持,更更難的是自律。

其實,人啊,一輩子做成一件事不丟人。尤其是扛著各方面壓力的情況下,一刻都不敢休息,白天想著賺錢,晚上想著賺錢。至於失業很久,那是不存在的,平常百姓家,一刻不勞動一頓沒飯吃,怎麼能休息?

以上就是我的肺腑之言,希望能對各位創業者有所啟迪,在我看來馬雲也好、馬化騰也好,也是由小做大,今天的規模其實也不是他們能預料到的。有遠大的理想是好事,有長遠的規劃也很不錯,但要懂得量力而行,做好眼前事,順其自然,腳踏實地才是王道。創業也不一定要創偉業,創業其實不難。


實體店老王


針對你的這個問題,就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冷敬分析,醫語戳破的張敬醫來給你解答一下:

不要問,只要做

根據你的描述,你已經失業很久了,迫於壓力想出來創業,想幹啥還沒想好,就是想問問,我覺得你可能要對自己現有一個判斷,你能做啥?能堅持多久?能不能吃苦?這些問題自己問好了,你根據你答案決定你是創業還是找工作吧。

感覺你不一定能成功

一個被動創業的人,首先你是迫於壓力,所以你做啥都是有壓力才做,沒有壓力就不去做。那麼創業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成功。創業是要不斷的對自己和自己的產品進行完善的迭代的。你連基本的創業激情都沒有,而且沒有明確的創業方向,這樣盲目的創業,恐怕是凶多吉少。

建議還是找個工作

根據你的情況,我更建議你找份你感興趣的工作做一做,如果做得還行,當積累經驗。如果不行就當鍛鍊了。這個過程如果你還有創業激情,那可以針對你從事的專業,進行深入的挖掘並開始你的創業之路。如果沒有深入鑽研和熱情,安心上班就好了。


總結

創業不是你想幹就能幹,你要考慮你對他的熱情、專業程度、耐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等面。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讓你有所收穫,記得關注互動,因為專一,所以專業。問答因你而精彩!


張敬醫


我現在做的是VR全景拍攝,隨著5g時代到來,肯定越來越有前景。現在主要是針對線下實體商家,單位,企業,景區,娛樂場所等,進行一個VR全景的拍攝,市場空間非常大。把商家實體店內部環境真實的還原到互聯網上進行宣傳展示。目前拍攝是500-1200一個景,每天單子不斷,一個人就能操作,投資6w左右就可以了。只要肯努力,上天不會虧待任何人!


VR全景創業分享


所謂的失業,說明你沒有什麼特長。如果你一門技術掌握的很精,你會失業嗎?即便你從原單位下崗了,憑藉你的技術真不缺地兒去。比方說我,我精通正骨技術,從醫院辭職出來,自己幹也好,給別人幹也好,想在本地也好,去外地發展也好,一點都不會為工作上愁!沒事,如果你也想學一門技術,你也想只要有雙手在,就能走遍天下也不怕!那麼可以聯繫我,教你徒手骨盆修復,教你徒手面部整形!又高端!又不缺市場!


乾顏從骨至筋


我是做實體經營,虧的傾家蕩產還欠了幾十萬的債務,一個女人還帶兩個孩子,小的才3歲多,為了生活努力奮鬥,現在開始做社交電商淘小鋪,看中阿里的平臺,希望能走出人生的低谷,創造輝煌!


昨天不再明天不來


肯定是西瓜視頻啊。

一個是不需要投資什麼東西。

還有一個是不要註冊公司,也不要註冊個體戶。

不需要辦公場所,不需要工商稅務。不需要辦公室秘書及財務。你就拍好你自己的視頻就行了。

好多人一邊上班一邊拍視頻,一個月兩三萬。



深思2485


以我的經驗來看,結合當下的經濟形勢和消費者的購買情況。推薦你做節能環保行業的項目,投資不大卻收益很高,關鍵優勢:1.投資可大可小,最小投資2~3萬元左右就可起步,投資額加大,當然收益更高 2.不需店面,大大降低了投資風險  3.有經驗的老師會帶你操作。我們目前自己就在做,收益還不錯。

目前經濟環境下,為什麼最好賺錢的其中一個行業應該就是節能環保行業?

因為這兩年賺錢不容易,省下來就是賺到的,只要產品實實在在能幫客戶省錢,確實是不愁生意的(因為我們承諾使用14天無效退款的,客戶買的放心。而且他購買產品的費用,通過幾個月節省下來的費用就可以收回了)

我目前正操做的是一個節能環保的產品,投資不大,利潤率25%左右,每個月都有穩定的收入(關鍵是還不需要租用店面就能操作,大大減少了投資風險)。而且遠期的市場前景也很好,適合長期操作的。

現在隨便搞一個小餐飲,連房租帶設備投資動輒就是十幾萬甚至幾十萬,風險很大。投資掙錢,關鍵是找到合適的項目來操作,節能項目也要滿足:

1.是剛需(需求度高)

2.技術上相對有優勢

3.競爭對手要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