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入青楼,15岁嫁督军,获周总理接见,创立锦江饭店的传奇女性


13岁入青楼,15岁嫁督军,获周总理接见,创立锦江饭店的传奇女性

清朝晚期、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统治、

十年内战、八年抗日战争、两次世界大战、

还有解放战争、十年文革……

随便一段历史都能把人折磨的心力憔悴,而这些,活了97年的董竹君都经历过。

13岁入青楼,15岁嫁督军,获周总理接见,创立锦江饭店的传奇女性

周恩来总理接见董竹君

周恩来总理设宴接见她的时候曾说:“一个女人想要做成一件事情那是更难的了。多年来,你为国家做了不少工作,我敬你一杯!你身为督军夫人,抛弃荣华富贵,单枪匹马真是难得。

董竹君,是将命运给的一把烂牌,硬生生打出了王炸的传奇女性。她创立了上海滩赫赫有名的锦江饭店(最开始叫锦江川菜)

13岁入青楼,15岁嫁督军,获周总理接见,创立锦江饭店的传奇女性

现如今的锦江饭店

在当年,青帮头面人物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都是饭店的常客,后期锦江饭店也陆续接待了数百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风云人物(喜剧大师卓别林、国务卿基辛格、英国女王、尼克松总理等)。

正如她在自传里所说:“我不向无理取闹低头,对人生坎坷没有怨言。”著名导演谢晋,将她的故事拍成电视剧《世纪人生》。

13岁入青楼,15岁嫁督军,获周总理接见,创立锦江饭店的传奇女性

电视剧《世纪人生》海报

13岁迫入青楼,尝世事艰辛

故事的开头,董竹君的家里很穷很穷。

她的爸爸是拉黄包车的(后来因为身体状况,黄包车都拉不了),妈妈是给人家做“粗做”的,找活很难,一家人都难以温饱。董竹君曾有一个小弟弟和一个小妹妹,却因为生活贫苦,没有营养又没钱看病,都没有活下来。

13岁,她爸妈实在支撑不下去,就把董竹君送入青楼做“清倌人”,就是卖艺不卖身的。(那时候她年纪也太小,卖不了身)

13岁入青楼,15岁嫁督军,获周总理接见,创立锦江饭店的传奇女性

做“清倌人”时期的董竹君

年幼的她就如蝼蚁,连名字都是用了别人的。(之前青楼一个叫“杨春兰”的嫁人了,董竹君就被安排叫做杨春兰。)她长的不错,唱歌也好听,点的客人特别多。“天天晚上唱,喉咙有时也哑了”,“经常累得要死,而且到深夜才睡”。

15岁嫁督军,把握婚姻的主动权

慢慢的董竹君长大了,有好心人提点她过不了多久她就会被迫做“大先生”(卖身)的,她也实在是惶恐。

好在,她遇到了夏之时。

13岁入青楼,15岁嫁督军,获周总理接见,创立锦江饭店的传奇女性

年轻的夏之时

夏之时,实打实的青年才俊,20几岁就已是四川省的副都督。更难得的是,他没有嫌弃她的出身,愿意娶她(当时夏的原配病死了)。

董竹君和夏之时约法三章:

  1. 进家门不做小老婆
  2. 要送她去日本读书
  3. 组成家庭后,夏管国家大事,要让她做贤内助。

此外,董竹君坚定的拒绝了夏之时要用钱把她从青楼赎出来的做法,她说:“我不要你出一文钱,我自己有办法逃出来。我不是一件东西,再说以后我和你做了夫妻,你一旦不高兴的时候,也许会说:‘你有什么稀奇呀!你是我拿钱买来的!’那我是受不了的。”

董竹君的这份清醒为她在以后的婚姻中,奠定了公平和主动权。(当时青楼有很多被买走的,做了人家的小老婆,但过得并不如意,时常会被家里亲戚和丈夫看不起)

董竹君和夏之时约定好后,回去筹谋了一段时间,果然就靠着自己逃了出来。思路清晰,审时度势,就这样,15岁的青楼姑娘,一翻身就变成了时年27岁夏之时的督军夫人。

13岁入青楼,15岁嫁督军,获周总理接见,创立锦江饭店的传奇女性

董竹君和夏之时结婚时

董竹君的独立和格局,在日本读书时,亦逐渐展露。

遇到一些瞧不起她的自以为是的太太们,董竹君说到,“这些女人自以为出身好,门第高,夫妇是门当户对,享受荣华富贵,值得似的。她们中间有些女人一字不识,全依靠家庭或丈夫的权势,过着寄生虫的生活,除了给人当传宗接代的工具,此外还有什么?不知羞耻,还要骄傲,还要看不起人,真是令人又气又好笑!”

13岁入青楼,15岁嫁督军,获周总理接见,创立锦江饭店的传奇女性

一家人

婚后,董竹君兢兢业业,治家有方,让夏之时原本复杂、封建的大家庭认可了她这个太太。(开始时夏的父母都觉得这个卖唱出身的女人,有伤风化,还想让夏娶个平妻)

而经济永远是女人坚实的后盾,这个道理,董竹君也明白。婚后,她创办了黄包车公司和女子袜子厂,同样做的满有条理。(后因川局紊乱,币制贬值而关闭)

从“君需怜我”到“娜拉出走”

夏之时和董竹君,也该是真心交托给彼此过的。在夏之时的家人鄙视董竹君时,夏会支持自己的老婆。在其他军阀任意玩弄女人,亦或是家里有各种小妾时,夏之时也是一丝不染的。

时间不言不语,却能改变很多东西。

13岁入青楼,15岁嫁督军,获周总理接见,创立锦江饭店的传奇女性

年轻的董竹君

慢慢的,当董竹君在料理家务时,夏之时终日打牌、抽鸦片;当董竹君学了一手新的琴曲时,夏觉得这是毫无用处的;当董送女儿去读书,给她们打扮时,夏的重男轻女思想跑了出来,认为女孩子不用费那么多钱。

再到后来,董竹君的父母,因为夏之时的坏脾气忍气吞声,暗自淌泪。董竹君自己也被仕途不顺的夏之时打骂,甚至夏之时还拿起了刀。

他们之间的感情不再是平等的互爱互敬。“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董竹君常挂在嘴边。

13岁入青楼,15岁嫁督军,获周总理接见,创立锦江饭店的传奇女性

董竹君和女儿

当这个叫董竹君的女人,终于决定带着4个女儿离开夏之时。(当时,他们的小儿子年纪实在太小。另外,在一开始他们只是协议分居5年,后来才正式离婚)

签定分居协议时,夏之时指着董竹君的鼻子骂道:“我今天把话撂这,你董竹君离了我夏之时要是能在上海带着几个孩子活下去,我就在我的手掌上给你煎鱼吃。

在民国,一个女子放着豪门太太不当,净身出走,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新闻标题这样写:《夏之时家中难督军,将军街出走娜拉》(将军街是他们当时住的地方)

<code>娜拉是《玩偶之家》的女主角,当时鲁迅分析这部作品时认为,娜拉的结局只有两种:堕落或者回家。可董竹君却用自己的行动走出了第三条道路,那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创下一片天地。/<code> 

“锦江小菜”到“锦江饭店”

在锦江饭店之前,董竹君曾典当了贵重物品,也筹集了其他一些股份,开了一家纱管厂。

不料在厂子有起色的时候却被战火毁灭,她辛辛苦苦的努力付诸东流,还被捕入狱(关了一段时间后被保释)。人只有到了一定岁数,才能深刻体会只有自己是自己的屋檐,再也无法找到地方躲雨了,她只能咬紧牙关。

13岁入青楼,15岁嫁督军,获周总理接见,创立锦江饭店的传奇女性

危难中,义士李崇高知道了董竹君的故事,愿意无偿资助她2000元。正是这笔钱,董竹君开创了锦江饭钱的前身,当时叫锦江川菜。

13岁入青楼,15岁嫁督军,获周总理接见,创立锦江饭店的传奇女性

饭店生意特别好,上海滩的土皇帝杜月笙常常去,因为来吃饭的人实在太多了,杜先生都得排很久的队。有次去了还发火了,随口就对店员说:“生意这样好,人这样拥挤,怎么不扩充?你去和老板娘说,需要房子我愿意叫房东孙梅堂设法。”

董竹君的一生浮浮沉沉,背后的精明自是少不了的。听到这句话后,董竹君就真的趁机多租了后面的房子,还搭上了天桥(当时,这算违规建筑,政府查的特别严)。董竹君采取的是先搭好天桥再让杜月笙帮忙的做法,这之前杜先生是有言在先啊,能做不到吗。

当时,这座天桥是上海除了永安公司天桥外的第一次“例外”。大家都以为锦江后面有杜月笙撑腰呢,谁都不敢轻视董竹君了。

13岁入青楼,15岁嫁督军,获周总理接见,创立锦江饭店的传奇女性

而在饭店的经营方面,董竹君也的确是可圈可点。

  • 服务理念超前:“君若满意,请告诉朋友;君如不满,请告诉我。
  • 装修结合了中、西、日的风格,角落辅以鲜花点缀,还有红木雕刻的宫灯,张大千的丛竹画,郎静山的摄影,以及郭沫若的书法。
13岁入青楼,15岁嫁督军,获周总理接见,创立锦江饭店的传奇女性

锦江饭店的竹叶标志

  • 细节处做的尤为到位,在服务员帮客人点菜的时候,会根据客人的不同阶层推荐菜品:“工薪阶层多选肉类而廉价的菜,富贵、有权势者荤菜吃腻了,就选清单和时令蔬菜,开价要高。”
  • 不仅仅店内的卫生要一尘不染,连服务员的衣服鞋子、指甲,脸、手等仪容仪表也得日日检查,确保干净整洁。
  • 还有最为关键的菜品,董竹君改善了原先的川菜,使之更匹配上海的食客口味,也在摆盘上下功夫,一道菜上来,能让人有精致美妙之感,从而增加食欲。

诸如此类,烦不胜举。

昔日劳绩非尘土,八百里路灯火宵

爱情来过,事业来过,命运来了。

1950年,60多岁的夏之时被错误以"组织策划土匪暴乱"的罪名被枪决杀于合江县城关镇。(董竹君一生未再婚,夏之时的照片一直陪伴在她晚年的床头。)

13岁入青楼,15岁嫁督军,获周总理接见,创立锦江饭店的传奇女性

同一年(1950年),董竹君将自己开办的两家饭店(锦江川菜和茶室)合成一家锦江饭店,并把它连同15万美金的积蓄和花园洋房一起捐赠给了国家。

1967年,董竹君被冠以“特务嫌疑分子”的罪名,无奈入狱五年。很多人都在那场灾难里自杀了,董竹君选择坚强的活下去,她把自己的大脑“真空”,任凭它浪涛滚滚,静以待之。70岁生日的时候,董竹君在监狱里还写下这样的诗句:

辰逢七十古稀年,身陷囹圄罪何见。

青松不畏寒霜雪,巍然挺立天地间。

13岁入青楼,15岁嫁督军,获周总理接见,创立锦江饭店的传奇女性

出狱后的董竹君

故事的最后,带着一身病的董竹君出狱平反。

97岁的她接受《读书时间》栏目的专访时候,说到:"人生几十年,酸甜苦辣,什么样的事情,大大小小都会遇到的,看你怎么去对付它。随心所欲做不到,随遇而安不会做不到的。"

生活的飘零与寂落,各中困苦,只有当事人最知味。

浮生饮尽,回顾董竹君的一生,从青楼歌女,到督军夫人,再到民族企业家,她没有无所不能的父母,没有丈夫事事在背后撑腰。董竹君的每一次触底反弹,都在阐述坚毅和昂扬的精神,靠的是自己的绸缪和时时融入当下的“社会性”,就像《霸王别姬》里面的一句台词:“只有自个儿能成全自个儿。”

13岁入青楼,15岁嫁督军,获周总理接见,创立锦江饭店的传奇女性

这本由董竹君女士自己写的自传,文辞或许没有那么精彩,初看可能还有些政治答卷之感,也夹杂了她自己对人对事的主观判断。但的确能让我们去更好的了解那些历史岁月和人物,特别是后面部分,对特殊时期的描述,实在是难得的珍贵资料。


好了,我是图拉,更多文史故事,欢迎关注我,和我一起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