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壓塘蟶子售出50多萬公斤

本報訊(記者沈孫暉 通訊員陳佳雯 張芳芳)好產量與疫情“狹路相逢”,象山原本有不少蟶子壓塘待銷(本報3月12日曾作詳細報道)。一週來,社會各界爭相助力,迅速打開了蟶子銷售的渠道,也解了當地蟶子養殖戶的困境。

“需要250公斤蟶子嗎?請把快遞地址發給我……”前天上午,泗洲頭鎮蟶子養殖戶何光森一邊接聽客戶電話,一邊指揮工人把挖上來的蟶子裝筐打包發往寧波城區,忙得不亦樂乎。

何光森養殖蟶子已有20多年,養殖面積50餘畝,今年預計產量1萬公斤。此前受疫情影響,養肥的蟶子乏人問津,他一度心急如焚,“前段時間每天在家乾著急,幸好有政府幫忙,已經賣出5000多公斤,現在心裡終於踏實了”。

何光森告訴記者,由於剩下的蟶子還沒有長到銷售的規格,他便把客戶介紹給了其他養殖戶,又銷售了2萬餘公斤。雖然價格比去年降了每公斤2元至4元,但對大家來說,能賣出去已經很滿足了。

另一邊,蟶子收購大戶鄭小寶也忙著和客戶對接購買事宜。“這幾天,有不少新客戶打電話來買蟶子。”他說,在新老客戶及朋友的幫助下,蟶子已銷售了10萬公斤左右。

面對蟶子壓塘待銷的困境,象山縣政府部門積極牽線搭橋,通過媒體、學習強國、微信、抖音等平臺廣泛宣傳,各單位、企業等主動參與促銷,拉動縣域內需。同時,幫助養殖戶與電商平臺對接,發放水產品綠色通行證,暢通外部銷路,竭力打通蟶子購銷梗阻。截至目前,全縣壓塘蟶子已銷售50多萬公斤,受惠養殖戶110餘家。

“目前,蟶子銷售逐漸恢復正常,每日銷往外地市場7.5萬至12.5萬公斤。”縣水利和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步將繼續加大宣傳力度,落實各項幫扶措施,深入養殖企業、養殖塘進行技術指導,趕在4月初新一季蟶苗播種前清塘,確保明年蟶子養殖的質量和產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