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名散兵與日軍大戰一天,最後只活了2人

打鬼子:系列連載第62期,翻譯當年日軍的前線雜誌,用珍貴的文字和畫面講述日本侵略中國14年的過程。很多材料為第一次展示,極為珍貴。

上海戰敗,中國軍隊撤離後,日軍則在後面窮追不捨。1937年11月13日。日軍脅坂部隊一部,來到周家圩鎮(今浙江平湖市周家圩鎮,日軍誤寫為周家幹鎮。但在兩天後的東京日日新聞中,改為了周家圩鎮)。下圖:二戰結束後,脅坂部隊的士兵中山正南為該部隊寫的歷史。

26名散兵與日軍大戰一天,最後只活了2人

1961年出版的《脅坂部隊》別冊中,是這樣記載周家圩一戰的。在向南京方面推進的路上,連路都是從上海撤退出來的中國軍隊。他們很多人都走散了,不得不幾十人到幾百人的自由組合在一起。我們沒想到,在周家圩這麼一個小鎮還有20多名中國軍人,自從發現他們的行蹤後,影前隊長就要求我人必須消滅他們......在我們炮火的轟炸之下,這些殘兵與村子裡的房子一起變成了廢墟……下圖:對周家圩進行密集的炮火轟炸後,日軍脅坂部隊的士兵衝進了村裡。

26名散兵與日軍大戰一天,最後只活了2人

下午,我們開始進村清掃戰場,竟然還能聽到猛烈的槍聲。影前隊長就是在一堆很不起眼的廢墟中,被一個拉手榴彈自殺的中國士兵炸傷了,留了很多血。更讓人傷心的是,留南竹君不幸中彈陣亡,他前天才滿19歲。下圖:從另一個方向衝進周家圩的日軍。

26名散兵與日軍大戰一天,最後只活了2人

打掃完戰場後,我們找到了24個陣亡的中方戰士,他們有的是被炮彈炸死的,有的是被炸倒的房子壓死的,也有些是在交戰中被我們開槍打死的。同時還俘了兩人,一個年紀約50歲,左腿、背部都在流膿,據說是十多天前在上海作戰時受的傷。

下圖:在廢墟中互相掩護作戰的日軍。

26名散兵與日軍大戰一天,最後只活了2人

另一個自稱只有14歲,又瘦又髒,現在是冬天,他還光著腳,站在我們面前不斷地發抖。他自稱是被從四川的鄉村裡抓來的壯丁兵(被蔣政權強行抓來當兵),他有一支和他差不多高的槍,但沒放過幾槍……下圖:東京日日新聞報道的,脅坂部隊的士兵在周家圩的廢墟中互相掩護作戰的情形。

26名散兵與日軍大戰一天,最後只活了2人

看到對手是這樣的敗軍,影前隊長高興地說,中國軍隊扛不了多久了,守衛南京的中國部隊估計還不如上海的……堅持下去吧,他們必敗無疑。下圖:在周家圩的廢墟中作戰的日軍。

26名散兵與日軍大戰一天,最後只活了2人

下圖:在周家圩的廢墟中作戰的日軍。

26名散兵與日軍大戰一天,最後只活了2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