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黔”行——西江千戶苗寨

春日“黔”行——西江千戶苗寨

春日“黔”行——西江千戶苗寨

春日“黔”行 ——西江千戶苗寨​

樂天旅行


沒有來由的,一踏進千戶苗寨,沈從文筆下的《邊城》便浮現在腦海。儘管無數次的糾正自己,那在湘西這是貴州,但心裡像騎著一輛歪把的自行車,你越要走直線,它越是要偏方向。我想這是因為,那將山體隱於身後層層疊疊的吊腳樓;那在風雨橋下涓涓流動的白水河;和數千年流傳的苗族文化所致吧。

春日“黔”行——西江千戶苗寨

春日“黔”行——西江千戶苗寨

千戶苗寨由十多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組成,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苗族聚居地。過了檢票口需乘坐交通車方能入內,中轉站便是最高的觀景臺,未進村寨便將其佈局一覽無餘。這倒也頗像苗族的風格,潑辣、直爽,哪裡需要遮景、漏景,把最美的藏在最幽深處?遠處的山,近處的梯田,都隨著吊腳樓上的銅鈴聲,一下送到你眼前,你看嘛,這就是我們的家!

春日“黔”行——西江千戶苗寨

春日“黔”行——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千戶的苗族,據史料記載是戰國時期從楚國遷徙至此。因秦滅楚,他們的祖上被迫西遷,進入武陵山區的五溪一帶,是歷史上著名的“武陵蠻”。再追溯,他們是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所以苗族將蚩尤視為他們的祖先。在以中原為華夏中心的古代,對於邊遠地區的稱呼:南蠻、北夷、東狄、西戎。其實,多數和少數,換個地域,概念倒也不絕對。

春日“黔”行——西江千戶苗寨

春日“黔”行——西江千戶苗寨

進入景區後,先去入住的民宿。名稱早已忘記,只記得在半山腰,一邊退窗見山,一邊臨靠可俯視對面的層疊的吊腳樓。暮靄沉沉,天空的星辰落進了吊腳樓,白水河緩緩流淌著,承載著一路星光。踏著這光亮,我們去體驗苗家特色長桌宴。火鍋、臘肉、魚腥草,熱情的苗家妹子說菜吃完可以再加,酒敞開肚皮喝。光說不行,苗家人的熱情都在勸酒上了,哪個男士扭捏著不肯喝,捏起鼻子灌。儘管多少有些商業氣息,但對於處於異鄉的遊客來說,少數民族的熱鬧和呈現,也是需要的。

春日“黔”行——西江千戶苗寨

春日“黔”行——西江千戶苗寨

晚餐後,我提議走一走,再回到觀景臺,飽覽苗寨的夜色。途中一群人,卻被運送建築材料的馬匹牽住了腳步。苗寨的房子都是依山而建,汽車無法通行,建房運輸仍然需要依靠馬匹這一古老的運輸工具。這些馬,不同於草原上高大的駿馬。腿短,我想應該是雲南的矮腳馬,它們不善奔跑,卻能負重,耐力好。包著黑色頭巾的苗族阿媽,將地上的黃沙一鍬一鍬的鏟進四角綁著繩子的布袋中,年輕些的阿哥,兩人配合,將兩袋裝滿黃沙的布袋,安到馬背上。馬的身子明顯往下一沉,接著又是一沉。趕馬人,拉著馱著四袋黃沙的馬匹上山了。它的鼻孔急劇的張大收縮著,彷彿要將背上的重量從呼吸中減輕一些。往返幾趟後,有些馬開始抗拒,它們賴著屁股,不肯上山。趕馬人也不催促,就站在旁邊等著,等它喘息過後,再拉,再上山。我慶幸他的手中沒有鞭子。鏟沙的阿媽說,馬都是租來的,趕馬的便是馬主,可捨不得打。從農耕時代起便於人類息息相關的馬匹,在這大山裡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春日“黔”行——西江千戶苗寨

春日“黔”行——西江千戶苗寨

白日裡覺得遙遠的路,在黑夜裡倒覺得近了許多,沒走多久便到了觀景臺。夜色中,梯田不見了,白水河只聽見聲響,只有層層疊疊的光亮從吊腳樓透出來,如浮在空氣裡,像翠翠清亮的眼眸。

END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疫情過後·我們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春日“黔”行——西江千戶苗寨


分享到:


相關文章: